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念论
1、柏拉图理念论是什么的理念
(1)、后,巴门尼德认为理念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分离是理念论面临的大困境。他先从本体论角度谈论两个世界分离的后果(133a11-134a2)。在《会饮篇》和《斐多篇》中,柏拉图明确表示理念不依赖于经验事物,但经验事物一定要依赖于理念,因为经验事物无法通过自身、只能通过分有理念获得其所是。但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竟然说理念和经验事物互不依赖:理念不依赖经验事物,经验事物也不依赖理念;理念的规定性来自于理念之间的关系,而经验事物的规定性来自于经验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理念和经验事物之间毫无关联(133c8-d5;133d7-134a1)。接下来,巴门尼德从认识论角度谈两个世界分离的后果(134a3-e8):理念世界中的神能认识理念,经验世界中的人能认识经验事物;两个世界分离导致神无法认识经验事物,人也无法认识理念。根据“同类认识同类”的原则,永恒不变的理念,只有永恒不变的神才可以认识;生成毁灭、变动不居的经验事物,被有生有死的人认识。神不可能认识经验世界,因为如果神能够认识经验事物,那么它自身就成为变动不居、有生有死的存在了;同理人也无法认识理念,因为要认识永恒的理念,认知者也必须永恒,而这对有死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
(2)、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其美学思想的立足点。柏拉图认为除了我们所能知觉到、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外,还有存在一个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理念是宇宙中第二个真实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不变的实在。柏拉图称它们都是一个个单个独立的实体,排列在整个宇宙自然中,供神创世使用。在柏拉图看来,理念就是神创造万物时所要用到的模型、标准样子。如在《蒂迈欧》篇中讲到神用型与数来塑造它们,这个型就是理念的意思。由于型与数有关,所以理念又可以用我们现在理解的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角度去理解,它是形成事物的内在原因。如某种物质材料,在按某种加工程序、基本结构的加工制作下,就一定会形成某种事物。在柏拉图看来,宇宙形成之初,理念的实体与物质的实体是分离的,是分存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因为神要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两种实体才在神的手里结合在一块,理念为模型,物质为材质,就如揉好的面粉按进模具中做成为各种各样的饼子一样,神用此方法就创造了有模有样的万事万物。实际上,理念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律。从柏拉图的理念论还可以了解,具有美的属性的具体实物的美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美。真正的美应该是超出了一般具体事物的美,是美本身,是一种理念美,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
(3)、为了避免无穷倒退,苏格拉底将理念设定为思想、在灵魂中(132b3-5),巴门尼德用两个不同的论证反驳苏格拉底。(学者将巴门尼德对苏格拉底的驳斥重构为两个不同的论证。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第一个论证的结论不能作为第二个论证的前提:第一个论证的结论是“理念不是思想而是存在”;第二个论证的前提是整个反驳的大前提“理念是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推出矛盾。)我们先来澄清“思想”(νόημα)的含义。一般而言,νόημα表示思维活动的对象或产物,νόησις表示思维活动本身;但在目前的语境下,巴门尼德要确定νόημα的对象,νόημα所指涉的就不可能是思维活动的对象或产物,而只可能是思维活动本身,事实上在这里νόημα就是νόησις的意思。在澄清概念的基础上,第一个论证可以重构如下(132b3-c8):苏格拉底说理念是思想、在灵魂中;巴门尼德故意将思想解释为思想行为,强调思想行为必须有对象,即存在/理念;然而,理念必须外在于思想才能够成为思想的对象,如果思想能够思维一切,那是因为作为思想对象的理念在万有之中——终结论“理念在万有之中”和前提“作为思想的理念在灵魂中”相互矛盾。在第二个论证(132c9-12)中,巴门尼德回归大前提,说如果理念是思想行为(还是在νόησις意义上理解νόημα),经验事物由于分有理念就会由思想行为构成,那么就会导致由思想行为构成的经验事物思考一切或者它是思想行为却不思考——这些都是荒谬且不可能的。
(4)、早有学者敏锐的指出,柏拉图在其他地方提到过的一类理念在这张理念表中没有被提及,即《理想国》第十卷(597b5-7)提到的“床的理念”,泛化来讲就是“被造物的理念”。(Proclus第一个意识到理念表中缺少被造物的理念。Proclus虽然明确的提出这个问题,但他不重视被造物,认为床的理念无非是创世之神蒂迈欧放置在工匠灵魂中的理性原则,终还是蒂迈欧的产物,因此被造物没有独立存在的理念。)以存在等级论,被造物和自然物的存在等级在柏拉图哲学体系中是一致的:即介于存在(理念)和非存在(无)之间。既然问过是否有自然物的理念,那也该问:是否有被造物的理念?我认为柏拉图在此处故意忽略的理念类型恰恰是解答所有诘难的关键。
