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吞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65句文案】

一、唐太宗吞蝗

1、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2、唐太宗亲民爱民,心系百姓,注重民生,深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太宗吞蝗之举充分体现出一个心怀子民的帝王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承载灾难的勇气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

3、顺便说一下,李绩的名字比较复杂,先后改过好几次,这在唐代倒也算正常。李绩原名徐世绩,字茂功。

4、皇帝吃蝗虫!身边随行的大臣慌了神。担心皇帝生病,有人劝阻李世民。李世民继而发话,老百姓正在遭难,我生个病又算得了什么?

5、蝗虫占所有昆虫销量的13%

6、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7、因为蝗虫肉质松软,营养高

8、直到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仍然把“唐”和“中国”联系起来,“唐人街”就是好的例子。

9、因为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以为只要政治清明就不会有蝗灾,因而格外祈盼清官的到来,以保佑一方平安。在唐代几次重大的蝗灾记录中,唐太宗李世民“吞蝗”的举动可谓惊世骇俗。贞观二年(628),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10、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了。

11、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12、恭喜你依旧关注“魔都语文课代表”

13、“文皇”说的就是李世民;而“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是古代专门歌颂皇帝的一个成语,大意是“一个人有福气,天下人都能分享”。

14、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揭秘上官婉儿中国古代打理后宫出名的女官!1222013年9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称,陕西咸阳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朝墓葬

15、唐太宗:吃虫不是“贝爷”的专利,为了百姓疾苦,我也可以!(设计台词)

16、奖励民众收葬散落的亡卒遗骸,政府出资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

17、这也就难怪贵为“天子”的唐太宗在蝗灾发生时,为了老百姓不再受蝗虫的祸害,冒着生病的危险生吞蝗虫了。然而这一吞,不仅使唐太宗名垂千古,也吞出一个“贞观之治”。

18、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19、在古代农业社会,发生蝗灾是严重的事,意味着天下老百姓没有饭吃,流离失所,变成流民,甚至起来造反。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对蝗灾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解决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灾难降临。

20、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二、唐太宗吞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2、对于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李世民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就是以人民为根本。李世民就曾经对大臣们说过国家以人民为本,而人民以衣食为本。

3、我们知道,老百姓耕种庄稼,依靠天地自然的因素多。暴雨、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有时候避之不及。蝗虫会给农作物带来灭顶之灾,而在那个时代,科技很不发达,面对蝗灾,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要把遍地的蝗虫吃光,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4、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

5、亲自剪下胡须给大臣做药引,李绩感动得呜咽,愿杀身图报。

6、为什么一撮胡须就让李绩感动成这样呢?这和中国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有关。古人认为,胡须也好,头发也好,都不能随便剪,否则就是“不孝”的表现。甚至还曾经有过一种刑罚叫“髡(kūn)刑”,就是把人的头发剃光以示侮辱。

7、这是因为,唐诗的繁荣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诸多密切关系,而“皇帝”当然是这一切因素里重要的。

8、唐太宗登基不久,就发生了一场大饥荒,也就是我们在本书一开始说到的那场“逢旱必蝗”,旱灾和蝗灾接踵而来,很多百姓不得不把亲生儿女卖掉,以便换取一点口粮保命。

9、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10、才让这种害虫变成百姓的盘中餐

11、大唐从公元618年开国到公元907年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全盛时期的大唐是当时世界上先进也强大的国家。

12、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13、棉蝗,雌性成虫体长约56~81毫米,雄性成虫体长约43~46毫米,头较大,前胸背板粗糙,中隆线高,体色青绿色或黄绿色。

14、老外之所以用“唐”来代表中国,原因可能有很多,但重要的两个,一是因为唐朝国力强大,二是因为唐朝和外部世界交流频繁。

15、据说点在看的人会更好看哦!↓↓↓

16、东亚飞蝗已于1月25日在四方街超市巍山旗舰店、大仓店开卖啦!吃货们,你还在等什么?

17、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在内,唐代的很多皇帝都对诗词很感兴趣。

18、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19、面对这场人间悲剧,唐太宗下令让官府出资,把那些被卖掉的子女赎回来,还给他们的父母。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20、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唐诗,先了解一些关于李世民的故事是很有帮助的。

三、唐太宗吞蝗唐太宗什么精神值得肯定

1、唐朝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同自己一起征战天下的文臣武将,特敕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徐茂公)、秦琼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是帮助李世民横扫天下建功立业,开创贞观盛世的有功之臣。

2、古往今来,夸赞皇帝的诗数不胜数,但像白居易这么直白的倒也不多。

3、首先是国力强大,国土面积空前扩大。由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表示臣服,李世民也被尊称为“天可汗”,意思是“可汗中的可汗”。

