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1、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名句
(1)、虽然这小说的作者现在还名不见经传,但是并不妨碍我对这篇小说的喜爱。小说中少年有三位老朋友,一个聋子,一个哑巴,一个瞎子,通过与这三个老朋友的际遇,勾勒了一幅浮生若梦的情感画卷,透露着一种对人生、岁月静然窥探的灵气。小说的语言诗化,长短句交错,人物的存在不为写实,更像是作为符号存在。全篇氤氲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缘分的游离感。人物的飘零、苦闷、善良,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导致了出世与入世的冲突,在冲突的后,岁月无声又包囊了一切,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获得了自我的救赎与内心的通达。
(2)、小说集 :《恶棍列传》《小径分岔的花园》《虚构集》《布罗迪报告》《沙之书》《梦之书》《阿莱夫》《杜撰集》《莎士比亚的记忆》
(3)、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后是无尽的苍穹。
(4)、我重新踏上过去的小径突然产生了久违的诗兴望着黄昏渐渐降临羞涩的新月躲在棕榈树茂密的叶林藏藏匿匿恰似鸟儿埋进自己的窝里。房子重新将我容纳。
(5)、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6)、"在发现这封信之前,我曾自问:在什么情况下一部书才能成为无限。我认为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循环不已、周而复始。书的后一页要和第一页雷同,才有可能没完没了地连续下去。我还想起一千零一夜正中间的那一夜,山鲁佐德王后(由于抄写员神秘的疏忽)开始一字不差地叙说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这一来有可能又回到她讲述的那一夜,从而变得无休无止。我又想到口头文学作品,父子口授,代代相传,每一个新的说书人加上新的章回或者虔敬地修改先辈的章节。我潜心琢磨这些假设;但是同彭㝡自相矛盾的章回怎么也对不上号。正在我困惑的时候,牛津给我寄来您见到的手稿。很自然,我注意到这句话:我将小径分岔的花园留诸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我几乎当场就恍然大悟;小径分岔的花园就是那部杂乱无章的小说;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这句话向我揭示的形象是时间而非空间的分岔。我把那部作品再浏览一遍,证实了这一理论。在所有的虚构小说中,每逢一个人面临几个不同的选择时,总是选择一种可能,排除其他;在彭㝡的错综复杂的小说中,主人公却选择了所有的可能性。这一来,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后世,许多不同的时间,衍生不已,枝叶纷披。小说的矛盾就由此而起。比如说,方君有个秘密;一个陌生人找上门来;方君决心杀掉他。很自然,有几个可能的结局:方君可能杀死不速之客,可能被他杀死,两人可能都安然无恙,也可能都死,等等。在彭㝡的作品里,各种结局都有;每一种结局是另一些分岔的起点。有时候,迷宫的小径汇合了:比如说,您来到这里,但是某一个可能的过去,您是我的敌人,在另一个过去的时期,您又是我的朋友。如果您能忍受我糟糕透顶的发音,咱们不妨念几页。"
(7)、我们心中所存在的一些美好的想象,有时候禁不起真实的面对。
(8)、没有人生来就因为皮肤颜色、出生地或宗教信仰去恨另一个人。恨需要学习,既然人们能够学会恨,那么同样可以教会他们爱。爱比恨更容易走进人类的内心。
(9)、内容简介| 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而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
(10)、记得书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粥碗从来不需要洗,孩子们总是用汤匙把碗刮得恢复光亮为止。刮完了以后,他们坐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粥锅,恨不得把砌锅灶的砖头也吞下去,同时十分卖力地吭自己的手指头,指望发现偶然溅到那上面的粥嘎巴儿……”我相信读了这一段后,每个人都会心生悲悯之情,在感到心酸的同时,也让我们看清了资产阶级丑恶的嘴脸。表面上摆出要帮助贫民、孤儿的样子,要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却在暗地里欺负这些无辜的小生命,真可谓人神共愤。
(11)、马尔克斯对他如此评价:“他的作品不过三百页,但是它几乎和我们所知道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样浩瀚,我相信也会一样经久不衰。”
(12)、夜晚是骄傲的波浪;深蓝色的、头重脚轻的波浪带着深翻泥土的种种颜色,带着不太可能、但称心如意的事物。
(13)、他的经典著作《佩德罗·巴拉莫》被誉为拉美文学史上伟大小说之一。
(14)、1914年,跟随着⽗亲游历欧洲,定居瑞⼠⽇内⽡,⼴泛的涉猎了许多作家的作品。
(15)、多年前第一次读博尔赫斯的作品时,我不禁感叹世上还有这么神奇的写作风格。阿根廷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博尔赫斯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和“作家中的考古学家”,即使过世多年,他依然在影响着许多作家。他的作品饱含哲理,给人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好像是有可以不断延续下去的魔力一样;又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博尔赫斯眼中的世界。相同的主题和意象不断出现在他创作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里。
