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楚泓之战
1、宋襄公认为楚国一向不讲道理,强横霸道,不能叫人心服,就说:“怕他什么!楚国就算兵力有余,可是仁义不足。咱们尽管兵力不足,仁义可有余呀。兵力怎么抵得住仁义呐!”他就写了回信,约定交战的日期。他一心以为空讲“仁义”,就可以当上霸主,就可以打败强敌。他做了一面大旗,上面绣着“仁义”两个大字,把它当做镇压妖魔的法宝似的,高擎着去抵抗楚军。万没想到楚军不但没给“仁义”大旗吓跑,反而从泓水那边渡到这边来了!
2、晋文公元年,周王室发生王子带之乱,晋文公发左右两师,右师护送周襄王复入成周,左师攻克温邑(今河南温县),杀王子带于隰(今河南武陟县),平定周乱;前632年晋军于城濮(今河南范县南七十里)之战中大败楚军,一举成为中原霸主;晋文公仅在位8年,死后其子晋襄公继位,继续其霸业,前627年于崤(今河南洛宁县东)之战全歼秦师三军,复于前625年彭衙(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四十里)之战再败秦军,打消了秦穆公经略中原的梦幻。前621年襄公死,赵盾立晋灵公,次年于令狐(今临猗西南)之战再败秦军(时秦君为秦康公),前615年晋军再于河曲(今风陵渡,我这次曾去看其山川形势,后面再谈)复败秦师,若非赵穿和胥甲误事,几乎将复制崤之战全歼秦师的大胜。
3、结果:楚国采用斗伯北的计策,故意示弱,意图使随国轻敌自大(“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楚国此举没有骗过随国的贤臣季梁(“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他劝随侯修明政治,抚民敬神,亲近兄弟小国,楚军未敢轻举。不过两年之后,随国还是与楚国开了一仗,随国战败。看来,终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实力。
4、分析: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宋襄公的话大概是一种古代确曾存在过的战争规则,而在春秋时就已被多数人抛弃了。事实上,战争总是有规则的,今天也有不能杀降的国际公约。所以,宋襄公其实体现了一种古代的贵族遗风,其精神是可敬佩的。
5、到战国晚期,为了打击东方六国,秦国更是多次使用反间计,成功离间了魏无忌、廉颇、李牧等后一批战国名将与本国国君的关系。
6、国内租车业虽有发展,但与美国、澳州相比,还是颇不方便,大都出在信用体系缺失上:比如高昂的押金(信用卡刷预授权),异地还车极其不便(未必有连锁店,且收取异地还车费用,提高用车成本)。好在我于侯马不需要异地还车,没有这个麻烦。
7、出版年月:2018年5月
8、2017年楚簡讀書會初辦時,恰值《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出版不久,讀書會便以此作爲研讀材料,对《子犯子餘》《晉文公入於晉》《趙簡子》《越公其事》等篇的原簡進行文字摹寫和文本細讀,並不斷摸索新的學習、研討形式。
9、在“第一次西炮东传”中,戚继光成为了当时中国军界中积极的应用者,戚家军成为了明军中装备西式火器多的军队,甚至作为中国版火绳枪的“鸟铳”也很可能得自戚继光的灵感。
10、傳世文獻(《左傳》爲主)
11、齐桓公死后,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目夷劝谏他说:“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襄公不听。
12、宋军的将士。因为他主观固执、死守教条,导致宋军丧失了有利的战机,吞下了战败的苦果。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不顾实际情况,抱着教条不放,导致失败的一类人的代表。
13、僖公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
14、在汉武帝时代,为了对抗匈奴的骑兵优势,汉武帝也采取了“以骑制骑”的大战略,在“文景之治”积累的雄厚国力支撑下,倾全力发展马政,很快具备了一次性数万骑兵甚至十万骑兵出塞的能力。
15、活下去才能伸张正义,活下去才能慢慢积累博弈优势,死了就只能优势尽失,就只能让别人为你伸张正义了。
16、分析:狼瞫把一腔怨气发泄在敌军身上,而不是犯上作乱,与韩之战时的庆郑恰成鲜明对比,而战局胜负亦判然两样。可贵的是,秦穆公在殽、彭衙两次战败之后,仍然重用孟明,使其“增修国政,重施于民”,国力进一步强盛,终于称霸西戎。
17、缘由:楚国方霸,楚庄王进兵伐郑,郑人臣服。晋军救郑,晋楚交锋
18、宋襄公连夜逃回睢(suī)阳(在河南省商丘县南)。宋国人都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更不该那么打法。公子目夷瞧着愁眉苦脸的宋襄公,问他说:“您说的讲仁义的打仗就是这个样儿的吗?”宋襄公一边理着花白的头发,一边揉着受了伤的大腿,说:“依我说,讲仁义的打仗就是以德服人。比如说,看见已经受了伤的人,可别再去伤害他;头发花白了,可别拿他当俘虏。”