4、蝗虫不仅直接造成灾害,它带来的饥荒还引起了人类无数次的战争。每当蝗灾后必会有饥荒,腐败官吏的贪赃枉法、不良商人的囤积居奇,就和民以食为天的基本愿望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尖锐的社会矛盾就这样被激化。统治阶级的奢靡腐化、穷凶极恶,往往使得蝗虫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保住统治地位,战争也就开始了。由蝗灾引发的战争在历史典籍中可谓“史不绝书”,仅《后汉书》便记载了许多。例如,汉帝因为蝗灾带来歉收,便派大将武力掠夺南越小国,将“蝗食稻”演变成为“蝗食人”的社会悲剧。

5、诗作后几句呼应开头,指出大唐创业不易,后人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河山。

6、太宗吞食蝗虫,也成为后世百姓食蝗的滥觞。兴元元年(784)因旱致关中蝗灾,“百姓捕之,蒸暴,扬去足翅而食之”。百姓不但捕蝗,而且把蝗虫烹调为食,从科学上讲,这也是生物治蝗兼利用的有效办法之一。

7、其次是经济发展,集中表现在人口增长迅速。经过隋末的动乱,大唐初期,全国人口只有不到三百万户,而在贞观年间,人口以每年七万户的速度增加,很快就达到三百八十万户。

8、当然,不是像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生吃,而是油炸后享受它的酥脆美味。

9、有人说过,中国的“一部二十四史,几无异一部灾荒史。”每次严重灾荒都会造成人相食啖、白骨蔽野,甚至千里无烟,荆棘载途,饥荒不仅夺去人命,还会引发疾疫流行,人民因此饱受痛苦。的确如此!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而我们中国人就是在同自然灾害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并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唐代自然也不例外。

10、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11、这个故事出自《贞观纪要》,应该是确有其事。当然,唐太宗如此做,肯定有作秀的成分,史家记载的时候,具体的细节可能会有夸张,尤其是后的结果“从此蝗虫不再成灾了”(“自是蝗不复成灾”)显然是荒谬的。蝗虫就是蝗虫,它们怎么可能因为唐太宗生吞了几只它们的兄弟就不再祸害百姓呢?

12、据统计,中国古代平均每二十二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频率也算是很高了。

13、唐太宗吞蝗虫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故事,其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形象描写来表现了唐太宗的爱民如子

14、这种强大体现在不仅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一一臣服,就连东亚的日本、朝鲜,西亚的伊朗,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纷纷派出使者前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与大唐通好的国家据说有七十多个。

15、(注释)‘①贞观:唐太宗年号。②京师:京城,国都。③苑:古代帝王游玩和打猎的园林。拾取。⑤予:唐太宗自称。⑥遽:急忙。⑦朕:皇帝自称。⑧躬:身体。(译文)④掇贞观二年,京城一带大旱,蝗虫大起。唐大宗进园子察看庄稼,看到蝗虫,捡了几只诅咒道“人把稻谷•当作生命看待,而你却把它吃了,这是危害老百姓。老百姓有过错,责任全在我—。你如果有灵,只应来咬我的心,不要祸害老百姓。”说完就要吞食蝗虫。身边的大臣赶忙劝道:“这样恐怕要闹病的,千万不能。”太宗说:“我所希望的是把灾害移到我一个人身上,还怕什么疾病呢厂于是就吞吃了蝗虫。

16、这位大人物,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件事,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李世民生吞蝗虫”的故事。

17、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18、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19、《诗经·小雅·大田》中有“去其螟,及其蟊贼。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记载,诗中写到了消除蝗虫、螟等蟊贼类害虫的“火烧法”。由于没法人力控制害虫,先民只能祈求田神协助自己利用害虫趋光性来用篝火进行诱杀,“秉畀炎火”四个字就是直观的。更详细的见《旧唐书·姚崇传》:“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蟊贼还是小人、坏蛋的代名词,如“蟊贼内讧”。许慎在《说文解字·虫部》中认为官吏如果作奸犯科,田间就会出现“螟螣”。陆贾在《新语·明诫》中说“恶政流于民,则螟虫生于野”,都是下意识地把害虫拟人化了。

20、自春秋战国以来的2600多年里,中国仅中原地区发生的较严重的蝗灾就有800多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并且每隔5—7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古代蝗灾来临的时候,景象是惊人的,蝗群遮天蔽日飞扑而来,轰轰烈烈如风卷残云般啃光一切庄稼、树叶等绿色植物,猛烈的时候甚至是袭击人类。蝗灾大规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代生态科学上来说,有缺少有效天敌的原因,也有久旱天气的原因,还有预见性不够、人工干预力度小、缺乏有效灭蝗方法等原因。

四、唐太宗吞蝗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1、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2、大片或点片分布于我国少数地区,其中以河北保定、邢台、邯郸,山东聊城、德州等地区的蝗灾发生面积比较集中。

3、所有内容全部由北京日报出版社整理制作

4、据说那一次蝗灾虽然已经形成,但造成的危害并不是太大,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5、李思摩是唐初另一员猛将,在远征朝鲜的战争中,李思摩被敌人射伤。唐太宗担心箭上有毒,亲自替他吸吮伤口。李思摩感动不已,奋臂高呼,誓死效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唐太宗吞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65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