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
1、试评述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
(1)、富人家的孩子,因为家里有太多精巧的玩具可以享受,而且能得到父母细心的照顾,他们需要花好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具上。
(2)、教育体系是以感官基础,以思考为过程,以自由为目的。
(3)、第教育内容的安排有所不同,福禄培尔强调游戏,蒙台梭利则重视工作。
(4)、蒙台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
(5)、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6)、蒙台梭利认为,自然在儿童3岁时,划了一条分界线,儿童满3岁以后,便开始有意识地吸收环境,有意识地吸收环境的典型的表现就是从这时开始儿童有了成为一生回忆的记忆。
(7)、强调感觉训练(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 她认为。 3-6岁儿童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觉训练。
(8)、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是一种全语言课程,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并涉及了整个教学环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让孩子通过对实物的描述,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渗透文字活动,培养阅读能力,为书写做准备。
(9)、人类不只是有创造性,还在不断发挥创造性。人类在未成熟的状态出生,其后要靠以后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工作,这是一种自然性,创造是自然而生的。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10)、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幼儿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好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基础的教育。从幼儿时期就着手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将会使其受用终生,将会为其继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教育的整个阶段,其中必然包括幼儿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是让学习者达到六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对当今教育进行认真、全面的反思。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努力协调好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提到一定的高度,认真加以重视。
(11)、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说教的主角,而是帮助孩子学习的引导者、观察者和环境的预备者。
(12)、教具的设计,以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目标。
(13)、蒙台梭利引以为豪的“儿童之家”的特征之一是良好的( )
(14)、蒙台梭利教学具有帮助儿童感知、表达基本音乐成分并训练其音乐欣赏力的传统。像沉默游戏、传声筒、蒙台梭利铃(分辨音高之用)这些为训练耳朵分辨声音的活动,是蒙台梭利儿童早期音乐训练的核心课程。蒙台梭利还描述过一些音乐活动,像韵律运动(跟着一连串不同的韵律做运动),听经典音乐和其他类型的音乐,合唱,只用一种乐器演奏等,这些活动在现代蒙台梭利教室里也可以看到。
(15)、在蒙氏教室里,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
(16)、地是依靠手的活动有意识地吸收环境,他们有意识地用双手不停地做事,触摸和把握各种东西,有选择地模仿成人的动作,并通过这些活动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心理,直至获得较为完整,系统的心理发展,使各种心理现象初步形成体系,同时,蒙台梭利认为这一时期是儿童学习欲望十分强烈的时期,她认为儿童在3岁时会有书写的爆发,在这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儿童对读、写、算以及动物学,植物学以及地理历史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学习愿望,他们为了明了许多问题而不断地提出问题让成人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回事,是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提出的问题。另外,蒙台梭利把这一时期说成是性格形成的时期,认为儿童在各种能力均得到发展并初步形成系统的基础上,稳定的性格特征在这一时期就开始出现了。
(17)、第教师的作用不同,福禄培尔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蒙台梭利主张教师作为观察者、示范者和协助者。
(18)、这种循序渐进的指导方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爸妈可以选用宝宝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这样宝宝接受起来也会比较快,记忆也会更加牢固。
(19)、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干预儿童主动活动的基础上的。
(20)、因此,教育孩子就要依据其成长的阶段性特点,辅助以科学的育儿方法,创设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持续性发展。
2、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1)、蒙台梭利指出,在“儿童之家”中对幼儿的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肌肉训练、感官训练、实际生活练习和初步知识教育。
(2)、第三阶段——记忆实物的名称。老师指着其中一个色板询问宝宝“这是什么颜色?”,让宝宝说出颜色的名称来。
(3)、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或尽量减少)干预儿童主动(或自发性)活动的基础上的。她的培养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的潜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并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成为促进人类和平的强有力的新一代。
(4)、在反复尝试中,无论孩子的内在,还是智能,包括孩子的注意力都在不被打扰的反复工作中逐渐建立起来。
(5)、但是,一旦教具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兴趣,孩子们先是开始反复工作周期,注意力集中,专心与满足的循环活动,然后逐渐发展为自律、自信以及对有目的行为的喜爱。
(6)、代表著作:《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引力的心灵》
(7)、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幼儿园提供给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其内在潜能。蒙台梭利教室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
(8)、例如数棒系列:请找出短,孩子就会找到短的那根,比1更长一些的请帮我找出来?
