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死前精辟137条

苏格拉底自杀

1、苏格拉底处死

(1)、所谓“业道”,亦即贪、嗔、痴三业,彼此之间由贪生嗔,由嗔生痴,由痴生贪;前者能够成为后者之道,或者互相辗转为道,如此成为六道轮回之通路。也就是说,我人造作的业,自然会产生一种力量引生结果;业本身就像道路,随著善业能通向善的地方,随著恶业通向恶的地方。因此我们不要萌生自杀的念头,就不会有自杀的行为与结果。

(2)、答: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杀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徒然留给世间及后人更多、更大的问题与痛苦,所以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杀,因为这是做为人的一种必要乃至完全的义务。

(3)、虽然专家说,二十一世纪将是忧郁肆虐的时代,但是我们不要停留在忧郁的泥淖里,要思想如何超越,例如对佛法真理有深入的认知,能够了解生命的真相,就有力量去忍受、接受、化解。所以,希望想要自杀的人都能勇敢、发心,把生命用来服务、奉献大众,这不是比寻死要好得多吗!

(4)、在飞驰的公路上开车,感受着速度和动力,有没有幻想过将油门踩到底,让所有的气缸的动力发挥到把肉体推向速度的极限,然后画出一条火光的灿烂。看着自己伤口流出的鲜血,有没有想过,就让血液一直的流,一直的流,一直的流,一直的流,一直的流,一直....

(5)、其实,无论科比斯还是西米阿斯,所真正要找的都是战胜死亡的办法,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取消和忘记之外还会有另外一种办法;而对于明知死亡不可避免的他们,前两种努力却又是注定要失败的。如果从科比斯和西米阿斯的角度看,苏格拉底的办法,是一种高明的长生不老之术,因为它比任何长生不老之术都真实、勇敢、坦然。如果从苏格拉底的角度看,则科比斯和西米阿斯所要找的,都是尚未入门的战胜死亡之法,因为明知会死而又想长生,当然永远不会成功。两条路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双方都是从怕死这个基本问题出发的,都要战胜怕死这个不听话的孩子,但是科比斯和西米阿斯总想找到骗自己的歌谣,于是总是把灵魂的生命误以为是身体的生命的延伸,以为不朽就是把身体的知觉永远保留下去;但苏格拉底却能清醒地意识到,属于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其实都是属于身体的;身体消失了,这些当然不会再有。要追求灵魂的永生,并不是把身体生命在灵魂中继续,而是找到好的生活。前者要回避死亡,后者恰恰要面对死亡。哲学家要不断练习死亡,并不是因为死后有一个好的世界,而是因为,在假定死亡后,会得到一个完全脱离身体的灵魂的概念,从而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好的生活。归根到底,真正的重要问题是,如何过上好的日子,而不是弄清楚死后的状态。未知生,焉知死,信然!

(6)、宪法明文规定,杀人有罪;那么杀人以外的动、植物有罪吗?甚至杀人未遂有罪,自杀未遂有罪吗?

(7)、对于苏格拉底这段话里的基本前提,即灵魂是好的,身体是不好的,追求“好”的人应该力求灵魂的纯洁,摆脱身体的羁绊,似乎没有什么人提出异议。率先质疑的科比斯所问的是,在身体死后,灵魂是不是真的就能摆脱身体,独自存在。而这个说法,不正是苏格拉底自己在《申辩篇》里对死亡的另外一种理解吗?如果死后是无知无觉的不存在,那不就是身体变成尸体,而灵魂则随风飘散吗?苏格拉底要驳倒科比斯,似乎就是要驳倒作第一次申辩的自己。如果柏拉图让第一次申辩中的苏格拉底说死亡会是安详的不存在,又让第二次申辩中的苏格拉底一遍又一遍地驳倒这种说法,那这是不是进一步表明,这种说法本身其实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乃是它所服务的更大的意图?在论证灵魂不朽的时候,苏格拉底已经把问题的焦点从“人死后是否还存在”偷换成了“灵魂是什么”。

(8)、之所以叫苏格拉底式对话是因为对话采纳了苏格拉底“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的理念,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比如泰勒斯或者赫拉克利特等人关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不同,苏格拉底更为关注的是与人的生活更为息息相关的概念,比如”公正“,”爱“,“美德”等。同样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所选的主题也是与人的生活更为紧密相关的主题。

(9)、半年后,苏格拉底即将告别人世,人选还是没找到,助手说:

(10)、科比斯是完全按照苏格拉底的逻辑推导出这个结论的。按照前面制止自杀的说法,既然人不应该擅自离开神,那么,像苏格拉底这样的爱智者,又怎么能认为死去是更好的呢?换言之,既然反对自杀的理由言之凿凿,苏格拉底又有什么理由主动赴死呢?正是苏格拉底讲出的道理把自己陷入了这个两难之中;也正是这个两难,才迫使他在自己的朋友和学生面前作第二次申辩,从而引出那著名的灵魂不朽的讨论。

(11)、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有用的真理和智慧。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

(12)、因此,一个人平时要接受挫折教育,要增强抗压能力。因为从古至今,天地万物要想生存,谁没有挫折?很多成功的伟人,都是从挫折中突围而出,才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每一个人从小到大,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一定要有力量,不要因为一件事就烦恼,或是被别人一句话就打倒。很多时候我们听了一句不高兴的话,说的人早已忘记,自己却几天几夜气得睡不著觉、吃不下饭,实在是很吃亏划不来的事。或者有的人遇到一点不如意,乃至经济陷入困境,就想要自杀,其实总会有办法可以解决,不要一下就闹自杀,实在是不理智。

(13)、而这些应该自杀的细胞没有死去,它们继续存续了下去,会带来什么?癌症白血病。。。。

(14)、于是,对生死的讨论终演变成了对“的生”的讨论,而这种的生,并不是永远苟活,而是使人活得纯粹、美好的那个理念和原则。苏格拉底认为灵魂的本质就是这种理念,而生命又来自灵魂。只有在这个灵魂存在的前提下,身体才会被赋予生命。一旦没有了灵魂,就是没有了生命,那么身体就死了。但身体的死并不意味着灵魂的死。作为生命原则的的生,当然是不可能死的。所以,苏格拉底得出结论,灵魂是不朽的;换言之,的生作为好的生活,当然是不死的。而要获得这种的生,人们必须沉思甚至练习身体的死亡。在这里,我们不能机械地把人理解为可分可合的肉体与灵魂的组合,因为灵魂不是肉体的筋骨,也不是肢体之间的和谐,而是生命原则。所谓肉体的死亡,其实就是每个个体的死亡;所谓灵魂的永生,并不是每个单个灵魂漫长的苟活,而是生命原则的永存。所以,所谓肉体的死和灵魂的生,就是每个个体的死和生命原则的永存。所以,每个面对肉体的死的人,就是面对个体的死。只有此时的人才可能诫慎恐惧,从对必死的沉思中放弃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反而回过头来去寻求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纯粹、美好的原则。

