山行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什么【86句文案】

一、山行后两句诗的景象

1、我们再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文》写了哪些景物,想表达什么感情。

2、乡愁、书画、美食等十二个主题。

3、学生:课前查阅这三首古诗及诗人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4、行驶在山间小路上,我眺望远方,看到了峰峦叠嶂的大山。山上成片成片的枫林,经历风霜之后,红彤彤的、金灿灿的,艳丽夺目,胜似二月春花。山间的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像一条丝带飘入山的深处,把大山内外连接起来,若隐若现,恰似少女舞动的曼妙身姿。飞流而下的瀑布,如银河般悬挂在山腰间,好似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云雾缭绕的山间,隐隐约约地可以看见一户人家,如在仙境中居住一般。

5、读了四时田园杂兴的后两句,能想象出怎样的情景:答:能想象到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这也写出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6、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7、以吟咏吴中的古典诗词为纲目,

8、吴中的风景,一年四季都很美。杨写了雪后的风景。到了星期一月六号这一天,祝允明,祝枝山。

9、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用词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他所创作的骈文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0、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径”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上部略扁,盖住“相”。

11、这些景物看起来联系不是很大,但却都很真实,因为是作者亲眼所言的,前三句主要在描绘景色,创造气氛,有一种烘托作用,目的就是为了引出后一句诗,写出枫叶的美丽,勾勒出画面的中心。

12、"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用霜染的枫叶红于二月的春花,表达了作者对红枫叶独衷的厚爱。

13、金培德/JinPeiDe

14、?(课例观摩)范丽娜《呼风唤雨的世纪》(四上)

15、(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16、自学古诗。借助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17、(1)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讲了什么?讲的是这个秋天,杜牧坐着马车在山路上走,注意,石头小路是弯弯曲曲的哦,拐弯抹角多,意外就多,惊喜就多。后面三句每一句都写到了一处让他惊喜的秋天的风景。一路上杜牧有哪些惊喜呢?

18、下午,我们怀着兴奋和留恋的心情,沿着蜿蜓的小道踏上了归途。

19、曲径通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无声《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20、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山行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什么

1、大家把这三首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首句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3、——“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飘渺生起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竟然还有人家,杜牧一阵惊喜。

4、每天10分钟品读经典古诗文

5、板书:山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6、诗人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

7、会试取得进士,殿试取得了探花。

8、“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9、——“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又突然发现一片红色的枫林,也是很惊喜,都忍不住停下车来。

10、——秋风吹动梧叶,发出萧萧的声音,有萧条、寒冷的感觉。

1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12、从《古诗三首》中任选一首,将其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13、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14、(5)同桌之间尝试背诵、默写古诗。

15、祝枝山作为文人,他的诗歌,他的观察的视角依然有浓浓的泥土气息和烟火气。而且写到了——

16、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景物呢?

17、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18、今天早上,秋高气爽,无云,我和爸爸妈妈到郊外去爬山。

19、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20、下山途中,漫山遍野的红叶映入眼帘!枫树被霜染之后,像一片片红霞映红了天空,我们被吸引住了,停下脚步,细细欣赏着这美景。这不禁让我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三、山行后面两句诗的景象

1、?(课例观摩)罗钦予《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四上)

2、理解诗歌意思是体会感情的前提。诗的侧面提供了一些词语的注释,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提醒学生在使用注释的时候,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

3、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山行》一诗中,去看看他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4、相信通过多次诵读,大家不仅对诗意有了大致的了解,更多了一些新的发现吧,下面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两首诗,充分感受诗歌的魅力。

5、小艇出横塘,西山晓气苍。

6、苍雪读彻是一个在诗歌领域有成就,也很有造诣的一位诗人。他被称为清初第一诗僧。钱谦益对他评价也之高。

7、学生默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8、我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看到白云多了起来,我猜想是不是快到白云的家了?到了山顶,我发现反而没有那么多云了,真神奇!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出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尽管相同点甚多,但两诗的不同也显而易见:

10、(3)读了这些资料,你能体会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吗?用心读读。

11、——是橙黄橘绿时:橙子和橘子却鲜艳结实,其它植物凋谢残败了,但是橘子和橙子却在寒冷的深秋初冬时生长,“一年好景君须记”说明苏轼喜欢”橙黄橘绿“。

12、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们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来齐读这首诗。

