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事迹简介【文案81句】

谭嗣同事迹简介

1、

(1)、人物:前排左起梁启超、胡惟志、吴嘉瑞;后排左起汪康年、孙宝瑄、宋恕

(2)、这几位雅集于此的士人学者,皆为谭嗣同交往甚深之师友。在他们中间,有政治家、思想家、出版家、史学家,有文学家、教育家、政论家、佛学家。他们与谭嗣同的交往,成为晚近江南地区维新士人群体交游的一种缩影。

(3)、可见其侄儿就是他们的子嗣,谭嗣同遇难后,夫人李闰将带大谭传炜,视同己出。

(4)、这一声呐喊啊,震撼心灵的呐喊!包含一个爱国者的满腔热血,唤起了我心中的崇高感情。在赴死前,你大概会记起,5岁那年,自己大病一场,却奇迹般地痊愈了。为此,家人为你取字“复生”,可是这次,你却再也不能复生了,你的生命将以鲜血延续。   

(5)、比起年谱来,年谱长编需要用更丰富翔实的史料,尽可能地展现某个特定历史人物的行止、著述、人际关系和他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我以为维欣应该是深得“长编”要义。因为,在我看来《谭嗣同年谱长编》引述资料详实但精当得很,毫无累赘之感,真正做到了“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品读这样一部《年谱长编》时感觉眼前不断跳出一幅幅活泼灵动的连轴画卷,极具审美的现场感。

(6)、马勇:我们多年来读胡适,读那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讲的就是很简单。一个良性的现代社会就是各司其职,每个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知识分子就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当中去寻找一个成功,要守住一个学术的边界,而不能够介入到政治上去。当然谭嗣同、康有为这一代人毕竟处在中国的一个过渡期,转型期。所以在这个时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戊戌当中看到很多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带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去评价他们。

(7)、      谭嗣同致南京担任江苏候补知府期间,梁启超恰好于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谭嗣同写作《仁学》期间,常来往于南京上海之间,与梁启超等几位朋友商讨学术,议政时局。

(8)、       前往日本之前,唐才常还曾在致其二弟唐才质的信中叮嘱:“来往信札,有关时事者,皆付丙丁。惟壮飞之书宜留。”正是因着好友们的珍惜和悉心保存,谭嗣同与师友来往信札,现得以存世半数有余。

(9)、成庆:《仁学》成书的时间短,你今天看的话,会发现它有很多洞见,但是它的拼凑性也很强。我个人来讲,《仁学》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著作里比较抛开了儒家正统,深度地去探究生命问题,宇宙观、人生观的一次努力。比如说谭嗣同讲生死,讲不生不灭,可中国人到后来也不是这样想的,中国人还是好生恶死的。到今天为止,我们其实都没有从根本上来探究中国人的生命观,我们看待死亡的态度。而谭嗣同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点,他也知道生命在整个宇宙中的流转是怎样的。

(10)、我说只要是与谭嗣同有关的书我都喜欢,其实这些年新出的谭学著作并不多。先林仁兄“复生谁亶颂”感叹的正是世道人心。就算人们记得谭嗣同讴歌谭嗣同,那也多半只是因为敬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毅然决然地为国家变法进步而从容赴死慷慨捐躯的谭烈士。

(1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参与维新运动期间,与康有为开办强学会,担任《时务报》主笔、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后加入袁世凯内阁任司法总长,袁复辟帝制后与蔡锷合力发动护国战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2)、观点的多样性和不同观点冲撞带来的独立思考,是YoungThinker的新定义。

(13)、但是,李闰没有被痛苦与忧愁压倒。她不仅担起了丈夫“养亲抚侄赖君贤”的重托,还继承了丈夫的遗志:主持修建了谭烈士专祠,宣传谭嗣同的事迹与思想;与有识之士一起创建了浏阳女子师范学校,宣扬妇女的思想解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创办了育婴堂。此时,李闰不仅仅是谭嗣同的遗孀,也是谭嗣同遗志的继承者与践行者。

(14)、1896年9月25日下午,位于上海外滩附近的“光绘楼”照相馆迎来了七位客人。他们中的三位身着马褂,三位身着长衫,还有一位客人,则几位宽袍大袖的同伴不甚相同。他内着箭袖对襟开衫,外披一件白色大氅,神采俊逸、气宇轩昂。