(15)、在古希腊,法律被视做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神。在此神灵的保护下,古希腊的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他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

(16)、(4)《庄子?齐物论》“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17)、慈容法师留下台北道场的地址,请他过来谈话。

(18)、苏格拉底宁愿死亡也要维护雅典法制的尊严。这一结论被后世实证主义法学用来论证“恶法亦法”的观点——即便是恶法也应该受到民众的尊重和自觉的维护。

(19)、苏格拉底不能也不愿证明每个个体灵魂都是不会死的,但他却可以一步步推导出,我们的生命来自灵魂。死不死关键在于是否保存了灵魂,而活得好不好也关键在于灵魂是否纯洁。他所谓的不朽,并不是长生不老,而是永远保持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朽既是不腐朽,也是真正的存在,而不是像尸体或所谓的“行尸走肉”那样在腐烂中苟延残喘。灵魂不朽,并不能人们会永远有知有觉、有快乐、有痛苦,但却能让人们有意义地活着,认识生命的真正含义。自始至终,苏格拉底所关心的,和他的对话者所要问的,根本就是两回事。别人在讨论灵魂不朽时所关心的,归根到底是能否长生不老,也就是,哪怕身体死了,我是否还有知觉,继续这尘世里所享受的快乐。

(20)、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度过,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正如尼采所说,真正值得尊敬的哲人,是践行自己哲学的人,从而回答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回答先于决定性的行动本身”(《西绪弗斯的神话》)。曾有一位哲人,在采取“决定性的行动”之先,回答了哲学的这一根本问题,并以生命践行了自己的哲学,这个人就是苏格拉底。尼采断言:世界历史上伟大的两次司法谋杀(Justizmorde,指苏格拉底与耶稣的审判)都是隐蔽的自杀;苏格拉底渴望死亡,他迫使雅典人判处了他的死刑(丹豪瑟:《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使哲学本身成为了真正严肃的,也使自杀成为了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

2、苏格拉底 死前

(1)、因为,他内心坚信,如果按照学生的意愿选择逃亡,将会违背自己一生信奉的哲学观念,并将进一步损害雅典法律的。

(2)、总说一句,萌生自杀念头的人,必定是自私,必定是无能、无力、无明,不懂得制造欢乐,不知道营造和人的同体共生,缺少对生命的认识。生命的意义是生生不息的,这才叫生命。自杀者因为没有看到“生”,只想到“死”,所以他活著,念头里只有自私、灰色、暗淡;他看不到光明、看不到美丽,所以死的阴影就笼罩他,死的魔手就掌握他,因此稍有一些精神恍惚、意志不坚的时候,死亡的绳索就会捆绑他、束缚他。

(3)、另外根据《认清自杀的真相》一书说,自杀者所感受的痛苦,千百倍于生前所受的苦,非语言所能形容。例如投河窒息而死者,江水急进,肺气外逼,内外交攻,苦痛不堪。自缢而死者,气管闭塞,血流逆行,身如刀割,继而浑身麻痹,痛苦万状。服食农药、盐酸等药品中毒而死者,五脏坏烂,极痛难忍。服食安眠药而死者,头眩气促,五脏翻搅,有时暂时停止呼吸,心脏也停止跳动,与死无异,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悠悠醒来,却早已入殓,欲出无门,于是辗转棺木之中,恐惧痛苦而死。

(4)、苏格拉底醒来,见此情景心中感动,于是向老友耐心开解,为自己的行为做了第二次申辩:“在我行动之前,说服你很重要。我不想采取违反你意愿的行为。”(《克里同》48e)令人大感意外的是,苏格拉底在第一次申辩中公然蔑视城邦法律习俗,在第二次申辩中却宣称要尊重城邦法律习俗。——话说克里同是什么人?他是雅典富豪,城邦中坚。换言之,他的根本利益与城邦紧密捆绑,本是城邦法律习俗的代表。《克里同》篇疏证者维斯(Weiss)问得好:如果克里同不是苏格拉底的朋友和同区的伙伴,那么他会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投上怎样的一票?(维斯:《不满的苏格拉底——疏证》)无论如何,苏格拉底的这位老友,为了友情正在行不法之事:他已经花钱疏通狱卒潜入狱中,接下来要营救朋友送往外邦。本应代表城邦法律的人,现正在说服苏格拉底置法律于不顾;而曾经蔑视城邦法律的人,反过来开始劝说克里同尊重城邦之法。在这对挚友奇特而感人的相互说服的过程中,苏格拉底摇身一变为“法律与城邦”(nomoskaipolis)的化身,向自己-“苏格拉底”发出威严的质询,并要求对方无条件服从——那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像极了42年前上演的悲剧《安提戈涅》(前441年)中强行代表法律与城邦的克瑞翁。结果“苏格拉底”在“法律与城邦”的逼问下唯有拜服:“我亲爱的朋友克里同,我向你,我仿佛真的听到了这些话,……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说出来吧!”“不,苏格拉底,我无话可说。”(《克里同》54d)就这样,苏格拉底代替克里同作为法律与城邦的代言人并驳倒了自己,面对苏格拉底的雄辩滔滔(别忘了苏格拉底可是由于“不善辩论”而身陷囹圄的),克里同唯有放弃不法行为(营救计划)别无它法。

(5)、这部影片虽然是以运动员为主角,但所蕴含的生命哲理却适用于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任何职业从业者。众所皆知,加油站,是一个替爱车补充燃料的地方。充满燃料的车,既跑得好又跑得快;耗尽燃料的车,后则沦为一堆烂铁破铜。人们都知道要替爱车补充燃料,但总是忘记为自己的“心灵”补充一些燃料。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只有内心燃料充足,我们的生命才能绽放得更美,更有活力,更健康。

(6)、根据专家研究,每当国家社会发生重大灾难,例如台湾九二一震灾后,灾区民众常有相继自杀的现象。请问大师,自杀也会成为风气吗?

(7)、(5)对三种解释的讨论均见于LeonardoTaran,“Plato,Phaedo,62A,”inTheAmericanJournalofPhilology,Vol.87,No.3(Jul.1966),326-3

(8)、苏格拉底的这个论证,不仅没有驳倒科比斯的疑问(即,灵魂比身体长久,并不意味着灵魂永远不会消失),却恰恰使这个疑问显得更有道理。不是吗?既然证明灵魂不朽的说法无法证明灵魂不会消灭,那么,灵魂还是可能终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我们看不到一个死了的灵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Bostock说,科比斯完全可以进一步追问下去;但令人失望的是,他却满足于苏格拉底的回答。(9)

(9)、在此忏悔我身口意所犯的一切恶念恶言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戒邪淫,得大自在!

