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胎藏界与金刚界有何区别,曼荼罗又是什么意思【曼荼罗】

一、真言宗护摩前挂胎藏界,还是金刚界曼陀罗

1、您好,以方向来说左边是胎藏界曼陀罗,右边是金刚界曼陀罗,希望这样回答能帮助到你。

二、阿弥陀曼陀罗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1、即以阿弥陀佛为主尊而建立之曼陀罗。

2、又作阿弥陀曼荼罗。

3、有金刚界式建立之理趣曼陀罗与胎藏界式建立之九品曼陀罗、八曼陀罗等。

4、理趣曼陀罗︰中央画阿弥陀佛,前右左后各安金刚法、金刚利、金刚因、金刚语菩萨,四隅内外各安置四内、外供养,东、南、西、北四门各画天女形表示贪欲,蛇形表示瞋,猪首表示痴,莲花表示涅槃。

5、九品曼陀罗、中台八叶开敷莲华台上为上品上生之阿弥陀佛,周匝安置八品之阿弥陀,内院四隅有法、利、因、语四菩萨,第二院有十二光佛、四摄菩萨、四外供养,第三院有二十四菩萨。

6、八曼陀罗、又作八大菩萨曼荼罗。

7、中央画阿弥陀佛,周匝安置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除盖障、地藏等八大菩萨,其外为四摄、八供。

8、另有九字曼陀罗,乃九品曼陀罗与八曼陀罗之综合。

9、〔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下、八大菩萨曼陀罗经(不空)、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善无畏)、无量寿仪轨〕p3682。

三、胎藏界曼荼罗的胎藏界曼荼罗概述

1、胎藏界曼陀罗(Garbha-dhatu-mandala)的全名、大悲胎藏界曼陀罗,是根据密宗根本经典之一的《大日经》所图绘制而成的。

2、分为有胞胎胎藏、莲花胎藏。

3、《大日经》卷三解释说、“今日约胎藏为喻,行者初发以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缘,识种子初托胎中,尔时渐次增长,为行业巧风之所匠成。

4、乃至始诞育时,诸根百体,皆悉备足,始于父母种姓中生。

5、犹如依真言问学大悲万行,净心显现。

6、又此婴童,渐具人法,习诸技艺,技艺已通,施行事业,入于净心中发起方便,修治自地,随缘利物,济度众生,故名大悲胎藏界生也。

7、“......今以莲花比喻此曼陀罗义,如莲花种在坚壳之中,枝条花叶之性,已宛然具足,犹如世间种子心,从此渐次增长,乃至初生花苞时,莲台果实隐于叶藏之内,如出世间心尚在蕴中,又由此叶藏所苞,不为风寒众缘之所伤害,净色须蕊日夜滋荣,犹如大悲胎藏界。

8、即成就已,于日光显照开敷,如方便满足。

9、”卷五中又说、“如上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既是心实相花台,大悲胎藏开敷,以大悲方便现作三重普门眷属,以是义故名为大悲胎藏界曼陀罗。

10、”《大日经》的《具缘品》说、“秘密主,复次广大曼陀罗悉能救济无边有情,故名大悲本质生。

11、”佛陀瞿四耶的书中解释到、“大悲本所生者,此曼陀罗从大悲生,世尊得一切智智后,以大悲力,出生身等无尽庄严曼陀罗,故以从大悲生,本所有,是生之根源,彼大悲者,是此曼陀罗生之所依。

12、或从次曼陀罗出生大悲,是则从曼陀罗门出生如来大悲功德等,令得一切智智故。

13、”如此的解释,是从佛陀摄化众生的“向下门”说的,如果从众生修正的“向上门”来解明,则是一切观见此曼陀罗,依次修行,终能开悟自心的大悲菩提,所有大悲本所生。

14、...大悲曼陀罗表示、---佛陀的大悲功德所发生的三密无尽庄严的妙行。

15、---行者中体现佛陀的大悲三无尽庄严藏。

16、所有称为“曼陀罗胎藏界曼荼罗的具足名称是“大悲胎藏界曼荼罗”,它是根据密宗根本经典之一的《大日经》所图绘的。

17、梵语“蘖喇婆”译为“胎藏”,有“胞胎胎藏”,“莲花胎藏”之分。

18、《大疏》卷三解释说、“今且约胎藏为喻,行者初发一切智心,如父母合因缘,识种子初托胎中,尔时渐次增长……乃至始诞育时,诸根百体皆悉具备,始于父母种姓中生。

19、犹如依真言门学大悲万行,净心显现。

20、又此婴童,渐具人法,习诸伎艺,施行事业,犹如于净心中发起方便,随缘利物,故名大悲胎藏生也。

21、今以莲华喻此曼荼罗义。

22、如莲花种子在坚壳中,枝叶花果之性,已宛然具足,犹如世间种子心(初发的菩提心)从此渐次增长,乃到初生花苞时,莲台果实隐于叶藏之内,如出世间心尚在蕴中(大悲胎藏)又由此叶藏所包,不为风雨众缘之所伤坏,净色须蕊日夜滋荣,犹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于日光中显照开敷,如方便满足。

