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话精辟104条

苏格拉底和孔子

1、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区别

(1)、因为孔子的思想是由多名学生通过多本书表达出来的,所以,他的这些学生在学术界或者历史上的地位,受到了影响,未能独立成为大家。相反,苏格拉底的思想由柏拉图完整表达,苏格拉底成就了柏拉图,柏拉图成为了大家,或者因此自成一家。

(2)、第这两位思想家都特别的重视教育,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道德品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3)、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者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按照自己的预设目的不断追问,达到让学生自我矛盾、困惑不解的境地,然后再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得出教师希望看到的结论。

(4)、人类社会在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往往发展好的社会会成为向另一个形态发展大的阻碍,因为它发展程度高,维护自己统治的手段完备,这方面典型的莫过于中国了。在封建农耕文明中,它曾长久地作为世界文明的中心,然而也发展出了完备的维护统治的手段。有人说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迟缓是孔子思想在作祟,不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它必然是这个样子,不过也因祸得福,我们彻底打碎了旧的东西,以完全崭新的姿态步入了现代文明,不像印度!

(5)、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6)、两个人虽然都是本文化的先驱性人物,但都没有亲自留下自己审定的著作。相比较而言,苏格拉底的弟子力量更强大一点,他好朋友的侄子叫柏拉图,柏拉图在自己的著作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达了许多自己的治学主张。后世在柏拉图的著作里分辨出了一些苏格拉底的对话,但真伪有待商榷。苏格拉底隔代传人亚里斯多德更是牛B了。这三个人,基本上包揽了西方文化的所有源头。孔子就没有这么幸运,跟着他的人不少,号称有72贤人,但有作为的并不多。他的言行也是学生们记录下来了,孔子是不是审阅过,我们也不知道。不过苏格拉底的话是真是假我们不清楚,但孔子的言论,却是实实在在的。《论语》虽然是弟子所辑,但肯定就是孔子所说,这给我们直接研究孔子提供了不少方便。另外,中国史学的发达,也使孔子的生卒年月,比苏格拉底精确得多。孔子直接的学生虽然无大的作为,但他门生之一----子思,收了一个牛B的学生,一个叫孟子,孟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跟柏拉图差不多。孟子是公元前372年生的,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去世快30年了,等于是隔代弟子。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死于公元前347年,年代跟孟子差不多,但总体上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早个几十年。

(7)、在教育对象上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都认为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无论贵贱、种族与身份地位。孔子拥有弟子三千,他们的身份背景各不相同,比如颜回出生贫寒、子贡是经商的、公治长坐过监狱等。孔子对弟子资格没有特殊的要求,10条干羊肉就能成为其弟子。

(8)、第三个层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是个动词,“为仁”指做仁、实践仁。为仁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别人。孔子还是在强调要怎么做,而没有解释为什么“仁”。

(9)、在个体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注重身体力行、节制自律。但孔子的德以礼为基础,而苏格拉底的德是以法律与理性的至上精神为基础。

(10)、那所谓实效又是什么东西呢?就是背诵与记忆的东西的数量,也就是海量的背诵与记忆。中国古代的私塾几乎只有一种教育方式,那就是把《四书》、《五经》拿出让学生不加理解地反复背诵,甚至要求倒背如流。这样,家长才放心,政府官员才放心,教育才算是有了成效。但是,如果按照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对话,探讨,没有什么格言警句需要背诵,而且弄了半天连个标准答案都没有。这如果放到中国,是没有人会答应的。人们将会责问你,你究竟是在让孩子干吗?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可是,西方人清楚,这个过程才是好的教育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让孩子学会了探究,培养了探究意识与对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教育即使强调阅读经典,也只是为提出或者解决问题而来的,而不是像农民的仓库里的粮食那样仅仅用来储备的。

(11)、真正的思想智慧常常不是有形的结果,而是无形的过程;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不是文字上面的那部分,而且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灵动的思绪。

(12)、因为,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看清问题的症结,也看到了后果的严重性,但依然无法突出重围。

