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三大内容精辟117条

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

1、王阳明心学三个阶段

(1)、“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2)、 古圣先贤都有一种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王阳明学到了,他将自己与万物相融,不断地磨练自身,终寻找到了真正的大智慧。

(3)、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4)、阳明认为,李白是个狂士,斗酒三百篇。这种需要借助酒力来排遣和抒发的感情,含有太多的感性欲望,这种豪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豪迈与洒脱。真正的洒脱,是无需借助任何外物,是脱离一切感性欲望,一切人欲的牵绊之后的心无所累的状态。这种脱离了欲望牵制的洒脱,是其他任何感性和激情的快乐都无法比拟的。需要注意的是,脱离物质和感性欲望的制约,也并不是对物质的简单否定,不是和庸俗世界的的简单隔离,可以拥有很多物质,也可以一无所有,但始终不偏执于此。重要的是“不偏执”,而不是有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很多东西,是一种能力;一个人不管有没有东西,都不偏执,则是一种境界;一个人能够成为众人的焦点,彰显自我,是一种优秀;一个人敢于放下自我,所要克服的心理挑战是极其大的,这是大勇。

(5)、 只有节制欲望,让自己从欲海中脱身,才能破除杂念,让心灵沉静下来,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6)、心学的易道境界的第二层体现,就是确立了他一生的学问宗旨: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设想一个人被放逐到荒原,他的心灵每时每刻直接跟宇宙、跟苍穹、跟天地感通,所以处于感天动地的、心通于易、通于日月之变的状态,这其实是“心即理”的本意,只是后来阳明为了接续朱熹理学的话语,不得不借用理学的框架加以表达,包括他后来不得不写下关于《大学》的心得体会,也可以说是被迫回应朱熹理学的强势话语体系。

(7)、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期间,写下了千年传诵的《瘗旅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吏目从京城来,带着一子一仆,赶去赴任。路过龙场时,在当地苗家借宿。王阳明听说他们经过,原想找吏目询问京城的事情,可等到第二天,却传来噩耗,才知道这三个人长途跋涉,精疲力尽,相继命陨。

(8)、第一 学习任何新东西都要有专业的心态,阳明先生学什么都是学到水平,比如词章,书法,打仗,参禅。把事情做到才能发现更多可能;

(9)、说得直白点,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10)、阳明对《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性、命、道的理解,基本上认为它们同出一源,他把性看作天降本体,性体由生到死流行的过程就是道,人如果能够率性而行,就是时时刻刻不偏离天道。他把《中庸》的“命、性、道”与《易·说卦》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贯穿起来,说:

(11)、孟子辟杨、墨,至於「无父无君」。二子亦当时之贤者,使与孟子并世而生,未必不以之为贤。墨子「兼爱」,行仁而过耳;杨子「为我」,行义而过耳。此其为说,亦岂灭理乱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於禽兽夷狄,所谓「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也。今世学术之弊,其谓之学仁而过者乎?谓之学义而过者乎?抑谓之学不仁不义而过者乎?吾不知其於洪水猛兽何如也!孟子云:「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时,天下之尊信杨墨,当不下於今日之崇尚朱说,而孟子独以一人呶呶於其间,噫,可哀矣!韩氏云:「佛老之害,甚於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坏之先,而韩愈乃欲全之於已坏之后,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呜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众方嘻嘻之中,而独出涕嗟,若举世恬然以趋,而独疾首蹙额以为忧,此其非病狂丧心,殆必诚有大苦者隐於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其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而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虽不必尽出於晚年,固多出於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调停,以明此学为重。平生於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於己,乃益於己也。言之而非,虽同於己,适损於己也。益於己者,己必喜之;损於己者,己必恶之。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於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过也必文。某虽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12)、阳明说:“致者,至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尔。”“致”就是“至”的意思,“至”既可以表达“极”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至极”。因此,“致良知”一方面是说,要使人的良知发挥到,另一方面也指这个发挥到的过程。而发挥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孟子扩充四端之说的发展,阳明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其实,良知是事物本有的,但是却为私欲所阻,亦即“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去驳蚀。”所以“致良知”就是要冲破私欲,不让良知受阻,从而扩充到事事物物之上。

