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浅析和意义精辟125条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1、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意思

(1)、王阳明“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学术宗旨,是他一生的思想精华总结,高度思想的概括。

(2)、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

(3)、所谓背景阅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王阳明的生平及思想脉络做一个大概了解;二是王阳明心学是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所以要追溯源流,比如《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否则读不懂心学的。如果你的基础很好,那么这个背景阅读可以跳过,直接读王阳明的原著。

(4)、王阳明晚年对心学理论进行总结得出四句话,这四句精炼的话完整描述了心学理论体系,这四句话即是著名的四句教。学心学,首要在于准确理解心学理论,重点在于“事上练”。因此学习心学,先要正确理解四句教。

(5)、万历二十年(1592),周汝登在南京的讲学会上提出四句教来讨论。许孚远写了一篇《九谛》,主张性体至善无恶,反对以无善无恶为宗。周汝登写《九解》,发挥了四无说。明末顾宪成直接反对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6)、(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7)、知、行其实是心地功夫的两面,互为表里,是不可分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如果先有个所谓的“知”,那一定是知识,那就是妄念,而不是良知了。

(8)、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良知真的无所不能吗?

(9)、这“四句教”,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高概括。看上去清楚,读起来晓畅,但因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很可能真正明白的就没有几个。

(10)、释义:我的心,我的良知已经光明了,没有杂念邪念了,那还求索什么呢?我已经满足了。

(11)、钱穆先生是研究宋明理学的大家,他写的这本书很薄,但高屋建瓴,条理清晰,厚积而薄发。特别是该书梳理出来的王学大纲实在是精彩。对于初学心学的人来讲,要了解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及后学发展流变,该书是不二选择。

(12)、我们在不停地去成就事情时,所练的就是找到适宜我们的道理。

(13)、阳明针对这些提示:“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工夫亦未尝知也。”把静坐一概当成禅修,是不懂阳明前面的三句教、不懂由悟心到良知的转换。静坐和常惺惺是为了悟见良知这个心的本体,直承先圣本意,功夫(为善去恶)才有了落实处。能见这个道理,也就不会变成禅。反之,非禅即理。

(14)、三: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确精察处就是知,强调知行合一。

(15)、这个道理还适用于方方面面,比如不同的行业与职业,不同的出身和背景,以及不同的人。拿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值得别人赞美和欣赏的地方,人人能够懂得和秉持此点,人与人的疏远和矛盾也能缓和很多。

(16)、良知是一种本能,理论上,致良知也是一种本能。但人人皆有的本能——良知被遮蔽后,致良知就丧失了本能的性质,王阳明让你去事上练的目的,就是让“致良知”重新回归本能。

(17)、心之体是无善无恶的话,那么意之动的有善有恶是从哪里来的?

(18)、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理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19)、王阳明的心学,是治国之道也是修身之道。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致良知”皆是核心的部分。“致良知”的种种方法中,“知善恶”又是核心的一种。一个人学习践行良知可以修身齐家,一个国家弘扬良知精神就会富强清明。这也是阳明心学带给现代人大的启示。

(20)、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2、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浅析和意义

(1)、 一个大学生去探访一退休的老领导,问:“前辈,我怎么能像您一样功绩卓著、受人尊重、一生辉煌、老有所养呢?”

(2)、根据朱熹的这一穷理论,就是任何事物的性质就是固有的天理,把人的意愿完全割裂开来看问题,人的认知放在事物之外。物理与吾心,不得契合,根本没有格物效果。

(3)、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

(4)、显然,席书问的不是这个,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迷,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

(5)、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

(6)、(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7)、❖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大客座讲师 

(8)、该句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

(9)、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唯有你自己清楚。这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致良知了。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10)、王阳明并没有否定弟子王畿提出的“四无说”,而是说:

(11)、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12)、心体即天即道,良知是心体,因此良知即天即道。经由这个转换,本来微妙难知的心体现在具有了一个儒家传统的形式,而阳明心学也顺利地从禅的意境回到了先儒关于心性和天理的传统思维上来。由此跳过浩如烟海的儒家文献义理而直接上承先儒的本旨,完成了对理学道问学方式的批判。此论以禅机阐发儒道的本原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指明即使是常人也可以通过格致而明圣人之理、行圣人之事(仁义礼智)。

(1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14)、因此,这第一句教给我们的大启示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本心,不要丧失自己的信念,因为无论你身处的环境如何,只要有决心总是可以变成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15)、王阳明道:“这种人是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行分为两截。《大学》中有两句话叫‘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说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16)、将这落到人的德性上,开放到后,便是道家的道德;放空到后,便是佛家的慈悲;这便是之善。而在中间和中途,便正是王阳明所谓的善恶——是一种开放还是封闭自己、放空还是固守自我的趋势,而不是确定的范畴和类别。只要合乎开放和放空的趋势,便正是善,合乎的程度便是善的程度;只要违背开放和放空的趋势,便正是恶,违背的程度便是恶的程度。前者譬如无私,后者譬如有私。

