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是什么的代表作家
1、海明威哪国当代著名作家
(1)、不管你所处的环境有多独特,不管你的人生有多惨,其实都有比你更惨的人存在。其实比海明威惨的作家太多了,可别人都没自杀,而且全世界能给的奖项,海明威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全世界人民都崇拜他,连很多大师都崇拜海明威。
(2)、“我押上了全部,”她说,“全押给你和坦普勒,不这么做我自己也受不了。现在我知道了。我输了一切,但我得到了自由。我可以自由地去工作——做什么都行。肯特,千万别让我变成逃兵。”
(3)、比尔·福克纳的问题是,只要我活着,他得喝酒才能为得到诺贝尔奖而高兴。他不知道我对那个机构毫无敬意,可是他得奖时我还真为他高兴。
(4)、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 。
(5)、《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流落巴黎的英美青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绪。主人公杰克·马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了重伤,战争给了他致命的一击,他的负伤使他对性爱可望而不可及,面对自己所钟情的女人,异常痛苦。他在生活中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被一种毁灭感吞噬。他嗜酒如命,试图用酒精来麻醉精神上的痛苦,但于事无补。
(6)、所有的讲述都是客观冷峻的,然而视角又格外温暖和激荡。在这些故事中,马的灵魂是否代表着柏瑞尔的灵魂,是否就是非洲大陆的灵魂?我不得而知,又被一次次的击中内心。
(7)、“我知道你不会在乎的,吉格。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
(8)、通过战争与爱情交织的描写,讲述了战争导致了爱情的悲剧,而爱情的悲剧又凸显了战争的残酷
(9)、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SunAlso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佳英文小说”中。
(10)、虽然距离海明威诞生已过了120周年,当我们重新回望烟云厚重的20世纪历史,依然难以找到在人生经历的丰富性上能与之匹敌的作家。
(11)、“这酒甜丝丝的就象甘草,”姑娘说,一边放下酒杯。
(12)、他有一个无法医治的大毛病:他经不起重读。你再读一遍他的作品的时候,你一直意识到你在读头一遍的时候他是怎么欺骗你的。
(13)、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看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14)、海明威有着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他常以简单的词汇表达复杂的内容,用基本词汇、简短句式等表达具体含义,用名词、动词来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丝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从句式上看,海明威常用简短的陈述句进行语言表述,他认为没有必要用文字修饰雕琢来哗众取宠,只要将事物描述清楚就行,其他的则由读者来决定。
(15)、进入死亡的道路漫长。医生选择用化学调节的方式延缓它,从而让这后的旅程看起来像是尚有些许生机的归途。马尔克斯则急于用更多的文学作品填充它,避免让后的年月变成一段虚空的弥留。不幸的是,这两种对抗死亡的方式似乎没有办法共存。那段时间的化学调节让马尔克斯大脑里的许多神经元细胞破损了。尽管有电脑的帮助,但思维的迟钝还是让写作变得困难。
(16)、哥伦比亚小说家。作品风格受胡安·鲁尔福、福克纳、格雷厄姆·格林等人影响。2012年,他的家人向媒体确认,马尔克斯已经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无法写作。
(17)、一个人活到这种地步,你自杀了,还有人追随你去自杀,可以说海明威的人生是伟大的人生。
(18)、海明威差不多从高中毕业开始,这世界上的战争就没有他不去的,这哥们太厉害了,真正体现了一个大作家的那种勇敢,他就是一定要去看看人类正在打的仗是什么样的,他就是典型的美国硬汉。
(19)、欧洲就有很多骚柔的民族,喜欢那些骚柔的作家。美国人喜欢的作家得是英雄、硬汉,海明威就是标准的美国人民热爱的尚武的硬汉。
(20)、哪个狗崽子自己能写作,就不用上大学去教创作了。
2、海明威的作品是什么主义
(1)、“如果你是这么想的,我可不愿让你去做手术。”
(2)、于是,他的自杀倾向变得更加明显。玛丽注意到了这些,她发现海明威在出院后,总是拿着猎枪站在门口,不知在凝视什么。几天后,他尝试自杀,没有成功。妻子找来了电疗医生和心理医生对海明威进行再次调节,结果并没有什么帮助。