(13)、苏格拉底还在世的时候,他的学生柏拉图已经表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并且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我们的正统教育往往只培养出“立地书橱”,为前人留下的文字作注疏,既不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不注重在追索问题中获得超越。仅有的一点不甘心,也往往必须打着“复古”的旗号,以向古人看齐为准则。今天被频频用以自夸的“四大发明”几乎都与正统教育无关。这里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的传统教育似乎并未为个体蓬勃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和理性建构能力留下发展的空间。

(14)、比如《理想国》中要讨论正义是什么,找到个人内部和城邦的的定义。苏格拉底心中预先无定数,只是依靠自己的理性和辩证法去发现。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讨论美,后得到的结论是“美是难的”,即没有结论。“美是难的”,“美”这个东西是很难讨论的。但讨论没有白费。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讨论者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层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知道如何去思考问题,看待不同的观点。

(15)、苏格拉底的思想,启发了西方的科学探索精神,而孔子的思想,启发了儒家学说的道德伦理精神。

(16)、而且现代,世界正在交流融合中,我们现在的孔子学院更是开遍了世界各地不少外国人也在了解孔子学说,并为中国文化而着迷。

(17)、“想要仁”是一切对话的潜在的标准,这一标准却不能成为讨论的对象。言说标准在孔子的头脑里面,但是他不允许讨论言说,弟子们只需要知道,而且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孔子的言说标准是言说之外,它不受言说的检验。然而苏格拉底说,未经检验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18)、通读全文,许锡良教授的论据论证令人信服,所以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后受到强烈关注。我很赞成许教授的观点,但感觉文章还有一些东西没有说出来。如果说苏格拉底代表的西方教育是重视问的教育,那么孔子代表的中国教育就是重视答的教育。一个是始终围绕问题进行探讨,一个是开始即提出标准答案。我认为,这是苏格拉底和孔子各自代表的两种教育的显著差异。这个差异很容易被我们看出来,因为这两者是教育方式的差异。

(19)、我们中小学教师从崇拜孔孟,背诵经句,复兴国学,再到崇拜现实中的各种各色的所谓的“教育名人”,把学习当成背诵与记忆,把探索当成简单模仿,把反思与批判看成是“骂人”与“吵架”的不和谐之音,把想像看成是胡思乱想,浪费时间,把创造看成是调皮捣蛋。天才人物的被扼杀,虽然不是今天才有的,但是,尤其以今天感觉令人痛心疾首。因为,今天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我们的差距,看到了后果的严重性,但是,我们仍然无法有所突破。

(20)、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2、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话

(1)、有一个悖论:没有诚心是进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有了诚心,又跳不出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结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认知,只可信奉。只能相信,不能批判。

(2)、(用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话语叙述,原文与我的话并不一致。)

(3)、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4)、第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很接近,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没有强制的固定的知识,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苏格拉底则采取与公民对话的方式,也没有强制的形式与知识,而是通过提问使得被提问者意识到矛盾所在,通过不断解决矛盾的方式寻找真理。

(5)、苏格拉底是永无终止的追问,孔子则是提供结论却没有思辨的过程。

(6)、孔子: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高尚的治国之道。

(7)、《普罗塔哥拉篇》中关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后也没有得出结论,但在这种开放式讨论中,讨论双方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提升,为后人沿着这样的思路和方向继续深入,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启发。西方哲学是柏拉图的注脚,哪怕你想超越他,也得把他踩在脚底下,你脚下不能没有他。讨论不一定要得到确定的结论,但是可以启发人的思考。

(8)、而孔子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到人家始终突破不了瓶颈的时候,孔子才去点拨。当人家有疑问来请教,正是占领话语制高点的好机会。所以朱熹注云:“待其诚至而后告之。”对方诚心请教,再告诉他。

(9)、孔子的对话类似教义问答。问:什么之为仁?答:克己复礼之为仁。

(10)、苏格拉底说,“当我面对任何东西,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如何能知道它的‘如何’呢?如果我对美诺一无所知,我怎么能评价他是漂亮的还是不漂亮的,是富有且高贵的,还是不富有且不高贵的呢?”就像刚开学时,我只知道同学们的名字,但我必须知道这个同学具体的性格,才知道如何去培养,我不能够按照同一套模式去培养所有人。所以说先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如何去做”的问题。