(10)、苏格拉底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法律的尊严,这不仅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法律的性和神圣感的信赖。在法律的秩序价值和正义价值无法并存时,他选择了秩序价值。正是老苏用生命做出的这一选择推动了后世法制文明的不断进步。

(11)、也许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我们看不到死人的尸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尸体不存在,只不过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只要有人死了,我们一定知道,他有一具或完整、或破碎的尸体。我们说某个人死了,往往是指,这个人的身体仍然以某种存在,但这个人不再具有生命力了。用Bostock的话说,就是这个身体依然存在,但已经不是活人了。这时,我们会说,这是一个死的人。从同样的角度理解,灵魂也只有丢下一具尸体之后,我们才能说,这个灵魂死亡了。可是,什么是灵魂的尸体呢?(10)

(12)、虽然本文不是对《斐多篇》的全面解读,但要真正理解自杀问题,我们必须还要离题远些,先看看《斐多篇》中讨论的更核心的问题,才能明白这段自杀讨论的意义。

(13)、也许,苏格拉底并不是以骗人为乐的;也许,在他这绕来绕去的说法之中,隐含着更加深刻的考虑。尽管苏格拉底的别妻弃子还未达到中国圣人的中正之道,但对话中苏格拉底的每个微笑和每句安慰,都透露出哲学的真诚和宽厚,丝毫没有诡秘的乖戾之气;苏格拉底的每段沉默,所传达的也是睿智而非狡猾。也许,一个更加可信的猜想是,苏格拉底这么说话,是不得不如此的。要引导科比斯、西米阿斯、克力同,和别的人过上真正的哲学生活,并不是告诉他们灵魂好、身体不好就完了的。因为恰恰是这一点,大家从未怀疑过。但口头上承认灵魂是好的,并不意味着真正知道什么是好的,更不意味着知道如何过好日子。面对承认灵魂是好的,但真正关心的却是身体死亡的人,苏格拉底也许必须周旋于必朽者的生死爱欲之间,才可能把人们逐渐引导到通向至善的道路。

(14)、  另外一个核心的原因是因为苏格拉底式对话采用了苏格拉底的方法,这种方法又被称为“精神的助产术”。其要点在于“提问”,苏格拉底是通过合理怀疑的方式来检查一个定义对一个概念来说是否是充分并且必要的。

(15)、哲人苏格拉底赴死之前,曾向不同受众做过三次申辩。第一次,面向雅典公众,苏格拉底公然蔑视城邦的法律习俗,迫使公民大众判处了自己死刑;第二次,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面对同区老友克里同,苏格拉底又表示尊重城邦的法律习俗,迫使老友放弃了营救自己的计划;第三次,在生命的后一天,面对私人圈中同道,苏格拉底超越城邦的法律习俗,向这一哲人群体提出并回答了哲学的根本问题,后将生命祭献给了自己的哲学信念。这三次申辩是苏格拉底生命的后乐章,柏拉图将之谱写为三部曲,即《申辩》、《克里同》与《斐多》,这三部曲又构成了一部三联剧,可统称为《苏格拉底之死》。

(16)、苏格拉底还认为,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初体现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规律,它纯粹是一种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称为人定法。虽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变性,但是,由于人定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和服从人定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和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神的意志。一个城邦的理想状态必须是人人从内心守法的状态,这既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也是他后慷慨以身殉法的内在动力。

(17)、诚然,现代人似乎都活得很苦闷,活得很不快乐,尤其功利主义挂帅,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互助、互尊、互谅,彼此冷漠,互不关心,造成心灵的疏离感。加上现代年轻人普遍养尊处优,缺乏抵抗压力及接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容易罹患忧郁症。在台湾罹患忧郁症的就有百万人之多,因为忧郁症而自杀的个案也愈来愈多,虽然并非每个自杀的人都是精神病患,但精神病患自杀比率约二○%,比一般人高出二千倍。

(18)、然后改变自己,拔高升级;挑战自我,突破极限,走向成功之旅。

(19)、“要这样讲,”苏格拉底说,“就显得没道理了。但里面也许还有个道理在。神话里关于禁止自杀说法的道理是,我们人是在某个岗位上,不能擅自脱离岗位逃走。这说法在我看来很重大,不容易明白。但是,科比斯,其实我看这说得很好:神在照看我们,我们是诸神的属下。你不觉得是这样吗?”

(20)、过去我在“中华电视台”每天有一个五分钟的“星云法语”节目,播出期间观众反应热烈,曾经有人本来想要自杀,因为看了“法语”而激起了再奋发的信念。也曾有一个家住高雄的国二学生写信给我,他说自己不慎交了坏朋友而跟著学坏,原本一些很要好的同学因此不再理他;虽然他已知错想改,但那群坏朋友并不罢休。就在孤独绝望想要自杀的时候,无意间看到《觉世》旬刊所刊载的“星云法语”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他想到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事没有做,不能如此轻易了断,所以决定要以欢喜的心情从头开始新生活。

3、苏格拉底死前说

(1)、没有通往幸福的道路。幸福本身就是路。没有通往爱的道路。爱本身就是路。(ThereisnopathtoHappiness.Happinessisthepath.ThereisnopathtoLove.Loveisthepath.) 

(2)、答:自杀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有的人以为自杀是不怕死的勇者,其实那是被苦逼迫到绝路,已经超过死亡的恐惧,他以为一死就能解决生的痛苦,因而作出的愚蠢行为。这种人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怎能说他对死不害怕呢?

(3)、有人说,忧郁症是二十一世纪精神疾病的头号杀手,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因忧郁而自杀。请问大师,如何防范因忧郁症而萌生自杀心理?