(13)、儒学讲的是仁义道德礼智信,心学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学是吸取儒学的精华并发扬光大,通过自己的良知,让自己的行为与心理的结合,提升自己修身养性的素质和品德。

(14)、何谓德,用他临终前的一句话可以完全概括他,“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的安稳而努力拼搏的,正所谓,他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智慧的一生。立功呢?功立得太多了,平定了江西赣南数十年的匪患(今天江西赣州的崇义县,就是他取名并设立的),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然后到两广又陆续平定了一些匪患和叛军。

(15)、他反问一句“读书有什么用”,把老爸气得够呛。

(16)、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此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延展,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层次。“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17)、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为随着阅历逐渐积累,对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过质疑之后才去相信,不愿再轻易相信什么。

(18)、知行是一物。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达成,知行是一不是二。把知行分开讲是因为便于理解,其实知行不可分。

(19)、 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因上抗疏而得罪了宦官刘瑾,不仅遭廷杖还被贬至偏远的贵州龙场任驿丞,途中又遭暗杀,九死一生方才抵达龙场。而龙场毒虫瘴疠、“日有三死”的恶劣环境也并不意味着安全,当地苗彝乡民未开化的民俗民风也需要时间磨合。

(20)、这有点像心如明镜,意念发动跟镜之照物差不多,没有一点点执着,心念都能够合于天道,从而达到“无思无虑”的状态。

2、王阳明心学三大内容

(1)、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2)、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知道老人倒地要去扶,知道遇到小偷要去抓。

(3)、这里,阳明明确把良知跟易道联系起来,并借用系辞的话语,来表达良知通达于易之后的变动不息、无方无体的状态,认为能够悟透此道就是圣人境界了。可以说,良知是心通于天的良知,易道是人通于天的易道,二者在境界上是殊途同归的。而易道境界,其实就是通于天的良知借用阴阳来加以表示的状态,帮助我们通过阴阳系统来领会天道的运转流行,正如阳明写道:

(4)、王阳明曾做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个盗贼,他让盗贼脱衣服。先脱外衣,后脱内衣,后只剩一条内裤,王阳明还让盗贼脱,盗贼就不干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贼,但内心还是知道羞耻的,这就是你的良知。

(5)、相比心学的易道境界,佛家虚寂有比较强的审美意味,而儒家的“感而遂通”,主要为的是天下人心复归正道。也就是说,儒家的境界、易道的境界、心学的境界,都已经远远超越单纯的审美意味,那种对心学进行审美比附式的研究,比如讨论心学与禅宗的类似之处等等,其实可能对心学的宗旨理解不够到位。

(6)、因为,阳明心学直接通达着七重易道境界。而且每一重,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人生大启迪。

(7)、这其实就是《道德经》里面说的,强行得有志,强迫自己固定金额,固定时间,必须买书,才能修身以俟,才能突破无心境。

(8)、第四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至暗时刻,告诉自己人生的低谷不是绝境,反而有可能实现凤凰涅槃。在不如意时,精心修炼内功,默默成长,等待时机,终有一飞冲天的时候。

(9)、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的答案是:“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10)、更深一层的对“致良知”理解,则是,通过实践的修行和时间的砥砺,不断地把自己修养成一个心地善良,言行合乎伦理道德,并一定程度富有“敬天爱人,自利利他”的敬畏、怜悯和博爱之心的人。用稻盛和夫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人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终来讲,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灵魂磨练得更加纯粹。这个层面的理解,则是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赋予了超伦理,超道德的理解,明确了人生不只是庸俗地活在物质世界和伦理世界的真谛,有了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意识。但是,仅仅是理解到这个层面,在广度上还不完整,高度上还没抵达核心。