(11)、在我们的传统中,这样的教育恐怕会被责问:“你究竟是在让孩子干嘛?这不是误人子弟吗?而且弄了半天,连个标准答案都没有。”

(12)、不被理解吸纳的知识,会妨碍正常思考。儿童的见解总是不同于成年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知识过多填充。

(13)、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

(14)、第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节操;

(15)、天才人物的被扼杀,虽然不是今天才有的,但是,尤其以今天感觉令人痛心疾首。

(16)、孔子主张温故而知新,不断的复习旧知识,以从中得到新的智慧。苏格拉底则认为过去的已知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追求更高知识的过程是人类理性无限超越上升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反思已有的知识,对于过去的东西有采用辩证法加以辨析,不断怀疑与批判才能更加接近真理。

(17)、如果希望通过这些解释去理解仁,别人不知如何,反正我是被搞糊涂了。我个人更喜欢胡思乱想,于是便想到了仁这个字,左边是人旁,右边是二字。于是,我以为,仁其实就是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哪二者?人和人之间,是二者,人和物之间,是二者,人和社会之间,是二者,哪怕是一个人之间,阴和阳,是二者,善和恶,是二者,爱和仇是二者。

(18)、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从雅典人中出身的教育家,是一位不收酬金的义务教育家、知识的无私奉献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第521页载:“他认为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关心所有同一城邦人民的灵魂,使他们达到尽可能的完善。”色诺芬回忆说:“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对受教育者他不仅不收取报酬,有时还愿意倒贴钱,大限度地奖励那些愿领受他的教益的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的教学没有固定的对象,更没有固定的地点场所。他的门人中既有贵族,也有民主派;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也有将军。从青年到老人,从富者到穷人,无论是普通的农民,还是手工业者都成了他教育的对象。他教无定所,体育馆、广场、街坊、商店成了天然的教室。这与孔子周游列国时一直在搞教育,走到哪里,教育就办到哪里是一样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19)、这种教义问答的话语是独白,而非对话。我们很容易看到孔子是“诲人不倦”的答疑解惑者。苏格拉底则是提问者,他的对手才是问题的解释者、回答者。我们读了《理想国》第一卷就会发现,跟苏格拉底对话的那个人,需要去反击辩驳。苏格拉底并不是以全智者的自居,他只提问,让对方自由的回答,没有预设的前提,双方都是由问题自由地引出回答,不是预先规划,而是临场发挥。

(20)、正因为如此,也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发展。后世,中国哲学一直追求那种能够更具包容性的词,或者说更能体现哲学高度的词,除了仁之外,还有道、理、甚至包括儒等。这些词,要解释起来,没有一个是具象的,都十分的抽象。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高度,是顶端,需要能够有足够的包容量来包容支系。

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异同点

(1)、西方的教育传统与中国的教育传统的差别,其实早在柏拉图对话录的苏格拉底与《论语》里的孔子那里早就奠定了基调。

(2)、但是,孔子在有生之年口口声声“五十学《易》”,《诗三百》,“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周公是他的人生榜样,周礼是他的社会理想。孔子没有给后人留下思考的余地,更没有留给后人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只是留下了可供后人反复背诵的格言警句,与一个高不可攀的圣人形象,还有一个远在孔子之前五百年的周礼制度,与一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知识态度。中国传统教育的悲哀莫过于此,我们的教育始终不能够突出重围,其根源也在这里,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社会也无法走出主义与专制独裁,也是在这样的教育奠定的心理基础上得以幽灵不死,死灰复燃。现在看来,我们仍然没有突破这样的教育方式。

(3)、我认为,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如下。

(4)、我觉得孔子是对世界的贡献更大的,从汉代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就以后我们国家文化都是与儒家思想与永远都分不开的,千年文化熏陶都是儒学。

(5)、苏格拉底注重言说本身的逻辑层次,在言说中所使用的任何概念都必须建立在这个概念明确严格定义的基础上,否则一切描述都无以生根。苏格拉底把“是”本身置于言说的首要地位,言说的原则就是存在的原则,什么东西是基本的存在,什么东西就是根本的言说。