(9)、蒙氏教具不选用五彩杂陈的色泽,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常用单色调,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红塔的十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
(10)、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1)、(2014年·单项选择题)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并设计了一套发展儿童感官的教学材料的幼儿教育家是( )。
(12)、蒙台梭利博士通过观察发现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直接导致了一场教育革命。
(13)、摒弃奖惩制度。蒙氏尊重儿童的选择,让儿童有自愿、自发的学习意愿与需求,儿童对奖惩并不在乎。
(14)、语言教学:让孩子通过对实物的描述,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渗透文字活动,培养阅读能力,为书写做准备。
(15)、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个,分别为( )
(16)、所以,三个小时无间断工作时间,对于蒙氏幼儿园来说是重要的。
(17)、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敏感期”的教育家是( )
(18)、混龄教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并养成儿童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社会行为,并在智能上相互影响、促进。
(19)、(2015年·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是( )。
(20)、蒙台梭利的课程组织结构是按照领域进行的。为3—6岁儿童设计的蒙台梭利学习环境分为4个基本领域:实际生活领域、感觉领域、语言领域、数学领域。此外,音乐、艺术、运动和戏剧等也包括在蒙台梭利课程中。
3、评价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
(1)、(2018年·单项选择题)提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观点的教育家是( )。
(2)、(2019年·判断选择题)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就是运用蒙台梭利教育进行教育。( )
(3)、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4)、着重智慧与品格的养成。幼儿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帮助幼儿的生命成长。因此幼教的目标不只是为小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5)、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6)、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
(7)、第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有所区别,福禄培尔采用集体教学,蒙台梭利则强调学生单独学习和个别活动。
(8)、教师的观察研究及其成果是设计、安排和不断改进与更新教具材料和正确地进行指导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激励和促进教师更加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不断改进提高、日臻完善的动力。这是一种经常性的极其复杂和艰巨的工作,教师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耐心、毅力和科学家的求实与献身精神。蒙台梭利善于观察和研究儿童,向儿童学习,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发现问题能及时改进,是她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她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然后才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她的主要教育著作都是她一生中长期观察研究儿童和进行改革实验的成果。
(9)、由于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或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从而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积累经验,促进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充分发展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这种发展随着儿童生命岁月的增长,从无意识逐步进行到有意识,从白发活动进到自由选择性活动;但是,儿童的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自发活动在发展进程中都始终存在着,只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在逐步减少,而心理的内在需要在逐步增加。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早期的环境经验对于以后阶段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重视丰富儿童的早期经验,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是她在罗马圣罗伦佐“儿童之家”试图解决贫民儿童受文化剥夺问题的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中得到的重要结论。
(10)、再次,儿童运用教具材料独立操作,教师的指导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儿童开始接触教具但还不会使用时,先鼓励其使用,教师可以作一次示范性操作;如果儿童对某些较复杂的教具材料已做过试用,但还不理解教具的内在结构及相互联系,使用起来产生困难,这时教师可作适当解释,但必须简单、明了、准确。在儿童各自独立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坐在教室里全体儿童都能看见的地方,也可以在教室里巡回走动听候儿童召唤,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帮助、指导、暗示和启发诱导。蒙台梭利特别指出,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恰如其分,避免做直接纠正,以免抑制和代替儿童独立思考。
(11)、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12)、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13)、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中系统地阐述了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进程,揭示了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与联系。她指出,儿童的“心理胚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在它的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犹如“生理胚胎”在母体的胚胎内一样。两者不同的是:儿童的生理器官在母体内已开始形成;“心理胚胎”则是婴儿出生时才开始发育,这时儿童的大脑空无所有,但它有一种积极的能动的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事物的印象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设置一种适合儿童内在需要和兴趣的、能够诱发儿童自发学习、自动作业的环境。
(14)、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15)、由于没有标准化的实际生活活动,所以在这一领域中教师们创造的活动多。不同的蒙台梭利教室的实际生活活动存在很大差异,因为每个老师都根据本班的需要、兴趣和文化结构设计活动。随着儿童的成熟,实际生活领域包括了更复杂的活动。
(16)、儿童是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17)、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蒙台梭利:《有接受力的头脑》,1949年英文版,第97页)。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18)、由步骤、秩序中培养孩子的逻辑习性和推理的能力。
(19)、因此蒙特梭利决定把教具柜调整到可以供孩子自由选取的高度。孩子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操作,自己想要操作的教具,同时他也把孩子们不感兴趣的教具撤下来。