(5)、柏拉图通过对人体构造的解释,来说明国家的三个等级,劳动者、战士和高统治者,只有各自都遵循各自的美德,国家才能按照一个良性的方式运行,真正实现一个乌托邦。
(6)、那么,一切定义指称的都不是个别事物,而是指称这些事物的理念,指称这些事物的“相”(eidos)。个别事物是易变的,不断在变化的,只有个别事物的理念才是永恒不变的。尽管它们看不见,但是却能被努斯思考到、思想到,它们是的真理。所以在这一点上,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是一致的。我们要知道美是什么、善是什么、大是什么,只举出一些美的事物、善的事物、大的事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这些事物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场合下,与不同的事物相比较,它们就可能是丑的、不善的或者是小的。你说什么是大,我举出一个大的东西,比如巨大的一座山,那只是相对的大,再大的山,相对于地球来说,还是小的。大和小都是相对而言的东西,善和恶、美和丑也是这样一些东西,所以,我们只有深入到它的理念本身,寻求这些“本身”的定义,它们才能够得到确定。所有这些具体的事物,所有美的、善的、大的等等,正是它们的理念才能成为这些具体事物的原因。这些原因超越于任何具体场合,保持始终如这才是逻各斯。逻各斯要保持始终如始终是前后一致,而不为任何具体事物所改变。
(7)、第三步,在否定了经验事物分有整个理念之后,巴门尼德进而否认经验事物可以分有部分理念(131c5-131e7),如上所述,这里“部分”仍在物化意义上理解。巴门尼德以“大”、“相等”和“小”三个理念为例,说明分有部分会导致矛盾,然而前两个论证成立的条件和后一个论证成立的条件不同。涉及“大”和“相等”时,巴门尼德说事物因为分有“大”或“相等”的一部分而“大”或“相等”,这意味着事物因分有“小”而“大”或“相等”,因为“大”或“相等”的一部分比它们自身小(这正是把理念物化的结果)——从而推出矛盾。推出矛盾的原因在于巴门尼德运用两个不同的原则:首先遵循理念论的基本原则,即经验事物由于分有理念而与其同名(即能够被理念所代表的性质谓述),事物因分有大而大,因分有相等而相等;其次将理念物化,只有在物化的条件下,大的理念的部分才比大的理念小,相等的理念的部分比相等的理念小。两个条件结合起来就是事物因分有小而变大或相等,违背了理念论的基本原则,即事物分有小应当变小,由此导致矛盾。
(8)、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9)、后来的旅途,我走得磕磕绊绊,一直想找个人问问:
(10)、现实世界犹如故事中的洞穴,而在现实世界之上还有理念世界,犹如洞穴外的世界。现实世界就像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11)、钱穆先生说:“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道我们各自的自己”。
(12)、这一等级就对应着人身体中的头部的理性能力,其美德便是追求智慧。
(13)、洞中之人只知方寸之间,而不知世界之大,流变之巨。
(14)、整套书看完,对整个中国历史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学习历史人物的智慧、经验,要比看其他史书要更快速、直观,省时间。
(15)、这些性质,特别是激情和欲望,只有通过肉体去实现,当然也可以说这就是造物主的安排吧。
(16)、另外一个就是给这个善的理念创造世界提供了一些技术性的手段。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几何学上的粒子所造成的,比如说土,是由正六面体造成的;火,是由正四面体所造成的;气,是由正八面体所造成的;水,是由正二十面体造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几何学的关系。这些地方受到了毕达哥拉斯的一些影响。所以,理念是支配一切的,数的理念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造物主按照善的目的来安排,在技术上则是按照这样一个几何学的方式,而不是按照他的良好的道德愿望,使得这个世界产生出来。造物主是通过一种机械的必然性,把自然万物创造出来的。
(17)、就算是忙碌的上班族,一个月看三四册,真的不是难事。
(18)、土墙后面有一堆火把,土墙和火把之间有人举着东西走来走去,这些东西的影子被投影在洞穴石壁上,囚徒们只能看到这些影子和人们发出的嘈杂声。
(19)、说到理念这个词,我们先用常识来理解。理念是一种通过经验总结而来的客观想法,或者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每个人对世界万物的看法。比如“苹果是红色的”,这是一个根据人们肉眼观察,从经验行为得出的结论——对苹果是什么颜色的一种理念,这是客观的判断。而生活理念诸如“快乐”“自由”和“健康”等就是带有主观色彩和主观感受的一些想法。
(20)、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当我们翻开历史,我们才能读懂我们的现实世界。因为,人的生命不过百年,世界却跨越万年之久。
2、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
(1)、理性、激情、欲望,分别对应的三个德行是智慧、勇敢、节制。理性之爱是智慧的、勇敢的、有节制的,是由理性支配的爱恋,这样的爱才是真爱。
(2)、柏拉图感概道:唉,是啊,我恩师就是这样的先知。
(3)、那个提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多德老师是怎么去批驳柏老师的呢!且看下期详解!