(3)、如果你没有读过《老人与海》,读完这篇文章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来读
(4)、《午后之死》是一部讲述西班牙斗牛的专著,在这部作品中,他指出斗牛是一种“绝无仅有的艺术家处于生命危险之中的艺术”。并从斗牛引申出小说创作的一些理论和具体原则,提出了文学创作的著名原理“冰山原则”,以及他对死亡的深刻见解。
(5)、获奖的朋友,请回复小编您的地址,小编会在近日将精美图书寄送给您!等候三日,过期不候哦~
(6)、「书情」B11| 《爱因斯坦与柏格森之辨》等4本
(7)、1940年9月29日,一个炸弹落得离伍尔夫的乡村小屋近。伍尔夫责骂伦纳德把窗户关得太响了,随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她跑到草坪上,看到轰炸机在纽黑文上空掠过的阴影。她似乎不再焦虑了,继续埋头写作。她从未这么迅疾地,没有停顿、迟疑、绝望、挣扎或修改地写过小说。为了从一个新角度观看她的房子和山间那片美好的平地,她移了一下书桌的位置。后来一个炸弹炸裂了河堤,乌斯河水汹涌地漫过浸水草甸,正好冲进她的花园,形成了一个有许多水禽光顾的可爱内陆海。看过景色,再抽上一根烟,她会一直写到中午。
(8)、你越写,越懂得写作。这是学写作的方法。
(9)、正如人们总爱将世间的一切分出个优劣好坏来,海明威似乎也不能免俗,在《海明威谈创作》里,对于好坏作家的区分,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0)、*本文原标题《在喷溅着荷尔蒙的生活中,海明威找到自己》。
(11)、海明威是记者出身的,马克•吐温也是记者出身,所以他们在当记者的时候,就特别训练过不写那些华丽的辞藻,尽量简洁地把东西描述得很清楚、很硬朗,海明威曾说过,为了让自己简洁而站着写,结果就被人夸张成海明威站着写作了。
(12)、如对《老人与海》中老汉用鱼叉制伏大鱼的情景,作者描述为“老人放下钓索,把鱼叉举得尽可能地高,使出全身的力气,加上他刚才鼓起的力气,把它朝下直扎进鱼身的一边”。
(13)、弗朗西斯·麦康伯一枪射死狮子,可以说给读者上了一堂打猎课,但也正是写作方法的总结。海明威在一篇短篇小说中描写一头来自里瑞亚的公牛,从头牛士胸前擦过,又像“转角的猫”似地快速跑回来。容我斗胆一言,我相信这样的观察,就是那种伟大的作家才会冒出来的傻气小灵感。海明威的作品充满了这种简单而令人目眩的发现,显示此时他已经调整了他对文学写作的定义: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面支撑,才会扎实。
(14)、在家中壁炉台上留给丈夫的信中,伍尔夫写道:“我感到我一定又要发狂了。而且这一次我不会康复了。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来算是恰当的行动……我无力再搏斗下去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你确凿无疑的善良。”
(15)、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6)、他有很多经历。跟不同女人的经历,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不同职业的经历,他都想写下来但却没来得及写。他终没有能达到心中的目标。
(17)、第必须有才气,很大的才气。象吉卜林那样的才气。还得有训练,福楼拜那样的训练。还必须知道谁能写到什么程度,内心坚定不移,好比巴黎的标准量计永恒不变,免得假冒。作家还必须聪明,不计名利,尤其是要活下来。把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还得让他克服压在作家身上的一切影响。因为时间这么短,难办的事情是活下来,完成他的作品。
(18)、《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19)、《老人与海》,海明威著,张爱玲译,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54年,张爱玲第一个将《老人与海》翻译成中文,中译本一经出版,“立即被称许为经典”。
(20)、近期,在中信·大方所推出的六本《后的访谈》中,关于海明威的一册赫然在目。在一生所接受的后几次访谈里,对于自己戏剧性的一生,海明威依旧刻意回避,也保持着对于记者时而热情、时而刻薄的两面性态度,并且关于写作这件事,他向来坚持“说出口,要写的东西就溜走了”。尽管如此我们仍得以与部分真实相见——从渴求名声,到获诺奖后为名声所累,海明威一生大的敌人始终是自己。
3、海明威的作者
(1)、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SunAlso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佳英文小说”中。
(2)、小说围绕“死亡”和“即将死亡”来写,但根本的主题是哈里回到过去,从过去走到现在的历程回顾。哈里热爱这个世界。
(3)、“我说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4)、海明威的诚实一生,一个人能够对自己多诚实?