(16)、iii)具体而言,彭先生是如此操作的:当小说人物可以做出甲乙丙丁这几种行为选择时,一般性的小说只会择定一种行为加以叙述,而彭先生试图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书写出来,这么做,就在小说中制造了“分岔”——如“迷宫”中的岔路。这些岔路本身,又会不断孳乳出新的分岔。有时候,几道分岔,会因为种种情况而又交叠起来……
(17)、命运之神没有怜悯之心上帝的长夜没有尽期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博尔赫斯《你不是别人》
(18)、人生大势成久必败,败久必成,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19)、博尔赫斯早年是受到了叔本华还有柏拉图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唯心主义哲学和唯意志论也是深刻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他的小说里面经常会涉及到时空或者是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转化,而在《小径分岔的花园》里面也是对时间与空间进行了探讨,从而传达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因此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他文学成就高的作品。
(20)、我给你我写的书中所能包含的一切悟力、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或幽默。
2、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豆瓣
(1)、因为这些所谓的“消极”让我看到了情感的卑微,让我明白对方是以一种何等的姿态在倾慕我;同时,也让我产生了共情:博尔赫斯所体现出的每一种孤独,每一种悲伤,都滴进我心里,让我完完全全地和这个人站在一起,理解他,爱他,想要拥抱他。
(2)、内容简介| 小说写的是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
(3)、彭㝡又一次说:我引退后要写一部小说。另一次说:我引退后,要盖一座迷宫。人们都以为是两件事,在彭㝡死后,许多后人在他广阔的地产中寻找那个迷宫,但谁都没有找到。
(4)、博尔赫斯的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5)、代表作:《老虎的金黄》、《小径分岔的花园》
(6)、诗歌需要韵律。诗歌永远记得它在作为文字艺术之前首先是口头艺术,记得它曾是歌。
(7)、在意大利小说家翁贝托•埃科的《傅科摆》的正文开始前,有一个插图孤零零地放在那里,,即此所谓“生命之树”,“生命之树”如果去掉它本身的涵义就是一个“小径分岔的花园”,只不过埃科的花园比“生命之树”复杂的多,在他的“花园”中远不止“三个支柱、十个原质、四个世界、二十二条路径”那么简单。
(8)、1945年阿根廷作家协会为了“伸张正义”,授予他的短篇小说集《虚构集》特设的荣誉大奖。
(9)、“设一个谜底是棋的谜语时,谜面不准用的字是什么?”
(10)、一位名叫余准的中国人是一战中的一名德国间谍,他得到了情报,英军炮兵的阵地在艾伯特。余准想方设法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德国军队,他想了一个极其吊诡的办法——杀死一个和艾伯特这个城市同名的人,以登报的方式告诉德军。
(11)、旭日初升,我在我的城市里一条阒无一人的街上。
(12)、后一句话,博尔赫斯这样描叙造梦者的心情:"他宽慰地,惭愧地,害怕地知道他自己也是一个幻影,另一个人梦中的幻影."
(13)、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霉,所以不要在不知不觉中。
(14)、如果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那么,我们此时的际遇,我们一生的际遇,只是无数种际遇的一种,那么,我们此时的际遇,我们一生的际遇就变得无足轻重,虽然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的其他际遇是什么。
(15)、然而,一盏灯笼从深处房屋出来,逐渐走近:一盏月白色的鼓形灯笼,有时被树干挡住。提灯笼的是个高个子。由于光线耀眼,我看不清他的脸。他打开铁门,慢条斯理地用中文对我说:
(16)、其余的事情微不足道,仿佛一场梦。马登闯了进来,逮捕了我。我被判绞刑。我很糟糕地取得了胜利:我把那个应该攻击的城市的保密名字通知了柏林。昨天他们进行轰炸;我是在报上看到的。报上还有一条消息说著名汉学家斯蒂芬·艾伯特被一个名叫余准的陌生人暗杀身死,暗杀动机不明,给英国出了一个谜。柏林的头头破了这个谜。他知道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我难以通报那个叫艾伯特的城市的名称,除了杀掉一个叫那名字的人之外,找不出别的办法。他不知道(谁都不可能知道)我的无限悔恨和厌倦。
(17)、《沙之书》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于1975年发表的小说集中的短篇小说之一。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隐藏在虚构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往往是时间和永恒,存在的荒谬,个性的磨灭以及人对自身价值的探究和对真理的无望追求。他的小说往往通过幻想,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这些主题。在他四五十年代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迷宫、镜子、圆等意象。而在短篇小说《沙之书》中,那本虚构的“沙之书”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象征着无穷无尽。
(18)、“时间是永远交叉着的,直到无可数计的将来。在其中的一个交叉里,我是您的敌人。”
(19)、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博尔赫斯
(20)、时间中虚假的门,你的街道朝向更轻柔的往昔.