(4)、小马:所以我们现在常说的柏拉图式恋爱,就是纯粹理性的恋爱,而完全没有欲望的吗?
(5)、常常听到有人说:“等我实现了x,我就y。”往往事与愿违。
(6)、小编特地找来市面罕见的文白对照版《纲鉴易知录》,套装总共含有八册,一个月我就看完了四册,真的太好读了。
(7)、人是有灵魂的。灵魂在进入人的肉体之前是生活在理念世界,拥有全部的理念知识,在进入人的肉体之后,忘记了这种知识。人通过感官感受理念的摹仿品而回忆起理念。
(8)、由此可见,南怀瑾说“《纲鉴易知录》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此言不虚。
(9)、刚出洞穴时,他眼睛不能看到任何东西,后来慢慢地习惯了洞外的光线。
(10)、柏拉图理念论和分有学说的基本理论前提是:理念世界和经验世界是存在等级高低有别的两个世界;经验事物无法给予自身本质,必须通过分有理念而获得其本质。在第三人论证中,巴门尼德为了推出悖论,把理念A和经验事物放在同一个存在等级上,将理念A当作经验事物来处理,在这个基础上说经验事物(三个大苹果)和A(大的理念)又分有另一个大的理念A*,就等于说四个大的东西(三个大苹果和一个被视为经验事物的大的理念)又分有另一个大的理念。柏拉图先破坏理念论的基本原则,将理念降入经验世界中,降低理念A的存在等级;然后再使用理念论的原则,推出一个新的理念A*,从而导致无穷倒退。这一困境向我们表明,理念不能和经验事物在同一个存在等级上;如果硬要将二者的存在等级拉平,就会导致无穷倒退。(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相同的结论:无穷倒退源于把理念当作经验事物。)
(11)、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直面早中期理念论的困境,积极探讨解决方案:第一部分提出初步解决方案,以灵魂为中介解决理念和经验事物的分离,这个方案反映在《智者篇》和《蒂迈欧篇》中,前者强调个体灵魂的能动性,后者讨论宇宙灵魂;第二部分提供更根本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理念间的结合与分离关系(即理念的辩证法)来解决经验事物与理念的关系,这个方案直接反映在《智者篇》的“通种论”中。由此可见《巴门尼德篇》在柏拉图晚期形而上学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作用:柏拉图一方面直面早中期对话《斐多篇》、《理想国》中理念论的困境,另一方面给出解决分离问题的方案,开启后期对话《智者篇》、《蒂迈欧篇》的主题和研究思路。
(12)、(2)把这些大的东西和大的理念A放在一起,它们都大(破坏理念论的原则)
(13)、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囚徒们便认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有一天,其中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跑出了洞穴。
(14)、柏拉图认为,这三个等级不能互相僭越,更不能互相干预。如果这三个等级的人都遵守自身的美德原则,统治者勤于治理国家,保卫者用于保护国家,劳动者恪守节制的美德,服从第二级别的统治,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也就真正达到了理想国的境界了。
(15)、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16)、大史学家吕思勉说:“要前进,必先了解现状;而要了解现状,则非追溯到既往不可,现在是绝不能解释现在的”。
(17)、小马:嗯,那么如何理解理念和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呢?
