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
1、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解释
(1)、曾文正说:“开国之际,若汉唐之初,异才、畸土、丰功、伟烈,飙举云兴,盖全系夫夫运,而人事不得与其间。至中叶以后,君子欲有所建树,以济世而康屯,则天事居其半,人事居其半。以人事与天争衡,莫大乎忠勤二字。乱世多尚巧伪,惟忠者可以革其习;末欲多趋偷惰,惟勤者可以遏其流。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过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
(2)、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曾国藩家训》有“千古第一家训”之称,其修身之道、修心之道、劝学之道、交友之道、兴家之道中不乏精粹,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好家风、家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3)、唐代茶圣陆羽在他的被誉为茶文化百科全书的《茶经》里第一次系统的介绍了茶叶种制、品饮、鉴赏、产地、分类、行茶仪式仪轨、有关茶事、茶史,几乎涵盖了有关茶的所有事宜。一之源是整个《茶经》的概括总结,也是陆式煎茶道所追求的目标。一之源里概括介绍了茶的产地、茶树、茶叶、茶字、茶名、茶性以及茶道四谛。
(4)、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5)、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6)、感悟:曾国藩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庸人与人才的致命弱点。对于庸人来说,懒惰是一种十分有害的精神病毒,当一个人被惰性所支配时,整天或只说不做,或空耗时间,或耽于幻想,整个生活将会没有奋斗的动力,因此一事无成。而骄傲会使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停滞不前。自以为自己什么都行,不思进取,而社会在前进,他人在进步。百舸争流千帆过,你却原地踏步,必然落在他人后边。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谦逊的人,骄傲的人做不好什么的。
(7)、《曾国藩家训》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推崇曾国藩,包括像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曾国藩家训》读后感篇6寒假里,我读了《曾国藩家训》虽然没读完,但其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8)、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9)、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0)、活动时间:3月16日(周六)14:00-16:00
(11)、而在现如今,很多子女娇生惯养,这也不愿做那也不愿做,十分懒惰,养了一身懒病。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学生上了大学,连袜子都不会洗,自理能力十分差,读到一半退学了;经了解,原来孩子在家时十分懒惰,什么都不做,全由父母包办。
(12)、和: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
(13)、日有所获。一是用日记反省不足。二是静坐30分钟。三是完成一篇文稿、一次公务活动等较大工作量的须在日记进行总结。四是每日梳理所学,并纳入知识结构。《曾国藩家训》读后感篇10利用十余天的时间读完了《曾国藩家训》,对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与为官的经历有了浅显的了解,更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4)、一直以来,想认认真真读一本书,可惜事务繁杂,定不下心来。一日,偶然看到《曾国藩家书》,翻之,字行间话虽短,然语言精练,读之令人深思。
(15)、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16)、首先,在修身方面,讲求“勤敬”,勿傲勿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且要做一个“劳谦廉”的君子,后来又讲“倔强明强,崇俭虚心,豁达冲融”等内圣之法。
(17)、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
(18)、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他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19)、先看“诗书”,读书、写字、作文是曾国藩家训的重点,他认为“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故而家训之中谈论读书方法的多,比如“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将广博的浏览与专门的吟诵结合,抄写与仿作结合,强调的是坚持不懈,以及韵味、生机的涵养。关于写字,针对其子“写的字缺乏刚劲之气,这是你生来气质之中的短处”,故而强调要学欧、柳二体,且与“走路宜重,说话宜迟”等言行上的修养结合起来加以要求。作文,则提出“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也就是将字词训诂与文章修辞、考据与辞章两方面的功夫结合起来。还有曾国藩编撰《十八家诗钞》与《经史百家杂钞》二书,也就是为了“诗书传家”。
(20)、初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但翻阅数页之后,似乎有点爱不释手了。
2、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怎么写
(1)、第在用人方面。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时,凡是自己亲自带领打的仗,是“屡败屡战”,而凡是他手下大将打的仗多数都是胜利的。石达开曾经评判曾国藩:“虽不善战,而能识拔贤将,规划周密,起事以来未曾闻也。”曾所编《冰鉴》即是观人识人之书。
(2)、本书三编,从内容上看,简而言之,第一编主要讲的是如何为领导者出谋划策,成为重量级的智囊人物;第二编讲的是如何做为领导者管理好自己的组织;第三编讲的是如何培养意志品质,并成为管理的通才。
(3)、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5)、只有俭朴之人,才会懂得珍惜;当然,过度的俭朴也会适得其反,成了吝啬,这其中的度也要把持好。
(6)、我对于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给人的评论也是很有争议的,通过阅读了《曾国藩家书》,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字里行间表达了他的真知良言,另外更是可以作为研究曾国藩这个人物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资料。
(7)、二是,他提到“作诗文,有情极真挚,不得不一倾吐之时。然必须乎日积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原,其所言之理,足以达其胸中至真至正之情,作文时无镌刻字句之苦,文成后无郁塞不吐之情,皆平日读书积理之功也。
(8)、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9)、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10)、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1)、提起旧物改造,会生活的人多会有自己津津乐道的一些创意,然而旧物改造里却还有个被无数次改造的物品,那就是牛仔裤了。谁没条随意搭配的牛仔裤呢,牛仔裤再结实耐磨,穿久了也是逃不开被冷落的结局,之所以被冷落也是舍不得扔掉,既然这样那不如就好好的利用一下吧!