(4)、科比斯轻声笑了。“宙斯晓得,”他用自己的方言说道。

(5)、“那你用心,也许就能听出点什么。你是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所有法律中,只有这一个没有例外,而不像别的那样,只有某些人在某些时候死比生好。既然对他们来说死比生好,你好象还是奇怪,为什么他们不能自己给自己这个好处,而必须让别人来做这件好事。”

(6)、如果说苏格拉底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死亡,那么,所谓的灵魂不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7)、相对于荷马这位“古人”,苏格拉底算是“今人”:批荷马狠的是他,懂荷马的也是他,可以说他既是早挑起“古今之争”的人,又是真正连接“古今”的人,实际上后来一切承上启下的大思想者莫不如是。柏拉图以老师苏格拉底为第一英雄,创作了戏剧对话三十五篇,按照这些对话发生的戏剧时间依次排序,从《巴门尼德》(对话发生在公元前450年8月)到《厄庇诺米斯》(对话发生在公元前399年6月21日夜间),全部对话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大剧。主人公苏格拉底完全符合柏拉图式英雄人设,在所有这些对话中从未哭过,也几乎从未笑过;我们见到苏格拉底笑了一回,是在《斐多》篇中哲人即将赴死的时刻。《斐多》篇依照时序排在全部《柏拉图对话》第三十二位,也是全剧的压轴部分:苏格拉底在狱中将被处死,众朋友与门徒纷纷赶来与之诀别,这位旷代大哲谈笑风生,与在场的哲人们进行了后一场关于生死与灵魂的哲学对话,在对话结束后与众人含笑作别,从容赴死。对话的讲述者斐多这样描述当时在场者的情形:有人几乎已经“不能自已”,大家全都“心神大乱”,人们“一会笑,一会哭”,“悲欣交集”;一向耻于描写“有价值的人物”大喜大悲的柏拉图,几乎把这些人所有的笑与泪都交待在了这一刻。尽管苏格拉底在这里反复提醒在场者要用理性节制强烈的快乐与痛苦,尽管以理性自持是哲人本色当行的工夫,这些具理性的哲人们却终于“再也克制不住”,“悲痛欲绝”,“失声恸哭”。柏拉图一生都在力求克制的那种人性的力量,在这个时刻一举释放奔决,其戏剧性的冲击力真是无与伦比,甚至连荷马都瞠乎其后。到了这个时候,和卓越的阿基里斯一样,向死而生的大哲苏格拉底迎来了直面命运的时刻:没有延宕,没有犹疑,他拒绝了朋友与门徒的营救,坦然选择了死亡,后投入了一场欢乐的哲学对话。这是属于哲人们的英雄赛会:看着大家一边进行关于生死的超脱的哲学讨论,一边面对与挚爱的生死诀别终究情难自己,已然参透生死的卓越者向他们报以温和的微笑。谁说哲人无情?从来不笑的苏格拉底,此时对着亲爱的朋友们一而再,再而三而笑了四次之多:那是哲人彻悟了自身的命运,后向着有情世间的深情回眸。

(8)、表面看起来,问题的症结在于,死亡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已经讲过了:死亡要么是变得不存在和无知无觉,要么是移居冥府,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该是一件好事;不过,死生究竟哪个更好,都只有神知道。在《斐多篇》里,苏格拉底是要重复这个看上去类似庄子“方生方死”的说法,(4)还是进一步论证它呢?显然,他的弟子要么亲聆了他的第一次申辩,要么后来听到了他的说法,但没有一个被他的说法说服,所以在这么长时间之后,仍然对他是否应该去死感到疑惑;哪怕在第二次申辩结束之后,真的有谁就认为,死比生更好吗?斐多在向伊科克拉底谈他的感受时说:

(9)、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著作《论自杀》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得出自杀和社会关系的结论。

(10)、可是,苏格拉底是怎么想的?当他听到有220个陪审员认为他无罪之后,竟然有些意外,甚至还有点失望。苏格拉底有个学生叫色诺芬,他说苏格拉底的本意是想在法庭上激怒陪审团给他定罪。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仍然有这么多人觉得他是被冤枉的。你说苏格拉底的死能归咎于雅典的陪审制度吗?当然不能。

(11)、(10)出于同样的逻辑,我们似乎也可以追问,林黛玉的“冷月葬花魂”到底是什么意思?海子说的“诗歌的尸体”究竟指什么?

(12)、在古希腊,法律被视做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神。在此神灵的保护下,古希腊的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他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

(13)、在赴死前一天,苏格拉底做了个奇特的梦。他对老友克里同说,一位白衣丽人刚才在梦中告诉他,“第三天会抵达富饶的弗提亚”(《克里同》44b)。这位白衣丽人是谁,说这话又是何意?柏拉图在记录苏格拉底后时光的对话中,留给了我们诸多谜题,《克里同》开篇“苏格拉底的梦”就是其中之一。弗提亚(Phthia)是阿基里斯的家乡,梦中那句话本是阿基里斯愤而表示罢战回家时所说的气话(《伊利亚特》IX.363);而阿基里斯终还是选择了死亡与不朽,弗提亚成了他心心念念却回不去的故乡。英雄的命运令即将赴死的哲人魂牵梦绕,直要在梦中替阿基里斯魂归故里。记得苏格拉底第一次申辩的后一句话是:“走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生,无人知道谁的去路更好,只有神才知晓”(《申辩》42a),第二次申辩的后一句话则是:“就这样吧,克里同,让我们就这么做,因为这是神所指引的道路”(《克里同》54e)。苏格拉底梦中的白衣丽人不就是指路的神明?“第三天会抵达富饶的弗提亚”,视死如归的英雄要回家了(nostos),这就是神所指向的更好的去路。

(14)、年迈病重的大象会走向那神秘的大象墓园;鲸鱼会游向那无法回头的海滩,蜜蜂和白蚁用自己作为武器为了那可能莫须有的敌意成群的死去;一只闷闷不乐的黑色芬兰拳动作优雅的淹死了自己;南极的企鹅成群的奔向大海,但是有的却逆向而行走进了必死的群山;阿尔卑斯山的某个山间,有28头牛先后在这里跳崖。

(15)、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苏格拉底当时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现在死了反而好,免得将来为老年疾病所困。所以你看,在一个有利于被告人的表决规则的影响下,苏格拉底放弃了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的死,当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雅典陪审制度。

(16)、苏格拉底告诉丹:战士并不是无缺、无坚不克、刀枪不入的人,而是一个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始终坚持内心真实的自己的人;虽然你遇到意外,在严重的车祸中摔伤,但意外也是一种训练。每个人在其生命叙事进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顺和不顺,各种好与不好,这些都是练习的过程,艰难困苦有时会成为我们的高学府。在“苏格拉底”的启发和心智训练下,丹决定勇敢面对现实并调整好内心状态,开始从自己的内心中聚集生命的能量和智慧,终,在忘却昔日陈旧的故事后,将心身调整到佳的平衡状态后,重新登上竞技赛场,获得金牌。 

(17)、后只剩一个机会了。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以后,雅典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神明的活动,所以死刑执行就要延期。就在这个空当里,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那个历史上的故事。一群苏格拉底的朋友、学生前来看他,不断地劝他抓紧机会出逃,甚至已经帮他准备好了资金,规划好了出逃路线,但这后一个机会,苏格拉底也放弃了。

(18)、当丹得知自己无法再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时陷入到深深绝望之中,丹尝试用激进的自杀来结束这可怕而痛苦的一切,但在经过一番痛苦的内心斗争之后,丹后放弃了自杀念头。丹再次来到加油站寻求“苏格拉底”的教诲和帮助。藉由苏格拉底的引导,丹开始产生一个全新的思想观念——“人们应该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智慧之上,发挥思想和灵魂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进行身体强度训练。”丹放下他所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期待,真正活在当下(being)。他的心境越来越平和,人生的意义也越来越清晰,失去的体能也逐渐恢复。

(19)、我们对苏格拉底熟悉而陌生。他是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桃李满天下,柏拉图、色诺芬都是他的学生,而亚里士多德是他学生的学生。

(20)、“本来,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丢失了……

4、苏格拉底之死说明

(1)、如果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口才赢得无罪判决,后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2)、苏格拉底在与不学无术但又想做的堂弟对话结束时提出了对堂弟的希望,当然也是对所有雅典青年的希望:“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学习,为了想要做的事情求得广泛的知识。”

(3)、那么,当时审理苏格拉底的500名陪审员中,究竟有多少人投票支持他无罪呢?