(5)、海明威14岁就冲上拳击场被人打得红毛绿眼的,自己还特爽,他一生受伤无数,光脑震荡就十几次,做了二十来次手术,两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自己的讣告,就是别人都以为他死了呢。
(6)、在1905年的杂文《沙皇独语》中,马克·吐温说:“没有衣服就没有权势。而统治人类的是权势。”吐温喜爱的衣服颜色是白色。七十岁时,他在自传中写道,十月放弃穿白色西装让他很伤心:“我希望自己一点点积累起足够的勇气,在纽约整个冬天都穿白色衣服。”那是吐温珍爱的服装,也让它来代表他喜爱的角色。在1884年他的里程碑式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是这样描述收留了他的那位举止优雅的绅士格兰杰福特上校的:他穿着“亚麻西服,颜色白到你看上上一眼,眼睛就会被刺伤”。吐温看重衣着,觉得要给人以深刻印象。
(7)、说明一位作家写得好不好,的办法是同死人比。活着的作家多数并不存在。他的名声是批评家创造出来的。批评家永远需要流行的天才,这种人的作品既完全看得懂,赞扬他也感到保险,可是等这些捏造出来的天才一死,他们就不存在了。
(8)、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文学衰老的公牛”。斗牛士、战士、战地记者、间谍、作家、巨兽猎人、渔夫、善谈者、享乐主义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得惊人。而古巴是他的跳板。他住在圣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哈瓦那城外几英里的地方。
(9)、我不想拿大海同他换县。他选他的县,我觉得一个县挤得慌,哪个县都挤得慌。可是他写一个县写得很好,我希望这个县永远使他称心如意。
(10)、几年之后再次读到柏瑞尔的作品,却不免唏嘘。柏瑞尔短暂的一生独独钟爱两件事情,一个是飞行,另一件就是赛马。在《夜航西飞》中,她着重描写了关于飞行的故事,而在新出版的《迷人的流浪》文学短篇故事集中,柏瑞尔以20世纪20-30年代的肯尼亚为背景,真实再现了自己在非洲的生活。
(11)、你看这书名《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一看就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12)、从叙事的方式来看,海明威的小说的对话是“展示”,而不是“讲述”。它是属于柏拉图所区分的“模仿”的一种,而不是“纯叙事”的那种,它想造成一种程度不同的“模仿错觉”,就是“诗人竭力造成不是他本人在说话”,而是某一个人物在说话的假象。
(13)、1941年3月28日,一个星期五的上午,伍尔夫悄悄溜出家门。她穿过浸水草甸来到河边,把自己的常用手杖留在河堤上,然后将一块大石头硬塞进自己的口袋,慢慢沉入了河底。
(14)、记忆开始成为不断分解的泡沫。他尝试着敲出那篇已经在大脑中储放了四年之久的《苦妓回忆录》,结果却像一只放久的酸橙子,余韵尤在,但完全没有任何光泽。
(15)、反正基因是挺神奇的东西,它给了你们世世代代的才华,也让你们世世代代困在一个自我毁灭的诅咒里。
(16)、生命的无意义感在他快80岁生日时愈加强烈。甚至到他迈入90岁的时候,他还没有搞清楚活着的意义。1979年,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要同真正的死亡抗争了——不时有一种剧痛向他袭来。他还能活多久?他将会在哪一座城市死亡呢?他又将用哪种语言来迎接自己的死亡呢?