13、“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14、我们继续向山上走,远离了瀑布的喧嚣,走进了一户人家。我在惊讶之余,不知不觉间忘记了一切的纷扰,心情变得异常平静。

1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16、穿过一片枫林,我被瀑布的声音吸引,循声来到瀑布前,看到湍急的瀑布击打着山石,碰撞出激昂、倔强的气质,与老鹰的嘶鸣声、风吹过枫林的沙沙声,构成了一首别致的秋天进行曲。瀑布与大山融为一体,为大山增添了一丝灵动。

17、西山是一个花果山,一年四季都有花香果香。茶树茶叶,接下来就是青梅,青梅下来是枇杷、杨梅,然后是板栗、银杏、白果、橘子。

18、各种各样美好的东西,好吃好玩,包括像韦谦恒写道“桑落肯辞今日醉,桂花应傍故园开”。故园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桑落是桑落酒,是桑叶落的时候酿的一种酒,这是秋天的酒,可以当春酒之味。

19、”寒山“、”枫林“、”霜叶“等景物表现出此诗所描绘的季节是秋季。拓展:《山行》: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20、编辑|覃子茵文字|朱晨枫

四、山行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象

1、白云“深处”有人家和“白云”生处有人家。

2、本课是三首古诗的教学。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地分析,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诗歌内容,边读边想,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此外,我让学生抓住诗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想象,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同时,我也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

3、挑促织一灯明(秋风动客情)思乡(孤独)

4、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不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有一种豁达开朗的心境,他对大自然是向往称赞的,也对自己的人生满怀希冀。

5、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赠文景文》这首诗属于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季夜晚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后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供参考。

6、秋天这个季节,天气转凉,万物几乎都失去了颜色,但作者并没有伤感,而是对这一树火红的枫叶打心眼里喜欢。

7、他早在云南宾川县的鸡足山做和尚,后来他向往江南文化。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江南佛教丛林也是密布的,他便从鸡足山来到了吴地,游历了很多地方。他在常熟的中峰寺待了比较短的时间。中峰寺在佛教界里面神奇,很多人对这个法派还有一些争议。后来他就到了苏州,在支硎山建了他自己的佛堂——南来堂,他的诗集也叫《南来诗集》。

8、——“霜叶红于二月花”:仔细一看,这片枫林比春天的红花还要艳,又是惊喜。

9、他的爷爷的爷爷,也就是他的高祖父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杜牧曾经写诗这样形容自己的家庭:“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意思是说,他们家在长安城的中央,有很大的宅子和鲜艳的红色大门。这宅子里什么多呢?书多。有一万卷之多。

10、(哇哦)白云生处有人家。

11、也印证了韦谦恒诗歌后所讲的一句话“吴中风景资谈柄”,韦谦恒本身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谈资。

12、如果是变得深红色、红褐色,很酸了,就不行。

13、秋日雨后,同朱笥河学士、宋小岩洗马、曹竹虚中允、褚筠心侍读集汪持斋阁学邸舍,时谈及邓尉山桂花之盛,故有落句

14、晚春初夏是江南农村繁忙的时候,农桑社会,男耕女织,田里的活也很多。家里的妇女要种桑养蚕,也很繁重的工作。祝枝山觉得繁忙的农桑生活是重要的。祝枝山在这首诗的结尾写道:吴中好风景,好是农桑。

15、(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的顺序。

16、还有枣,冬枣也在我们这里落地生根了。

17、(4)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18、希望金老师有机会多上我们节目,尤其我们下来还有好多就要谈西山的。

19、橙黄橘绿(菊残)爱秋天

20、杜牧停车欣赏美景,因为停车太久,观察得太细致了,所以才有了后一句诗“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是全诗的中心,也是作者用心用力写出来的。

五、山行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的景象

1、这首诗是专门写西山的——

2、在韦谦恒这里是放在后一句,所以叫“故有落句”。韦谦恒是芜湖人,他一生的际遇和乾隆皇帝有很大的关系的。他随着他父亲在溧阳做官。

3、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4、我怀着恋恋不舍地心情下山,一阵阵秋风吹来,美丽的枫叶飘落一地,枫树下面有几个长椅,显得很孤单。红色的枫叶、黄色的枫叶、橙色的枫叶,飞来飞去,千姿百态,像成千上万的蝴蝶在飞舞,格外让人喜爱。

5、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6、桑落肯辞今日醉,桂花应傍故园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山行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什么【86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