(4)、所谓身体死亡,按照这篇对话中的定义,就是灵魂离开身体,而不是身体完全消失。那么,身体离开灵魂是否就是灵魂的死亡呢?显然,苏格拉底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灵魂的基本特点就是存在和活着。灵魂与身体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等的部分。灵魂就是生命,是灵魂给了身体生命。没有灵魂的身体是死的,而没有身体的灵魂恰恰是生命本身。所以,虽然大体而言,死就是不存在,生就是存在,这个定义却不能机械理解。即,并不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存在的和活的,也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不存在的和死的。逐渐腐烂的尸体尽管并未消失,却是已死的,哪怕木乃伊或骨头可以永存,也不是不朽的;看不见的灵魂尽管没有形体,却是存在和活着的。

(5)、按理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被驱逐总比接受死刑要好。可是,这回却轮到苏格拉底不干了。他对众人说:“不管我在哪里,不提出质疑,我就活不下去,没有省思的生活不值得活。你们也可以对我处以罚款,可是我什么也拿不出来,我不是有钱人。”

(6)、正是因为苏格拉底的真正目的还是生,所以他会把单个灵魂是否会死的问题重新转化为生命是什么和灵魂是什么的问题。这样一种转变,和他所说的“次航”的转换是相通的。苏格拉底自述他的求学经历。他本以为阿那克萨格拉可以帮他找到万物生灭和善恶的原因,但是却失望了。他自己举例子说,如果按照阿那克萨格拉的说法,他之所以坐在监狱里,仅是因为他的某块肌肉、某块骨头,和某条筋腱如何运动;而他真正在这里的原因,即雅典人的控诉和他的申辩,就都被遮盖住了。这样一种解释之所以让苏格拉底不满意,是因为这不会告诉人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苏格拉底要重新扬帆,开始他的次航。

(7)、路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哦,真是的,我真的很无知,很崩溃……)

(8)、《苏格拉底之死》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或称雅克-路易·大卫)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体现了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9)、审判苏格拉底的500人议会是一个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于一身的机构,雅典虽然在当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但是对民主本身却没有设立任何的制约机制。凡是公民大会或者500人议会通过的决定,都拥有高的,因为这是雅典公意的体现,而公意永远是正确的。

(10)、(8)DavidBostock,Plato’sPhaedo,Oxford:ClarendonPress,19pp190-1

(11)、苏格拉底的两难,正是快乐与痛苦之间的两难;肉体生命与灵魂不朽之间的辩证法,是人生的好与不好之间牵缠不断的游戏。自杀问题的意蕴,正在于这对基本的矛盾。

(12)、加缪的名言“为何人不自杀?”这句话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很大的震撼,这句话表面上似乎是在咒骂别人,但它重要的含义却是在询问别人:“你虽然活着,但你找到你的人生意义了么?"

(13)、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14)、柏拉图如此处心积虑地暴露自己老师的矛盾,否定老师的哲学,这个结论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但如果不接受这个说法,那又如何理解《斐多篇》中的种种矛盾之处呢?

(15)、现在假设你是雅典居民,当时你作为陪审团成员就坐在现场听这个其貌不扬的矮胖老头在被告席上藐视你的智慧,暗讽你愚蠢,你生气不生气。是的,他成功惹怒了超过一半的陪审团成员,所以他终被判有罪。

(16)、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忧郁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有四亿五千万人遭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平均每四个健康有问题的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精神疾病的问题。而所有精神病患中,忧郁症患者的自杀率高,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因忧郁而走上自杀之途,忧郁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第三大死因。

(17)、苏格拉底经过艰苦跋涉的寻找和苦思,恍然大悟。

(18)、世人震惊,苏格拉底自己也不相信,他一直觉得自己很无知。

(19)、这种定罪量刑程序分离的意义十分重大。如果定罪和量刑程序是合二为一的,这就会导致量刑反制定罪的现象发生,也就是以量刑结果为导向回头寻找合适的罪名,这样就严重违背了司法的规律,产生“欲加之刑,何患无罪”的司法乱象。

(20)、和科比斯和西米阿斯相比,苏格拉底一样是怕死的。但是,他更清醒地知道长生的不可能,而不想用摇篮曲来欺骗自己。他用来克服怕死的所爱,却是科比斯和西米阿斯所无法达到的。在这个时候,他只能和大家一起,从共同的焦虑出发,逐渐接近好的生活道路。在很多地方,当科比斯和西米阿斯想知道如何长生不老时,苏格拉底却在告诉他们如何过美好的生活。他一会调动出他们无奈的恐惧,一会带来他们渺茫的希望,其良苦用心,不过是逐渐把他们引向思考美好生活的道路。这条道路与一般人追求不死的道路看上去相差几希,却需要细细辩难才能逐渐接近。而这种辩难,却是只能靠自己达到的。所以,苏格拉底哪怕到了后,也警告大家,不要把他的话当做后的真理:

5、苏格拉底死前遗言

(1)、如果他赢得这个官司,就是他所蔑视的雅典民主的胜利,因为这个体制并没有迫害这个城邦的英雄人物。所以他要不断挑衅陪审团,以死证明雅典民主是错误的,而无罪释放只会证明他反对的东西的正确性。

(2)、而苏格拉底的行事风格更是树敌不少。苏格拉底经常走到街上与人讨论哲学。他用独特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提问,步步使对方答案破绽百出。他认为:“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对一切皆无所知。”他用这种方式揭露人们认识上的无知。但大多人讨厌这种被骚扰、后逼迫承认自己无知的方式。以下是“苏格拉底式对话”的例子:

(3)、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之死。被囚禁的苏格拉底喝下毒水自杀。在他的心脏跳动时,苏格拉底平静地举起左手,表明他的信仰没有改变!周围悲伤的人们使这幅画更加悲剧。新古典主义的手法给这幅画一种凝重、刚毅、冰冷的艺术效果。

(4)、决定自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想以死来摆脱一切。请问大师,人死以后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吗?