19、意思是: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
20、献公雄才大略,但在晚年却因宠爱骊姬,必欲使骊姬之子奚齐继位,因而导致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之年)骊姬之乱,导致大子申生自杀,重耳(晋文公)走蒲,之后在外流浪列国十九年,夷吾(晋惠公)走屈,之后前650年晋惠公继位,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前637年惠公病死怀公继位,前636年重耳在秦师护送下回晋国继位,杀晋怀公于高梁(今临汾东北),至此晋国才安定下来。
二、宋楚泓之战拼音注释
1、熊剑平,男,出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南京。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军事学硕士、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军事史和《孙子兵法》。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个,参加项目多个。著作有《情报思想研究》、《史话》、《精解》(与黄朴民合作)、《权力的掌控:军机处》、《暗影:中国古代的刺客与间谍》、《中国古代情报史》(与储道立合作)、《古代谍战史话》、《古代情报史话》、《锦衣卫》等十余种,其中《权力的掌控:军机处》、《暗影:中国古代的刺客与间谍》分别由台湾联经和香港中和再版。
2、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会合诸侯,齐国,楚国国君相聚在一起,襄公以盟主之位自居,引起齐君和楚王的不满,宋襄公又自做主张,没有经过齐国,楚国的同意就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合诸侯。
3、唐国所在之地,应该距传言中的夏墟不远。如果夏墟在安邑(今夏县)的话,那么唐国在夏县之北的翼城一带也说得过去。但《左传。定公四年》云:“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姑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则又分明唐地应该是在夏县附近。
4、叔虞封唐之后,在位时间大致与成王相始终。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继位,改称晋侯,同时把唐国改为“晋国”。
5、当代中国出版社将继续以读者为本,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好书,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6、但红夷大炮救得了宁远城,却救不了大明朝,这就好比二战末期的喷气式飞机和V2火箭也没救得了纳粹德国的大败局。
7、分析:秦、晋本是盟国,关系亲密,但是两国都在扩张之中,有竞争就会有冲突。秦国利欲熏心,劳师袭远,晋国不念旧好,见利而取,一切都是本国扩张的利益使然。郑国前有烛之武,后有弦高,都以三寸之舌退三军之众,不仅本人立下大功,名垂青史;也反映出郑国政治相对修明,上下团结,国家有难时才有人挺身而出。文嬴可以算作秦国安插在晋国的间谍。
8、战国争霸的顺序:①魏首霸中原:前344年,魏在大梁附近的逢泽发起并主持了“逢泽之会”,率12诸侯觐见天子,成为盟主;②齐秦对峙:齐魏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魏败;齐魏马陵之战,魏败,从此一蹶不振;前334年,齐魏徐州相王,魏霸权彻底丧失。随着魏的衰落,秦国崛起,齐、秦对峙局面形成。③合纵连横:合纵:合众弱攻一强;连横:事一强攻众弱。战国后期则发展为:六国联合抗秦即为合纵,六国分别投靠秦国即为连横。④远交近攻:秦、赵长平之战。
9、宋襄公是历史上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具有贵族精神;批评者认为他虚伪残暴,是假道学的典型。
10、宋襄公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于是,宋襄公不带军队赴会。
11、白登之围:前200年(汉高帝七年)匈奴兵围马邑(今山西朔县),南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刘邦亲率大军出击,至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遇伏被困,不得已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开汉、匈和亲之先例。汉朝以公主嫁单于,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匈奴贸易。