(18)、另外,柏拉图的理念都是善的,恶的事物,污秽的事物是没有理念的,比如邪恶的事物,头发等不重要的东西都是没有理念的。而共相则不是,所有事物中都存在同类的共相。
(19)、再叠加商业世界对“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的追求,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进步、成功这种单一目标的追求——
(20)、(1)遵循理念论的基本原则:经验事物无法给予自身本质,必须通过分有理念获得其所是。(2)把理念A和经验事物放在一起,由此导致理念也必须和经验事物一样通过分有另一个理念而获得本质——这个做法破坏了理念论的基本前提,即理念和经验事物是完全不同质的存在者,不可以相同方式处理。(3)推出另一个理念A*,它不同于A的原因在于:理念A在(3)中被作为经验事物对待,它虽然有理念之名,但却如经验事物一般必须通过分有(另)一个理念A*才能获得本质。A*在(3)中所起的作用就相当于A在(1)中所起的作用:A在(1)中赋予经验事物本质;A*在(3)中赋予A和分有A的经验事物以本质。事实上,由于理念A在(2)和(3)中都被当作经验事物处理,而理念A*则承担真正理念的功能,因此它们两个必不同。
3、柏拉图的理念论名词解释
(1)、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包含完整的美学价值论框架。他坚信理性能够获得真知,把追求“真”“善”“美”当作哲学探索和冥思的目的。柏拉图在谈论客观和主观世界的真与善的同时,总是要和美感和美联系一起来谈论,真、善、美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体统一的。柏拉图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创造者,它具有高的人类价值和深远的美学意义。关于美的议论,主要可大致归为两个类:一是美的本质问题,二是真善美的统一。
(2)、柏拉图:小伙子,不错哦!灵魂有三重性——理性、激情和欲望。
(3)、柏拉图出身于奴隶主又是较显赫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喜欢艺术和哲学,又受到奴隶制政治的影响。在他成长的年代中,当时正是古代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创建时期,也是奴隶主头子间争权夺利,相互间血腥较量,垂死斗争的时期。漫长的伯罗奔尼苏战争就是这一斗争现实的体现。残酷的斗争现实,给柏拉图的思想留下了深刻影响。由于他成年热爱诗歌和戏剧等艺术,所以古希腊以神话为题材的史诗和戏剧,也在柏拉图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审美的种子。
(4)、好比一条线和毛线之间的关系。线是的,只存在于我们脑海当中,毛线似乎是一条线,但是放大来看,它是一个体。
(5)、单单思考自己的人生,可能找不到什么意义。若承认自己对亲人、朋友的牵挂,那个牵挂可能变成自己的意义。
(6)、如此大体量,它是如何做到让初学者一看就懂,越看越喜欢呢?
(7)、每一次克服现实世界的缺陷,都会带来一次进步,即“改造世界=进步”。
(8)、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理的居所。他用了“太阳之喻”、“线段之喻”和“洞穴囚徒之喻”来说明这个理念。思维世界与可感世界是有差异的。而且人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也是有差异的。真正的知识、智慧都是在另一个思维世界的。我们人类就是囚徒,看着墙壁上的影子而进行辨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却不是真确的。这个认识是深刻的。也就是说,真理居住在这个理念世界。柏拉图认识到真理的可贵,以及寻找她的艰难。自己是谦卑的。认识到人的有限性,不能成为上帝。但是真理却是无边的,需要人类世世代代去追求的。这也是他所追求的哲学的高境界。但是,他承认的是,却是少数人能够认识真理,以及进入这个理念世界,这一点是片面的。如果说,只有哲学家才能够进入理念世界,那就是抛弃了大众,这是偏激的观点。应当说,凡是追求真理之人,都能够认识真理,都能进入这个理念世界。
(9)、只不过,艺术与真理之间到底隔了几层这个问题并非无中生有。在中国当代学术语境中,对于柏拉图理念论的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答复,两层说与三层说并行不悖。体现在翻译中,就是以张竹明为代表的两层说:“因此,悲剧诗人既然是摹仿者,他就像所有其他的摹仿者一样,自然地与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1);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三层说:“悲剧家既然也是一个摹仿者,他是不是在本质上和国王和真理也隔着三层呢?并且一切摹仿者不都是和他一样吗?”(2)在理念论中艺术与真理相隔几层有疑问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理解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又该如何去阐释由此而来的西方形而上学诗学传统呢?