(12)、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13)、爱心树儿童文学编辑,小学生的妈妈,业余文学爱好者。编辑图书有《魔女宅急便》《我们的校长是超人》《星期三的战争》《不不园》《时节之美:朱爱朝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历史:诸神的踪迹》等。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打开阅读这扇充满魔力的大门,获得属于自己的灵力。
(14)、而在现如今,很多子女娇生惯养,这也不愿做那也不愿做,十分懒惰,养了一身懒病。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学生上了大学,连袜子都不会洗,自理能力十分差,读到一半退学了;经了解,原来孩子在家时十分懒惰,什么都不做,全由父母包办。
(15)、其表扬与表率。曾国藩要求孩子将平时所写的字、所作的诗文等与问安的家书一同寄来,这是许多家长都能够做到的,然而他接着还特别讲究表扬,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曾纪泽寄来了草书的习作,不但他自己有表扬,还会将之出示给李鸿章、李元度、许仙屏等人传看,于是就有了“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动合自然等语”,这些都写在回信里,让儿子与他一同欣慰。再如曾纪泽完成了《说文分韵解字凡例》一文,他自己先表示“喜尔今年甚有长进”,再请了大学者莫友芝“指示错处”。这样的表扬,则比起泛泛然说几句,或是金钱与物质奖励什么的,更能够激励孩子。曾国藩处处给孩子、家人做表率,则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在指导儿子读书、写字、作文之时,经常谈及自己的学习历程以及近期状况,以身作则。要求儿子读书“有恒”,则细数自己《史记》《韩文》《韩诗》《杜诗》《古文辞类纂》等书的圈批“首尾完毕”,还说“近年在军中阅书,稍觉有恒”,当然也说到自己读某些书的“有始无终”且深以为憾,这反而让其子觉得这个榜样更为真诚。还有与曾纪鸿说到写字不可“求效太捷也”,就说起自己学习《麓山寺碑》“历八年之久,临摹已过千纸”;曾纪鸿的作文不佳,他便回顾自己“二十三四聪明始小开”,直到“三十一二岁聪明始大开”的历程,也许小儿子像自己而“聪明晚开”,以作鼓励。
(16)、想谈的是努力。亦可分为勇于承认努力和敢于努力两部分。
(17)、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18)、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成小的时候,很想看看家人对他有多么重视,吃饭的时候就躲到衣柜里,他希望看到大家焦急找他的结果,然而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等大家吃完饭,他才从柜子里爬出来吃那些“残羹剩饭”,从此他发誓:一定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你会大失所望的。
(19)、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20)、那么读书应该怎么读才对?曾国藩教给子女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
3、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感悟
(1)、曾国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教育方法,更在于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2)、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晚年留下一个年谱,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在她十几岁时,跟随母亲来到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的总督府。小女儿入总督府总要穿得体面一些,光鲜一点,所以上面穿了一件蓝色的小夹袄,下边穿了一条缀青边的黄绸裤,就这条黄绸裤其实也不是她的,而是她的长嫂,也就是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过世的妻子留给她的。
(3)、他的毅力是惊人的,是常人所不具备的,一是坚持写日记,一日不落;二是戒烟成功,虽然戒了很多次,但后还是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戒烟成功;三是每天读书,没有一日不读书,即使晚年视力几乎丧失也没有间断。
(4)、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5)、我写东西的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明明自己有很多感情要抒发可真正开始写时,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情感,以至于不得不冥思苦想一些好的句子,到后想一吐而快的情致往往被破坏,文章或不了了之或索然无味。一直以为这是自己才疏学浅的表现,没想到在曾国藩家训中竟然有类似描述,看来这是初写文章人的通病。而要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曾国藩有提到那就是要多看书、多思考、多积累。
(6)、曾国藩家训中还提到性情不能懒与傲: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7)、不过,曾国藩同时认为,虽太和絪緼之气流行不止,天地万物初所得之气“均耳”,但人与物、圣人与常人实所禀有之气并不相同。就人与物相对而言,人得气之全,物却仅得气之偏;
(8)、活动时间:3月15日(周五)14:00-16:00
(9)、曾文正说:“开国之际,若汉唐之初,异才、畸土、丰功、伟烈,飙举云兴,盖全系夫夫运,而人事不得与其间。至中叶以后,君子欲有所建树,以济世而康屯,则天事居其半,人事居其半。以人事与天争衡,莫大乎忠勤二字。乱世多尚巧伪,惟忠者可以革其习;末欲多趋偷惰,惟勤者可以遏其流。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过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
(10)、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11)、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2)、0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13)、感悟:时间单向前进,一去不复返。以前总感觉时间还很多,成年以后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事情来不及做。什么永远追不上?时间。
