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2读后感精辟63条

王阳明知行合一观后感

1、王阳明知行合一观后感撒贝宁

(1)、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2)、王阳明被称为大儒,集大成者,是有道理的,他准确的看到了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中国乒乓球是全世界好的,在国家队的训练管理,简单的推挡是队员的必修课,反复,不厌其烦的人练,熟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美国NBA巨星科比,多少年如一日,每天早上练几小时的投篮,扎实的基本功,在对方球员的严密防守下,就是身体失控,都能得分。

(3)、“就像说某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所以才说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难道只因为他曾经说过一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话,就说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4)、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5)、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6)、就是在致良知诞生后,王阳明说了一句发自肺腑、大概也是想被人记住的话,只可惜一语成谶。他说:

(7)、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此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延展,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层次。“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8)、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经常被误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如果仔细阅读过,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宋明理学并非禁欲主义,所说的“人欲”“私欲”往往指的是不正当的欲望,正当欲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饮食是天理,暴饮暴食、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就是“私欲”),或为利所诱,或为威所屈,或畏难而退,对善恶也变得麻木,如同一面铜镜上生锈蒙尘,不能照物。当良知不为私欲所蔽而显现的时候,在王阳明看来,这便是行了。例如,当你看到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产生去帮助他的念头,这便已经是行了;如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你又没有去帮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产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阳明看来,一恶念产生,便也是行了;而绝其恶念,同样是行。很多道理人们自认为从小就知道,可是这些道理并没有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并不是真知。就像将百科全书储存在电脑里,电脑并不因此而“博学”一样。

(9)、勤学 意思是在定好方向和目标后,后面就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去完成它,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尽管有了高大上的理想和志向,没有过程的勤奋努力,也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10)、在《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中,介绍了从王阳明生平伴随着心学的萌芽、初露头角、成熟的过程,让人更好的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我更关注的是王阳明的一生。在他的前半生,应该是在“龙场悟道”之前,他随性但是有想法,执着又心高气傲。他精通儒学、朱熹理学,钻研科举、道教、佛教及军事。虽然前半生毫无成就,但是也为他后来的理论成就和军事治国成就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后半生,虽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是却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建功立业和心学推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关注他的一生,就能慢慢理解他“知行合一”、“事上练”和“心即理”。

(11)、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12)、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13)、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14)、“又比如,一个人知道痛,那一定是他经历过痛,他才知道痛;一个人知道冷,那一定是他经历过冷;一个人知道饿,那一定是他经历过饿。知和行怎么能分得开呢?上面所说就是知与行的本来面目,没有被私欲隔断。”

(15)、徐爱向王阳明提问,知行很显然是两件事,怎么会是一件事呢?王阳明让他举例。徐爱举例道:“现在的人都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实际上却都做不到这些,所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16)、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17)、在具备“知”和“行”这两方面的人,往往都是比较优秀的人,但这类人同样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过于自信或是自傲,这样就会很容易忽视在前进过程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并且听不得别人的忠告,一意孤行,终会酿成大错,也就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18)、                                       ——王阳明

(19)、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是一位家长,或者未来将成为一位家长,在您和孩子的成长中那些动人的故事,一定是路上美的风景。您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吗?我将会仔细聆听,并从中挑选出部分与大家分享。

(20)、立志 我的理解是立志即理想或是志向,我相信大家都会像王阳明先生一样,从小都有过崇高的理想和志向,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变得淡化模糊起来。

2、王阳明知行合一2读后感

(1)、王艮狂傲,初见阳明,阳明请其上座,开始辩论。王艮每被驳倒一次,便将座位向下移一点,后居下位,于是拜师。回去后又觉不服,于是找阳明再辩。后王阳明对他讲了自己的良知说,王艮彻底折服,叹道:

(2)、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知行合一”实际上也是他心学“事上练”和“心即理”的延伸。

(3)、 有了这些知识,你就应该知道怎么才能"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了

(4)、王阳明说:“这种人的知与行已经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了。世上从未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就是未知。圣人和先贤教人知行之道,正是要恢复知行的本来面目,并非随便地告诉你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因此,《大学》举了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例子给人看,那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5)、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6)、正如有人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别人愿意将自己的财富交由你来打理,是出于对你能力和人品的信任,而不是你拥有财富的多少。

(7)、对于王阳明的“事上练”,其实他本身也是一个喜欢实践的人,从他的幼年到青年,从骑马吓退蒙古人到日日排兵布阵到为了研究道教就去深山请教高人等。他研究朱熹理学“格物致知”的时候,格竹子格到晕厥。用今天的话说,都属于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后来他就明白他要做的就是去实践来验证他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寻找天理,如此一来,我们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实践中。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理想。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这里,它也正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闪光点。在江西剿匪时,他之前从未有过剿匪经验,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南赣土匪在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的四省剿匪部队几乎奈何不了他,但在王阳明指挥的一万余部队面前却不堪一击。原因何在?靠书上学,靠听,靠问,靠静坐悟道,无论想的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王阳明剿匪取胜很大的原因在于他认为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一定要“事上练”。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