(17)、“我喜欢的一张是卡什拍的——你认识他吧,渥太华来的好人,”他说,“他过来,拍了照,什么问题都没有。其他摄影师带着闪光器材过来,还有三四个相机。这简直让我心烦。来采访的也是。我没法逼自己去回答问题。我试过,办不到。我想要说的话都会写下来。我不是个哲学家,没有必须通过言语表达的东西。”
(18)、「主题」B01| 我弥留之际作家们的后时光
(19)、据说“大佬”(在这里他们不叫他“老爹”)正为新书努力写作。这意味着谢绝访客。当然,海明威近五年来也几乎可算是完全无法接近了——自从他手拿几根香蕉和一瓶杜松子酒蹒跚地走出非洲雨林,在接连两次从飞机失事生还之后。
(20)、尽管多次否认,海明威始终被定义为“迷茫的一代”背景下的代表性作家。从《太阳照常升起》的问世,他所刻画的“无意义生活”状态下的男女,就与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同勾勒了战后经济发达和年轻人价值观的“真空状态”。连同福克纳、多斯·帕索斯、E.E.肯明斯、T.S.艾略特和汤姆·沃尔夫等共同构成了美国文化历史上颇为少见的由一群作家代表一个时代的例子。不久之后,他们在各自的创作道路上分道扬镳。无论如何,这一时期作家们相互印证的写作,使时代切面如同被影印一样忠实留存了下来。
4、海明威被称为什么的代表作家
(1)、经过一列高低不平的房屋后,我终于到达海明威宅邸,门口的大标识写着:“除非预约,闲人免进”。我没有预约,但我还是进去了。我曾经试图从多伦多给大佬去电——未遂。写过信——没回。朋友试图周转——无果。这是我后的机会了——亲自上门。
(2)、美国小说家。一生经历过四段婚姻。曾在二战时参战负伤。著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1961年在家中开枪自杀。
(3)、《白象似的群山》,写于1927年,收入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翟象俊译
(4)、梅勒可能是战后优秀的作家。他是写心理的,可是他吸引人的就是心理部分。说不定他再也写不出象《裸者与死者》这样的作品来。如果他写得出来,那我可得注意点了。又来了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跟我较量,跟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干,谁也超不过三个回合。
(5)、(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
(6)、一个作家因为不了解而省略某些东西,他的作品只会出现漏洞。作家不懂得什么叫认真的创作,急于叫人们看到他受过正规的教育,有文化教养或者出身高贵,这位作家只是鹦鹉学舌。
(7)、提及20世纪对中国读者影响大的国外作家,海明威这个名字,大概不会有人遗漏。《老人与海》为海明威赢取了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一世盛名,那些读着《老人与海》长大的年轻人,如今在自己孩子的必读书目里依然能找到这本语言简单朴素,精神质地却格外硬朗厚重的作品。
(8)、美国人民并不崇拜菲茨杰拉德,为什么呢?美国是个上古民族,不适合那种酸了吧唧的骚柔。
(9)、海明威自杀前的那些年,世界已经不是他习惯的那样了,巴黎已经再也没有当年的LostGeneration(迷惘的一代),BeatGeneration(垮了的一代)也已经过去,整个世界进入到一种对他来说肯定是特没劲的状态,冷战对所有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来说,确实是特没劲的时期,所以海明威特别颓废,后选择了自杀。
(10)、长年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对他又如此热爱,会让人分不清小说和现实。曾有许多日子,我在圣米榭勒广场的咖啡厅看上老久的书,觉得这里愉快、温暖、友善、适合写作,我总希望能再度发现那个漂亮清新,头发像乌鸦翅膀一样斜过脸庞的女孩,海明威用文笔中的那种无情的占有力量,为她写道:“你属于我,巴黎属于我。”他所描写的一切,他曾拥有的每一刻都永远属于他。每回经过欧德翁大道12号,就会看到他和西尔维亚·毕奇在一家现在早就变了样的书店聊天消磨时间,直到傍晚6点,詹姆斯·乔伊斯可能正好经过。在肯亚平原,才看了一次,那些水牛和狮子还有秘密的打猎秘诀就归他所有了,斗牛士、拳击手、艺术家和枪手,一出现就纳入他的麾下。意大利、西班牙、古巴,大半个地球的地方,只要提过,就给他侵占了。哈瓦那附近的小村子寇吉马是《老人与海》那个孤独渔夫的家,村里有块纪念老渔夫英勇事迹的匾额,伴随着海明威的箔金半身像。费加德拉维吉亚是海明威在古巴的避难所,他死前没多久还在那儿住过,阴凉树下的房子还保持原状,里面有他各式各样的藏书、打猎的战利品、写作台、他巨大的肖像剪影,还有他周游列国收集来的小饰品,这些都是属于他的,但凡曾被他拥有的,就让他赋予了灵魂,在他死后,带着这种灵魂,单独活在世上。
(11)、“别去寻求刺激——让刺激找上门来,”他的回复如是。
(12)、我知道这样说特别刻薄,但是如果和海明威比,这都是客气的说法。