(1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15)、在穿着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人穿着平常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只有一件天青缎马褂在新年和重大庆典上穿上;在饮食上,曾国藩不像其他当官的那样,满桌子山珍海味,而是每顿饭只有一个菜,这怕是搁在寻常百姓家也十分难得;在居住上,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出钱让曾国藩把旧宅翻修一下,被曾国藩霸气拒绝。
(16)、在饮食上,曾国藩不像其他当官的那样,满桌子山珍海味,而是每顿饭只有一个菜,这怕是搁在寻常百姓家也十分难得;在居住上,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出钱让曾国藩把旧宅翻修一下,被曾国藩霸气拒绝。
(17)、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克己复礼,修身养德,谨小慎微,非要做一大儒,生活会收获很多快乐。
(18)、第宝。“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所谓“人待人,无价之宝也”。以邻为宝,和亲睦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尤其是邻里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时候有些邻居甚至胜过亲人。
(19)、物来顺应是指事情来临时,就要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犹犹豫豫不知所措,你不管是逃避,还是拖延,都不是好的解决方法。
(20)、当时不杂是指做一件事的时候,需全神贯注去做,万万不可分神,你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这件事的同时,又在想另一件事,那么你会两件事都做不好。
4、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
(1)、只有俭朴之人,才会懂得珍惜;当然,过度的俭朴也会适得其反,成了吝啬,这其中的度也要把持好。
(2)、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3)、《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技能,导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要去敬爱自己的父母。这样又怎么去爱他人、爱祖国。
(4)、读这本书可以让人感觉到原来成功是如此简单;原来成功人士也具有很多普通人的诸多缺点,只是他们懂得如何去克服改正;原来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是有迹可循的。
(5)、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到一些家长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只要老师能教好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花多少钱都愿意!”其实,这样心甘情愿的表白大错特错。错在只知学校教育,不知家庭教育。孩子该由谁来教?谁该是孩子重要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怎样的教育,才能教好孩子呢?
(6)、今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勤奋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每天写日记,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个“自立、自省、自信、自强”的人!《曾国藩家训》读后感篇7我在暑假期间读了真国藩家训这本书。其中我喜欢的一篇文章叫”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情习”。他的主要意思是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成功的路;人一骄傲就会满足于现状,这样就会导致失败。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议论人家的短短处、指责人家的食物甚至嘲笑别人的失败,开口就说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些其实都是骄傲。书中说”欲去骄字,以不轻而非笑人为第一义,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意思是说,:想要自己不骄傲的话,就不能轻易嘲笑别人的短处。
(7)、0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8)、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9)、《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这是教育上简单的一条真理。
(10)、丹柿小院是老舍的家,丹柿小院也成了老舍家的一个别称,老舍和丹柿小院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的联结与故事。了解一个作家,好的途径除了阅读他的文学作品之外,就是去他生前的故居参观,那会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1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2)、第扫。要干净,要整洁。其实扫地也是一门学问,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人能够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就说明他做事比较细心。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这枚“底味”妙的便是刚拿到手的惊喜与初入口的那一丝纯甜,咂一口,甜味入喉,顿感温暖充沛周身,这就是糖画大的趣味与价值所在。
(14)、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糊涂”一点时,它往往却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吧。
(15)、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16)、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17)、其实可以用《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的一句话来总结:成大事者不纠结!