(6)、不做自己做别人,结果就是缺少批判和创新,缺少思考和追问,缺少自省和自我。看看历史上,除了春秋战国时代,“做别人”的教育主流思想还没有形成之前,才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追求”做自己“的的各家各派,孔子之后的时代就是一个”做别人“的时代。无论朝代怎样更替,”做别人“的主流教育思想一直没有改变,并且越来越僵化。这种“扼杀自己做别人”的教育思想导致的结果就是国无人才国弱民贫。

(7)、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他们都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重要内容。

(8)、坚持“有教无类”思想。作为中国教师始祖的孔子,首开私学,广收弟子,打破了春秋之前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苏格拉底学生也是来源于各个阶层与领域。

(9)、这样解释,是不是将上面所有的解释全说通了?

(10)、同样,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采用了问答法的方式,先由老师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直到学生发现自己的无知,教师再帮助学生“助产”获取知识,后将特殊事物归为一般定义。

(11)、 偏感悟与重逻辑,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而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

(12)、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都反对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主张通过启发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在启发诱导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3)、古希腊当时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尚武、霸道的斯马达,一个是民主、王道的雅典。斯马达出勇士,也就是孔子父亲那样的人。雅典呢,在伯利克里的治下,想成为“全希腊的学校”,经常组成30人、50人、500人的危机处理团队,解决公民面临的问题。苏格拉底高的官职,就是被选为50人的审判团队,调查并投票决定七位将军的生死命运。据说这七位将军因为工作不力,导致某次战争中大批伤员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苏格拉底一辈子除了雅典附近的几个小岛,没有迈出过国门。不过他的影响,一直左右着西方国家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古希腊两个国家之争,终以斯巴达胜利而告终,但是历史没有记住胜利者,而是终生铭记着失败者,一直沐浴在苏格拉底的灵性光浑之中。

(14)、中国没有这样划界,所以,中国哲学中,如儒家哲学,严格说来,更加的唯心主义。但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在大量唯心主义的认知之中,又掺杂着大量唯物主义的认知。当然,这也因为中国哲学思想,是从经世致用出发,考虑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可能绝然地分开,就像阴和阳不可能绝然分开一样。矛盾虽然对立,终究还是要统一的。

(15)、所以孔子在政治上不得志,但这种氛围不同于大一统,给思想家们充分的学术自由。

(16)、现在再回过头来说礼,所谓礼,也就是社会结构的逻辑、秩序、规则。

(17)、苏格拉底只是学生们通向更高思维历程的“助产士”,其身后有柏拉图(继而有亚里士多德)青出于蓝;而孔子的后学们却永远都活在孔“至圣”的笼罩之下。

(18)、孔子是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的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然而,说到当代西方欧美人的文化祖先,那首当其冲一定要说一个叫苏格拉底的人。

(19)、 类比归纳,孔子是善用类比法的人:“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触类而长之”、“闻一知十”;苏格拉底在这方面也很厉害,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将归纳法归功于苏格拉底。

(20)、该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4、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相似之处

(1)、苏格拉底主张应该抛弃任何用未经解释和承认的名词来说明的答案,例如美德。《美诺篇》就是讨论美德。讨论美德,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美德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再解释如何实现的问题。比如讨论教育,首先应该讨论教育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应该摆在第一位。

(2)、我们总是害怕不能抓住一些“实在”的东西,总感觉如果学生没有记住与背诵出一些什么东西,那么教育就是空白的。

(3)、而相反,孔子则是要守住旧的,他以恢复周礼、法先王为自己的高使命,而且还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传统的信守、传扬已可谓忠诚之至,竭力尽情之至。孔子祖述周公,捍卫周礼一事,是具有两面性的,从正面而论他保住了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传统而不致中断,要知道,文明的创建、延续恰恰是需要持续地积累和积极地予以赓续的,但也要及时地推陈出新,加以创造性的更新、转换。这一点恰恰是孔子大的弊失处,是他“克己复礼”的另一面,他守旧有余,革新不足,没有根据时代的新变,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文化方案,以至于使中华民族为宗族式的伦理文化旧传统深深地束住了身心,循规蹈矩长逾两千年之久。