(10)、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不朽的世界。善的理念具有至高无上的特性,它是一切理念的泉源,所有事物都是此理念的摹本。他认为理念是“万物原始、永恒和超越的原型,先于、脱离和独立于事物而存在”(梯利)。那么,这个理念就不仅仅是理念了,更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它是万物的根源,它先于任何事物,并且独立于任何事物而存在。它又是永恒的,超越的,人所永远无法完全认识的。一句话,这个理念世界是不朽的。诚然,我们多么希望有这样一个理念世界存在,独立于这个世界,它是永恒的主宰,万物的根源。这是一个美的设想。我也希望,善是一切理念的根源,是至高无上的。希望世界和平友好,希望人类和睦相处,希望宇宙秩序井然。这一切都由高的主宰统治,将人类带向康庄大道。这是一件伟大的事。
(11)、国学前辈南怀瑾曾经作过一个“中国文化”推荐书目,选书少而精,其中就有《纲鉴易知录》。他在一次讲座上说:“你读历史读什么呢?《纲鉴易知录》,先把它读会,这部书是一部中国通史,作者吴楚才,编过《古文观止》,做私塾先生的。由《纲鉴易知录》配合前面的几部书,中国文化一定行了。”
(12)、小学、初中、高中是千军万马过山谷,只有一条道。大学以后,进入了平原,各自散开,各走各的独特小径。外界的标尺一模糊,我们就迷茫了。
(13)、柏拉图也是按照这个路数提出的质疑:千万个苹果之所以长成苹果,而不是其他水果,原因是什么?
(14)、柏拉图的理念论阐述了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灵魂居于其中,真理居于其中,虽是眼不能见,却是不朽的世界。“柏拉图在他思想早期阶段,追随苏格拉底的思想,运用概念分析和概念洞见的方法;中期阶段,他尝试说明理念的独立存在;在后期阶段,他阐述了辩证的认识论”(希尔贝克)。柏拉图的理念论也是经历了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15)、所以,理念这种观念不是感性直观的观念,而是理性所认识到的、具有“一”的统一性的观念。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就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是一个不断流动的世界,不断变化的世界,所谓“万物皆流”嘛。这种讲法是对的,感性世界的所有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即确定又不确定。我们不可能对它形成任何真理,只能形成意见。只有当我们借助于逻各斯,从这些事物上升到确定的定义,借助于逻各斯的超越,从感性的事物、感性的对象上升到定义,才能达到真理。你看到了很多很多马,然后上升到对马的定义:什么是马?有红马、白马、黄马、黑马,你给这个马下一个普遍的定义,我们才能够说有了确定的认识。也就是说,马这个定义是不变的,不管什么样的马都是马,它在所有的马里面使这些马成为了马。所以,它是更根本、更确定的,不因为感性的多种多样而发生改变,它是永恒的。
(16)、后,我们必须响应这篇对话的核心问题:个别事物和理念到底是否分离?我完全同意陈康在其博士论文中得出的结论:在柏拉图那里,不存在理念与经验事物的严格分离(即互不依赖);陈康同时承认,把理念解释为模型是人们能找到的一处柏拉图承认分离的地方。我们以“模型—仿品”来解释“理念—经验事物”的关系,理念作为模型通过灵魂的创制活动而被具体化——难道我们的解决方案反而左证了理念和经验事物的分离吗?其实不然,我们的方案为解决分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灵魂的制造活动展示出被造物的生成过程:在生成之前(即理念还为具体化之前),理念与经验事物分离;但生成之后,经验事物无法脱离理念——因为理念是经验事物的来源、本原和本质,没有理念经验事物无从而来,也无从获得其本质,更无法被命名和被认识。没有主人和奴隶的理念,根本不会有经验世界中的主人和奴隶,更遑论为他们命名以及讨论主奴关系。经验事物因理念而生、而在、而被命名,因此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概念上,经验事物都依赖理念;一旦脱离理念,经验事物就消亡了。柏拉图承认生成前的分离,拒绝生成后的分离;以灵魂创制的模式把理念和经验事物勾连起来。把理念解释为模型不仅不证明理念和经验事物相分离,反而展示出柏拉图试图解决分离问题的一个努力方向,即以灵魂为中介使理念实现在经验事物中。
(17)、世界上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颜色也是有差异的,味道可能也不尽相同,但是千万个苹果的背后,是不是还有一个东西使苹果长成了苹果,而不是梨。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苹果的现象背后,是不是还有一个模型在驱使着每一个苹果都长成这个模型的样子?