(20)、因此,在蒙台梭利幼儿园有着大量丰富的教具,在这里你也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们喜欢重复操作手中的教具。
4、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简答
(1)、蒙台梭利认为这一阶段是儿童社交关系的敏感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团体的一员”,并开始具备自尊心,自信心。因此,蒙台梭利主张在个体发展的青春期,必须重视对他们进行社会性训练,帮助他们学习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公民。
(2)、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机体和心灵正在发展;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时期。幼儿处在不时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内部的自然发展。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心理是“有吸收力的心理”,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教育必须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相符合。
(3)、与杜威形成鲜明对比,强调课堂、老师、课本为中心。
(4)、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5)、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
(6)、另外,蒙台梭利还提出了儿童敏感期的理念,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佳期。
(7)、蒙台梭利视教育为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允许幼儿个别学习。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鉴别能力,简称“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经验和知识,“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从而形成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摸式。这种自然吸取和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幼年期所获取的一切将保持下去,甚至影响一生。她要求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必须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精神粮食,供儿童吸收,认为这种需要如同生理胚胎期的儿童需要这样一种特殊的营养和保护环境一样重要。
(8)、蒙台梭利教育法所提及到的“不教”,并非真的不教育孩子,而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集体教学。
(9)、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是( )
(10)、蒙特梭利还发现那些富有人家的孩子跟贫穷人家的孩子在初期的反应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11)、人类在未成熟的状态出生,其后要靠以后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工作,因此人类不只是有创造性,还在不断发挥创造性。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12)、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13)、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在蒙氏教育中没有严格的课表及上下课时间,让儿童循着内在需要,自由而专心地工作,若孩子的专心时常被打断,会养成孩子不专注及草率的习性。相反,经常使孩子处于不受打扰反复练习的状态则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
(14)、蒙台梭利认为这一时期是儿童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的时期,她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不象前一时期那样仅仅依靠感觉,更主要
(15)、所以当家长们要选取蒙氏教育的时候,请务必要考核清楚。毕竟孩子的幼儿园,只有一次。年龄到了就该上小学了。
(16)、蒙特梭利把幼儿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工作,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
(17)、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缺乏能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由的艺术教育。在蒙式教室中,虽然孩子也使用艺术教具,但已被指定在既定的目标上创作,只强调技巧及实体复制的做法,这也反映出蒙式教育对创造力的忽视。
(18)、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地生活;
(19)、请简述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并对其的教育思想进行评价。
(20)、数学区的教具则是锻炼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就好比加法板、减法板、除法板、乘法板(为小学做准备,孩子能更清晰更直观的学习简单的四则运算),二项式、三项式(高中的数学公式)等。蒙特梭利的发现
5、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1)、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
(2)、感官教育是让幼儿经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激,通过感官训练培养孩子观察力、判断力、鉴别能力、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以达到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
(3)、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可以在操作自己的木制字母,或用手触摸贴在石板上的用砂纸剪成的字母的轮廓等活动中,发展写字的机械运动能力。通过把这些运动与视觉、触觉、动觉和听觉(在儿童摆弄字母时教师读出字母的发音)相联系,儿童可逐渐在头脑中形成字母的概念,并记住每一个字母,这些都是因为在吸收语言和通过触觉来探索物体的敏感期,儿童的视觉和触觉印象间发生了联系。有了这些符号及它们发音的记忆储备,儿童开始通过“书写”(用声音拼写)词汇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起初是用一盒子木制字母(可移动的字母)来书写,后来他们就用铅笔或其他的书写工具来写这些单词了。蒙台梭利是想让儿童在关键的敏感期里熟悉书写语言的工具,这样,到了后来,儿童“爆发”式地书写语言就成为自发的过程,而不是辛辛苦苦地学习书写规则和机械练习的结果。
(4)、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
(5)、A.重视孤立的感官教育 B.忽视创造力
(6)、蒙台梭利博士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力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蒙台梭利教育法为精彩、为科学和适合儿童发展的部分,就是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和其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
(7)、数学思考能力起源于许多在学习数学之前就经历过但看起来与数学毫不相干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秩序、精确、注意细节和顺序感来源于生活,而感觉材料为她所说的“数学头脑”奠定了基础,在获得数学能力之前的这些活动为儿童准备好了获得数学能力所需要的准确性和逻辑秩序。例如,一对一的概念就可以包含在穿衣之中(一个纽扣对一个扣眼),包含在开锁之中(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包含在所有的匹配活动中。
(8)、蒙台梭利教育的“不教”,而是通过教室的环境,实现让孩子自主教育。