(5)、阿波罗神肯定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聪明的人。

(6)、这个故事警醒着人们,如果你想活出自我,向往成功,就应该牢记这句至理名言:

(7)、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自杀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它违背了人们赖以寄托全部道德的对生命的崇拜,从而自杀是不道德的、不正常的,是社会病理学的一种现象(《论自杀》)。在现代社会病理学分析之下,阿基里斯与苏格拉底这些超凡卓绝的自杀者,原来不过是得了一种病。有意思的是,早在涂尔干认为自杀是一种病之前,苏格拉底倒觉得活着是一种病:“人在死后,灵魂可以摆脱人生的疾病,抵达与自身相似相同之境”(《斐多》84b)。他死前后的话是:“克里同,别忘了向阿斯克勒庇俄斯献祭一只公鸡”(118a)——按照希腊人的习俗,疾病痊愈后要向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献祭,而对苏格拉底来说,献祭医神(也是毒药之神)一只公鸡(日神与胜利的象征),是为了感谢他药(毒芹)到病除,如同白天战胜了黑暗,神用死亡了生命这一漫长的疾病(Geddes:ThePhaedoofPlato)。

(8)、这个故事也揭示了西方法律文化中的慎重,苏格拉底逃走会导致当时雅典法律的性受到破坏。因为自身认为法律不公正,就有合理的理由逃走这是不应该发生的。

(9)、我们仔细看科比斯和西米阿斯的说法,他们所担心的其实都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个体是否能在死后依然有知觉。他们认为,苏格拉底自始至终所要论证的,也是每个个体在死后能否依然活着。他们之所以能在苏格拉底的每个说法中发现问题,直到在辩论中被苏格拉底驳得理屈词穷了,还终究意难平,原因之一就在于,苏格拉底其实并不是在直接回答他们的这个问题:人是否能长生不老。在苏格拉底给出的每个说法和他们所要得到的解释之间,总有着一层隔膜。

(10)、有了这种生死辩证法,禁止自杀的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苏格拉底的哲学解释下,自杀禁令不再仅仅具有神话或法律的意义了。

(11)、苏格拉底: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气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

(12)、既然苏格拉底说人是神的属下,自杀就是无故离开神,那么,难道他自己的死不是无故离开神吗?既然他有很多机会逃走,他主动等死不就是放弃了亲近神的机会吗?科比斯抓住苏格拉底的这个矛盾,确实抓得很准。

(13)、这整段关于自杀的讨论,才是苏格拉底卖的一个大的关子。后面科比斯提出的疑问,才是苏格拉底真正想要的。

(14)、也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失业的青年徘徊在台北火车站前,望著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色发愣,想找一个有钱人的座车撞上去自杀,以便让贫穷的老母亲得到一笔抚恤金过日子。正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有一个高贵美丽的小姐经过他面前,对他微微一笑的点了个头,这个青年一高兴,倒忘了寻死;第二天他居然得到了一份工作养家,便不想死了!

(15)、可以说,现在已由人权扩展到生权的时代,不只是有人才有生命,大地一切众生,情与无情都有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所以佛教虽然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有时不小心伤害虫蚁、蚊蝇等,虽然法律上没有刑责,但于道德有亏;不该伤害的,如山河大地,乃至动植物,都应该善加保护,如果肆意破坏、伤害,都是广义的杀生。

(16)、但是,苏格拉底真的是死于雅典陪审制吗?苏格拉底真的是为了维护雅典法律的,才选择自杀而不是逃亡的吗?

(17)、从以上记载可知,自杀的方法虽然有种种的不同,但自杀者自始至终,痛苦了了在心,而且在将死之时,意识转清,过去和现在的景象,映现分明,因此所感受的痛苦也就更加的深刻。

(18)、Bostock在解释苏格拉底论灵魂不朽时,作出了一个有趣的区分:灵魂不朽要么是指(1)灵魂可能死了而依然存在,要么是指(2)灵魂不会不存在。而这两点并不能相互推出。第一个意思好象很奇怪,但这恰恰可能是苏格拉底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苏格拉底在反驳科比斯的后一个诘难时,用冷热来比喻生死。他说,灵魂,作为生命之源,不可能是死的,正如火不可能是冷的,雪不可能是热的。但这并不是说,寒冷侵入不了热火,热量进入不了冰雪。不过,一旦火遭到冷的袭击,就不再是火了,而雪一旦遇到热,也就不再是雪了。所以,虽然某一团火熄灭了,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冷的火;虽然某一堆雪融化了,我们也没有看到热的雪。所以,苏格拉底说,我们看不到死的灵魂,因为一旦死了,就不是灵魂了。所以,这里的灵魂不朽之说,所指的更接近于第一种理解,而不是第二种。如果这样,那么,这就不能证明灵魂不会灭亡,而只能证明我们看不到死的灵魂。(8)

(19)、不,我已经习惯了,就好像习惯了绞盘断断续续的咔嗒声一样。而你也不介意鹅嘎嘎地叫。

(20)、活着,或者说“继续下去”仅仅是我们对我们熟悉世界的路径依赖罢了。

(1)、不过,我们可以转苦为乐,就等于一间房子,本来是黑暗的,我们只要点个灯,就可以转暗为明。人生懂得一“转”很重要,转坏为好,转恶为善。懂得转身,退一步想,海阔天空;懂得回头,后面的半个世界,更是无比宽广。

(2)、这种解释能够把问题简化,似乎能否自杀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问题。不能自杀仅仅是出于对神的服从,而不是因为自杀在理论上不对。其实,不仅Geddes讲的苏格拉底这里,Geddes自己的思考也是依照这个思路的。他在NoteE里面叙述了古代人很多对死的讨论,意在给出苏格拉底的讨论的思想文化背景,似乎告诉我们,死比生好并不是苏格拉底一个人的古怪之论,而是古希腊很多思想家的共同看法;而在紧接着的NoteF中,他又综述了古希腊思想和法律中对自杀的惩罚与否定。他又告诉我们,否定自杀也不是苏格拉底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发明,而是古希腊社会一种普遍的观念,甚至被写进了法律当中。(7)Geddes自己丝毫没有感到他这两段注之间有什么矛盾,因为在他看来,死比生好是一种哲学观念,而不准自杀只是一个神法或人法的规定。哲学是供思考的,法律只要遵守就是了,不必问有什么道理。

(3)、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苏格拉底真的死于雅典陪审制吗?