(18)、但是,事情至此还并没有结束,三层说似乎也并不能完全代表柏拉图的观点。通过对柏拉图未成文学说的梳理,我们看到规定的“一”和无定的“二”是柏拉图存在等级的两个终本原。“一”代表纯粹的规定性,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形式因,“二”代表的无规定性,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质料因。在这两个本原的作用之下产生了“数”,然后又产生出“理念”。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存在序列:影像-感性事物-数学对象-理念-数-终本原。根据这一序列,艺术与真理之间的间隔似乎又多出了两层。但多出的这两层并没有像摹仿论一样成为西方形而上学诗学传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诗学问题的讨论中,我们也因此将其悬置。
(19)、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
(20)、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构想的理想国是关于国家和个人如何实现至善幸福的学说体系,在当时虽然没有实现,但这种理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足以引导我们前行。
4、柏拉图理念论的思想来源
(1)、 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系统化的人,柏拉图的思想成为中古时代欧洲基督教神学以及近代形形色色的唯心论、经验论及英雄史观的重要源泉。 柏拉图的哲学在影响了西方的同时也影响了全世界。
(2)、比如开商店本身的价值是“童叟不欺”,开医院是为了“悬壶济世”,办学校则是“有教无类”,顺带有盈利的目标,这件事就不单纯是通向资本的手段。
(3)、柏拉图的理念论,一直贯穿整个西方哲学的讨论,在中世纪即表现为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争论。而实在论则是强调“共相”的实在。也就是说共相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着理论上的渊源和相似性,(唯名论则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有着密切联)
(4)、因此,学习知识,就是认识你自己,就是回忆理念世界。
(5)、(5)(美)门罗.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7页
(6)、在现象世界的背后还有一个世界——理念的世界。万事万物背后,都存在着一个理念的型相。
(7)、柏拉图:这个问题很好!这就是认识论的问题了。
(8)、因此,我们要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就不可以不读历史。读历史,首先要读的就是本国史。
(9)、画家对桌子的绘制又是以人工制造的桌子为原型而创造出图画和影像。
(10)、然而后人也有批评的声音,柏拉图的理想国所构想出的是一个专制国家,虽然统治这个专制国家的是一个开明的君王。波普尔批评他是唯美主义的始作俑者,试图达到一个而理想的国家。他的理想的国家正如其名,只能存在于理想中,在现实中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是按照社会渐进过程来进行改良,而不是通过一蹴而就的变革或革命来实现。在这样的社会里,民主比其他社会制度更加适用。
(11)、小马:这样的话,可不可以说灵魂是不灭的,而且生之前,死之后,是理念世界的,甚至可以说是全知全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灵魂为什么要进入人的肉体呢?
(12)、(3)王杨.《理想国》汉译辩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359页
(13)、别看它的名字如今让人觉得陌生,事实上,这部经典著作,自问世以来,便成为许多人学习中国历史的入门读物。
(14)、 柏拉图认为国家存在的目的是实现高的理念~善,而只有哲学家能认识到善,所以在政治上认定让哲学家当统治者。
(15)、小马:大概理解了!那么人又是怎么去认识事物的呢?我们只能接触到世间万物,理念世界是我们触及不到的,我们又是如何获得理念的呢?
(16)、(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69页
(17)、比如吕思勉、梁启超、胡适、林语堂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都是靠它入门的中国历史。南怀瑾甚至说,这本书,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
(18)、分有理念的整体还是部分?如果是整体,以杯子为例,那么有很多个杯子,就有很多个理念?
(19)、(7)先刚.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版,127页
(20)、我们的巴门尼德老前辈区分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我的恩师苏格拉底也提出“认识你自己”的箴言。
5、柏拉图理念论
(1)、 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按桌子的理念来制造桌子):
(2)、(3)它们大的原因在于同时分有另一个大的理念A*(再次引入理念论的原则)
(3)、如果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去解释,你也许会说,这很简单,苹果和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苹果树和梨树不同,种子不同,基因不同,当然长出来的东西就不同了,这还需要质疑?但我们要知道,当时的古希腊哲学家们研究的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从精神的领域去探索的。
(4)、《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 挪威· G·希尔贝克 N·伊耶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小马:柏老师,您好!我是小马,听闻您老师苏老和普老的西湖之辩后,他们之间的辩论甚是有趣,后苏老认为美是之所以为美的那个东西,那么请问柏老师,这个如其所是的东西是指什么呢?