(9)、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那是内部发生的原动力,透过人格的选择及行动而表现出来。如孩子热衷做某一件事时,大多会不知不觉地进行“分析、比一比、合起来、集在一起”的工作。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10)、成人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己之力。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包括人格的养成,这是教育的真谛。
(11)、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
(12)、在设计上,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红塔有十块,小的一块是一公分的正立方块,大的一块为十分公分的正立方体,所以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一公分。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他会发现恰好都是一公分。
(13)、更不是一个需要成人去填充的空容器,而应将儿童看做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14)、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15)、3~6岁充满了孩子的敏感期,只有真正能抓住孩子敏感期并给予相应环境的蒙氏学校,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教育。
(16)、教师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存在,扮演协助、启导的角色。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准确操作,再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能够愉快的学习。
(1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并养成儿童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社会行为,并在智能上相互影响、促进。
(18)、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下文将予重点述评。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
(19)、 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不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我国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能够让学习者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即有一定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因为自我教育过程本身含有许多创新的因素。如自我教育过程本身具有发现的性质,学习者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要对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方式进行改造和超越。因此,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的培养。 蒙台梭利的儿童自我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科学地提出了儿童自我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指出“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依据人的天性,人本身必须成为教育的中心。”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是其儿童自我教育思想的基础。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理”,她指出,在各个物种中都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它驱使生物主动地吸收外界的养料,以满足自己生长的需要。儿童亦不例外,受生命潜能的驱使,所有儿童夭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心理。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并非教师教的过程,而是人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不是通过听,而是依靠儿童作用于环境获得的经验。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而是在为儿童设置的特殊的环境中预备和安排有益的文化活动主题。”“儿童教育所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发挥大自然赋予的力量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除了有“有吸收力的心理”外,还有发展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出现时,儿童会长时间地热衷于进行某种练习,并终能自如地对付和学习其特殊敏感性所及的事物。蒙台梭利关于儿童的独特认识—儿童有“有吸收力的心理”和儿童发展的敏感期这一思想,提出了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可行性,为其儿童自我教育思想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20)、在大多数蒙台梭利教室里,教师都会为孩子们提供地形的自然模型(例如,被水环抱的岛屿,绿波荡漾的湖泊),大陆或地球上其他区域的拼图游戏。
(1)、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随着幼儿成长,会出现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务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事务的特点,若在此时提供专向的帮助,会收到佳的学习效果。
(2)、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
(3)、蒙台梭利认为,语言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2个月开始到8岁,其中1岁至3岁是语言敏感期的高峰时期。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先是对人的声音感兴趣,在感受声音的基础上,对词后对复杂的语法结构产生兴趣。也就是说,在这一敏感期内,孩子都经历呀呀学语,说出单词将两个以上单词组成句子的阶段,后来进步到模仿更复杂的句子结构的阶段,后学习和掌握复杂的语法形式和谈话技巧。
(4)、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
(5)、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处在连续的和不断前进的发展变化之中的,而且这种发展变化是有阶段性的。儿童在其发展变化的每一阶段都表现出与另一阶段明显不同的特点,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为后一个阶段奠定基础。蒙台梭利特别论述了儿童发展呈现阶段性,根据对儿童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6)、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填空题、选择题)。教师为幼儿精心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
(7)、(解析)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心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
(8)、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和教具,教孩子从生活中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幼儿面对“数学”这种抽象概念的知识,能够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点,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先对实物的多与少、大与小求得了解,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联想出具体与抽象的关系,让孩子在教具操作中懂得数与量的关系,感受四则运算的快乐。
(9)、他们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0)、蒙台梭利认为这一阶段是儿童在安宁幸福的心态下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的阶段,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的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有三:其一是要求离开过去那种狭小的生活圈子,其二是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其三是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因此,蒙台梭利要求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把对他们的教育从早期的感觉练习转向抽象的智力活动,并用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来要求他们。
