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原文及译文精辟141条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原文

1、孔子语录论语原文及翻译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3)、眼睛的鲜活便滋润了奋斗的鲜活,拼搏的鲜活,智慧的鲜活,成功的鲜活。

(4)、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弄得精神疲倦无所得。”

(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6)、    现在很多人会把“立”理解为成家立业。但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在《论语·尧曰》中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他说的“三十而立”,其实是指这个时候,他已经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可以立足社会。

(7)、第五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9)、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0)、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11)、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句末语气词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12)、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3)、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4)、白话译文: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15)、    孔子的“立”,立的是人格。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

(16)、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17)、“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18)、译文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1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20)、释:这是用得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2、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原文及译文

(1)、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4)、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5)、试译: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做到了这几点,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6)、(译文)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7)、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9)、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yù)祭,如不祭。”

(10)、3子曰:“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1)、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12)、《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13)、“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今义:数词,三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句子大全/,可以为师矣。(《为政》)

(15)、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16)、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18)、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1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20)、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3、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原文拼音

(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3)、(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4)、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汝弗能救与欤?”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7)、(译文)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8)、做前,可以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1)、探究题:《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品格,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等等。请将有关语录整理出来,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思考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12)、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1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4)、参考2:孔子君子论强调人的行为应当是发自于内心的自觉的行为。这种理论对于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但因此却忽视了“养”。“教”是教人以知识与技能,使人懂得外在的行为规范;“养”则是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5)、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7)、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只有女子和小人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18)、    孔子从来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所以,年轻人不要慌,世界那么大,想去看一看的,和父母沟通好,就大胆去吧。

(19)、第二则: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于此当老师了。”

(20)、试译:孔子谈到季氏,说:“在自家庭院里办天子的八佾舞会,这种事情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心做出来呢?”

4、孔子语录(论语)

(1)、(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试译:鲁哀公向宰我请教“尊社稷神该栽什么树”的道理。宰我回答说:“夏后氏栽松树,殷朝人栽柏树,周朝人栽栗树,说:‘让人战栗。’”孔子听后说:“既成事实就不多说了,事已至此就不劝阻了,过去的事就不追究了。”

(5)、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6)、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7)、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2三家者以《雍》彻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试译:有人问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啊?”孔子说:“《尚书》上讲:‘孝悌啊孝悌,只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了,国政也会由此理顺的。’”这也是从政嘛,何必非要当官才算从政呢?”

(14)、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5)、这是《论语》的开始,似乎,夫子对学生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也是夫子把自己基本的读书和做人的原则和标准暴露给学生:“每天学习并经常复习;知己不期而至,远道而来,高兴之情,无法形容;君子的标准之一即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愠恼”。的确,这三条于我有切身的体会。先说第一条,学习过的知识重温旧梦时,快乐之情确乎无法形容和控制。比如年少背诵的诗词歌赋,留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渐渐被时光冲淡,一天因某种机缘又一次含英咀华,烂熟在心时,朗朗在口时,何止是快乐,简直是对逝去年华美好的回忆和温存、无言的感动和感恩。

(16)、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欤!”

(17)、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18)、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

(20)、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5、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原文及注释

(1)、(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4)、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7)、《论语》十九则: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8)、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9)、试译:孔子说:“禘祭大礼,从开头献酒完毕后再往下,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10)、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1)、(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12)、(译文)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13)、    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说话必定有信用,行为必定果决,这是不管是非曲直的固执小人!不过也可以算再次一等的君子吧。”

(14)、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15)、(译文)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16)、《论语》12章、《孟子》3章,《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转.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马说》、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关雎(关关雎鸠)《诗经》、.蒹葭(蒹葭苍苍)《诗经》《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19)、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1)、孔子说:"直到每年中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后落叶的。"

(2)、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3)、(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4)、试译: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祭祀祖先时,唱着《雍》这首天子祭祖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各方诸侯助祭,肃穆天子主祭。’《雍》诗的这一句如何用到三家大堂去呢?”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7)、《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

(8)、《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9)、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10)、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5)、(译文)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16)、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7)、(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18)、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0)、《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3)、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5)、人生要敢于接受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

(6)、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士:有抱负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8)、孔子说:“回顾你所学的知识,你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经验。因此,你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9)、译文孔子说:碰到了一年中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后凋谢的。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11)、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12)、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3)、④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5)、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6)、    语出《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7)、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8)、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9)、译文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20)、试译: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想说的话他自己先做到,别人就会跟从他。”

(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原文及译文精辟1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