(4)、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5)、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是,孔子的学说整个说来带有保守性质的。他反对古代中国生活中一切新东西,而主张恢复过时的旧社会制度,企图使旧的传统制度的宗教仪式永世长存,他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孔子认为小”应俯首听命于君子”。为此目的,他制定了一种以仁”即人道”的概念为基础的伦理学说。孔子相信天命”的。

(6)、显然,大家今天去看由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的哲学体系,一是觉得似乎不成体系,二是显得有些零散,三是相互矛盾。说到底,是因为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一样,找出一个仁字,全面地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但另一方面,在分支方面,他的表达,又要比孔子精准得多。

(7)、孔子教学的民主色彩比较浓厚,但其宽容性仅仅表现为掌握既定知识的过程方面,知识本身的正确性不容置疑,也不能探讨,在这方面,孔子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独断论倾向。苏格拉底则称自己是一个“爱智者”,他热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对方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得到新知或认识到自己原有知识的谬误,进而激发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8)、但他们又都不是普通的穷孩子,似乎都天生的好学,而且都是一边自学,一边到处拜师。在古希腊,在苏格拉底还未成名之前,就有著名的“希腊七贤”,及其他的一些“大智者”,他便向他们学习。比如他向文法家普罗迪科斯学文法、向女祭司狄奥提玛学有关爱的知识。而孔子则向师襄学琴,向苌弘学乐,甚至据说也向老子学过道。

(9)、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中,教师占据了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从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教师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

(10)、第要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气度。孔子力争多培养这类高级人才,就是要改良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建立他理想中的社会制度。“学而优则仕”恰当的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

(11)、并且,后面的动物有可能会把这个新思维扩展使之更加丰富。而这个传染的时间呢,是与第一只动物产生新思维的难易程度有关,越简单的传播越快,越难的传播就越慢。

(12)、 政治态度,孔子处于封建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13)、相反,西方哲学却一直在追求更加具象的表达。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因为西方追求具象表达,也因为西方哲学一开始就将诸如阴和阳、善和恶这一类极端对立的认知确定为辩证,等于为思想发展划定了一个界限,人们很容易排队,哪是唯心主义的,哪是唯物主义的。

(14)、同样经典与知识只有在有利于促进你去发现问题,促进你的思考的时候,这些经典与知识对你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15)、颜渊不满足,于是“请问其目”,请问具体实施的办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不动”。怎么突然“礼”又成了一切的标准,“礼”与“仁”有什么内在关联?为什么具体实施办法要依据礼?依据什么样的礼?

(16)、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及他们各自哲学认识论上的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孔子采取的方式是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自悟。苏格拉底则是通过逻辑推理,迫使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而后去认识真理。孔子在教学中,或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或采用反诘的方式鼓励、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或与学生展开讨论,共同寻求结论,而且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苏格拉底习惯且擅用的是问答法。他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绝不是运用那一套刻板的问答,而是变化无穷,妙趣横生,机智善辩,这样容易使不同的学生都能饱含学习热情。 

(17)、孔子: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8)、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都采用了问答法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孔子的问答法具有引人思考、由浅入深的特征。

(19)、《美诺篇》中,美诺是一个奴隶,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他学会了某种数学的知识。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但遗忘是短暂的,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接触感性的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所以教育即回忆。苏格拉底相信话语有其自身的标准,这个自身标准不是独有的,而是人固有的理性。

(20)、其实,一个人也很容易发现,一个人吃了一辈子的饭,结果只要一餐不吃,肚子里仍然是空空如也,你能说这一辈子的饭白吃了吗?所吃的饭要化成你自己的身体的营养才有价值,同样经典与知识只有在有利于促进你去发现问题,促进你的思考的时候,这些经典与知识对你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5、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一个时代吗

(1)、在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上不同。苏格拉底喜欢的一句话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主要是从人的存在的意义上来说,带有一种哲学的真的求索。而孔子及后来的儒家学说,认识人的价值,主要是要从自身的反思做起,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理念的范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学者飞铲重视人的反思精神。曾子的三省吾身、孟子的反求诸己,都是从孔子的对人的价值的思想中来的。