(11)、如果家长对于早教有一定的概念的话,那么蒙台梭利教育法相信听过不少,蒙台梭利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用尽毕生心血创造出来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内容为大家带来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介绍。
(12)、而穷人家的孩子则通常立刻就会接受给他们的教具。
(13)、蒙氏教具的奥妙在于重复练习,只有儿童重复地练习使用教具,才能实现真正地成长,进而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
(14)、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
(15)、教师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存在,扮演协助、启导的角色。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准确操作,再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能够愉快的学习。
(16)、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17)、以儿童为主: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18)、这算是一个泰斗级人物,主张以孩子、经验、活动为中心。
(19)、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育观点,bai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
(20)、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1)、蒙特梭利无意间发现,有一天教师忘记给教具柜上锁,因为孩子们都已经知道如何操作教具了,所以当教师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各自拿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正工作得不亦乐乎。
(2)、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3)、为此,蒙台梭利博士看来,儿童不是一个凡事都依赖成人的呆滞的生命。
(4)、不教的原则。六岁以前的幼儿是逐渐建构认知、辨别能力并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不适合说教的教育。蒙氏从日训着手,并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及教学材料,让儿童自发、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5)、蒙台梭利的主要著作主要有《蒙台梭利法》(又名《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法》)、《童年的秘密》、《发现儿童》、《教育人类法》等。
(6)、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著作是她长期观察和研究儿童与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括。这些著作对于广大读者——父母、教师、幼教工作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们蕴涵着巨大的鼓舞力量。但是,由于蒙台梭利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在她的理论和著作中存在着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在方法论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片面性。
(7)、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是欧洲“新教育”运动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继福禄培尔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
(8)、它吸收一切,并在即将成形的人心中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9)、在没有正确的成人环境时,教具作为人工环境可以用来培养专注。
(10)、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细节的敏感期出现在( )
(11)、蒙台梭利毕生献身于儿童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对促进学前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热爱儿童,同情劳苦大众及子女的悲惨生活处境和受文化剥夺的不幸遭遇。她寻求在罗马圣罗伦佐“儿童之家”实现自己的改良主义教育理想。她的后半生为宣传这一思想而奔赴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直到晚年。她已近80高龄,仍到印度各地和巴基斯坦传播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12)、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13)、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并不是放纵的意思,简单地说自由的意义就是活动,让孩子自由选择对象、自由注意工作做到何种程度等。成人应观察那些活动,辨别幼儿哪些行为应该禁止,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等都要严格地禁止,逐渐加以根绝。
(14)、蒙特梭利主张给孩子自由,孩子在学习操作教具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做到像成人一样,但是,成人必须给孩子提供完整、优雅的教具操作示范。这样孩子才能吸收。
(15)、蒙特梭利为儿童设计一个尽量自然的环境,然后靠她自己的观察来了解儿童们的反应。她指导老师如何使用教具后便退居一旁,等着儿童们把个人的能力表现出来。
(16)、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来自各种理论角度的批评,有的是属于对蒙台梭利体系的曲解,有的是批评者由于所持理论尚不成熟,对蒙台梭利理论和方法的真实含义和深远影响不甚理解。但是,这些批评也不同程度地揭示了蒙台梭利体系存在着某些缺点或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推动了蒙台梭利和她的一些追随者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发展、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半个世纪以后,蒙台梭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已为当代的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所肯定,说明蒙台梭利建立的教育学比当时的批评者所认为的更好,同时也证明了蒙台梭利的理论更合乎时代潮流。
(17)、蒙台梭利各时期的关键期:口头语言关键期2-3岁;书面语言关键期4-5岁;感官关键期0-6岁
(18)、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培养儿童的动手学习能力。主张让儿童自我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9)、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设置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20)、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1)、我今天就先说这几个,之后复习完会继续补充,也可以私信我。
(2)、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蒙式的课程组织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3)、蒙台梭利博士特别指出,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恰如其分,避免做直接纠正,避免做肯定或否定回答,以免抑制和代替儿童独立思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精辟14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