(6)、门罗在《西方美学简史》中这样认为:“根据柏拉图的区分线所表述,认识有四个层次,而艺术属于低的一层。”(5)该书译者高建平为此处加了一段注释:“这里的四个层次是指:作为神的摹仿对象的‘超范式’;作为神的作品或工匠的摹仿对象的‘范式’;作为工匠的作品或艺术家的摹仿对象的实际制成品;艺术家的作品。”(6)门罗从区分两个世界的“线喻”出发,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理解理念论不能仅仅从“床喻”着眼,还需结合柏拉图思想的其他方面。但这里他从认识论出发来理解作为本体论的理念,似乎也只是一种旁敲侧击。而高建平的注释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了柏拉图有关“神”的论述做出了进一步的阐发,只不过,柏拉图的“神”同样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本原思想。显然,二者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只是以另外一种理解作为答案的替代。
(7)、我们先从低等的第三等级开始讲起。第三等级是劳动者,是一般民众,比如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如果用神话来表达,他们是由铜做的。他们之所以处于低等级是因为他们的灵魂完全按欲望支配。这样的人群应当被管制,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公共利益的意识,只是按照欲望去生活。这第三等级对应的是我们刚刚说的人体中的腹部,欲望的部分。
(8)、这些统治阶级,在战争时代勇敢作战、保卫国家,和平时期就用教育和训练净化自己的灵魂和锻炼自己的身体。他们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以便能够对应战争时期残酷的斗争。与此同时,他们必须用教育来净化灵魂,以免受欲望的污染。他们并没有私有财产,所有生活物品和需要都由国家来分配,甚至他们的子女都由国家来抚养,以免产生私人感情。
(9)、话说有一组囚徒被囚禁在一个山洞,这个山洞幽深黑暗,没有阳光。囚徒背对一堵土墙,头部被固定,只能看到前方洞穴的石壁。
(10)、国家的第二等级就是国家的保卫者或战士。在神话传说中他们是由银做的。他们的灵魂不是由欲望支配的,而是由激情支配的。这种激情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那里似乎蕴含着勇敢、果敢和爱国情怀。而这些情怀也的浓烈,否则并没有长久的动力来支配他们的灵魂。
(11)、《纲鉴易知录》共107卷,180多万字,全书按照帝王在位的年限编年,从盘古时代讲至明末,可谓观古通今。
(12)、谈完“分离”之后,两位谈话者就理念的种类展开讨论。首先,苏格拉底毫不犹豫地承认“相似”、“一”、“多”的理念。根据未成文学说,“一—多”(“多”代表“不定的二”)作为柏拉图本原学说的两个基本原则,具有高的普遍性和实在性;根据Tarán的研究,“相似”是斯彪西波(Speusippus)哲学的高原则。基于上述说法,我认为柏拉图借助老巴门尼德之口说出这三个理念,并借助苏格拉底不假思索地肯定,向我们传达出他本人以及学园内部对于高理念的看法:“一”、“多”以及“相似”是高的理念。这些在早中期对话中从未出现过的理念在《巴门尼德篇》的理念表中第一位出现,因为它们代表高的普遍性,作为高级理念理当首位出现。(有学者认为,第一组“一—多”代表数学理念,不是普遍性高、而是普遍性较高的理念。我认同Allen的说法,第一组不代表数学理念、而代表普遍性高的理念,因为在理念表中首位出现的应当是普遍性高的理念,数学理念在柏拉图体系中并不具有高的普遍性。)其次,苏格拉底也承认“正义”、“善”以及“美”这类价值理念的存在——这一点很明确,因为柏拉图在对话中很明显的表达过对此类理念的认可。再次,对于“人”、“水”以及“火”这类自然物的理念,苏格拉底则持怀疑态度。巴门尼德提出这些理念有一个哲学史背景,理念的提出初是为了用普遍性来解释个别事物,用单一原则来解释经验杂多,柏拉图之前不乏有这样的尝试。前苏哲学家虽然没有用“理念”这个词,但当他们提出一个单一原则(水、火或气)试图在整体上解释世界的本质时,这个原则所承担的功能就同理念无异了。然而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怀疑呢?《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开启“第二次航行”,抛弃对自然哲学的研究,进入与之相区别的逻辑/理念领域,试图在其中寻求存在的真谛(99e4-6)。《巴门尼德篇》中苏格拉底对于“自然物是否有理念”这一问题犹豫不决,恰恰印证了他在《斐多篇》中对于自然事物的疏离态度。这一态度在《理想国》(477a10-b3)中也被明确表达出来:自然事物处于真正的存在(理念)与的非存在(无)之间,它们因生灭变化而无法真正被把握,因此不该有理念。后,苏格拉底明确拒绝头发、污泥、以及脏东西有理念。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一个具有价值等级的世界,这些在存在价值上低贱的事物不配拥有理念。如果巴门尼德将这个价值秩序进行到底、彻底追问的话,他还应该追问有没有丑的理念、假的理念、不正义的理念,甚至恶的理念。
(13)、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的哲学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许多早期从经院哲学脱离出来的现代科学家和艺术家促长了文艺复兴的进展,他们将柏拉图的哲学视为是艺术和科学进步的基础。
(14)、这样看史书,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历史事件的缘由、人物的心理活动等,都能一目了然。几千年历史读下来却甚是流畅过瘾,绝不枯燥晦涩。
(15)、下期节目,将会是柏拉图的后一期节目,我们去探讨被人熟知也是有意思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与性爱观》。感谢收听,下期见!
