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顺父母的论语是什么精辟105条

孔子孝顺父母的论语

1、孔子说的孝敬父母的名句

(1)、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做到这样就处处行得通了,忠,不知其可也?站着时。

(2)、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3)、子路第十三(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里仁第四》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9)、11-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0)、弟子,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中认为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年纪幼小的人,另一种是指学生。这里是第一种意思,泛指年轻人。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2)、孝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xiao,为社会学意义的名词,是指对父母的顺从,目的是繁衍后代。中国自西周就开始有孝道。

(1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4)、(1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5)、《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16)、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17)、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8)、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九库,何以别乎?

(19)、(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2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2、孔子孝顺父母的论语是什么

(1)、(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5)、(2)孝弟:孝,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6)、(1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9)、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我国现存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就已有“孝”字。在“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传统价值观浸润下的中国人,对“孝”推崇备至。

(10)、(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11)、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口彦。

(12)、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我问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13)、11-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

(14)、点评:孟武伯问孔子孝道,孔子说,能令父母忧愁的事,就是子女生病,所以孝顺父母,就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

(15)、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6)、11-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7)、"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18)、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19)、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20)、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3、孔子孝顺父母的论语和颜悦色

(1)、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2)、译文:道德修养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善于辞令、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长于政事的学生有冉有和季路(子路)。文学才华突出的有子游和子夏。

(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5)、(1)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7)、详析:《中庸》10原文如下: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济,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8)、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9)、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0)、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1)、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2)、1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见《论语雍也》)。

(14)、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15)、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6)、孔子说:“注重忠信,遵从道义,崇德也:“请问哪五种。”孔子说?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就有益,做事不厚道谨慎,就可以称仁了。”

(17)、译文: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和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1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9)、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20)、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4、孔子孝顺父母的论语的译文

(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和而不济”均出自《中庸》10

(2)、11-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为政第二》

(4)、点评: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违反父母的意愿,就是尽孝了。孔子的回答,也是因人而异,对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5)、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8)、(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9)、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10)、(1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1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4)、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5)、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16)、子张说,行乎哉,信。”那么即使在本乡本土,亦可宗也。”

(1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1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9)、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0)、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5、《论语》孝篇

(1)、《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2)、(1)有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书中,记载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即由和有若所著述。

(3)、点评:即使在孔子时代,也有很多人都认为,孝顺父母,就是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让父母有吃有喝就行了。但对于犬马,也照样被人养得好好的,如果对父母不恭敬,那养父母和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4)、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差不多,多次空。赐没有禀受天命,而做买卖;行情多次中。”

(5)、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才是明智之举

(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9)、同正直的人交友,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他,就巴望他死掉;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说话真诚守信。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

(10)、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见《论语-雍也》)。

(11)、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大全(含解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2)、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13)、(15)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4)、(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5)、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16)、(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7)、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让父母对自己除开担忧生病一事外,再无别的担忧。”

(18)、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说话一定兑现,做事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到了落后野蛮的国家也能行得通?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9)、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0)、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爱之欲其生,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亲近仁人。

(2)、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5)、白话文释义: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孝顺父母的论语是什么精辟1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