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经历精辟68条

陶行知对教育界的贡献

1、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有哪些贡献

(1)、陶行知认为教育者“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他倡导的“教学做合一”,主张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和学校。陶行知的教育改革思想对当下的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当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2)、   说来,我和朱老师确实有缘,他是我永远的老师。1980年8月,朱老师担任原衢县文教局教研室主任。时隔26年,2006年5月,我从衢江区教育局副书记、副局长调任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要追溯起来,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前身应是衢县文教局教研室,因此,要推算起来,朱老师是第一任教研室主任,而我是第四任教研室主任。朱老师学术无愧人师,德行堪为世范。他潜心钻研教育理论,认真践行教育思想,教育造诣深厚。他的学识,他的为人,他的风范,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重,赢得了同事朋友的敬重,赢得了衢州市教育界的敬重,更赢得了全社会的敬重。2006年6月的一天,我专程到朱老师的家里,向敬爱的老师讨教如何做好衢州市的教研工作。朱老师和我促膝长谈,谈教研,谈质量,谈教育,谈教师,为我指明了教研工作的方向。之后发生的一件事那真是刻骨铭心,我永世难忘。虽然,事情已经过去4年,朱老师逝世也一年了,但是,因此而激起的我对朱老师的崇敬之情,日益俱增。

(3)、✦学习践行陶行知“新教育”思想,突出内涵强化特色增强辐射力

(4)、提出教育目标: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5)、针对蓬勃兴起的学生救亡运动,他认为应有一个单纯的目标,就是“在抗日救国的总目标下做教育大众的工作,使大众一致起来,共负救国的责任”。为此,他以其所领导的生活教育社为基础,成立国难教育社,执行国难教育的工作,并将自己主编的半月刊《生活教育》改名为《战时教育》,以顺应民族革命的需要。

(6)、我写过小说,有人就误叫我作家,每当有人这样误叫的时候,我是一定要赶快纠正的:“我是作者”。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因为写了一本书,就被称为作家,而且自己也自以为就是作家了,这个我深深的不以为然。

(7)、纵观陶行知的一生,对其形成生活教育理论与开展各种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三大群体:江浙教育前辈群体、哥伦比亚大学师友群体、进步学生群体。这三个“朋友圈”群体对陶行知的人生定位、价值取向、理论创新与实践追求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8)、1914年他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金陵学校,同年考取了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第二年即获得了硕士学位。而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想要改变中国国情,就必须在国家实施教育普及。陶行知为了这个目标毅然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1917年夏,他取得毕业证,拒绝了留美读博的好意,毅然决然带着“四个一百万”的决心回到当时苦难的中国。

(9)、   转眼到了1991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回到了我的母校—衢县航埠中学担任校长。上任伊始,我就参加了8月18日—8月23日为期一周的衢县中小学校长和d支部书记培训班。8月23日上午,我聆听了朱子善老师在培训班上作的学陶师陶的讲座,深受启发。当时,如何抓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做好学陶师陶工作正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培训班结束回到学校后,我立即和学校其他几位领导协商,决定邀请朱老师到航埠中学为全校老师作学陶师陶的讲座。朱老师怀着对航埠中学的深厚感情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于1991年9月19日下午来到航埠中学,为全体教师作了三个小时的陶行知精神宣讲。一个月之内,我有幸两次聆听了朱老师的教诲。朱老师的讲座主要有四部分,一是介绍自己学习陶行知著作的经过;二是介绍陶行知的生平及社会对其的评价;三是介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四是谈谈自己学习陶行知的几点体会。

(10)、其参与组建中国民主同盟。民盟初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其时,由于“皖南事变”的发生,国共两d的合作遭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危机四伏。国共两d以外一些主张抗日的政d和人士,迫切希望联合起来,为坚持团结民主抗日而斗争。

(11)、   1979年9月至1980年7月在衢县航埠中学求学时,我有幸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老师——朱子善先生。这一年,朱老师担任我的班主任,任教高中政治。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但当时朱老师的音容笑貌还时时浮现在眼前。朱老师博大宏伟的知识结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爱满天下的宽大胸怀,我永远铭刻在心。

(12)、(2)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期培养

(13)、   我清楚地记得,朱老师在1991年9月以前就已经阅读陶行知著作400余万字,宣讲陶行知已是第55场。朱老师说:“‘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陶行知是一位影响现代中国教育改革走向的伟大教育家。他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三大不朽的贡献。一是倡导生活教育运动,创办了许多的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二是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史上开启了新的篇章;三是为后代树立了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万世师表。”朱老师勉励航埠中学的老师,要向陶行知学习,学习陶行知“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学习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学习陶行知的为理想而奋斗、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敬业精神。朱老师又联系了学校工作实际,从学校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风学风建设、教育环境、为人师表教育等方面作了阐述。报告会成功,航埠中学的全体老师受益非浅。我真的感谢朱老师,在我刚担任航埠中学校长的第一个月,就为我校教师作了如此精彩的讲座,为我能更好更快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朱老师一生信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宣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真实的写照。