(11)、阳明认为“图”、“书”是圣人作《易》之本。

(12)、这是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

(13)、白话来说,就是这个真心是身体的主,意识是由心产生的,知就是意识的本体,物是指意的作用。

(14)、据记载,王阳明曾和朋友在山里游玩,他的朋友看到一棵开满花的树,便问王阳明:

(15)、人生的目标与本性相随,就能够快乐和自由,也能够容易走向成功。否则压力过重,适得其反。知其命随其性,才能活出一个的人生。万物本一体,世界在我心,心中充满情理,行为体现良知,才能明白事理。

(16)、尽心境。知性知天,生知安行事。就是安心,一点也不累。

(17)、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中的核心,就是"致良知",也就是在日常的言行之中体现良知,知行合一。”

(18)、“破山中贼易”就是冶标,对当前的违法犯罪,黑恶势力要严力打击,决不手软,这个并非很难做到。难的是“破心中贼难”就是治本,就是要全社会重视起来,大力提倡自我道德修养教育。提高人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性境界。人人讲道德,人人行善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肩发展。社会得到长治久安,广大人民永远生活在美好和谐的社会中,幸福快乐!后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中心内容“四句教”对当今社会自我道德修养教育有很大现实意义,王阳明心学学术的基本思想和内在境界,就是史称“天泉证道”即“四句教”:

(19)、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各种纷纷扰扰,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把握现在、专注当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20)、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王阳明心学三句话精髓

(1)、良知的说法是由孟子提出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这里,孟子显然是指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一种道德意识。此外,孟子还有四端之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阳明则提出:“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在这里,阳明把孟子的“良知”和“四端”结合起来了。

(2)、真知就是行。没有行的知,不是真知。比如开车,不管你了解多少驾驶知识,如果不能上路把车平稳地开起来,那都不叫知道怎么开车。

(3)、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要懂得知足、知止,才能良好地保全自己的身心和谐。

(4)、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普遍降低,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条件。一个人每天接触那么多信息,沉浸于层出不穷的娱乐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6)、 一个人,想要活得快乐,就要有“活在当下”的智慧。简单来说,就是活在此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必胡思乱想。

(7)、王阳明曾说:“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这种对心、性、命都相通为一的境界的理解,是说明他们都通于易道。

(8)、对于友人的疑问,阳明先生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根源处讲明了读书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记诵——“记得”;第二重境界是理解——“晓得”;第三重境界是明心——“体证”。

(9)、此处的“为己”,是指每个人本自惧足的良知,看得见生命的可能,拥有改变的勇气,终让人到达“克己”的境界,即当春风得意时,懂得自身局限;当坎坷低迷时,懂得坚守等待,得以跳脱出自身弱点的限制和摆布,成为更好的自己。

(10)、从王阳明通过几次悟道,写下《五经臆说》中的一些语句,就可以得到王阳明心学的全面理解。

(11)、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心学思想。王阳明也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但两人的心即理既有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又有相异性。陆的心即理更侧重于理,即更侧重于心即万物之上的那个理,而王阳明的心即理,则更侧重于社会人事之间的关系与道德伦理,并明确指出事物虽客观存在,但因心的意识作用而产生意义,否则事物存在但不会对人产生作用,人心的体验,都是心作用于事物之后产生的,而不是事物本身具有后给予人心的。

(12)、 意思是,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又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13)、朱子和阳明都深悟河图洛书为易道之源,他们都有人口传心授,理解这些天书揭示的通天之学。河图洛书是易道之源,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没有离开对河洛之道的领悟。

(14)、但是,良知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对错的。

(15)、他对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感到不满意,想用实践去验证这些大学问,结果一无所得。

(1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这句话里的“读书”,指的是读圣贤书、学圣贤学。在上古时代,“教者惟以此为教,学者惟以此为学”(阳明先生“拔本塞源论”),人人都学习圣贤思想,因而人人都自致其良知、各安本分、各勤其业、相生相养,从而实现天下太平、人人和谐的大同社会景象。