(17)、接下来是顺理成章的。“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至此,阳明所悟的大道可以一言而喻,就是致良知的简易广大。其简易处(针对理学而言),只需认得良知即是心即是天理,在日用中入手克服私欲即是道;至其广大处,可以直通圣境。

(18)、阿难听完佛陀的开示表示自己都明白了,但佛陀必然是看出他还不到火候,因为真明白的不会说自己都明白,就又试他一下:举起自己的右手,问阿难“看见了吗”?

(19)、王阳明说过这样的话:“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睁开。”

(20)、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

3、王阳明心学全集完整版

(1)、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穷理,在认识观点上都是唯心主义学说,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

(2)、致良知,原本是自然而然的。但所有人都说了太多假话,做了太多违背良知的事,已经成了混账,自己竟然还不知。

(3)、宋代朱子理学成为主流。朱子主张穷致物理,所以阳明先生早年也曾经和许多儒生一样,对着院里的竹子拼命用功,甚至累出病来。龙场悟道以后,才发现原来格物致知应该在身心上用功。“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因此阳明所说的格物,与朱子不同,不再局限于有形的物体,而是对意识行为(心体起用)的发端处搜污剔垢、去私存公。

(4)、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5)、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6)、他自己后来总结说,我43岁以前,做事还尚有乡愿意思(考虑个人得失)。现在开始,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即便天下人都说我太狂,我也只依良知行事。

(7)、王阳明名言七:“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佛说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妙明真心,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阳明前无古人的创见,就是在顿悟中吸收了佛法的精义,把它圆融地转换成儒家的良知观念。这个转换看似简单,其实极难。阳明先生是大儒,在禅意和儒家经典之间腾挪自如,提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在这个极其复杂的心灵体验的过程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

(9)、而王阳明的“格物”是不断去恶以使心完全回归为明晰的理,指的是理无须外求,不断地为善去恶理就越来越明晰起来)。

(10)、如何成为丈夫的宰相?女性的智慧到底是什么?

(11)、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杨)仕德(即杨骥)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12)、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体。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好的练心,自然是好的事上练。

(13)、北京信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便以传承中华文化为高使命,致力于“传播国学智慧,承载孝道文明”,实现文化报国之宗旨,“家文化”则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它牵动着家族的事业、子女的传承和女人经营家庭的智慧,它是所有人事业兴旺、妻贤子孝、健康幸福本源的智慧。

(14)、这不是劝诫,因为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如此,我们才是在安顿自己的心,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

(15)、北大杨子的通识类作品,深入浅出。虽然只有第14讲是王阳明,但要真正了解心学,也需要掌握理学的大背景和儒学发展至心学的脉络。

(16)、王阳明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立即察觉到传播心学世界观的机会来了,于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17)、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的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18)、到底什么是良知?世间善恶是非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以前三妻四妾是不违道德的,如今却已不是。但一个时代的道德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为一个时代的人心中所明了,为人行事时自己心中是明白的,纵然是恶人行恶,他心中其实也自知是恶,只是有更强大的执念左右着他,而这份自知,正是良知。

(19)、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20)、显然,“一念发动处”便是“行”,所以,意念也就是“行”,而“不善的念”便是指人的私欲之念,人人都有良知,但由于人人生存在世,有这样那样的欲望,私欲之念是不可避免的,而它遮蔽了良知,所以,必须及时消除,特别是要在“发动处有不善”时,立刻消除,如此,才能使“良知”这一心之本体得以恢复。

4、王阳明心学四句教,你真的理解了吗

(1)、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钱德洪认为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则认为这只是权宜之法,若心是无善无恶的心,那么意、知与物也皆是无善无恶的了。

(2)、阳明学在做功夫方面,是被理学家诟病。弟子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这是用禅宗达摩祖师故事,直指人心。又论为学工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这与参禅观照的区别在哪里?历来人们争论,也是因为同样的疑惑。

(3)、接着,佛陀“以逻辑破逻辑”,以“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把阿难的各种攀缘妄识怎么露头的就怎么打回去。阿难痛哭流涕,请求佛陀还是“明示”吧,佛陀看到时机已到就答应了阿难以及诸大众准备“开示”。

(4)、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5)、他对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感到不满意,想用实践去验证这些大学问,结果一无所得。

(6)、但一遇问题,麻烦就来了,怎么做都不能让别人和自己满意,有时候甚至无法解决。

(7)、“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8)、一直到30岁之后,确切地说是在31岁的时候,他才感到佛系、道系都不靠谱。

