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教案两课时131句(荀子劝学教案)

荀子劝学教案

1、荀子劝学教案ppt

(1)、学生试译全文难句,教师点拨指正:(此内容略)

(2)、生17:像金就砺则利,木受绳则直那样得到改变。

(3)、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设喻,没有烦琐累赘的感觉。它在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无枯燥的学究气。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4)、理解: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5)、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良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6)、荀子是先秦儒家的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7)、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8)、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9)、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0)、明确:(1)B(A.寄托:托身、寄居,今义多指把理想感情托付于具体的人或物。C.用心:指思想意识的活动,今义指读书用功,遇事肯动脑筋。D.卑鄙:指地位卑贱,见识短浅,今义多指品质、道德败坏)

(11)、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板书课题)

(12)、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13)、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既然是“劝学”,也就是劝勉人去学习,那么,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课文的中心论点呢?

(14)、生15:对呀!这样的看法有什么不对的呢?人一生来,不可能就很坏吧?老师,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问的。

(15)、《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16)、课文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手法,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面三个方面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生动形象、明白晓畅,论证严密,不愧为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劝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

(17)、(1)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此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18)、明确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寻找作者观点的规律,作者的观点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

(19)、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2、荀子劝学教案两课时

(1)、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2)、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3)、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尝试把文言文教学和议论文写作教学相结合,摸索读写结合的新方法。

(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6)、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跂②致③绝④假

(7)、《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8)、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9)、活动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决重要实虚词,疏通文意。具体操作如下:

(10)、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11)、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有劝勉、鼓励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1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课型、课时:新课1课时

(1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14)、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读,有时还需要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15)、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16)、明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介词,第一个相当于“从”;第二个相当于“比”。

(17)、nú(   )马十驾   qiè(  )而不舍

(18)、《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19)、难点:美读课文,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韵味。体味对话的情味

(20)、说明: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称为“设喻论证”。(通常又称为“比喻论证”)其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

3、劝学教案荀子劝学教案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的第第三和第六段。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3)、生18:(思考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人一生下来,其实是一张白纸,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对人性来说,他一无所知。之所以善或恶,完全是后天决定了的。

(4)、此外,荀子在政治上主张要使国家强盛,必须行“胜人之道”;在人生观上主张积极有为与正义原则;在修养观上主张修身为本,强调“学”,提倡“思”,重视“行”;在教育观上主张“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尊师重教”、“君师合一”,也有十分进步的意义。

(5)、认识10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6)、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然后检查学生试背,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7)、师:我看我们的同学真的不简单。深入地研究了这两段文字,还又能初步地背诵下来。看来,荀子的学不可以已这样的看法,确实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了。

(8)、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9)、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10)、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11)、师:现在我们明白了,荀子为什么强调学习吗?

(12)、(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13)、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14)、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

(1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跂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16)、(要“博”则“不可以已”;“日”亦有“不已”之意。)

(17)、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匡衡凿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

(18)、多媒体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请一位同学讲讲这个故事。

(19)、译: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20)、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4、荀子劝学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1)、师:同学们的研究情况很好。特别是乎字,这里相当于于字。这一点,同学们也都提出来了。很好。这个字,在很多情况下与于有通解。以后我们还会碰到。现在,我们再将第一段诵读一遍。

(2)、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3)、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4)、提问:这三组设喻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5)、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6)、⑵此节作者依然采取比喻论证,马上一节不同的是,他采取了一组比喻。

(7)、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8)、(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9)、荀况是先秦儒家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10)、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但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建议只抓住几个重点词语与句式即可。大部分词语学生有学过,即便有遗忘,在翻译时不会再来解决,可节省时间,而不必个个点到。

(11)、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2)、师:你这话既对也不对。其实,这是仅就人的习惯养成来谈的。但《侍坐》里我们看到了,孔子是人性化的。只不过,他对学生要求高。孔子的学生吗,应该做大事,否则谁做大事呢?