(4)、死亡问题也是一样。要考察人在死后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实并不能告诉人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而只是把身体的筋骨变成了灵魂的筋骨来考察。这样的考察,到后即使能证明生命会在灵魂中延续,也还是无法告诉人什么是好的生活。苏格拉底用次航来反驳科比斯的说法,并不是证明,灵魂确实会像一件永远不坏的衣服那样,无论多少身体穿过了都依然完好,而是告诉科比斯,其实他的这种阿那克萨格拉式的问法本来就是不对的。

(5)、与苏格拉底同区的老友克里同,对这场申辩的结果感到痛苦而困惑。在苏格拉底行刑的前一天,克里同彻夜无眠,在拂晓前潜入狱中营救老友,却发现苏格拉底本人浑若无事,沉睡正酣。克里同不忍打扰老友安眠,就坐在床边看着他,等他醒来。——顺便一提,有学者认为,这表明克里同“嫉妒苏格拉底将生死置之度外”,“有意拖延时间,直至延误了时机”(普拉克,“法的统治的神话基础”,《米诺斯》附录)。这种阐释或许有其道理,同时也反映出阐释者猥琐的心灵:他不能理解什么叫做终生的友谊。

(6)、斐多坐在苏格拉底脚边仰望着老师,苏格拉底俯身轻抚斐多的头发,这是《斐多》篇中动人的一幕。斐多将苏格拉底比作赫拉克勒斯,把自己比作这位大英雄的子侄与战友伊俄拉俄斯(《斐多》89bc):英雄赫拉克勒斯历经磨难,后身中剧毒,不堪忍受痛苦与耻辱自杀而死,由此结束了他在人间的苦难,升上奥林波斯山成为不朽的天神——他是神话传说中第一个高贵的自杀者,也是第一个主动结束生命后获得不朽的人;而斐多在苏格拉底死后离开雅典,把他的故事带到费琉斯(Phlius,此地与底比斯关系密切,属于毕达哥拉斯派共同体),此后回到家乡厄里斯(Elis),创立了厄里斯学派(这代表了雅典文化对伯罗奔尼撒地区的征服,此系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如大力神的战友伊俄拉俄斯那样,后死者完成了对朋友的义务,记载苏格拉底之死的篇章当之无愧名曰《斐多》。

(7)、阎罗王说:“因为你写的书现在还在世间流传,你的文字对人心造成的伤害还在持续扩散中,必须等你在世间所写的文字影响力消失了,你的罪业才有办法消灭,到时你才能超生。”这个人一听真是大惊失色,想不到自己一时愚痴所造下的罪业,真是无边无量,不知何时才能消除。

(8)、以上是苏格拉底的第二次申辩。苏格拉底的两次申辩充满了反讽意味,可以说是他修辞技艺的巅峰展示:第一次他站在城邦法律的对立面,迫使公民大会根据城邦法律判处了自己死刑,实际上用输掉辩论赢得了辩论;第二次他又站在城邦法律一面,代表城邦法律判处了自己死刑,再次用输掉辩论赢得了辩论。而要让苏格拉底代表城邦法律讲出那样一篇虚虚实实的说辞来,非克里同而不办。柏拉图因之特别提醒我们注意此篇对话的对象,名之曰《克里同》。克里同是苏格拉底不愿伤害的人之《克里同》篇则是柏拉图笔下锋芒逼人的苏格拉底温柔的一次对话。不少研究者以该篇为依据、实打实地论证苏格拉底的“法律观”或“义务观”(《克里同》篇的副标题为“论义务”),恐怕也和“我亲爱的朋友克里同”一样,君子被“欺之以方”了。

(9)、如果你确定自己得了绝症——如果你只剩下宝贵的时间,你一定会用你剩下的生命去思考你是谁,而不会浪费时间继续自我放纵,沉迷于恐惧和慵懒之中,不会去迎合自己的野心。现在就快乐起来,不需要任何理由——否则你永远不会快乐。

(10)、“而我,在那里真是感觉很奇怪。我不像在要死的人身边那样充满怜悯。伊科克拉底,因为这人在我看来很幸福。从他的行事之道和他的语言来看,他死得那么无畏和高贵,我确实觉得好象他哪怕是走向冥府还不乏神佑。他到了那里会很快乐。只要有过别人在那里快乐,他在那儿一定快乐。因此我不像在一般哀悼的场合下那样充满怜悯。但我们也不像平时那样因谈论哲学而享受快乐。其实我们都在谈哲学的话题。而是一种我不熟悉的感受,是一种奇怪的混合,不仅有快乐,痛苦也搅在一起,毕竟我们想到他马上要死了。在场的人差不多都这样,这边正笑着,一会就哭了。我们当中阿波罗多罗斯尤其这样。你该知道这个人,知道他的性情。”(58e1-59b1)

(11)、然而讽刺的是近的研究表明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是公正公平,绝无悲剧在内的。

(12)、苏格拉底的学说的确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13)、在台湾,许多忧郁症患者初期时没能及时求诊,或是没有看对科别,失去了向亲友或是医生求助的好时机,自杀意念高涨,因而导致自杀死亡的比率越来越高。其实有情绪上的困扰时,如果能及早观察、分析并寻求正确的调节,将可减低许多自杀的机率。有鉴于此,像台湾新营医院已开办忧郁症特别门诊,并且提供忧郁指数量表,让民众自我检测,降低自杀的意念。

(14)、当时的投票表决规则,其实对苏格拉底也是有利的。

(15)、科比斯的说法中隐含了不朽(’αθ?νατο?)与不灭(’αν?λεθρο?)之间的区分。在希腊文中,这两个词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都是指不死。但科比斯用前一个时,指的是,灵魂不会和身体一同死去,用后一个时,指的是灵魂不会终消亡。苏格拉底则借助科比斯的区分,把这两个含义的区别更强化了。这种区别在汉语的翻译中似乎变得更为明显,因为汉语的不朽不仅有不死的意思,而且有不腐败的意思。其实,身体变成尸体,这种死就是一种腐败或朽坏。严格说来,身体之死甚至只是一种朽坏,因为我们并不是在一具尸体完全腐烂得没有了的时候,才说这个人死了。易朽的身体何尝是易灭的?这样看来,讨论灵魂是否不灭,似乎就不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家所关心的,难道真的是灵魂是否会终消失吗?为苏格拉底担心的人们,不都是存着一丝贪生怕死之心,怕灵魂也会变成尸体吗?灵魂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谁也没有认真想过。

(16)、人当然不可能在恐惧中生活,但面对死亡的恐惧,他却必然要寻找消除恐惧的办法。既然练习死亡不可能让人忘掉或消除死亡,那么的道路就是不断追问好,从而找到战胜死亡和恐惧的道路。