(9)、提问者这么说也没错,是有利根之人。阳明先生生前和他俩弟子有过对答。王機认为这四句话应该是:“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意思就是,既然人的本心没有善恶区别,那么按逻辑推理来说,人的意念也就没有善恶区别,人的良知也是无善无恶的,意念所及之物也同样没有善恶区别。

(10)、这四句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11)、所以阳明心学四句教的侧重点还是落在安顿自心上的,心不得安顿,之后的一切都谈不上,永远做不彻底。但做本身却是安顿自心的好方式,王阳明所谓事上磨练。怎么做?王阳明这四句话说白了,只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件平实的事:无事时心中少些杂念、但求清静安稳,有事时要明辨其中是非善恶,然后守住自己的良心,并遵从自己的良心去行事为人。

(12)、一:朱熹之理学,乃师承宋初以来的儒学,到朱熹时形成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仍以宋初程颐、程灏开创的理学命名,朱熹为集大成者。

(13)、▲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故长称“王阳明”

(14)、当了主要领导,正是年富力强,有魄力,有胆识,上上下下,单位各项事务打理得“无声有色”,各种荣誉接踵而至,领导、员工民心所向。

(15)、以往人们定义和理解善恶,运用的办法往往是范畴和归类,也就是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事是善、什么事是恶,恰恰错了,因为违背天道。前面已说了佛道的根本教义,那说的正是天道,是一切相对、万法空性的至大至深之境。而划范畴、列类别,依凭和造成的却恰是僵化和局限,违于天道。儒家的仁义礼教后来成了伪善的面具和人性的牢笼,除了后人的理解运用不当,还因为其本身就有着这样的不良基因。

(16)、到底什么是良知?世间善恶是非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以前三妻四妾是不违道德的,如今却已不是。但一个时代的道德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为一个时代的人心中所明了,为人行事时自己心中是明白的,纵然是恶人行恶,他心中其实也自知是恶,只是有更强大的执念左右着他,而这份自知,正是良知。

(17)、▲王阳明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书法圣地兰亭镇以南2里许的仙暇山庄内

(18)、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19)、《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20)、这两种理解都有偏颇。真正理解了其中道理,就能知道王阳明的提法,正是恰当。其中的关键正是“善恶”的概念,即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5、王阳明心学四句教书法

(1)、第这一消除的过程其实已经是“行”了,因而,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他批评那些将知行二者相隔离的(似乎是暗指朱熹的“知先行后”),认为是错误的,他要对症下药来治这毛病。他说:“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传习录》)他还说:“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传习录》)

(2)、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3)、佛法起用在“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管住自己的“色声香味触”就行,同时却也因为这种方式把自己限制住了——只要把意识向外就犯戒,如此以来就只能处理自己的感觉,甚至连“助人为乐”都成了问题——对境起心动念了;道家看准天时,不到那个时候谁都没办法,这才是庄子“诟病”孔子的入手处——瞎忙活,所以道家的人都说孔子那是“笨”、是“徒劳”,然而到了要变的时候,也是谁都没办法保持原样的,这时候能成事,道家就开始出山了。

(4)、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5)、这个四句教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晚年所提出的,针对的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意思是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美,要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美;不同文化的美能够和谐并存,便能和合一体、世界大同。

(6)、这“四心”人是生来就有的,根本无需攀缘尘境:这次你看到有人倒霉动了恻隐之心,下次见其他人倒霉还会动,恻隐之心并不会因人而异。若硬要说希望谁倒霉,那就先品品这个心思是与生俱来的吗?

(7)、“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8)、“格”就是知明,判断。“物”就是万事万物。“格物”就是判断天下万事万物的形成之理由。

(9)、口气很大,然而什么是第一等德业,他心里其实也很懵圈。

(10)、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1)、出自钱钟书《谈艺录》的这四句教,前两句告诉我们,纵然东西方文化再有不同,东方人和西方人毕竟都是人,心理上本没有根本差别,只要肯相互体谅就完全有相互理解和会通的可能。后两句告诉我们,纵然南学北学特质差异明显,而天地宇宙本为一体,世间大道本来是因此完全存在统一的可能。

(12)、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指的心,这句话是说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心就知道这事是善还是恶。这无法推理证明,但可以举例子说明。比如,我们知道无缘无故打人就是恶,再比如,为了救人而击倒歹徒就是善。同样是打人,一恶一善,我们的心是明了的。

