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全部
1、王昌龄的诗全部有哪些
(1)、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2)、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3)、琼瑶生箧笥,光景借茅茨。他日青霄里,犹应访所知。
(4)、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5)、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6)、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7)、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8)、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9)、闲堂闭空阴,竹林但清响。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
(10)、将军铁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11)、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
(12)、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3)、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14)、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至今八十如口道沧溟是我家。
(15)、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16)、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17)、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转为直接抒情。将士们戍边时间漫长,不仅战事频繁,生活也艰苦。加上敌军强悍,边地荒凉,各种艰苦的条件数不胜数,可是作为七绝圣手,王昌龄只用“黄沙百战穿金甲”七个字就概括无遗。百战是抽象的描写,而“金甲磨穿”却是具体可见,两者结合就表现了将士们的坚定不移的报国壮志。
(19)、盛才膺命世,高价动良时。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
(20)、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征夫未回还。
2、王昌龄诗词全唐诗
(1)、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2)、怀哉望南浦,渺然夜将半。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3)、正字芸香阁,经过宛如昨。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4)、淑气来黄道,祥云复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5)、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6)、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本欲避骢马,何知同鹢舟。
(7)、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匈奴不敢出,漠北开尘烟。
(8)、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9)、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贫。
(10)、未可逃名利,应须在缙绅。汀洲芳杜色,劝尔暂垂纶。
(11)、酒肆或淹留,渔泽屡栖泊。独行备艰难,孰辞干鼎镬。
(12)、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13)、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
(14)、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15)、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16)、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17)、古典诗词鉴赏名家李元洛先生以今人视角依不同题材精选唐诗三百余首,分为自然、社会、人生与艺术四大篇。每篇分设七个小目,囊括时空、山水、田园、天时、植物、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棋艺等主题,于天地之间刻画人间百态,展现了唐诗精华乃至唐人生活百科。所选诗作联系历史背景、诗人境遇及当下热点精心品赏,兼具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适当联系“五四”以来新诗和旧体诗,可赏诗歌近千首。
(18)、赐庆垂天泽,流欢旧诸宫。楼台生海上,箫鼓出天中。
(19)、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收。
(20)、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3、王昌龄的诗大全
(1)、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2)、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5)、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6)、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7)、陈独秀《本事诗十首》(其四)有句云:“丹顿裴伦(即但丁、拜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德国大诗人歌德也曾说过:“天才的命运注定是悲剧。”这,也可以说是天才诗人王昌龄一生命运的写照。三十年仕途,二十年迁谪,盛年时又在穷乡僻壤虚掷黄金般的岁月!但是,他毕竟曾是“盛唐之音”的歌手,写出过高唱入云的边塞诗的他,与李白为莫逆之交的他,其性格的基调是刚烈而豪放的,这首诗里,他抒写的是夏夜沅水之滨野宴的情景。这既是他倾心自然苦中作乐的心理调适,也是他豪迈性格的自然流露,更是他对迫害者的抗议和对苦难命运的抗争。
(8)、《从军行》与《塞下曲》虽然都作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但是两首诗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不一样的。《从军行》是表达王昌龄想要去到战场上面,杀敌建功的意愿。而《塞下曲》所表达的却是王昌龄的非战思想,因为王昌龄深切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想要呼吁人民百姓以及统治者结束战争,避免更多的人失去性命。
(9)、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柳树鸟争枝,争枝未得飞上屋。
(10)、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1)、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12)、秋清宁风日,楚思浩云水。为语弋林者,冥冥鸿远矣。
(13)、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14)、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15)、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16)、美丽的容颜还不如乌鸦的姿色,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17)、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18)、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9)、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20)、大贤本孤立,有时起丝纶。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
4、王昌龄的诗100首
(1)、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2)、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3)、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4)、中峰青苔壁,一点云生时。岂意石堂里,得逢焦炼师。
(5)、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第三首诗记述了一次征战的全过程,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表达了对戍边普通士卒的深深同情。
(8)、寒江绿竹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9)、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10)、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11)、虽然被贬谪在外,在凄寒孤寂中,我依然坚守一颗纯粹之心。