(14)、因此,他始终坚持人民第在诗歌《民之所好》中,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为主旋律,反复强调“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为人民服务者,亲民庶几无疵”,“为人民奋斗者,血写人民史诗”。

(15)、所以,教师是教育领域的一个践行者,而教育家是教育领域的引领者。二者是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的。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教师不等于教育家

(1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7)、其在海内外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强调联合始可救中国。1936年5月,陶行知应李宗仁、白崇禧邀请,前往广西面向军政官员、普通民众、中小学生等发表10余场演讲,全面阐述大众教育,就是要唤醒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把大众联合起来去完成复兴中国的任务。

(18)、培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

(19)、人民日报怒批:如此行为妄为人师,满嘴脏话,不堪入耳,这名教师的底线之低让人难以置信,这不是惩戒而是人身攻击,这种人是怎么当上教师的?又是谁给评的优秀教师、班主任?长期公然侮辱学生,居然一直没人管?校方的偏袒更让人骇异,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20)、职业教育的教师还要懂得“教授生利之法”。“有宜先理想而后实习者,有宜先实习而后理想者,有宜理想实习同时并进者。为职业教师者自宜熟悉学者之心理,教材之性质,使所教所学皆能浃洽生利之方法,而奏事半功倍之效。故职业教师第之三要事,为生利之教授法。”在教学上,应该“随业而异”,教师要善于教学,应该了解学生,洞察学生心理,熟悉教授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佳效果。陶行知的师资观,是针对当时实业教育脱离实际,不务实的弊端所提出的。当时的实业学校存在只学理论,不重实践的严重脱离社会需要的倾向。学校只有教科书,没有实习设备,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一读了之,这些弊病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

2、陶行知教育经历

(1)、许多民主人士猜测这可能又是特务暗害,经沈钧儒行医的儿子诊断判明还属因脑溢血病亡。陶行知去世次日上午,上海万国殡仪馆挤满了前来悼祭的群众。中共代表团的挽联是:“中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1946年8月11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也举行陶行知追悼会,送的挽词是:“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2)、在晓庄的时候,他就提倡大家自己动手扫地、做饭……有一次轮到他烧饭,他就研究烧火,如何节省材料,如何使火力恰到好处,不至于把饭菜烧坏,他还写了一首诗:书呆子烧饭,一锅烧四样,生、焦、硬、烂。

(3)、然而,在教育界,“先生”的传统称谓仍在沿用,知识它的规格被提高了,人们往往把资深的、德高望重的老师称为先生,如陶行知先生、叶圣陶先生、季羡林先生等。

(4)、第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5)、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6)、              司彩凤 王  雪  苗素锋 

(7)、看视频中的老教师,抓着孩子的头发往外拉孩子,这哪还有一点老师的样子,完全就是一泼妇嘛,到底这样的老师是怎样混进教师队伍的。学生再怎么不听你的教诲,也不能这样干啊,学生还小,他不懂事,你老师也不懂事吗?真是岂有此理。怪老师管得太宽,不懂得宽容学生的小错误,没有师者的胸怀。学生犯个小错误,比如调皮捣乱、乱扔垃圾、骂人、欺负同学、甚至不完成作业,不服老师管教,跟老师顶嘴等等,老师就要好言相劝,从自身教育方法找原因,找到学生能接受的方法来规劝学生,动手?算什么事?实在是没有师者的胸怀,不配老师光辉的形象。是不是被“师道尊严”的老思想腐蚀了,是不是还做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梦?

(8)、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9)、一般说来,广义的教师指凡是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就具备做教师的资格,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是教师了。

(10)、这周的衢州一中的校史故事已经分享完了,期待下一周的精彩~浙小粉也可以通过留言评论或者投稿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11)、学校坚持健全“全方位德育”平台,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使学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能提升学生品质,熏陶学生情操。各科教学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德育因素、人文精神,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充分利用家长、社区的资源,特别是与家长沟通、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合力。

(12)、陶先生崇拜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从他把自己‘知行’的名字颠倒过来,改为‘行知’,就是一个明证”。张友渔则指出:“政治和教育是有着相互关联的,在好的政治之下,好的教育才能得到发展,在坏的政治之下,好的教育必将遭到摧残。”他说:“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同样,毕生致力于政治斗争。

(13)、他从事的幼教事业是全面的、整体的,从托儿所、婴儿院开始手,到幼儿园和小学;在师资培养方面创办了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校。陈教授为了配合幼儿教育与儿童教育的需要,创办了儿童玩具、教具厂,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程序,制作了多种型式的玩具与教具。