(15)、      为纪念亡友,梁启超将蔡锷生前所用的九狮刀、望远镜、勋章、军装等遗物收集起来(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并在北海快雪堂建立了“松坡图书馆”,还在自己天津饮冰室别墅内的卧室墙上悬挂了蔡锷的大幅挂像,以示思念。现在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中,依然留有梁启超和蔡锷当年居住并密议护国讨袁的房间。

(16)、“三月十五日”(丙申,1896)条目记载后,作者说,“约同日,始与梁启超相识,为吴樵所介绍。梁启超所称与先生相识于乙未年秋当属误记”,“先生与梁启超之交往事,梁所记颇多,虽日期有误,其事仍可作参考”,“先生及夏曾佑对梁启超之影响颇深”。我这里只是摘录观点结论,书中则附录了可靠的文献论据材料。

(17)、1865年,风雨飘摇,你出生了。父亲是大官,原本家境殷实的你,可以安心读书,亦或沦为平常的富家子弟。10岁时师从欧阳中鹄,对王夫之的学说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19岁时,你便离家,游历直隶,山东,江苏,两广等地。   

(18)、这个期间,浏阳的文物管理一直在我的工作范畴里面。文管所的同志多次给我介绍过这位1989年出生的谭嗣同“铁粉”。谭嗣同故居近一次修缮,包括故居边上建小广场和为谭塑像,名义上也是我负责,我记得我还提出过塑像高矮要与广场“小微”规模相适应的意见,我还出面找跟故居建设有地界纠纷的单位负责人协调让其做出让步以使国宝不至于在我们手里寒碜得过分。当时文广新局的领导就跟我说过这广场和塑像就是那位经常来故居当义工的山西女孩子设计的,其时她在湖南大学念完建筑专业本科后正在读硕士研究生。

(19)、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

(20)、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2、

(1)、谭伯牛:应该是,不然你怎么解释他主动去死这个问题。当然我们现在很难讲谭嗣同有什么信仰,信哪个教,但是他终选择的那个死,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变法而死,还有更隐秘的东西藏在其中。有些隐秘的东西可能他自己也说不出来,他可能因为不明白才用死亡去做选择。

(2)、其实,你不是豪门,你不是知识分子,你不是朝廷官员,根本就没机会参与维新变法。大家知道公车上书吧,那都是全国各地上京赶考的举人,可以说他们都是当时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

(3)、侦办涉黑涉恶团伙4个,破获刑事案件33起……湘阴这场战斗打得漂亮!

(4)、很快,一位叫“维欣”的读者在我这篇文章后面先后三次留言。我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对谭嗣同极为讨厌的一个人物(王之春)不甚了解,维欣的一条留言就专门为我解疑释惑,我将这条留言置顶了,我觉得这位读者不简单读书多很专业极有见地。

(5)、谭嗣同、唐才常等先生大胆而激烈地批判传统封建文化、君主专制的弊端,引起学生们强烈反应。林圭以其敏锐的观察力与颖悟的头脑接受老师们授予的新知识与新观念。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深受老师们的喜欢,多年后,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里称:“李炳寰、林圭、蔡锷称高才生焉。”

(6)、谭嗣同存世照片极少,仅有三张,分别拍摄于18181898三年,南京、上海、长沙三地,前人多不知其照片缘起以及相关的具体细节,今恰逢双甲子过,聊以其三张照片作为纪念,为读者呈现谭嗣同生平较稀见之经历。

(7)、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晚清思想家、政治家,湖广总督谭继洵之七公子。参与湖南维新运动期间,开办算学社、任教时务学堂、创办南学会和《湘报》,担任江苏候补知府期间著有《仁学》,1898年被授予四品军机章京,入京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遇难。

(8)、谭伯牛:朋克精神是指他要追求一个真理,坚持一种他认可的原则和审美,这一点他做到了。当然这个跟天赋有关。论才学,他比不上老乡谭延闿,比不上江西陈三立,但是他为什么会跟他们关系那么好?包括梁启超那样的人,为什么会跟他有交往呢?谭嗣同的精神是吸引人的,他有一种个人魅力。所以到终,到他的死亡,“万古变法流血,谨自嗣同始”,这不只是一个爱国的概念,也不是为了古代的忠君思想,这就是自己内心一种和审美艺术有关的摇滚朋克的精神。