(12)、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13)、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金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14)、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5)、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16)、 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17)、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18)、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19)、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20)、这首诗主要是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历来对这首诗的评价都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5、王昌龄的诗全集
(1)、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2)、王昌龄在仕宦方面并不得意,虽然考中了进士,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做很小的官。他曾被贬官到岭南,回来后又被贬作江宁丞,天宝七载又被贬为龙标尉,所以人们称他王江宁或王龙标。这首诗,就是他担任龙标尉期间写的。
(3)、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澹荡沧洲云,飘飖紫霞想。剖竹商洛间,政成心已闲。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褰帷对云峰,扬袂指松雪。暂出东城边,遂游西岩前。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溪傍饶名花,石上有好月。命驾归去来,露华生翠苔。淹留惜将晚,复听清猿哀。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明发首东路,此欢焉可忘。
(4)、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5)、前两句诗的内容,其实也不过是说守城的士兵在黄昏独自一个人站在很高的城楼上,秋天的海风从荒凉辽阔的旷野上一阵阵吹来。但这简单的内容结合着声音,就产生出一种很强大的感发力量。然后,作者就开始慢慢把人的感情移入了:“更吹羌笛关山月。”笛子本是胡人的乐器,所以叫“羌笛”。《关山月》,是一个以征人思妇的离别为主题的乐曲,是说征人经过的关山到前线去戍守,他和他的妻子在晚上看到的是同一个明月。征人思妇的感情,古今相通。“金闺”,是女子的闺房。“无那”,就是无奈。在那羌笛吹奏的《关山月》的乐曲声中,我感到难以安排的、无可奈何的是你的感情。意思是说,我对你的怀念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6)、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须任贤,安人在求瘼。
(7)、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8)、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
(9)、王昌龄的边塞诗流畅通脱,激昂向上,被后人所钟爱。尤其到唐朝时期,边塞诗泛滥,数量达到了两千多首,其中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的边塞诗为有名,并成一派,这个边塞诗派还成为了一个重要流派。
(10)、有必胜的决心,有明确的目标,有不懈的坚持和恒定的努力,才有终的胜利。
(11)、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12)、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13)、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14)、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17)、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
(18)、王昌龄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转折突然又在情理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1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0)、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1)、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2)、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3)、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4)、八月湖水平,含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5)、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明关深。
(6)、作者也不是简单地发表空洞肤浅的演说,而是在前两句充分叙述的基础上,再用一个“终”字,使人读之凄然。将士们岂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古忠孝难以两全,男儿有泪不轻弹罢了。
(7)、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8)、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9)、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逐,岖崎多在尘。
(10)、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11)、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
(12)、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3)、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14)、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15)、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16)、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17)、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18)、未央宫之前月亮高挂,月光撒了下来,一片银白。月亮这个意象在古诗中一般代表着凄凉和思念,用在这里其实恰当,恰当在这首诗就是以失宠之人的口吻所叙述的,月光的清冽配上自己失宠的哀怨,有情有景,在景色的衬托之下,失宠之人现在在做什么呢?可能是在想象着昔日自己和皇帝的开心时光吧。
(19)、人生意气好弃捐,只重狂花不重贤。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20)、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1)、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2)、第一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
(3)、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4)、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5)、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6)、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7)、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愚臣忝书赋,歌咏颂丝桐。
(8)、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9)、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10)、苏轼“爱”韩愈,杜甫“粉”李白:诗人追星欢乐多
(11)、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驿。具陈江波事,不异沦弃迹。
(12)、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3)、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14)、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5)、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叩关无童仆,窥室唯案几。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昌龄诗词全唐诗精辟1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