12、春秋时期,随着礼崩乐坏和旧秩序的瓦解,争霸战争愈演愈烈。旧有道德理念和信仰等,都渐渐遭到怀疑和否定,战争观念也由此悄然发生改变。西周以来那种以“军礼”指导和制约战争的现象,逐渐烟消云散。具体表现是,诸如“不擒二毛”“不杀黄口”等观念渐渐遭到抛弃,“鸣鼓而战”、堂堂之阵这些战法,也被逐步否定,“诡诈”战法渐渐大行其道,不知不觉之中,战争观念已经完成了由“以礼为固”“以仁为本”向“兵以诈立”的过渡。
13、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主帅居中指挥三军。鼓声是前进的号令,钟是收兵的号令),曰:“余病矣!”(难以坚持)张侯(字名连用)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御者居左),岂敢言病。吾子(尊重、心疼)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难走的路),余必下推车,子岂识(知道)之?然子病矣!”(郑丘缓也发现卻克确实不能坚持)
14、阪泉之战:黄帝灭蚩尤后,与炎帝争夺诸部落的领导权,大战于“阪泉之野”,相传先后在阪泉三次大战。黄帝获得后的胜利,成为诸夏的首领。
15、葵丘会盟:前651年,齐国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齐国在葵丘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人参加。商定各国共同遵守的规约。由此齐国的霸主地位形成,并得到周王室的承认,成为中原首位霸主。
16、缘由:晋厉公率军伐郑,楚共王亲自率兵救郑
17、前403年之后,晋国公室还存在了一段时间,晋哀公十八年卒,其子幽公立,“反朝韩、赵、魏之君”,这时的晋公室仅有绛、曲沃二邑之地了。晋幽公十八年,因与妇人偷情为“盗”所杀,其子烈公立;烈公在位二十七年而卒;孝公立。前369年,赵成侯、韩懿侯迁晋君于屯留(今长治屯留县,这次不在计划之内)。前359年(孝公三十年),赵成侯与韩昭侯分晋,迁晋君于端氏(今阳城县北端氏镇,这次没能去看),前351年孝公死,子静公立。前349年(晋静公二年),赵国夺取晋国的端氏,又将晋君迁回屯留,不久,韩姬杀晋君,晋国终灭亡。
18、參觀盤龍城遺址博物館(2022年1月2日,丁善泉供圖)
19、当当、京东、文轩、博库,全国新华书店、民营书店有售。
20、结果:晋献公采用大夫荀息的计谋,针对虞公贪利的弱点,用良马宝玉贿赂虞公,借道伐虢。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劝诫,两次借道给晋国,还派兵助晋。结果,晋国灭亡虢国之后,顺手牵羊,灭了虞国。
三、宋楚泓之战原文拼音
1、一种流行的说法,该曲沃在今天闻喜县东北。如严杰《经义丛钞》平阳条下云:“今闻喜县东二十里为桓叔所封之曲沃,经庄伯、武公之三世,凡六十七年灭晋,后仍为别都。”
2、时间:鲁定公四年(前506年)
3、东周前期,也就是春秋时期,国家间尚有大片无主空地,且由于周制的“长尾效应”,社会还没有彻底“礼崩乐坏”,所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争霸,而不是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基于这些原因,此时的战争呈现出一种与后世完全不同的“彬彬有礼”的景象。
4、其晋国长期与戎狄杂居,并经常与戎狄通婚,杂交优生(如是总是出很厉害的国君与大臣,比如晋文公重耳就是晋献公娶大戎狐姬所生)不说,还经常调用戎狄军队征战中原,比如全歼秦三军的崤之战(前627年,晋襄公时。我去年曾去灵宝县崤函古道看过),就是晋军与陆浑之戎联军埋伏包围秦师的。
5、清華貳《系年》楚國歷史部分,第十一章
6、结果:晋军内部失和,军无斗志,(韩简语:“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粟,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今又击之,我怠秦奋,倍犹未也。”)关键时刻庆郑背主帮秦,使晋军失去战机,秦军生俘惠公而归。
7、巨鹿之战:是前207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歼灭秦军的一次战役,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项羽在战争中,破釜沉舟,军队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以决死一战,终大破秦军。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此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秦王朝军队的有生力量,扭转了整个战局,为推翻秦王朝统治奠定了基础。
