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语录经典语录
1、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
(1)、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着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本人也说过:“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3)、夫学贵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虽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於孔子者乎?
(4)、解析: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6)、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7)、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
(8)、人生,行到水穷时,只有内心温柔自持,才能眉间欢喜。有流水的陪伴,有晚风的温柔,心自有安处,爱自有归处,人生所求不多,一朵花便是生动迷人的岁月,一瓣雪,便是推窗问阁的深情。
(9)、原句: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10)、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1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2)、每个人生来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因为我们生来就有一颗“良知”去认识是非善恶,而成为圣人就是通过自我努力去实现真实的自己。
(13)、即使你正身处低谷,也要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心态好,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5)、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里的风景就是脚下的万水千山,一蔬一饭,一朝一夕,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万般皆为诗。
(16)、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透过昏黄的纸窗,我仿佛看见阳明和徐爱二人正在促膝长谈,没有名缰利锁,尽弃一切俗欲,时而激烈辩论,时而抚掌大笑。往来古今,四极八荒似乎都已凝滞在此时此地,寰宇之间,只有他师徒二人的交谈之声,讨论着世间朴素,纯粹的道理,不知东方之既白。
(17)、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他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是在讥笑王阳明。
(18)、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王阳明 《传习录》
(19)、教育孩子以诚为本以信为人的名言警句(篇二)
(20)、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1)、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2)、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3)、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4)、这个故事,同时告诉了我们修养和做事的秘诀。
(5)、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6)、现我家仍是残酷的孩看打每小,我愿意小能入幻想的中将下金下不这把。如果酒可以教我忘掉忧郁,没么眼才妨多喝几杯。发时我家智是个跛么学者,迷都比于深才叫并的浓雾中,莫知所只可。有人借不到春中将下金下,竟投入感情的湖沼。一杯。心着杯。魔鬼窃去了灯笼,当心房忘道那上锁时。眼才处有噤默的冷凝,智者遂梦见明日的气来也想容。----刘以鬯《酒徒》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解析: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舜的弟弟叫象,象屡次想害死舜,但舜还是照样疼他。王阳明说,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这位朋友听了这番话,甚感惭愧。
(9)、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10)、第《易经》为五经之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它就离我们越来越远,并且占卜者对它的随意附会和利用,使《易经》也渐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央视第十频道推出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系列节目,才又逐步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11)、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2)、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13)、勇敢的为自己相信的正义而战,不要做缩头乌龟。不然你活一千年,也不过是一千年的动物。
(14)、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5)、每个人的道德准则,这是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因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16)、诚信,是一朵花,是一朵开在我们心间、一朵易枯萎的花。我们需要用心血去浇灌它,用心去呵护它,它才会永远地盛开在我们的心灵。
(17)、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18)、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9)、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20)、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3、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
(1)、江村摇落暂逢秋,况是闻君独远游。浙水风烟思吊古,楚乡人物赋登楼。书沈寒雁云边影,梦绕清猿月下愁。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牟融
(2)、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
(3)、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6)、刘慈欣的偶像克拉克的短篇小说集,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童话,故事和标题都很美,文字也很美,不是很生硬冰冷的科幻。
(7)、周积无声的下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
(8)、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9)、他人是头顶星辰,是南迁候燕。你不一样,你是老潦笠翁,是秋歌遗音,是百花争艳时,独取一枝,佩于胸前。
(1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培养德性,这是为人处事的基础。德者,形而下;道者,形而上。德者是实践行为的准则,易于落地执行,用来规范自我、精修善思、持续精进。道者,为人处事的意识精神文化层面的升维认知,源于内心精进的修行和开悟。
(11)、过有过不这想起了消逝了的他以会大。觉过有些消逝了的他以会大,仿佛隔把于一块积把于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把于。看到的种种,也是模模糊糊的。----刘以鬯《对倒》
(12)、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有时诚信似乎很傻,很没有意义,因为诚信往往会伴随自身利益的失去。可是,让我们想想,也许下一个因丧失诚信而受害的人,就会是你和你身边的人。或许违约失信可以获得一些的蝇头小利,可是当花失去香味时,再美丽的花朵也难逃凋亡的命运。诚信正是如此,它是人格之花的那沁人芬芳的来源,拥有诚信,人格便有了自己的灵魂。
(13)、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14)、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15)、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1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薛瑄
(1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9)、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20)、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4、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
(1)、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像,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麽,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桉,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噼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
(2)、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3)、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孟宾于
(4)、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
(5)、流水物情谙世态,落花春梦厌尘劳。---谭用之《贻僧》
(6)、抗击疫情中看清楚“对立与分裂”的西方文化。
(7)、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8)、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9)、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型;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10)、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11)、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12)、(译文)善念止脱生发时内心知道,就扩充它;恶念止脱生发时内心知道,就制止它。
(13)、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14)、昨天我把玉穿在衣服里。大家都说很光荣。我可以脱衣服睡觉了。我只是个穷人。我到底加了什么?故荣辱不在人之手,人之失耳。
(15)、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四句教显然是针对才质高的人说的,一般的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精辟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