(13)、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掌握“绝、强、假、望、闻”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于、而”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5)、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

(16)、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也使选择题常考点。

(17)、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对比论证”的行文方式;

(18)、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19)、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20)、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5、荀子劝学教案教学设计的导语精点

(1)、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

(2)、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3)、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4)、所有资料都是岸哥自己亲自筛选、润色、撰写、编辑的超有价值的内容,如发现有人转卖用于利益交易,岸哥必追究!

(5)、(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3)古今异义(古/今):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爪牙之利。

(7)、明确:第一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8)、字音:卿(qīng)邪(yé)涉(shè)孰(shú)即更(gēng)刮目相待

(9)、《荀子》共32篇,是汉人刘向编订的,前26篇基本上是荀况所著,后6篇,语录体文,是其门人写的。荀子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他在文中批评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等迷信之说,肯定了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他的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词汇丰富,又多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是先秦时代学术性较强的文章。

(10)、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啊,今天的我们应该热爱学习,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智慧,学习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已的天赋和才能,学习不能立竿见影,但它可以潜移默化,它能给我们插上隐形的翅膀,它能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的说话谈吐,让我们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已。

(12)、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13)、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14)、生:(兴奋,将书反扣桌面上,开始背书。家长们脸上露出微笑,欣喜地看着学生背书,部分家长也在尝试背诵。课堂到结束阶段再度出现一个小小的高潮。)

(15)、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16)、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17)、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于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介词:从青取之于蓝

(19)、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20)、跂qì舆yú生xìng蛟jiāo跬kuǐ骐qí骥jì驽nú

(1)、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四组设喻,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

(2)、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3)、⑵此节作者依然采取比喻论证,马上一节不同的是,他采取了一组比喻。

(4)、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5)、(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6)、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冰,水为之

(7)、《劝学》告诉我们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8)、(2)为了证明学习可以使人得到提高,得到改变,荀子总共用了几个比喻句?5个,小结:先天就口吃的林肯凭借不断的学习练就了的口才,超越和改变了自己;科举考试屡考屡败的蒲松龄,并没有先天的才赋,却依靠勤奋的学习,写成了《聊斋志异》,超越和改变了自己。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愚昧时代发展到今天征服太空的文明时期,每一个历史进程的改变都离不了学习。因此,学习不可以——停止。

(9)、师:我们今天研究《荀子劝学》。首先,我想问,劝学之学是什么意思?

(10)、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11)、节奏,如“但当/涉猎”,“与蒙/论议”,“士别/三日”,“结友/而别”,总之,朗读时要以不读破句为前提。

(12)、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13)、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习第3段,背诵3段。

(14)、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16)、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7)、这一段讲的是学习的意义,那么,作者讲到了学习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其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呢?

(18)、(我是一个讲究课堂用语准确到位的老师,下面要提到的两本书,并不是两位代表人物亲自撰写的,所以,我用了相关这样的字眼,这样会使学生明白治学需严谨,而不致今后再说出孔子和孟子的文章)

(19)、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因此他认为应该以“礼”来约束。

(20)、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1)、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2)、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不能浮躁。

(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4)、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5)、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掌握文言字词。

(6)、《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7)、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8)、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9)、    由此推论,弯木也可以变直,钝金也可以变利,其条件就是“受绳” "就砺"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只要这样,就可以做到"知明而行无过",就可以成为"君子"。这是就智慧和道德的进步方面谈学习的重要性。要成为“君子”,不仅要追求"昭昭之明",而且还得有"赫赫之功"。所以第二段再从建功立业的角度来论学习的重要性。要建功,"终日而思"是不行 的,根本的途径是“ 善假于物”,认识客观世界,利用客观规律。这 就如要"博见"就得"登高"而望,要"见者远"就得“登高而招”,要"闻者彰"就得“顺风而呼”, "致千里"须"假舆马","绝江河"须"假舟揖"。当然,要做到"假于物"而"善",只能通过学习。

(10)、译:蓬草生长在苎麻中,不用扶就可以生长直;白色的沙子混入黑泥之中,就会和黑泥一样黑。

(1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荀子劝学教案两课时131句(荀子劝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