(14)、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5)、陶行知反对教、学、做分家,他说:&lDquo;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救,在做上学&rDquo;。他的&lDquo;教学做合一&rDquo;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

(16)、 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知之甚少,怀着愧疚的心情,利用业余时间我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如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娓娓道来。由此当我了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等这些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为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并研究的“做中学”等教育学说,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17)、我国的高考模式是世界上独有的,她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特点,她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她让天下考生处在同一起跑线,择优录取。

(18)、实外西区坚持构建“全程化德育”体系,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等系列措施,把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激发全体学生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19)、三是个性化课程特色,学校大胆革新课程设置,实施“四百素质教育工程”,创设独特的社团文化、节日文化、艺术文化、公寓文化,在中西融通、内外兼修中取得明显实效。

(20)、   1980年9月,我离开了航埠中学到浙江师范学院学习。一个月后给朱老师写了一封信,向朱老师汇报自己学习生活的一些情况。当时朱老师也已离开航埠中学到衢县文教局教研室担任主任。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工作繁忙的朱老师竟然给我回了信,勉励我要有勤奋进取精神,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嘱咐我学好本领,将来当个好老师。遗憾的是,这封饱含朱老师对学生拳拳之心的宝贵来信竟被我不小心丢失了,这是我心中愧对朱老师的一个永远的痛。

3、对教育家陶行知的认识

(1)、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蔡元培与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位是立足于正规学校教育来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巨匠,一位是着眼于民间教育普及、推动中国教育公平的教育大师,均是彪炳千秋、举世闻名的大教育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振兴中华民族教育大业上来。蔡元培比陶行知年长23岁,当陶行知就读金陵大学时,蔡元培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教育家。在陶行知心目中,蔡元培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功典范,尤其是改革北大的成功经验成为他在南京高师进行教育改革和管理晓庄师范学校的示范与样板。就蔡元培对陶行知的影响而言,一方面,这位出生江浙的大教育家,着实在青年陶行知的内心中是一个崇拜与效仿的楷模;另一方面,蔡元培对陶行知有过不少帮助,他们二人交往甚多。

(3)、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4)、第改变以往对政治的漠视,利用与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关系,从1931年秋到1932年春,以“不除庭草斋夫”笔名在“自由谈”栏目发表了120余篇杂文,除去教育方面的言论外,有近一半的文章评论国民d当局的内政外交。

(5)、在陶行知的一生中,1936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前,从1914—1930年,他是一个教育至上主义者,并因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及其在短时间内取得辉煌业绩,成为著名的乡村教育家。1931—1935年是他重建教育与政治新关系的尝试期,因晓庄试验乡村师范被国民d当局查封,自己又被通缉而流亡日本等系列事件的刺激,他不得不转而对现实政治给予相当的关注。

(6)、其提倡国难教育,发起成立国难教育社。1936年初,他与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在上海发起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他们认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是每一个不愿意做亡国奴或汉奸的中国人所应有的责任,决不是某一d某一派所能包办得了的。”为配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工作,陶行知主持起草了《国难教育方案》,认定国难教育就是“教育大众联合起来,解决国难;教育知识分子将民族危机之知识向大众传播”。

(7)、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陶行知还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他主张把旧传统教育中的“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方法转为着重培养学生的活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8)、张謇对陶行知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主要表现在:第名扬四海、响誉学界的张謇在青少年时期陶行知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张謇于1905年出任江苏学务总会会长,大力发展江苏的新式教育,使江苏的新式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由于他的办学成绩突出,经常见诸报端,影响日益扩大,于是1911年应邀出任中央教育会会长。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实业总长。当时正在江苏南京金陵大学读书的陶行知,身在江苏,耳闻目睹张謇的办学事迹,不由地对张謇产生了仰慕之心,这为日后从事教育工作,并以张謇为榜样自办学校、发展教育奠定了基础。第张謇关注普及教育、重视师范教育,对陶行知产生了一定影响。张謇认为,要想振兴国家,就必须将实业与教育并重。而发展教育的重点在于普及教育。而要实现普及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兴办学校,而“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后来,陶行知也提出类似的师范教育思想,强调师范教育乃“国家托命”之所在,“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他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师范教育的任务和作用,提出“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强调师范生要热爱师范教育、懂得教育规律、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第张謇开办南通师范学校的经验和做法,成为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的直接参照。陶行知与张謇的直接交往是在20世纪20年代他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正是在东南大学教育系工作之时,受张謇的影响他便产生了想办一所乡村师范学校的想法。从选择校址、聘请教师、筹建学校、办学思路等方面,陶行知都是学习张謇。晓庄师范学校与南通师范学校都是乡村师范学校,既然是建立在乡村、为乡村培养师资的师范,就应当学会与农民打交道。因此,当陶行知在开办晓庄师范之前向张謇请教之前,张謇便告诉他首先要学会学入农民、与农民打成一片。正如陶行知自己讲述的那样:

(9)、真是悲哀!老师有错被惩处,学生有错,仅是象征性地道歉,一句不懂事就轻描淡写地过去了。这样下去,压抑的老师,跪着的老师会越来越多,难道这是社会之幸?学者吴非振聋发聩地问:“一个跪着教书的教师,能培养出站着的学生吗?”