(13)、每个作家,他们的生命不仅与世上强有力的事物纠缠在一起,譬如风暴、激情与黑暗,也和这世上尤为艰难的事业——写作——缠绕在一起。无论是福克纳还是海明威,他们都同时忍受着生活与写作的双重煎熬。就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运文字的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几秒钟后,巨石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他们于是又向山下走去。正是在这样的象征里,作家们超出了自己的命运。
(14)、长篇小说:《春潮》《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有钱人与没钱人》《丧钟为谁而鸣》《过河入林》《老人与海》《岛在湾流中》《伊甸园》《曙光示真》《乞力马扎罗山下》
(15)、海明威宅邸占地13英亩,一条沥青大道通向他这幢西班牙风情的别墅。时间是下午两点,我手中握着一封信——记者讨厌用的那种直接诉求的玩意。我指望佣人来开门,或者海明威太太(她名列第四)。她替丈夫挡掉了所有访客。
(16)、这片云的边缘被火光照亮——鲜明、炽烈地出现在东边,就像某把审判或复仇之剑——然而,当它触及背后的灰色天空时,那光亮的强度就熔化且暗淡了下去,所以它没有一个能被清晰界定的轮廓……这是日落的关键所在,不过……还有另一种灿烂,它其实出现在反照中,但是其本质在壮丽和方面并不比原初的更逊色。
(17)、说起这两部作品,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前者发表于1926年,后者发表于1929年,从小说创作的主题上来讲,都涉及到战争。前者在主题上重在体现战争对人们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强烈影响,而后者则赤裸裸的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杀伤力。
(18)、过去看文艺青年始祖海明威的传记,都说他是站着写作的,所以大家都特崇拜,觉得这海明威多特别,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六点钟就开始站在那儿写,写到中午,而且说得神乎其神。
(19)、非小说:《死在午后》《非洲的青山》《流动的盛宴》《危险的夏天》《海明威短篇故事全集》《海明威故事选集》
(20)、福克纳该得诺贝尔奖金;他就是缺少一点文学的良心。如果一个国家处于半奴役半自由状态下不能生存下去,你也会认为一个作家不能一半讲假话一半讲真话。但是福克纳能生存下去。天哪,我有他这份才能才好呐。
5、著名作家海明威是什么样的人
(1)、L.你如果写一位高尚的共产d员,你要记住这家伙说不定有手淫的毛病,说不定嫉妒得跟猫似的。要把他们写成人,人,别把他们写成象征。
(2)、通过以上两部作品,不难看出,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处于一种悲观失望、彷徨和忧虑之中,人生陷入迷茫,这也正是那个时期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们创作的基调,契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些作家们,大多数人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灾难,精神上经历过战争的折磨,他们了解普通士兵中的厌战情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有着美好的愿望和澎湃的激情,受到“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蛊惑,当他们亲临战场时,才深知上当受骗,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心灵深受创伤。以致于大战结束后,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信念,没有新的精神支柱可以依附,因而悲观、失望、彷徨与忧虑,成为他们的常态,即“迷惘”。
(3)、博尔赫斯决定给自己创造一个“不可思议”的结局。他希望在日内瓦死去,这是他为改变世界所做的一个小小的贡献。因为那两年正是阿根廷历史的一个关键时刻,正悬在希望日渐渺茫的民主重建和自我毁灭之间摇摆不定。他希望表达某种态度。通过重返日内瓦,他重新进入了时间的子宫。正是在这个城市,他的灵魂不断往还,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爱,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痛苦,第一次与死亡产生了和解。
(4)、海明威是受不了平静的生活的,他本来能上大学的,就为了去打仗,大学也不上了,他就是这么一副性格,一定要在激荡的革命中,或者在离婚和结婚中,在各种各样喷溅着荷尔蒙的生活中,他才能找到自己。
(5)、《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著,吴建国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
(6)、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佳英文小说"中。
