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曰怎么读精辟102条

子曰100句话论语

1、论语经典子曰

(1)、(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3)、(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4)、(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5)、(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6)、(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7)、(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1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4)、(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8)、(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1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论语子曰怎么读

(1)、(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6)、(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语出春秋·孔丘《论语·述而》。心中想到了仁,仁自然就回来!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1)、言语上小心谨慎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约束,因为乱说话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也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就比如说前两天我楼下两个邻居吵架,事情不大,不过是一些闲言碎语罢了,结果吵了三个小时。口舌之争无非也是因为欲望,真正的君子应该懂得知足而忘忧。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4)、(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15)、(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

(16)、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17)、(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8)、092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论语十则子曰

(1)、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2)、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3)、(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4)、(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允许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0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065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信,这里指小信。君子坚守正道,但不拘泥于小的信义。

(12)、(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13)、(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14)、(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15)、译文:子曰:人没有诚信的话,简直是无法与之交往。

(16)、(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7)、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9)、(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20)、(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心怀家乡;君子心怀法制,小人心怀实利。”)

4、论语子曰什么意思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3)、(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4)、06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05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9)、(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10)、(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1)、(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12)、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14)、(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1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18)、06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9)、(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20)、(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5、子曰论语全文及译文

(1)、(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3)、(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孔子说:“君子在饮食方面不求饱足,在居住方面不求舒适,做事时勤劳敏捷,言语上小心谨慎,接近贤能之人来匡正和提高自己,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6)、(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后凋谢的。)

(8)、(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0)、(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12)、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13)、06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17)、061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8)、(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1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0)、(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子曰怎么读精辟1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