(17)、心学一出,世上再无王阳明。这句话还真的不是一句纯粹的吹捧之词。话说当时王阳明担忧朝政被奸人把持,对江山社稷多有不利,于是就向皇帝上书,劝他要远离小人,关心朝堂之事。没想到,因为这样一个举动,他全家都受到了牵连,而他自己就被流放到贵州一个偏远的地方。

(18)、历任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龙场悟道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阳明心学说到阳明心学,就不得不提当时主流的程朱理学。在王阳明所在的明朝时期,由于程朱理学被东林d拿来做为对付宦官集团的工具,逐渐偏离了其哲学本质,变得越来越扭曲,那句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当时程朱理学的写照。理学的本意是孔子提出的儒家学说中“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延伸,即收敛私欲的扩张,不能偏离天道,只有控制扰乱心智的私欲,才有可能接近圣人的境界(儒家高修为者,人人皆可达之),否则会迷失世间,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以达致“仁”的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然後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时人欲已融入进天理中(灭人欲,不是无欲,而是理欲合一),无意、无必、无固、无我(从“毋”变成“无”),则无论做什麼都不会偏离天道了。

(19)、阳明先生当时悟道后开口的第一句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所谓的性就是良知,格物就是致良知。他所体悟到的在其晚年凝练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本体上说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是圣人,可为什么圣人和凡人区别的,凡人本心被尘埃蒙住了,受欲望驱使干出很多违背良知的事情。而圣人时时知晓肉体的我只是大道的载体,其本心与大道合一的,所思所想所行依自己的良知而动,自然不会干出违背伦常之事。

(20)、可以说,良知是心通于天的良知,易道是人通于天的易道,二者在境界上是殊途同归的。而易道境界,其实就是通于天的良知借用阴阳来加以表示的状态。正如王阳明所说:“易也,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

4、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是哪三个

(1)、 专注于当下,不去计较过往的得失,也不忧虑未来的变故,这样的人,内心宁静而清明,因而是快乐的。

(2)、“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3)、因而,阳明先生为友人指明了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就达致良知,开启心中的无尽宝藏。人生的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读圣贤书,就是以自己的心来印照圣贤之心,从而开发心中宝藏。

(4)、心之体,就是良知啊。良知是啥,知善知恶,写得多好。我们经常听到的教导说,做人要有良知啊。其实这句话的出处在这。那格物是啥?格的就是不好的思想,比如贪念、浮燥的欲望啊等等,通过修炼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

(5)、因而,“致良知”也不是悬空的,而是实落在事物之上,“若鄙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6)、王守仁九岁那年父亲王华中了状元,远赴京城任翰林院编修,一遂功名之志,也就带上了他。父亲为他铺设好了生活的轨道,入塾、八股、科举、及第、入仕,可他不愿遵循。少年总觉得京城此地是意气风发的翰林院王编修的家,不是他的家,他在心底珍惜地敛藏着水乡空气中濡湿的甜。而北方风的凛冽天的高远却在悄悄培养着他半卷兵书踏马天下的侠客梦。十五岁的他离弃了八股一样枯燥乏味的日子和生母去世父亲续弦后空气冷硬的家,独自到京北登上居庸关长城。自下关而上关,回身眺望,远处的北京城似乎伸出一只手掌便可遮蔽,少年心事浩茫起来,风吹得衣衫猎猎作响。

(7)、王阳明自己明确提出“良知即易”,也就是良知的发动都通于易道的变动。比如《传习录》中说:“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8)、玩易窝现在还在,已经变成旅游景点了,其实就是一个地下洞穴,犹如小的三室一厅。当年阳明在地下蜗居里面,读《易》自得其乐,这是心学易道境界的第一层体现。阳明到了龙场之后,从早到晚读《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龙场大悟”之后,阳明一生学问大旨就确立了,从此以后,阳明传播的心学,其实就有易道境界。