3、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讲的什么
(1)、奇迹一般又一次童贞凭着睡梦那赦免的功效沉静而辉煌如记忆所恢复的幸福你将把你生命的那道岸滨交给我你自己并不拥有。投身入静寂我将认清你的存在那后的海滩并且第一次把你看见也许就像上帝必将把你看见被摧毁了的时间的虚构没有爱没有我。
(2)、ii)斯蒂芬·艾伯特认为,自己其实已经发现了“迷宫”。——彭先生的“迷宫”不是实体的迷宫,而就是那部“小说”!两件事情——造迷宫与写小说——实际上是同一件事情。彭先生要用“小说”这种中国文人并不待见的“文类”,制作出一座复杂到无以复加的“迷宫”。
(3)、你将走的回头路没完没了,等你真正清醒时你已经死了。领悟的幸福远远超过想象或感觉。
(4)、我们很容易便接受了现实,或许这是因为我们直觉里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
(5)、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会遭受压迫,因为他具有独自思考的能力。
(6)、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4月26日在日内瓦结婚,宣布她为他财产的合法继承人,以便保管、整理和出版他的作品。
(7)、我给你我已死去的先辈,人们用大理石纪念他们的幽灵:在布宜偌斯艾利斯边境阵亡的我父亲的父亲,两颗子弹穿了他的胸膛。蓄着胡子的他死去了,士兵们用牛皮裹起他的尸体;我母亲的祖父——时年二十四岁——在秘鲁率领三百名士兵冲锋,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幽灵。
(8)、《小径分岔的花园》披着侦探小说的外衣。作为侦探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其实并不复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隐藏在英国的德国间谍——青岛大学余准博士,得知驻防某个城市的英国军队即将对德军的某个防线展开进攻,他暗杀了一个与这个城市同名的英国汉学家斯蒂芬•艾伯特,聪明的德军头头破解了这个谜,从而延缓了英军的进攻。
(9)、1)有支英国炮兵部队即将攻击德国了。余准有个使命:将炮队所在的位置透露给德国人,从而让后者先发制人,断掉英国人的攻击计划;
(10)、当一个人发现另一个人是的时候便爱上了他(她)。
(11)、了解博尔赫斯的读者都知道,他受到唯心主义哲学影响,擅于采用时间和空间的轮回,在作品中,常常将现实和幻想连通。这篇小说背景设定在一战期间,博尔赫斯书写了战乱时期的混乱现实,决定了小说的虚无主义基调。小说有写实的部分,基于真实历史事件,但是经过博尔赫斯的虚构加工,又充满了魔幻和神秘的色彩。博尔赫斯想要呈现一个悖论:世界是混乱的,人还是要在混乱中建立秩序,虽然终是虚无的。
(12)、《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这首诗是博尔赫斯的作品中著名的一首。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读来都十分惊艳,字句间情感深刻,动人心弦。这首诗于1934年所作,收录在诗集《另一个,同一个》中。其本身是《献给贝阿特丽斯比维洛尼韦伯斯特德布尔里奇》的节选,所以说是一首情诗。
(13)、艾伯特站起来。他打开那个已经泛黑的金色柜子,背朝着我有几秒钟之久。他转身时手里拿着一张有方格的薄纸,原先的大红已经退成粉红色。彭㝡一手好字名不虚传。我热切然而不甚了了地看着我一个先辈用蝇头小楷写的字:我将小径分岔的花园留诸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我默默把那张纸还给艾伯特。他接着说:
(14)、在现实中,在历史上,每次当一个人在面临抉择时必然选择一个然后放弃其他几个;而这并不在像那个属于希望和遗忘的,艺术上有着多种可能性的时间概念中。
(15)、内容简介|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一部,塑造了巴黎一个被金钱关系打败的可怜的慈父形象,同时叙述了来自外省的天真青年拉斯蒂涅看清上流社会的真实面目,决心屈服于残酷的金钱法则的过程,微缩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图景。
(16)、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魔法师开始了更为艰辛的造梦,在一个沐浴净身后的月圆之夜,举行对神祗星宿膜拜的仪式."用标准的发音念出一个强有力的名字".入梦后."几乎就马上"梦到一颗跳动的心脏.用一年的时间,造梦者达到了骨骼和眼睑.一千零一夜后.一个完整的少年出现了.而后造梦者花了两年的事件传授他拜火的仪式和宇宙的奥义.
(17)、叙述者余准想像彭睢失落的迷宫乃是整个宇宙的缩影:“一个错综复杂、生生不已的迷宫,包罗过去和将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牵涉到别的星球。”这一宇宙的迷宫复制了现实的混乱,但也交织着人们建构秩序的梦想,设计者在规划迷宫的同时往往也确立到达迷宫中心的规则。
(18)、改正过去并不是改正单单那一件事:而是消除那些倾向于无穷的后果。
(19)、余准有位姓彭的祖辈,曾活出让人神魂发酥的人生。
(20)、即使我要下地狱,但愿天国存在。我从怯懦中汲取了在关键时刻没有抛弃我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豆瓣精辟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