(9)、这首自题小影,上片“曾经”三句,先写自己人生踪迹,他小时居京师,十三岁随其父外放甘肃,十五岁回湖南浏阳拜师读书,再返西北,天南海北,道路遥远,故颇多感慨。“骨相空谈”三句,谓己少有壮志,从骨相看,必成大业,但岁月匆匆已历十八春秋,却一事无成,只有肠轮自转,暗自感叹。“春梦”三句,曾对春帆细雨,做过美丽的人生之梦,回首十八年春秋,无所作为,他只有对自己大喝一声“春梦醒来”。面对稀疏的几枝瓶花,他想到国事日非,外侮迭至,自己岁月蹉跎,真是百感交集,郁塞难抑。

(10)、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许多人请他逃亡日本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1)、      在戊戌变法即将失败之时,二人同往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处寻求帮助,终不得成,在面对清政府大肆搜捕之时,二人立下“程婴杵臼、月照西乡”之约,终“一抱而别”,各自奔赴己之命运。谭嗣同于菜市口遇难后,梁启超将流亡日本,并将谭生前所著《仁学》刊载于他主编的《清议报》上,还悉心收集了谭嗣同的遗墨并妥善保存。在他日后的三十年时光里,但凡有人与他相忆谭嗣同之事,他都会悲不自胜,泣不成声。 

(12)、许知远:您想,作为一个内地年轻人,为了变法突然来到上海,对他来说会是一个怎样的冲击?

(13)、这次读维欣写就的新书感觉不同。《谭嗣同年谱长编》是一部严肃的极有见地的学术著作。

(14)、谭伯牛:普遍。湖南在近代佛教里有很重要的一环,这是鲁迅的一个评价。有一次鲁迅跟他的徒弟,长沙人徐梵澄聊天。他说你们湖南人还是挺不错的,跟我们浙江人有点像,容易走极端,一种极端是烈士,对世界不满、反抗,以生命去对抗,一种是遁入空门做和尚。烈士的极端其实就是谭嗣同,我觉得他的观察挺准确的,就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地过好这个日子对他们而言很困难。

(15)、1900年,清政府官兵在源顺镖局将大刀王五抓捕,并交给德国人。

(16)、对历史人物有意无意的人为窄化无损历史人物自身的伟大,却是后世的莫大悲哀。我曾对耀邦故居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廉政文化元素多次表达过不同意见。我总觉得把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第一个带头穿西服的共产d领袖、改革开放的先又仅仅作为一个廉政典型来研究、宣传、学习,这似乎很有点舍本逐末、买椟还珠的味道。对谭嗣同的理解与认知止于为变法慷慨赴死的层面也便属于这种让人尴尬、让人遗憾的窄化。有道是“古来圣贤皆寂寞”,中华亘古两“浏阳”的身后遭际竟也如此合辙!

(17)、谭嗣同被斩首后,“大刀王五”奔赴刑场,冒着危险把谭嗣同的尸体收尸装殓,、“大刀王五面对谭嗣同的尸体,暗暗发誓:

(18)、史可法率领四千军民坚守孤城,与来犯之敌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害,年仅44岁。事后,清军统帅多铎下令屠城十日以为报复,军民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19)、8月27日抵达北京后,谭嗣同全心投入变法维新。忙于国事之余,他还惦念、关心着远方的妻子。这是谭嗣同写给李闰的后一封信:

(20)、      后来,梁启超与他和谭嗣同先前时务学堂的学生石陶均相见时,石陶均向他出示自己所藏的江标遗墨,梁启超追忆以往,想到戊戌年间与谭嗣同的生死分别,感慨万千,他在《石醉六藏江建霞遗墨》中写道:“今遂二十六年,同人零落略尽,余砚固早已殉戊戌之难,而此情此景,犹萦旋吾脑际如昨日也。吾侪以积年忧患之身,尚能留此书生面目,不为地下师友羞矣。”戊戌之难虽未能死国明志,作为谭唐的朋友,他自始自终念及着二位亡友,并以一己之力,尽其所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