(13)、他说的这句话,简直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翻版,慧能大师说的是“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圣人所悟的都是一回事,都是那个真心本性,就是那个“知”。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是本心自然的存在状态,也就是未发之中,善与恶都是经验世界中的东西。在未发之中,没有办法判断善与恶,心本身就是价值的原点,就象秤的原点一样,没有东西就在原点平衡,有了东西才知其轻重。像人的眼睛一样,没有任何颜色,但能够分辨任何颜色,如果眼睛有颜色,那么就不能辨别颜色了。心只有是无善无恶的才能辨别善与恶,镜子里面什么都没有才能照东西,因此说,无善五恶心之体。

(15)、看似很简单的三个字,其背后隐藏着阳明心学的天机。

(16)、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

(17)、    一般像这样有生命力的文字,通常都要经过长时间的不同的人的集体创作,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打磨,才有可能写的出来,但王阳明一个人就可以总结出来,这已经说明了全部的问题。

(18)、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19)、其中心学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20)、如何打通孩子心窍让孩子迷上学习,让学习变成一种享受?

(1)、“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2)、王阳明笑了:“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

(3)、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劳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杂草,而且他经常浇灌花朵,这怎么能说是没有培养善,没有铲除恶呢!

(4)、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5)、假如每个民族和国家的人都能真正领会、接受和遵循这句话,那么民族和国家的误解和矛盾也就没有了,至少会少很多。孔老夫子所说的“和而不同”,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6)、如果我们用现代心理学来描述“良知”,就是这样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情境时,它不会导致我们的直接反应,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快速评价思维,这个评价思维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自动闪现,迅如闪电,如你所知,这个评价思维就是良知。

(7)、人从出生到成人为一个物体,心也是在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意和恶意。善恶之意应重在后天是否有良知教育,良知教育才是从善的可靠保障。

(8)、王阳明曾说过,他之前强调要在事上练,后面发现这还不够,于是提出“必有事”的概念。什么叫“必有事”?就是不管有事无事,都需要练心,无时无刻不检查自己的内心,去掉自己的私欲。

(9)、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10)、他说以心之体无善无恶,合下便成一个空。空则一切解脱,无复挂碍,何善非恶?以无善无恶只是心之不着于有,究竟且成一个混。混则一切含糊,无复拣择,何恶非善?这个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通过东林书院的传播而影响很大。

(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莫过于融万物于“无声无色”,方显你的本能心态,你个人的境界。

(12)、阳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13)、但是,还有比信仰更伟大的力量,那就是本能。

(14)、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好的归宿。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例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

(15)、老领导继续说:“年轻人,我用我大半辈子的经验告诉你,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人,说明他有精力;能做得“有声无色”的人,说明他有活力;能做得“无声有色”的人,说明他有魄力;能做得“无声无色”的人,那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也是做事的高境界。”

(16)、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因为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17)、比如得到一笔确凿的不义之财,我们先出现的是对这份不义之财的是非评价,而不是行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这个是非评价就是良知。它先天而来,自动自发,不受你控制。

(18)、而知行合一的前提是,格物致知,将一件事研究到,变成自己的知识。

(19)、    这四句话精妙,说玄乎一点,可以从这四句话当中看出,王阳明的文治武功已经进入化境,不然这四句话是讲不出来的,因为它几乎囊括整个心学的核心秘密,并且横看成岭侧成峰,而且它有一种运动性在里面,一种发展性在里面,整个句子是活的,不是死的,首先我们来看两种惯常解释:

(20)、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1)、虽然这个心体是没有善恶的,但是它有它的属性。当外界的事物不符合这个心体的属性时,我们会产生一个评价善恶的念,这叫做有善有恶意之动。比如良知有仁爱的属性,那么看到有人实施暴力,我们就会做出善恶的判断。

(2)、通俗而言,我们的心不动,就等于是死的,等于没有。心必须要去万事万物上呈现出来,才是真正的心。遇到美女,心就会指示眼睛去思无邪的欣赏,闻到美味,心就会指示嘴巴去无贪欲的品尝。

(3)、现在退下来了。你看,我天天养养花,喂喂鸟,优哉游哉,此生无悔。大学生听得一脸糊涂。

(4)、次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里有两重意思,需要辨明。意的第一重含义,是真心的显现妙用,所谓感而遂通。《中庸》讲天下至诚,《大学》讲诚意。意的第二重含义,是私心妄念。在佛教,则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5)、意是指意念,意念就是心动。善恶是与人的意念同时出现的。一是说心本无善恶,善恶是由于心动产生的。人只要有意念心就动,心动就不可能是中性的,心动产生意念,意念不是向善就是向恶。二是指人的心中一旦有“善”或“恶”,心就不再平静了,就会有“动”。这是因为“善”和“恶”都是有“意”的,心一有“意”,就有所指,就将产生欲望。所以,人只要心动,只要一有意欲,就必然相伴而出现善或恶。意动是知也是行。从这里也可引申出,只要有知有行就必然会出现善恶,非善即恶,非恶即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浅析和意义精辟1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