(10)、2020战疫精华文摘50句:句句人心,字字戳中泪点

(11)、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12)、从国外留学回来后,旧中国面貌就像是个病入膏肓的“病人”。被国外人讥笑称为“东亚病夫”,甚至还有极少数人有崇洋媚外的想法,这更让他坚定了走教育救国的道路。

(13)、后GYL君想说:我们GYL也一直在秉持着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念,愿意把所有的一切投入到帮助全球青少年筑梦的道路当中。虽然前方道路并不平坦,包括我们每个小伙伴在社群中的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都需要坚持。

(14)、那时大家都没什么钱,刚开始还能吃烧饼和阳春面,后来,只能自己做饭。陶行知常常出去买面,如果遇到熟人,他就会把手里的面条往人面前一送,笑着说:“请你吃面”。

(1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6)、在对内政策方面,竭力批评国民d当局压制和迫害爱国群众运动,特别是青年学生游行抗议活动。针对考试院长戴传贤宣称的“树苗自由,不能成长;青年自由,不能成人……救国必先救国家命根的青年,救国必先救教导青年的学校”的言论,陶行知反唇相讥,认为青年“失掉自由,不能成人”。

(17)、引领了幼儿教育研究的科学道路。除了儿童心理研究的范式,创办《幼稚教育》杂志和《儿童教育》杂志,致力于引领幼儿教育工作者形成研究儿童、研究课程、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和观念,幼儿教育的科学性。

(18)、1927年秋,晓庄师范编辑出版了《三民主义千字课》,校长陶行知“反对d化教育”的立场引起同仁的怀疑与批评。奉行国家主义的青年d领袖左舜生立即以笔名黑头发表文章,指斥陶行知放弃了“反对d化教育”的立场。

(19)、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旨在实现“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宗旨。在实践中,不仅促进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以及生活教育学说的成熟,而且真正将工场、学校和社会连成一片,推动了我国普及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

(20)、“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4、试述陶行知对我国教育的贡献

(1)、但要是在和平年代就不行,你只能一步一步的从基层熬,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领导只要不退休、不调走你就没有升迁的机会,甚至熬到退休也还是个小办事员。而乱世时淘汰的很快,行就是行,不行立马淘汰,是骡子是马经过一场战斗就知道,没有真本事的甚至连命都保不住,这就增加了人员上下流动的机率。

(2)、陶行知概括生利的功能:以物利群与以事利群。“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第一种所生之物是具体的物质财富,如农业生产粮食与工业制造器具等。第二类则是产生有益于社会的价值,如商业繁荣、医疗发达等。第一类是以物质财富来造福国家,而后一种则是以具体事务来造福社会,这两种“生利”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功能,是对社会和人民有益。

(3)、“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4)、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任鸿隽(字叔永)1932年对“d化教育”作过一个简明地阐述:在内容上就是“把d的主义或主张,融合在教课中间,使它渐渐的浸灌到学生脑经里去”;在组织上就是“教育的事业,由d的或人才去主持,使它完全受d指挥”。以此观之,从组织上看,晓庄师范绝非国民dd化教育的实行者。

(5)、仅仅满足生利之经验还是不够的,职业教师还负有“改良所产事物之责”。也就是说,不仅要有职业教育的经验,还要有学识有理论。“欲求事物之改良,则非于经验之外别具生利之学识不可。无学识以为经验之指导,则势必固步自封,不求进取。吾国农业,数千年来所以少改良者,亦以徒有经验而无学识以操纵之耳。故职业教师之第二要事,是为生利之学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利”,更要懂得与时俱进,懂得创新。

(6)、学校践行“健康阳光,快乐自信”理念,大力推行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开展30分钟大课间活动,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以体育课、活动课为载体,以排舞、网球、足球为特色,建立多个运动队;整合麓山国际社区、万安体育公园等资源,开设游泳、网球、高尔夫等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

(7)、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8)、陶行知的一系列活动和言论,引起中共领导层对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高度关注。1936年,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在函复陶行知等四先生时说:“我们同意你们的宣言、纲领和要求,诚恳的愿意与你们合作,与一切愿意参加这一斗争的政派的组织或个人合作,以便如你们纲领与要求上所提出的一样,来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陶行知教育经历精辟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