(2)、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真理和学问。而苏格拉底说过一句更为有名的话,他说,我比别人聪明的地方,就是我自知无知。咋样,是不是很相似?这是一种对世界和知识的正确态度,从哲学上讲,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

(3)、孔子所处时代为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诸侯国都在增强兵力,摩拳擦掌。

(4)、但是,我们读书似乎纯粹只是为考试,为了表演,为了在人前展示,为了能够呈现的及时效应,这就是我们应试教育的悲哀。中国的教育改革,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呈现出一些可以让人看见,可以演示的东西,那么要说服中国人说这个教育是优秀的教育将是困难的。因此,我们的一切教育改革都强调可操作性,要见到实效。

(5)、第都强调,学习就是为了能够付出自己的用处。

(6)、读书是为了促进思考,而不是为了记住而记住。

(7)、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8)、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9)、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孔子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与实际紧密结合,而苏格拉底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包括个人单独教学、集体形式讲学还有周游列国、实际考察等方式。

(10)、苏格拉底则认为人天生有区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受教育。他说:“我也看到人们天生彼此有差别,而由于训练便获得很大长进;由此可见,人都一样,天生聪敏的人跟天生拙笨的人,谁想在某一门技艺上成为一个值得赞美的人,谁就必须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他认为,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并能在追求中识别善恶。尽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中其知识的内涵是片面的、狭窄的,但却可以看得出他所揭示的教育之巨大作用。

(11)、班主任发给家长的30条短信,条条让孩子受益终身

(12)、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性,中国古代文人具有依附性。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思想,专制制度下的国家重于一切,民主制度中则人权神圣。这样的不同社会制度与教育,也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特征的不同。

(13)、 类比归纳,孔子是善用类比法的人:“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触类而长之”、“闻一知十”;苏格拉底在这方面也很厉害,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将归纳法归功于苏格拉底。

(14)、“学而优则仕”,不仅是中国春秋时代的特产,也是苏格拉底育人的目的。

(15)、在个体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注重身体力行、节制自律。但孔子的德以礼为基础,而苏格拉底的德是以法律与理性的至上精神为基础。

(16)、所以它的出现是开创性的。而且他乐于思考对聊了解,知道许许多多的知识,但是依然认为自己是普通的,对所有的知识依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17)、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18)、在苏格拉底浪迹于雅典码头的前100年左右,华夏大地上也有一个类似的人,叫孔子。他祖上曾阔过,不过父亲只是鲁国的一个勇士,母亲只是一个三房的小妾。孔子生下来头部凹陷,所以叫孔丘,但身材魁梧,身高9米以上,一身好力气。跟苏格拉底不同,孔子没有上战场打过仗,一身力气没有地方使。孔子也是智慧过人,读书成绩好,一路做官,一直做到鲁国三个月的宰相。由于自己的“王道”思想不被重视,被排挤出鲁国的政坛,孔子只好周游列国,寻找施政的机会,终没有门路,回到鲁国,跟苏格拉底一样,开始了教授的生涯。

(19)、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20)、苏格拉底只是学生们通向更高思维历程的“助产士”,其身后有柏拉图(继而有亚里士多德)青出于蓝;而孔子的后学们却永远都活在孔“至圣”的笼罩之下。

(1)、而东方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学说,更多是一种思想,而不能称之为“哲学”(此处指狭义的哲学)。

(2)、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3)、因此,我想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思考比记忆重要,想像比背诵重要,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比背诵与记忆知识重要,批判能力比模仿能力重要(模仿在儿童阶段也是一个不缺乏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行为规范方面。),而创造能力才是终目的。记忆太多,总是想到别人的陈规陋习,而恰恰是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忘记了思维与独创才是生命的本性。儿童的见解总是不同于成年人,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知识垃圾填充过多,外行转行,常常比较容易发现新问题。这些都说明思维能力、思考方法,想像力与创造力是在记忆不是太多的地方才能够闪现。读书是为了促进思考,而不是为了记住。

(4)、孔子: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话精辟1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