(7)、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冲击。如《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拖着老人桑提亚哥游了一天一夜,老人几乎晕倒,但仍坚持不放弃,这时作者用极为简洁的几个字“拉呀,手啊,他想。站稳了,腿儿”,准确表达出老人的疲劳感,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8)、“我知道,肯特。”她仰起脸,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悲伤抹掉了她所有的戾气,眼泪让她变得柔和。
(9)、罗伯特·曼宁说,海明威身上有一种浓烈的风格:“他让自己能够轻易地被拙劣地戏仿,却不可能真正被模仿。”这就像后世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在身为严肃作家的同时,海明威身上有一种文化偶像的气质。在因为各种历险经历而伤痕累累、以及经历了四次婚姻和朋友的陆续疏离后,海明威已经在“硬汉”的角色里禁锢了太久,却不知如何摆脱。“他对自己的‘人设’看得那么重,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示弱,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坏的选择。”黄昱宁说,“对他来说,悲剧可能是大家都看到他被打败的样子——他选择不被打败。”
(10)、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11)、因为这幅壮烈的影像,博尔赫斯一生都无法摆脱父辈记忆的折磨,母亲不厌其烦地向他诉说着家族的丰功伟绩,希望他能复兴家族荣光。他因此极度讨厌父权,总是去喜欢母亲所不喜欢的东西。他想要通过这种不一致性对抗祖先的阴影,包括爱情。
(12)、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
(13)、衡量一个人的作品不在数量多少。如果你写了一篇又强烈又含蓄的短篇小说,人家读了就象读了一部长篇小说似的,那个短篇就能经久。
(14)、在和友人迈耶的交谈中,海明威提到了这种痛苦。他觉得自己丧失了写作巅峰期持有的激情与诗意。《老人与海》只写了8周就基本完成,《太阳照常升起》的初稿也用了6周。可现在,对他来说,连写一个初稿都变得相当艰难。
(15)、“我也认识许多人做过这种手术,”姑娘说,”手术以后他们都照样过得很开心。”
(16)、他的第一只猫,就一位船长送给他的六趾猫,叫“雪球”。到1945年,海明威已经有了23只猫。他甚至在遗嘱里写道:猫才是他故居的主人,有权自由自在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下去。如今,在海明威故居,生活着近100只雪球的后代。
(17)、“我明白,”姑娘说,“咱们别再谈了好不好?”
(18)、海明威从来不企图在作品中说明自己的倾向性,即使战争的残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也只是把他所经历的体验,通过描述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充实、想象,这也正体现了“冰山原则”的核心理论。海明威说:
(19)、谢冕:大时代需要“大诗”|第二届大方文学节即将举办,引领“感官文学”潮流|顾建平谈朵云书院旗舰店|......
(20)、那女人端着两杯啤酒撩开珠帘走了出来,把酒放在湿漉漉的杯垫上,“火车五分钟之内到站,”她说。
(1)、在美国,文学要写得生猛,音乐要搞摇滚,美国人民的荷尔蒙太多了。
(2)、「主题」B06 | 两个博尔赫斯在梦中的相遇/ 伍尔夫这漫天盖过我的波浪
(3)、而在那之后,她渐渐爱上了赛马。先是因为家庭原因开始跟随父亲训练赛马,十八岁之后便凭借着出色的赛马能力成为了非洲首位持赛马训练师资格的女性。非洲大地滋润着她的身体和心灵,同时也让她开始追求更加自由的释放方式。
(4)、再没有比装腔作势、申请参加法兰西科学院或什么科学院的人更下流的了。
(5)、几年以前,有幸读过一本小书,便无法将她遗忘。总想着,如果有一天,她再次出版新书的话,一定要买。那本书的名字叫做《夜航西飞》,而作者,便是被外界誉为“非洲自由传奇”的先锋女性——柏瑞尔·马卡姆。
(6)、如果老是写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会发现自己在说假话。他说了几次假话之后,无法再诚实地写作了。
(7)、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都是人生角斗场上的失败者,尽管他们从不抱怨生活,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生活,但战争给他们的影响,使他们对世界失去信任感,宁愿与孤独为伴。小说的结尾更是体现了浓重的悲观主义和哀伤痛苦的情调:他们注定是孤独的,不能结合在一起,只能在幻想中求得安慰。
(8)、当一位作家略去他所不知道的东西时,它们在作品中象漏洞似的显示出来。
(9)、这种对抗性,也体现在他与同时代作家的紧张关系上——不仅在作品中,许多以往的友人被他“对号入座”,这甚至是他脑海中无法的一种偏见:他有一种古怪且不得体的冲动,总是要与他同期作家的名望针锋相对。“从格特鲁德·斯坦因、舍伍德·安德森,到艾略特、菲茨杰拉德、沃尔夫等,提及他们的名字时,他无一例外地都要攻击那么一两下。”在与海明威共处两日之后,采访者罗伯特·曼宁直观的感受,也是不少亲近他的人曾经共同的记忆。