(8)、事上练就是做到知行合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

(9)、大道至简,做到却难。人们却往往以为自己做不到,是因为自己不明道,于是想得太多,把道理弄得越来越复杂,做的却太少。这就是那个思维盲区。天地道简而行繁,人却道繁而行简,这就是《心经》所说的颠倒梦想。

(10)、为什么有人说“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一生碌碌无为,而一小部分人却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政治家和思想家等,其中这个“行”也即“勤学”,是他们之间大的区别,也就是《知行合一》这本书所要给大家阐述的核心思想。

(11)、天底下不缺少能立志和聪慧的人,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而有些人却是默默无闻、一事无成,关键是他有没有那种坚持不懈地努力,勤奋好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12)、还有一种人,总是觉得自己无德无才无能,所以勤奋学习、喜欢请教别人,并坚定地实行自己所学到的;也能够常常称赞别人的长处,并因自己的过失而自责;他们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也明白自己的短处,所以努力学习、修正和弥补。这种人,则即使表现得再谦下,也会得到别人的赞扬和崇尚。

(13)、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14)、父亲为何说东山再起?是因为年少有为时误因信任过度于一位友人;在父亲毫无知情下,把父亲蒸蒸日上的店铺给赌输了,才导致破产倒闭。不过父亲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谁家叫他去帮忙他都会去,反正他就是个潇洒快活的老实人。我也从未见他和母亲抱怨过那些生活上的烦恼,他的小日子里时常有酒和两三好友。而他的小烦恼是来自母亲的啰里啰嗦,嘻嘻。也正如王阳明所说的:“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15)、王阳明是明代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大家。

(16)、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17)、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18)、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9)、王阳明的爱徒徐爱初也难以理解老师的“知行合一”说,所以曾与自己的同门师弟黄绾和顾应祥展开辩论,试图去理解“知行合一”说的主旨,但是一直未能如愿,终不得不长途跋涉来到龙场,向王阳明当面请教。

(20)、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会蒙蔽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3、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体会

(1)、王阳明说,就是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要做到态度尽可能地婉转曲折,因为只有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于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改正,对自己则就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

(2)、“知行合一”,事上练。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然后就是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神奇的是,他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强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

(3)、“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

(4)、所以既要树立起态度,还要摆正好心态。如此坚持不懈地改下去,就总有一天能够尽除自己的恶习。

(5)、王阳明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了“良知”便是“尽心知性”。在他看来,圣人和凡人差别在于能不能发现自己内心的良知。良知在字典中释义一指天生本然,意思是顺应道德而赋予(不学而得)的智慧。二指知交好友。

(6)、圣人与常人之别,其实不在犯不犯错误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时、不断地改正错误。所以,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7)、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8)、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9)、王阳明说:“这就失去了古人的宗旨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些,只说一个知,就已经有行在里面了;只说一个行,就已经有知在里面了。”

(10)、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正是这些挫折和苦难才有了龙场的顿悟,才有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等理论的诞生。

(11)、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12)、王阳明有一得意弟子,名叫王艮。第一次见王艮,王阳明就对身边人说:“吾擒宸濠,一无所动,今为斯人动矣。”我连建立35天平定宁王朱宸濠大叛乱这样的不世之功,都未曾动心,今天却为这个人动心了。

(13)、王阳明这番话,明显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刻洞察的基础上的,令人心服口服。

(14)、王阳明的后学弟子都忘了这点,渐渐流入狂禅一路。他们只记住了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所以像梁启超说的“满街皆是圣人,酒色财气不碍菩萨路,猖幻至此”,拳打师父、当着人脱光衣服、满地打滚、大白天带着娼妓男女同浴……以为这就是心学的“直心而行”,而彻底忘记了王阳明“有善有恶”和“为善去恶”的教诲。就算他们真有境界,也已经是禅而不是儒。他们也丢掉了心学珍贵的东西——入世之行。

(15)、“圣人教育人们,一定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知,否则的话,就是未知。这是多么重要实在的功夫!现在非要说知与行是两回事,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说知行合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连我立言的宗旨都不明白,只知道争论知与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又有什么用呢?”

(16)、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17)、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18)、为什么立志如此重要?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一盘散沙。

(19)、“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先哲论述的重点议题。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学者们普遍认为“学问”是“知”, “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

(20)、“事上练”,即注重实践,缺少实践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人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心境,从而达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使自己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也能从容不迫。

4、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2000字

(1)、那就是:大道至简,是真的至简。复杂的不是道,而是行;难的,不是明道,而是行道。大道往往是人人皆知的常识,真正考验人的是把这常识时时处处进行落实,只是一颗坚韧之心,只是一份忍耐之性,去应对和解决复杂多变的境和事。可以一时迷失,但要知道回来。

(2)、刘瑾当权时期,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许多有识之士上奏疏抗议,王阳明也不例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玩性不减的皇帝身上,便注定了失败:被贬去贵州龙场当驿丞,刘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杀。好在阳明机敏,制造跳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一劫。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王阳明某日却在山洞中顿悟,“心学”这一学说竟就这样开创了。他当时也想不到在龙场中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3)、这其实已经是做人做事之道了,何止适用于勤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如此。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阳明知行合一2读后感精辟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