8、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讀書會主要由朱國雷主持,共完成研讀活動10次。除閱讀楚簡《邦家處位》等4篇以外,另由與會同學分享待刊研究論文,如熊佳暉分享《郭店簡〈五行〉篇的成書方式與書手文化水準探析——由物質性與文本説起》(後發表於《出土文獻》2020年第1期),邱洋分享《清華簡〈厚父〉〈攝命〉的文字風格和抄寫特徵——兼談相關文句的釋讀》(後發表於《簡帛研究》2020秋冬卷)。在何有祖老師倡議下,讀書會將《左傳》閱讀形式由專題改爲編年,此學期研讀内容爲《左傳》桓公元年至僖公七年。
9、参战方:晋国、楚国
10、缘由:鲁庄公曾支持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夺齐君之位,此战是齐桓公报复之战
11、在西北,清军的大炮遭遇了噶尔丹配备轻火器的骑兵军团。清准战争几乎完全以野战为主,清军的重型火炮不仅缺乏机动性,更不利于远征。初战不利后,康熙开始为清军大量配备的如子母炮等各种适应远征的轻型火炮。
12、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
13、地点:氾南(郑地,今河南中牟)
14、还没等宋桓公下葬,齐桓公就约各路诸侯王在葵丘相会结盟,于是宋襄公前去相会。在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15、除了祭祀之外,另一件大事便是战争。祭祀在五四之后的特殊年代,似乎慢慢不被人们当成大事了,但战争始终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民众的安危,所以始终还是一件大事。《孙子》十三篇也即全部围绕这件大事而展开。
16、领会到《左传》中提倡的精神是:
17、前597年,楚庄王在位,晋楚邲(今郑州北)之战,楚国大胜,报了城濮一箭之仇,晋国则陷入危机之中。但虽然衰弱内乱不敌楚庄王的晋国,收拾齐国还是绰绰有余,前589年,晋国在鞍(今济南西)之战中击败齐国,兵临齐都临淄,齐国遂再服于晋。前580年开始,晋楚第一次弭兵,楚国仍不消停,前575年(晋厉公及楚共王时期),晋楚复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就在我老家的邻县,下次回去得去凭吊一下),晋军以一国之力击败楚、郑、陈联军,报了邲之战的宿仇。
18、及:等到济:渡过股:大腿歼:歼灭重:再次禽:通“擒”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边作战。楚军已经列好阵势,然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宋军大败。C宋国的将士在“咎公”,“公之咎”在于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延误战机,惨遭失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历史上将宋公作为不顾实际,死守教条导致失败一类人的代表。
19、参战方:秦国、晋国
20、秦漢簡讀書會研讀參考資料《岳麓書院藏秦簡(陸)》
四、宋楚泓之战原文及翻译
1、缘由:前一年,晋文公卒,子襄公立。留守郑国的秦将愿作内应,请求秦国发兵袭郑,秦穆公不听蹇叔劝谏,执意出兵
2、位于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两岸台地上的“东下冯遗址”,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其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其陶器与二里头遗址大致类似。有学者认为这里应该是夏墟之地。商人逐夏之后,东下冯文化深受商文化影响,据说可能有一些商代贵族居住在东下冯遗址一带。有学者认为叔虞所封之唐或在此一带,这应该也是唐国参加武庚叛乱的原因所在。当然唐也不一定非要在夏墟旧址,左传未必是精确认定,只要在当时夏邦的范围之内也算了,因此并不排斥古唐国旧地在曲沃与翼城之间的曲村地区。
3、宣公十三年至宣公十八年
4、晋悼公任用韩厥、魏绛、智荦,缓和与卿大夫紧张关系,和戎狄礼诸侯,城虎牢,疲楚服郑,恢复文襄霸业。之后前546年晋楚二次弭兵,晋秦言和,平定周王子朝之乱。诸夏消停了几十年。
5、展望2022年,簡牘讀書會將繼續研讀清華簡、張家山漢簡等出土材料和《左傳》《史記》《漢書》等傳世史料。成員們亦會保持相互切磋、各有所獲的優秀傳統,同時也真誠歡迎武漢地區廣大同好的加入!
6、地点:城濮(卫地,今河南范县,一说今山东濮县)
7、而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步战,新式武器也被源源不断地研发出来。
8、参战方:齐国,鲁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宋楚泓之战拼音注释【68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