3、

(1)、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他开始“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谭嗣同参与变法。因为触动了庞大的保守派的利益,103天后,慈禧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并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

(2)、1884年,谭嗣同20岁,别家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和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3)、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年30岁的谭嗣同在家乡提笔书写七言绝句《有感一章》:

(4)、岳飞北宋末年投军,临行时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面对金军步步紧逼,南宋危如累卵,岳飞坚持抵抗,十战十捷,收复建康,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

(5)、王夏刚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谭嗣同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著有《谭嗣同与晚清社会》、《戊戌军机四章京合谱》

(6)、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万万七千万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妥协行径极为愤慨。

(7)、19世纪后叶,那是一个混乱黑暗的时代,鸦片战争过去了,笼罩在中华大地的乌云却未散去。1896年,谭嗣同结交了梁启超,深感“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

(8)、下片写自身,从湖南水乡来到西北高原,对镜自照,风尘满面,镜不随人意,那醉后的容颜,实为风尘所致。还想慷慨高歌,但对现实的失望,使他发出“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的慨叹,再看镜中之人那风尘挂面的模样,他几乎不能相信那就是自己。

(9)、时间久了,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戊戌六君子

(10)、提到谭嗣同和那个时代,许知远总会有诸多好奇。在他眼中,谭嗣同是一个燃烧自我,充满热情,充满缺陷的一个人,因此也有着有无穷的魅力。如果活到现在,谭嗣同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带着这些疑问,许知远探访了和谭嗣同有关的许多人,了解到谭嗣同更立体的一面。

(11)、时务报馆亦位于福州路,由人脉极广的出版家汪康年负责经营,由满腹新知、文思敏捷的梁启超负责总撰稿。借助上海这片新天地所独有的信息资源、印刷技术和销售渠道,振聋发聩的维新思想得以进入广大士绅阶层的视野和心灵。《时务报》风靡一时,得到了来自各方的回应和支持。

(12)、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谭嗣同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

(13)、诗人虽然壮志难酬,却绝不灰心,后诗人表达感慨,“有约闻鸡同起舞,镫前转恨漏声迟。”谭借“闻鸡起舞”的典故表达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无论前方多么黑暗,也不管道路如何曲折,不会中途放弃,哪怕后只剩自己一个人,也不后悔。

(14)、终,谭嗣同决心为变法不惜一死,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而后慷慨就义,虽悲壮且震撼世人!

(15)、张维欣 谭嗣同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学人、著有《谭嗣同年谱长编》、纪录片《我们的谭嗣同》历史顾问兼学术统筹、谭嗣同故居纪念广场主要设计者

(16)、成庆(上海大学历史系教师):在佛学里面,按照当时梁启超的回忆,谭嗣同感兴趣的是华严思想,出自于《华严经》,佛教里一部经典著作。这个《华严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佛学思想,就是对待生死的根本看法。它说人的生命其实就像宇宙中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它是不灭的。而我们形体的这一生,只是一个能量的暂时的显现,你到下一世可能以另外一种能量显现。谭嗣同后用了一个叫“以太”的科学概念,可以看出他对佛“生命不灭”这个想法认同。

(17)、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谭嗣同与唐才常这两位挚友都在三十三岁的年纪里终结在断头台上,现如今,浏阳老城有两条路,一条名为嗣同路,一条名为才常路,它们交汇在浏阳河边上,见证着曾经和过往。二人的以前的学生蔡锷为他们写成对联:“前后谭唐殉公义,国民终古哭浏阳。”

(18)、▲海报上的书法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作者联系我们

(19)、李天纲:我觉得无论是谭嗣同,还是康有为、梁启超,都是热情有余,才干不足。“才干”不是说他们个人的智慧、能力、知识,而是指他们的知识结构。他们不清楚中国的未来走向,不及上一代人熟悉整个世界的大势。如果那个时候能够把那代年轻人的热情和上一代人的远见卓识结合起来的话,戊戌变法说不定还可以搞一搞。

(20)、时务学堂创立,这是1897年。你结识了梁启超,康有为等人,谋事变法。那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或许是因为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无法选择,个人的命运便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你们还是失败了,你本可以逃跑,可以逃脱杀头的宿命,但你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   

4、

(1)、1140年,金军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率领“岳家军”所向披靡,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精锐,进军朱仙镇,两河义军纷起响应。

(2)、9月24日,谭嗣同在北京浏阳会馆被捕。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3)、谭嗣同短短的一生却写下了很多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彰显了他的文学才华。但他不是那种城府深深的文人,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文人,不是那种胆小怕事的文人,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文人。他忧国忧民、敢想敢做,他是毛主席诗词里面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是单纯的、通透的、勇敢的、年轻的侠客书生谭嗣同!