(10)、越是好作家,他们说到他们自己的作品的时候越少。乔伊斯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只肯对愚蠢的人说明他在做什么。
(11)、“不,我们不能。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
(12)、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奥克帕克,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曾获普利策奖(1953)、诺贝尔文学奖(1954),一生创作丰富,著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过河入林》《死在午后》《非洲的青山》等。1961年7月2日,以猎枪自杀于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终年62岁。
(13)、时尚的显微镜充分聚焦在头发和胡须上:它是一种形象的开始与终的装饰,可以成就也可以破坏一套服装。长发和卷发还可以显示出时代的特征,不仅以发型,而且以颜色、长度和使用的产品来显示,这是其他东西所做不到的。以下作者是对任何头发规则的例外:他们的发型存在于不同的维度。
(14)、D.一旦写作变成你的主要的毛病和极大的快乐,那么只有死亡才能止住它。
(15)、《海明威:后的访谈》作者:(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译者:沈悠版本: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7月
(16)、《永别了,武器》的第二十六章中,有一段亨利与牧师关于战争的对话,这段对话就十分简洁、凝练,没有任何浮华的修饰语,但从中读者可以强烈感受到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在小说《杀人者》中,使用了许多简练的短语,用口语化对话的形式展开情节,通过对话避免了许多解释与繁杂的背景交代,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7)、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没有使用任何修饰成分,只是将动词、名词简单组合就描绘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场面。在这种质朴无华的文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深刻的艺术境界与艺术底,这种质朴的语言也使海明威的作品具有了更多的亲和力与真实性。
(18)、海明威曾在法国、美国和古巴等地生活过。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的基韦斯特(KeyWest),是海明威1931年至1939年时生活居住过的地方。
(19)、(《THESPLENDIDOUTCAST》)
(20)、其实美国的大作家有很多,福克纳,还有菲茨杰拉德,前两年有一部电影叫Great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原著小说就是菲茨杰拉德写的,文笔简直优美极了,辞藻漂亮,大家要是练习英文写作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1)、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家园受到强烈的冲击。海明威为不甘沉沦的人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精神支柱--硬汉精神。“与命运抗争”是西方文学永恒的主题之“硬汉精神”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既传承了古代希腊文化,又向世人昭示了一种深层的哲学意蕴:即面对任何异己力量,人都要高傲地坦然面对、在永不停息的积极行动中尽显生命的优雅风度和永恒的力量。
(2)、“你未经允许就到我家来了,”他静静地说。“这不对。”
(3)、B.写作,在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4)、海明威从法国回到美国能住哪儿?新奥尔良黑人太多了,KeyWest比较贵,所以没什么黑人,而且住的都是挺有钱的白人,所以海明威就住到了KeyWest,并在那儿生活了很多年。
(5)、“但我并不希望你去做手术,”他说,“做不做对我完全一样。”
(6)、有这样一位作家,谈及他的小说时,毕飞宇虔诚到曾经花整夜的时间誊抄、梳理。夜里没事干的时候,拿一张纸、一支笔,把他的小说整篇整篇地往下捋。
(7)、《百年来的作家、观念及文学——精选》,(美)查尔斯·麦格拉斯(CharlesMcGrath)编;李燕芬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版