(9)、然而,“致良知”几个字听上去平淡无奇,真要实践却是要付出大的代价。在阳明心学的体系中,“心即理”是起因,即意之动;“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10)、下面,颜小二将简单和各位介绍一下王阳明心学的部分精髓理论“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然后再向各位简单叙述一下阳明心学的这些精髓给我们带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即“许多时候,为难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希望可以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外无物”之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说到王阳明心学精髓,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知行合一”,但是,想要更为深刻地体会“知行合一”的内涵,颜小二还是建议各位先对“心外无物,心即理”以及“致良知”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去品味“知行合一”,收获会更大一些。

(11)、到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并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开创了自己的理论,形成了“程朱理学”。而另一位哲学家陆九渊则深入研究程颢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心学”。无论“程朱理学”还是陆九渊的“心学”,都还在“存天理灭人欲”的范畴内,朱熹的思想行为准则就是抑制人欲,多读经书,知性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规范。而陆九渊的思想行为准则是以静坐为主要形式,主张直观性的感悟真理。阳明心学的诞生在明一朝,理学就是天下思想的总根,每个人无论思想还是生活,都不能脱离理学而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诞生,打破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理学思想的总纲,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从小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族,老爹王华是状元,给他的生活提供了好的条件。王阳明小时候的聪明,也的调皮执拗,他只要认定一件事,就会很痴迷,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行。他有惊天的志向,立志要做“圣贤”,古往今来敢这样立志的人屈指可数。

(12)、概念的理解和用心的体悟式两码事。实际上阳明先生在按照朱熹的格物说修行时,也研修过陆象山的学说。象山是心学的开创者,主张 吾心即是宇宙,心即是理。阳明先生对朱熹的学说有怀疑,倾向于陆象山,但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体悟到心学是真正的圣人之学。只有在龙场面临绝境之时,才彻底参透了生死,自此心中洒洒。

(13)、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老子、王阳明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知天道,才能明人事。如何才能知天道?要将眼光放大到天地之间,要把自心挺立于高远之上。

(14)、从上文可以看出,阳明对于“知”“行”的定义是不同于普遍意义的。在阳明,知是指意识上的知,是个纯粹主观性的范畴,而不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以及求知的行为。而“行”则一方面包括人的一切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包括人的心理行为,这就比通常的定义范围广的多。而阳明在运用时会在不同层次上一起使用,因此,不免会引起误解和误读。总的来说,阳明知行合一中的“合一”,并不是说知行指向同一对象,或者说二者是一回事,而是强调二者是不能割裂的,或者说,在阳明的规定中,二者是相互包含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若识此宗旨,说知行做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否则,便说做一个,亦有甚用,只是说闲话。”其实,这和宋儒通常意义上讲的“真知”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这里的“真知”包含着“必能行”,如程子就说“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之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15)、到了杯酒释兵权的北宋皇帝赵匡胤上台,他深知自己是通过武力政变上台的,所以对武力进行强烈的压制,而鼓励文化、文人在统治层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样,儒学又一次作为统治者统一思想的重要工具,再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理学、心学是怎么诞生的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后,他们的思想为统治者服务,而不能从根本上限制统治者。因此当汉武帝穷兵黩武之后,董仲舒用“天人感应”的方法去限制皇权,根本就达不到目的,汉武帝从心底就不买“天人感应”的账,也不认为做了坏事上天会惩罚自己。到了北宋也是这种情况,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大力开展变法改革的时候,儒家的保守派如司马光、程颢、程颐等人被全部贬谪到洛阳,他们的儒家思想也制约不了宋神宗变法改革的决心。有了汉武帝的经历,儒学再用“天人感应”来制约皇帝,肯定会被嘲笑的。于是在洛阳的这帮人,就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了,延伸和升华出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以司马光、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等理学六君子为首的,用士大夫的精神将儒学、道学、佛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的一门新学派——理学,理学就这样出现了,它对当时士大夫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16)、 正如王阳明在家训诗《示宪儿》中所说:“凡做人,在心地。”一个人,人品好、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

