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图片
1、孟子名言名句图片
(1)、⑬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2)、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后只会碌碌无为。
(3)、《和之说》是在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王殿明会长主导、聚思和谋篇下,由王殿明会长与河北师范大学路紫教授编著,经写作团队共同努力完成,是一部系统介绍和文化的精品佳作,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我们将刊载,以飨读者。
(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点评:我们每个人都爱护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就要想到也应该同样对待别人的老人和孩子。
(6)、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9)、(君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0)、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2)、⑭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选自《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经常背后说人家缺点,招来了后患怎么办?
(19)、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20)、(世俗)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
2、孟子名言摘录原文及翻译
(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2)、孟子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3)、人有不做的事情,而后才会有所作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
(4)、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
(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孟子
(6)、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7)、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邹国亚圣公
(8)、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1)、(贤者)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2)、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大.部头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13)、《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大的部头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6)、做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习以为常却不知其所以然。终生都顺着这条道走,却不知道这是条什么道,在人群中这种人占多数。
(17)、兼听则明,兼信则暗。不迷信,勇于独立思考,才能更明白的看待这个世界。
(1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孟子名句图片
(1)、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贵贱)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3)、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4)、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5)、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 高剑父既擅长写意,也能画工笔。于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以至草虫禽兽,无所不能。他大胆融合了传统绘画多种技法,又借鉴了日本画、西洋画,重视透视和立体感、设色大胆等表现技法,并注重写生,从而创立了自己的新风格。
(10)、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自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1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6)、(治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选自《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1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为。点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知道是非对错,不做错误的事,才能做出正确的事来。
(2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孟子名言图片大全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言近)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一说字子舆或子车(参见“人物争议-表字”目录),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8)、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喜欢。
(9)、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0)、 第四部分 《和物语》,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学艺术遗产,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好历史见证。正所谓“国民之魂, 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和物语》部分,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编者选用了23件的文物,包括绘画、雕刻、瓷器、青铜器、画像石、玉器等,以图片形式光显于书中,生动地表现着我国和谐文化的形象风貌,完全摆脱了纯理念化的写法。关于和之言,编者从诗词歌赋、散曲杂剧里,选取了一百多条名句名段,从不同角度,成直接或间接呈现出历代先人对亲情友情的大爱,对健康长寿的祝福,对节操美德的坚守,对国泰民安的期盼。本期为大家介绍第二部分《和言》先秦百家中的“和”文化——儒家(孟子名言)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2)、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4)、如果一件事情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又怎么能去教导别人,让别人明白呢?
(15)、(仁)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6)、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17)、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9)、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0)、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5、孟子名言名句100句解释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翻译:谦逊有礼貌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4)、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5)、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
(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9)、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可引用“善养浩然之气”形容某些杰出的人具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行,耿直的性格,刚强的意志,坚贞的气节等。也可用于表现某些人能坚持正义,决不动摇,面临严峻的考验仍胸怀正气,不可侵犯。
(10)、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11)、仁者。点评:仁德的人,爱人如己,心中没有敌人,没有怨恨,永远不会和人对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皆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3)、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辑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1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孟子名言摘录原文及翻译精辟9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