23、”又卷五说、“如上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者,即是心实相花台,大悲胎藏开敷,以大悲方便现作三重普门眷属,以是义故名为大悲胎藏生曼荼罗也。

24、”西藏译的《大日经》把“蘖喇婆”译作“本质”藏译《大日经》(北京版《秘密经》第十卷上)的《具缘品》说、“秘密主,复次广大曼荼罗悉能救济无边有情界,故名大悲本质生。

25、”佛陀瞿耶的疏(北京版本续解前六十五函上、五九)里面解释说、“大悲本所生者,此曼荼罗从大悲生世尊得一切智智后以大悲力,出生身等无尽庄严曼荼罗,故云从大悲生。

26、本所者,是生之根源,彼大悲者,是此曼荼罗之所依,或从此曼荼罗出生大悲则是从曼荼罗门出生如来大悲功德等,令得一切智智故。

27、”这就是说、大悲胎藏界曼荼罗是从佛的大悲愿力,为化益众生现种种身身,为种种有情说种种法,适应种种众生的根性、欲望展开示种种本誓的心,以此身口意三无尽庄严藏为对境而图绘的形像,就叫大悲胎藏界生曼荼罗。

28、这一解释,是从佛摄化众生的“向下门”说的,如果从众生“向上门”的进取来解释,则是一切众生观见此曼荼罗,依此修行,能开悟自心的大悲菩提,所以叫“大悲本所生”。

29、因此大悲本所生曼荼罗,一方面是象征从佛的大悲功德所发生的三无尽庄严藏的活动。

30、一方面是在行者的心中体现出佛的大悲三无尽庄严藏,所以叫曼荼罗。

四、燃灯佛,释迦摩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佛像有什么区别?

1、胎藏界曼陀罗(Garbha-dhatu-mandala)的全名、大悲胎藏界曼陀罗,是根据密宗根本经典之一的《大日经》所图绘制而成的。

五、大日如来究竟是男是女?谁有关于大日如来的身世来历的故事书,不要搞错不是如来佛,

1、曼荼罗分为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

六、嘉会坛曼荼罗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1、嘉,欢喜之义。

2、会,来集之义。

3、嘉会坛曼荼罗,即密教诸尊***示现各自之本誓,而彼此不相涉入之曼荼罗。

4、此曼荼罗用于受明、传法等灌顶之时。

5、为大日经所言胎藏曼荼罗四种之一。

6、大日经卷一具缘品载有白坛九位曼荼罗及嘉会坛曼荼罗。

7、嘉会坛之名即取自该经中之「群机嘉会」一语。

8、〔大日经疏卷卷秘藏记钞卷胎藏界曼荼罗钞卷上、溪岚拾叶集卷五十三〕p5761。

七、高分!高手进,一个简单的问题!

1、,指的是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r,(见下图)。

八、佛教中的胎藏界与金刚界有何区别,曼荼罗又是什么意思

1、胎藏界佛教讲一切本自具足,本心能生出万法。

2、这就好像千千万万不同的人都是从胎儿慢慢长大的,一切显现都由本心出,所以名“胎"。

3、又如同树张什么样子属于什么品种都是由种子决定的,不同的特性都能“收藏”在种子里,所以名“藏”。

4、金刚界佛教讲佛法,能降服一切烦恼,能转一切烦恼为功用。

5、金刚界则是“转”的体现,金刚二字代表般若,表示一切显现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实体,也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生不灭"),应般若而转烦恼,便是金刚界的义。

6、两个概念比较如果说胎藏界是纵向分析事物,那么金刚界就是从横向分析事物,如果说胎藏界是世界观(理),那么金刚界就是方法论(智)。

7、这就是区别,剩下的自己体会。

8、有一点要指出,唐密里的金刚界和胎藏界,不能简单的和藏密里的各部去比较,因为分类标准不同,永远都无法对应的。

9、曼陀罗这个解释起来简单,就是坛城,什么是坛城?就是各尊待得地方,什么意思?简单的理解,就是各尊的净土。

10、举个例子,阿弥陀佛曼陀罗,简单的理解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的显现。

九、金刚乘佛教的密教道场观

1、手结印契(身密)密教道场观(曼荼罗),及密教世界观。

2、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故称密宗六大。

3、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

4、“识”为“心法”,属金刚界。

5、主张色心不金胎为一。

6、两者为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

7、佛与众生体性相同。

8、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9、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阇梨(导师)秘密传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佛教中的胎藏界与金刚界有何区别,曼荼罗又是什么意思【曼荼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