(8)、当时背景音乐正放着一首希腊歌曲,歌词里说,如果音乐响起的话,我们就能够得到特洛伊海伦的爱,尤利西斯就会回到伊萨卡。听着这首歌,他突然强烈地感觉到,阿布拉莫维兹的生命并没有消失,他和他们在一起。当天晚上,博尔赫斯写道:“这个地球上没有一件东西是不死的,也没有一件东西是不会投下影子的。今晚你没有出声,阿布拉莫维兹,但是你告诉我了:我们应该像走进一次节日庆典一样走进死亡。”
(9)、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Miller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10)、语言能力的退化让海明威的痛苦更加剧烈。这是所有作家的诅咒。他患上了健忘症和重度抑郁症,再加上长期酗酒让他不得不忍受肝肾疾病的侵扰。1960年,海明威入院调节,同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他目前的状态是,连给肯尼迪总统的演讲词写几行句子都做不到。
(11)、它向人们的灵魂深处投下明亮的一道光,让人们看到自己从未感知过的勇气。
(12)、你写前人已经写过的东西,那是没有用处的,除非你能够超过它。
(13)、在海明威故居里,重要和吸引注目的当数六趾猫。熟知海明威的读者应该知道他酷爱猫。当年一名水手曾赠送给海明威一只6趾猫。这只猫的后代繁衍生息,从1930年代直至今,目前已超过50只在院子里生活。
(14)、另外,还有更加邪乎的说法,说海明威是单腿站着写作,可我当时居然相信了,而且我也试过,早上起来我就单腿站着,可我单腿啥也写不了,单腿更没法弹琴。
(15)、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
(16)、“我曾经经常吵架。我对所有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抱有强硬的意见,”他答。“现在我学会闭上嘴,让别人替我说。我就听听他们说什么……除非我认为他们在撒谎。我现在很清楚,说话是没有意义的……对我来说没有。如果你很了解某个主题,为什么要谈起它?如果你不了解,那为什么要出这个洋相?
(17)、他们在桌边坐下。姑娘望着对面干涸的河谷和群山,男人则看着姑娘和桌子。
(18)、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19)、海明威为什么住在古巴?这个问题已经问过一千遍。他的答案始终如一:
(20)、真正的神秘主义不应当与创作上的无能混淆起来,无能的人在不该神秘的地方弄出神秘来,其实他所需要的只是弄虚作假,为的是掩盖知识的贫乏,或者掩盖他没有能力叙述清楚。神秘主义包含一种神秘的东西,和许许多多种神秘的东西;但无能并不是一种神秘;过火的报刊文字插进一点虚假的史诗性的东西成不了文学。也要记住这一点:一切蹩脚的作家都喜欢史诗式的写法。
(1)、她13岁时,一种心智上的毒瘤袭击了她。第一次崩溃发生在母亲去世后不久,她说那是一段很长的虚无,一种她自己也无法形容的纯粹死亡。而这种无法描述的东西始终停留在某处,犹如一把高悬在头顶的狄奥尼修斯之剑。伍尔夫无法忍受,但她不得不接受。怀着一种愠怒。为了反抗,为了向自己证明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对劲,她持续不断地写。每天早晨,伍尔夫都在膝头搁上木板,摆上墨水和钢笔,开始写作。她只和她的作品亲近地生活在一起,它们成了伍尔夫未眠时的生活本质,比其他一切事物都更真实。
(2)、写作,在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3)、海明威常用简短的陈述句进行语言表述,他认为没有必要用文字修饰雕琢来哗众取宠,只要将事物描述清楚就行,其他的则由读者来决定。海明威的语言不冗不赘、文体轻松、造句简单、用词平实的特点,他常以基本单词为中心来构造单句,很少使用表达思想的形容词与副词。
(4)、海明威,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美国记者、作家,美国“迷失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也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认为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5)、N.你越写,越懂得写作。这是学写作的方法。
(6)、几年前,我有缘坐上了卡斯特罗的车,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文学读者,我在座位上看到一本红皮小书。卡斯特罗告诉我:“这是我景仰的大师海明威。”真的,海明威在死后20年依然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就像那个早晨一样永恒不灭然而又昙花一现,那应该是个5月天,他隔着圣米榭勒大道对我说:“再见,朋友。”
(7)、对于她选择赴死之前所看不到的部分,我们只能猜测,透过她的小说和日记。但这毕竟还是不够真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海明威的作品是什么主义精辟1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