(16)、小马:嗯,听您讲完这故事,真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感。
(17)、温和实在论认为,共相虽然是存在的,但是并不脱离具体事物,而是寓于事物之中。
(18)、古罗马学者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19)、柏拉图通过对人体的构造来解释理想的国家是怎样的。因为国家就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而个人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国家,所以一个人具有着什么样的性质,一个国家也有着怎样的特性。
(20)、 人的灵魂决定了人会有三种美德,即智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有智慧,战士要勇敢,劳动者有节制。 三个等级各守其职,便是柏拉图追求的“理想国”。这实质上是小国寡民的奴隶主贵族共和国。
(1)、个别的、偶然的经验重复一万次还是经验(休谟)
(2)、由此,他发现之前洞穴中所看到的都是假相,也不想再过黑暗的洞穴生活,同时也想救出还在受苦的同伴。于是他回到洞中,跟同伴们讲述自己所见。
(3)、Q:如何认识理念?怎么知道有理念世界的存在?
(4)、我们理解了人的三个构造和每个部位拥有的能力和美德外,我们再来用这个框架来理解国家,就容易多了。
(5)、那么我们只怎么通过意见获得知识的呢?这就是要如我恩师说的“认识你自己”。
(6)、因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是存在着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理念,也都是因为它们的理念而得以存在。但是它们在等级上是不同的,高等级的就是善的理念;其次就是精神的事物,精神的事物就是像美德、正义、勇敢、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在善之下的;再其次就是那些普遍的种,就是范畴,比如存在与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质和量等等;再其次是数学的理念,比如圆、三角形、直线、1和2等等;再往后就是感性事物的理念,比如人和马,我们刚才讲的马的理念,还有石头等等,以及人工制品;低级的就是排泄物、泥、头发这些东西了,也有它们的理念。
(7)、灵魂的转向就是需要从感觉经验的世界转向理念世界。
(8)、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
(9)、实际上,以上种种解释的尝试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局限在对话录内部是难以解决理念论的这一矛盾的。根据德国图宾根学派的“未成文学说”,尤其是北京大学先刚教授对这一学说的阐发研究。我们发现,理解柏拉图的思想不能只从书写成文的对话录出发,还需要将其未成文学说纳入讨论范围。正如先刚所言:“通过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与柏拉图对话录的结合,柏拉图的哲学呈现出一种更高程度的统一性。未成文学说不但明确地提出了终本原,而且给出了这两个本原创造出的存在的等级阶次,并将这个严密的结构应用在包括存在论、认识论、实践哲学等在内的全部领域。也就是说,未成文学说是整个柏拉图哲学的指导纲领和基本架构。”(7)
(10)、如果照这个逻辑,即便把理念物化,在“小”的理念这里矛盾将消失,因为事物正是因为分有“小”的一部分(还是“小”)而变小——这并不矛盾,但巴门尼德还是推出了矛盾。首先,他没有像前两个论证一样讨论分有理念的事物,转而讨论理念本身:如果事物分有“小”的一部分,那么“小”的理念将比自己的部分大(131d7-9)。“小”的理念(比自己的部分)大;根据理念论的原则,“小”的理念只能是小,不能是大(不管它比谁大)——因而是矛盾的。其次,巴门尼德把“小”的理念及其部分物化,将分有解释为添加:经验事物分有理念(的部分)就等于把理念(的部分)添加到事物之上。当把小的一部分添加到经验事物之上时(即便添加更小的一个部分),经验事物也变得更大(131d9-e1);但按照理念论的要求,事物分有小的部分应该变得更小——由此导致矛盾。经验事物既无法分有理念整体也无法分有理念的部分,在没有其他分有方式的前提下,巴门尼德得出结论:经验事物无法分有理念。
(11)、柏拉图相信,有一个理念的世界是的,而现实世界是对那个世界的模仿。不过,模仿的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这个缺陷来自于它与理念世界之间的差距。所以,现实世界应该被改造。
(12)、(8)先刚.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版,117页
(13)、因为理性可以诞生科学和技术,然后用科学理解世界,用技术改造世界,不断推动世界的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精辟1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