(17)、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18)、读《传习录》,很明显地感觉阳明通过“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将《易传》与《中庸》贯穿起来,从而建立了一个心学的心,活泼灵动,而通于易道的哲学体系。阳明认为“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认为“性命”与“性情”是天命之性在生命中展开的两个不同方面。“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他还认为“中”与“和”的关系,好比《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说的体用关系,并借用《中庸》来表达:“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皆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所以认真品味《传习录》,常常感觉像是一个《中庸》的延伸版。《中庸》到二十章以后,讨论“诚”通于天,境界越来越高。《传习录》到后半部分,也跟《中庸》类似,调门越来越高,有点高不可攀之感,几乎句句都合于《中庸》的高之境界。当然,到后就只能是无言之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境了。但这个境界,其实也是古代读书人都要认真体会的高妙境界,也是古代儒家能够正天下人心的根本所在。

(19)、 完全没有情绪,不是正常人。但能不能克制,就是愚者与智者的区别。心不安定,则一事无成,拥有积极的心态才是生活的开始。

(20)、而到了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这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是本性与自然的回归,心无旁骛,只做自己该做的。

5、王阳明心学的高境界

(1)、 心理学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他的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和谐之中,进而引发出舒缓的喜悦感。

(2)、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3)、在这种背景下,学习阳明心学的意义就是让每个人回归到自己的良知中,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选择。

(4)、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5)、当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会变得清晰一段时间。我知道这朵花不在你的心里。有人说这是理想主义,但事实并非如此。王阳明的意思是,当人们知道这件事时,对我来说是值得的。否则,这件事对我毫无价值,因为我看不到它。相当于一个美丽的人。她美丽得像个不朽的人,但我看不到她,她不在我的心里。这种美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一旦我看到这个美丽,她美丽的影子在我心中荡漾,她的美丽对我有价值和意义。因此,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不是心生万物,而是心知万物,万物对我产生价值。

(6)、但同样是真实率性,却有高下优劣之分。放纵自我、恣意妄为便是劣下,高和优则是王阳明所说的“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从做人来讲,就是通常所说的性情要和气,立身行事要中正。

(7)、存心境。养性事天,学知利行事。就是每天做童子功,每天学习,做时间的朋友,自己知道自己是个弱者,但做事情会越来越顺利。

(8)、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9)、所谓“行”只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后

(10)、 在王阳明看来,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智慧和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

(11)、“心即理”说是心学的代表主张,同时为阳明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和“良知与致良知”提供了理论基础。

(12)、所以,道德经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时时刻刻让自己成为一个“弱者”。

(13)、王阳明临终时的后一句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的心灵和人生,正是所谓坦荡光明。

(14)、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才算良知。

(15)、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16)、在重要的著作《传习录》中,阳明把“心”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他直截了当地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者,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斯举矣。”又进一步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这就是说,万物都是由人心派生出来的东西,只有用心去关照时它们才会真正存在。这样,“心学”就完成了对理学“天理至上”的颠覆。

(17)、关于阳明悟《易》的历程,《玩易窝记》记载说“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到了龙场之后,他从早到晚读《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

(18)、 有道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要勤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的人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气质,这是大多数人所没有的。

(19)、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20)、此后,王阳明将朱熹的理论整个推翻,指出:“天理即是人欲”,完全把朱熹理学思想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彻底扭转。这又和佛教的“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不谋而合。

(1)、30岁之前,王阳明的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2)、他认为:“证到了良知,没有不行的,自觉而行,也就是知。”和恰好又和六祖所说的:“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完全相应。

(3)、体验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具体什么样子,我们没有开悟,自然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我们只能类比,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悟出浮力原理,凯库勒梦见一条咬住自己尾巴的蛇,想到苯环是环状结构,牛顿被掉落的苹果砸中脑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都是长期聚焦于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某一天因某些东西触发了灵感。

