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赏析
1、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
2、(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3、“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6、对比比喻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
8、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9、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下阕三两句写静,四两句写动。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
10、(1)写景句:运用……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写出了……(句子字面意思或景物特点)+表达果(作用)+表达了……(深层含意、作者的情感)。
11、《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12、考点上不常见,属于理解上的语言障碍。
13、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顶针
14、(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15、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煜相见欢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作者:李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龚自珍哲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作者:王安石
16、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答)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是诗人客居驿站思念家人,“虚”是诗人想象家人夜深不眠,想念“我”这个远行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来表达深切的思家情怀。
18、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9、1写景诗问答题十四种题型总结
20、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二、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1)纯写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2、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3、抓准诗句的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副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色彩词)入手,结合诗句情感品味赏析。
4、例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6、例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7、鸟儿懒洋洋的站立在树上,欢快的唱着歌曲。每天太阳东升的时候,向日葵就抬起头,微笑的向他看去,迎接他的到来。
8、■□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修辞手法。
9、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②青春易逝的感伤;③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哀
10、(这个不光是在古诗歌里面有用哦,现代文中也同样适用呢~)
11、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2、《咏柳/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马作的卢飞快,共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唐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唐杜甫《佳人》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14、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15、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6、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17、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18、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19、诗歌形象:身份+性格+形象的意义
20、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三、写出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
1、(答案)①以乐景衬哀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2、[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3、(做这个题的时候还是要先看题目问的是什么~看到关键字“描写角度”,心里面就有底了,那答题轮廓就是我们的正侧描写啦,是不是看完了感觉soeasy呢?接下来我们看看标答是怎么解释的呢~)
4、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果。
5、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做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6、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7、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互文
8、末句紧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几,一以贯之,顺势而
9、“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10、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沉默,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夜的深渊中,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夸张
12、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13、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14、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6、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批评了当时主将的无能。
17、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18、(20遵义)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1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0、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四、用比喻的手法写诗句
1、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2、《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3、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5、《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6、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情感的把握。根据右栏的“方法指导”可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可以从四个角度入手,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分析即可。首先,要清楚诗歌的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本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其次,抓关键词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表现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的寂寞、飘零之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又表现了诗人看到壮丽的大漠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7、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8、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情”、“水上风波”比 作“人生波折”,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9、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10、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1、(分析)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12、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13、“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亲那样的说话者,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煸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性中的善良比喻成萤火虫一样的微弱的光,即使是这样也能被母亲煽亮,突出了母亲的善良与热心,这个比喻将抽象化为具体,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1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5、结尾:收束全篇、点明主旨、呼应。
16、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17、1考前文言文知识补漏:文言常用字归类
18、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19、(析)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20、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理解)能力。根据“颔联睹物生情,以景喻人”的提示,可知第一空需要填写作方法;根据“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出使的目的”,可知首联是叙事。第三空比作的对象出自诗歌原句,解题时需要回归诗歌本身找寻答案。
五、运用比喻手法写的诗句
1、作用: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2、①直接抒情:作者在诗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②间接抒情:作者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A.托物言志,作者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B.咏史抒怀,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抒情方式,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3、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4、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5、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互文
8、“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9、(注解)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0、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11、■□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
12、在视觉“日色”这个名词上,用“冷”这个形容词,从人的触觉上去描写,把景物写活了。
13、(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4、例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列锦
16、(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17、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
18、“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19、第三步:赏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果。比拟手法重在分析“生动形象”,排比手法重在分析对气氛的“渲染”。
20、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诗句有哪些【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