(17)、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力量、智慧、激情等各方面都超逾常人,此之谓卓越(Arete)。比如希腊头号英雄阿基里斯,得知爱友被杀,痛不欲生,恸哭一天一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第二天上阵杀敌勇猛如故,一天之内手刃仇人赫克托,真英雄也。报仇之后,阿基里斯余恨未消,又足足痛哭了四夜一天,英雄情长,爱恨都要比一般人强烈万倍。再看《伊利亚特》里其他各路英雄,个个都是极尽人生哀乐,笑便纵声大笑,哭便放声嚎啕,唯有奥德修斯一人,只见过他笑、没见过他哭,荷马后来让他在《奥德赛》里哭了个够。唯有英雄人物的悲欢才能得到诗人浓墨重彩的描绘,这本是英雄的特权;不止是英雄们,奥林波斯山上的神明同样哭笑随心、无节制无限度,诗中渲染诸神纵情悲欢的段落随处可见。

(18)、《斐多篇》让我们推导出,人生在世,就是灵魂的生命原则通过肉体实现在每个个体身上。肉体一方面是生命的承载者,另一方面也是生命原则的障碍。没有肉体就没有生命,但肉体时刻妨碍人们过真正的好日子。于是,灵魂与肉体永远处在激烈的斗争之中。要么灵魂通过辩证法战胜身体,人获得美好的生活;要么身体战胜灵魂,辩证法死亡,人变成行尸走肉。不会有中间状态,即不好不坏的个体生命。之所以辩证法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人们必须时时刻刻与肉体交战。也正是因为这种无休止的战争,苏格拉底要追求美好生活,他的死就成为了必然。

(19)、李贽故居位于泉州天后宫前方右侧不远处,两者之间隔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规模宏大、富丽壮观,信众如潮,李贽故居偏居一隅,狭小寂静,访者寥寥。作为闽南本土诞生的第一位(也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思想家,李贽是泉州古城历史人物中泰山北斗般的存在。泉州古城之所以堪称伟大,在我眼里,并非只是外贸、宗教的因素,主要还是因为有李贽这样的伟大思想者。

(20)、“自杀了以后,家里的亲人情何以堪?难道要他们为你背债吗?”

(1)、所以,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自杀只有增加问题,甚至只会增加痛苦。比方说,我自杀了,就会带给我的家人、朋友、亲戚、同学,乃至认识我的人无比的痛苦,有时还会把一些未了的责任加诸给他们,增加他们的负担。再说,国家栽培我、大众成就我,正当能为社会服务的时候,却因故自杀死了,这就是社会成本的浪费。因此,一个人的自杀,不但造成社会的损失,并且拖累了许多人,辜负许多关心我、爱护我的人,真是情何以堪。

(2)、编辑:慈怀读书(ID:cihuairead)

(3)、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隐忧,尤其在台湾更经常发生父母强带儿女一同自杀的案件。请问大师,佛教对自杀行为与道德问题有何看法?

(4)、答:“人死一了百了”,这种对生命的错误见解,普遍存在于一般人的心里,因此常见有人在遇到无法排解的困难或挫折时,就消极地想要自杀,希望以死来摆脱一切。

(5)、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希腊哲学家,他提倡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但反对当权者。

(6)、难道苏格拉底的哲学,这美的音乐,就仅只是哄骗人们忘记死亡的摇篮曲吗?到了后,也许西米阿斯心里已经在问这个问题了。而苏格拉底自己,显然已经无数次问过这个问题。到了大限将来的时刻,他一定已经很清楚,如果每个人死后就是要消失的,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把死的变成活的,所以取消死亡必将徒劳无功,每次取消死亡的努力只可能陷入第二种,即忘记死亡。既然明明知道死亡是真真切切的,假装看不见当然不是好的态度。于是,苏格拉底从取消死亡和忘记死亡转向了战胜死亡。

(7)、人的一生只能活一次,每个人都是的,别人代替不了,所以要正视“生命的一次性”与“不可替代性”,对自己的生命给予重视与尊严。当你懂得尊重生命,知道生命存在的可贵与难得,就会珍惜生命,而不会因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丧失生存的意志而自杀。

(8)、是不是意外?这500人的陪审团,并没有像我们想的一样,是政府的打手或者爪牙,他们完全可以不买账,而奉行独立裁判的原则裁断案件。你看,在雅典时期,控告与陪审就是有效分离的,政府想要给谁定罪,还要先经过陪审这一关。

(9)、总之,如何活出自在,这是教育家的责任,也是媒体的责任;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一旦国家遭逢重大的灾害变故后,如何防治灾民自杀,这是需要全民一起来关注的重要课题。

(10)、面对这一切,面对这个世界,面对当下这个时代你会怎么看?

(11)、加缪又将一切归于荒诞,面对荒诞的世界,自杀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

(12)、对柏拉图的死亡观的理解,我们不能受基督教的影响太大,也不能罩在海德格尔的影子下解读。虽然后面各种关于怕死的说法无不与《斐多篇》有各种各样的关联,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不可能有一个清晰的死后世界的观念,也不可能有向死而生的想法。但柏拉图确实有一个明确的“的好”的理念。对死亡、灵魂、不朽的一切探讨,都以这个观念为核心。在人们面对死亡的恐惧走投无路的时候,寻找好的生活就不再是一种奢侈的清谈,而成为一种必须。苏格拉底正是这样逼迫自己的弟子们求学问道的。

(13)、苏格拉底并没有说服人们死比生好,但他至少证明了一点,即,肉体的死生本身都不是的好与不好。生固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固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究竟是生好,还是死好,取决于别的更重要的好恶。死是否好,取决于死后是否会到好的去处、得到好的享受、进入好的状态;生是否好,也取决于生时是否幸福、是否敬神、是否真正在过好日子。

(14)、其实,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5)、尤其,自杀者当时的心情,必定是带著一种心灵的创伤,是在痛苦、哀伤、无助、绝望、焦虑,甚至是愤怒、嗔恨、懊悔的情绪中死去,就凭当下这么一念,死后必定堕入地狱、恶鬼、畜生,这就是《俱舍论》所讲的“业道”。

(16)、苏格拉底天天喜欢在大街上跟人讨论哲学,是公认的智者。

(17)、苏格拉底并没有真的认为,人可以像退掉蝉蜕一样离开肉体,从而进入灵魂不朽的境界。灵魂不是一个器官,而是一个原则,是使生命成为生命的理念。人只有地以这个理念为中心,才可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获得纯粹和美好的存在。说每个哲学家都该练习死亡,并不是让每个人都要去自杀,而是让每个人都去认真思考活着的意义。而悖谬的是,恰恰是在面对个体的死亡的时候,人们才会真切地理解生命的美好是什么。把灵魂不朽理解为长生不老,恰恰是另外一种追求肉体享乐的人生道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格拉底 死前精辟1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