(4)、又单纱蟒袍各一件,挖云抓地虎新快靴一双,伽楠十八子香珠及镶金伽楠搬指去年所买者各一个,天球、地球、团扇各一柄,并纸盒。香末数珠一串,好红烧料鼻烟壶二个,均请捡作一包,一同寄来为要。

(5)、由于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阻挠,“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也于1898年9月28日被斩首示众。

(6)、在被抓的乱d中,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官位是高的,慈禧向来厚待他。但是他却一个字也不提,从来没有在慈禧面前为儿子求过一句情。因为他知道儿子这次犯的罪是“滔天大罪”,求情只是害了全家人。

(7)、有过这样的生活好感受和体验,我这次在《谭嗣同年谱长编》中读到有关先贤们创立算学馆的记载时便觉得特别亲切,一幅幅极具历史纵深感的“画面”引人遐思。

(8)、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公车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深重的民族灾难,焦灼着谭嗣同的心,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9)、赵俊然,济南外国语学校学生,擅长书法,篆刻,喜欢辩论。没事搞点很不正经的学术研究。

(10)、然而就在这时,梁启超却病来如山倒,不得不离湘调节。在梁启超走后,谭嗣同与其他教习合拍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从左往右依次为:叶觉迈、谭嗣同、王史、欧榘甲、熊希龄、韩文举、唐才常、李维格。这就是为何此照中有唐才常无梁启超的原因。

(11)、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12)、全篇借题小影而抒壮志消磨,事业难成的感慨,表现了谭从青少年时期就怀抱雄心壮志,但面对社会现实,朝廷中的顽固守旧势力,作者虽有报国壮志,却难有报国作为之感。

(13)、不幸事泄,1900年8月22日与唐才常同时遇难

(14)、离开时务学堂的林圭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几经辗转,又投身于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东京高等大同学校学习。日本留学期间,这群志存高远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留学的青年们“日夕高谈革命”,救亡图存之意更坚。他们满怀激情,除了正常的文化学习外,还积极进行组团活动壮大革命队伍。“湖南留日学生中早出现的团体是由蔡锷、林圭等于1898年组织的东京九段体育会,该会主要是团结志士,练习日本兵式体操、射击打靶等。他们立下蹈厉之志,磨砺以须,枕戈待旦。”

(15)、得到消息后,义和团的首领劝“大刀王五”先躲一躲,其他人也都劝他暂时避避风头,但“大刀王五”说:

(16)、马勇(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员):谭嗣同给我的印象当然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变革的改革者。因为那时候我们主要读李泽厚的《谭嗣同思想研究》,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就看他的《仁学》,分析他的哲学概念,我印象深的就是以太。《仁学》其实就是个读书笔记,是一个汇集起来的思想碎片。

(17)、其实我更早就知道张维欣与谭嗣同的“故事”。只是我没有能记住她的芳名。

(18)、李天纲:我觉得谭嗣同给中国的戊戌变法留了一块纪念碑。他很明确,他意识到他的地位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必须做一个牺牲来确立这样一个纪念碑。

(19)、竹子的品质是谦虚、有气节、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戊戌六君子”中,为变法流血的谭嗣同就是这样一个人。

(20)、像他的父亲其实对他并不好,不理解他,对他的管束严苛。但是他还是对他尊重,从不忤逆他的父亲。有一次他的父亲生病,病得很严重,他口吮其毒。他也爱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只给他生过一个孩子,后来孩子夭折,他从没有抛弃她。他不仅支持一夫一妻制,而且以身作则,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道德感和约束都强的人。他对朋友也讲义气,和那些家庭条件比较贫寒的朋友也能平等相处。

5、

(1)、许知远:所以你觉得谭嗣同的思想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是被遗忘或者被低估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谭嗣同事迹简介【文案8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