(4)、如果一心只想背诵圣贤文字,便反而读不懂圣贤文字;如果一心只想读懂圣贤文字,便反而不会在心上用功了。

(5)、第二境界的历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说,是从学者必须在日常用功中体察本心和日用事为出发,体会、探究、亲身实践,实实在在地用功。这当中要经历多少阶段、要多少积累啊!凡此种种,才能达到这般境界,并没有脱离实际,正好与佛家空虚顿悟的学说相反。

(7)、为了实践心中良知,王阳明一生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他说:“我的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

(8)、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9)、同样聪明的王阳明的心学完全是靠批判朱子之学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刚开始他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敢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扬镳,因为当时的程朱理学是主流,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些东西,为了减少阻力,他写了几本书,《大学古本》,说心学才是儒家的嫡传。《朱子晚年定论》,说朱熹晚年已经逐渐象心学靠拢了,又把儒家按照自己的心学理论进行解释。举一个例子,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罗钦顺就对此进行了质疑,王阳明很委屈,表明了心迹说道

(10)、阳明高举“心学”大旗,其重视个体价值的特点与晚明知识界精英们要求张扬主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是晚明思想解放的开端。比如泰州学派的王艮、王学左派的李贽都与阳明之学一脉相承。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是一位把“心学”平民化的思想家。据说他曾经后车载以老母,身着战国时代的宽袍高帽在北京城里招摇过市,实是“心学”要求张扬个性的激烈表现。李贽则从心学重视主体的基点出发,提出“夫心者,人之私也”(李贽《焚书》)的大胆言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色彩。

(11)、这就是致知后,就可以达到意诚,意诚了心就可以正,心正后身可以修,身修了家就齐,家齐后国就可以治,国治了则天下平。获得良知后,修身,才是根本!无论是天子还是老百姓,都是如此。

(12)、王阳明的学问是心学,关注的是心;《周易》则是为恢弘深邃的天道物理之书。王阳明因读《周易》而龙场悟道,所印证的正是中国哲学的高理想——天人合一。

(13)、就这样,王阳明从11岁立志开始,不断地在兵法、辞章、养生、佛学、道学,甚至是玄学方面查找解决“格物致知”的方法,可怎么也找不到通往大门的路径。在此期间,他娶妻、赶考、落榜、再学习、再落榜,直到27岁时,才终于进入仕途,但是他依然没有迈入“格物致知”的大门。到了32岁时,王阳明已经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艰难行进了21年,他实在想不通了,就放弃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开始和朋友湛若水一起在北京举办培训班,讲解自己的“身心之学”。

(14)、“求理于吾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首先就来论述一下,王阳明的心学对当今社会大学生们选择正确人生观有很大指导性意义当今社会我们不谈圣人,但可以与现在的大学生作个比拟。大学生有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就是有“致良知”的人生观,就是自己的心里要求与自已的内在素质来考虑的人生观。王阳明心学提出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对当今的大学生至关重要。否则,存有心外欲望,找工作总是以工资高,工作好,地位高来择业,导致工作很难找到,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反而制约了自己人生发展。为此,深刻理解王阳明心学,对大学生们产生平和心态去择业有很大促进作用,对缓解大学生工作心存压力有很大帮助。其次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对当今社会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产生深远影响,并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王阳明的建功伟绩,就是在平乱,剿匪中把自己的心学思想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而取得的。并得出了心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从而写下了对社会的感言:

(15)、王阳明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这种到达了大放光明的状态的心,就是复位到先验的“良知”之中了,就是把潜在的“良知”的种子,栽培成型了,就是“致极良知”了。

(16)、在这种一心感通天地的状态下,看待和感知一切就只是自然,发生了、过去了,仅此而已。人心中那些顺逆、对错、好坏等因为局限不通而形成的执念,就化解为乌有了。

(17)、在整个宋明理学中,“心”与“理”之间的关系是基本哲学问题之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是理学以“本体—功夫”为基本结构的全部体系的决定基础。在这方面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坚持不同的意见: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而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阳明心学三大内容精辟1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