(18)、曾国藩家训中,分门别类的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相信即使对于今人,若能按照家训中的道理行事也必能成就一番大事。
(19)、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5、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体会
(1)、以上是我读此书的一些感想,由于职业的影响,我对涉及教育方面的话题关注较多,也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不厌其烦地阐述,真的是佩服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感恩!感动!《曾国藩家训》读后感篇5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训》是我们总经办读书会阅读并学习分享的第二本书。起初并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读《曾国藩家训》?我初浅的认为,曾国藩不过是组建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而已。可有幸读了郦波所著的《曾国藩家训》后,让我感受颇深。这是一本好的为人处事、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的教育书籍,阅读并学习后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曾国藩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蕴藏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学、治军、为政等各个方面,“平凡”真实,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
(2)、曾国藩始终坚信: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小时候的勤奋好学一直到在军营中,要求着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恶劣天气和环境,都一定要早起,“闻鸡起舞”;曾国藩将勤发挥到,真不愧为“千古第一完人”。
(3)、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在逐渐消失。时代的列车越开越快,我们离大地越来越远。
(4)、唐浩明先生作为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他认为曾国藩家风家教包罗万象,如果用精简的语言表达出来,那就是曾国藩写给他儿子的一句话,做读书明理之君子。
(5)、身处于浮躁的社会,很难再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直到邂逅《曾国藩家训》,虽时隔二百余年,曾国藩的言语和精神仍熠熠生辉,能够照亮我们日益阴霾的内心。
(6)、北京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杨建业非遗传承与传播工作室的大力支持
(7)、本书的选编,以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家训》为底本,以岳麓书社2015年版“全本”《曾国藩家书》为校本,并参考民国年间上海世界书局版的《分类广注曾国藩家训》、王澧华与向志柱注释的岳麓书社1999年版《曾国藩家训》等相关著作。
(8)、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9)、曾国藩创办了中国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但他也做了一些引人谩骂他的事情。然而,在我看来,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等条件,特别是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决不能片面的下评价。
(10)、曾国藩,晚清重臣,几百年前,他留下了这些珍贵的信,今天,当我再次打开那些尘封的家信,我却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曾国藩的良言,不正是我们遗失的宝藏吗?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吗?
(11)、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美丽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忙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而且感动的想流泪。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12)、以上四个方面,是曾国藩成功的思想,而我们从他的这些思想中解读出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知识,以后我们在学习上要做到勤奋刻苦,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在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要做到诚信待人,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让别人看待自己的可靠的一面,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真正的尊敬,而也能获得人脉。
(13)、内揵术:成事的关键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托付。如果没有这份信任和托付,即使本可以成功的事情也会失败。而人与人的这种信任和托付,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在于内在的需求的契合。即使意志无比强大的人,也往往屈服于自己内心的需求。如果能够发见这种需求,就可以与人建立牢固的相互关系。具备这种“内揵”能力之后,可以进,可以退,可以捭,可以阖,可以成功。
(14)、第书。就是读书治学。读书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了,一来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二来好学成风,成就书香门第,三来知书达理,修身养性。
(15)、感悟:天才和庸才的区别只有一个:专注。美国有名的金融顾问苏沙·奥马说:“我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好它后,我再做别的。”如何做到专注?把要处理的事务按轻重缓急排序,重要的事放在“专注力高峰”的时间来做,这样更容易提高效率。
(16)、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17)、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到一代大儒,曾国藩经历了许多许多,又是什么使得他变得如此成功?我想说是他的那种勤奋和那种坚持反省的心态。曾国藩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将体会和心得记录,他的一生都这么坚持下来,一直到他连笔都握不住仍在写日记,这是一份宝贵的坚持。他曾说过:“非傲即惰”。人的一生不能太骄傲,同样也不能太懒惰。他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教育了他自己,更教育了后来者,他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个永垂不朽的学习榜样。
(18)、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9)、
(20)、曾国藩家训中,分门别类的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相信即使对于今人,若能按照家训中的道理行事也必能成就一番大事。
(1)、(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易溺心丧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怎么写101句(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