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谷传文言文答案【92句文案】

一、巢谷传

1、元祐年间,苏轼、苏辙如日中天,身居高位,巢谷不仅没有弹冠相庆,求朋友举荐,反而回到故乡眉山,“浮沉里中,未尝一见”(苏辙《栾城集·巢谷传》)。当他得知苏轼兄弟又遭不幸,远谪岭海,便以七十三岁的高龄,拖着瘦瘠多病的身体,毅然从四川赴岭外。

2、苏轼听后,自然知道是方子容在安慰自己,便坦然回答道:"没有什么事情不是早有定数,不一定非要梦兆才能知道。只是觉得,我算个什么人物,还要麻烦高僧大德陪同,想来一定是前世有缘了。"

3、写巢谷弃文从武之事?为什么略写?写操谷弃文从武,使巢谷的形象更全面立体,说明巢谷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巢谷认为独立自存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作为传记,对人物形象的展现有侧重点,后两件事例详写是作者着重展现巢谷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表现“信”与“义”,而弃文从武一事是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全面,并非重点,所以略写。

4、素常sùcháng

5、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汉·王充《论衡超奇》

7、苏洵不但在文学上造诣非凡,而且再对子女的教育上也别具一格。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

8、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1)

9、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10、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11、只有苏轼苏辙,还偶尔想起这个老哥。

12、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13、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4、苏轼的同乡巢谷,是位奇侠般的人物,年轻时中过进士,但他不慕名利,专好行侠仗义。曾在黄州帮助苏轼耕地建屋,悠游林下,与苏轼关系十分密切。

15、下面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存宝得罪,自料必死,托后事于巢谷,谷许诺,重义如山。末句作者自言认识巢谷,并且知道他的“志节”,显示了文章的真实性,进而用“缓急可托”四字总结了巢谷重义的品德。

16、苏洵深受欧阳修的赏识,于是就被推荐给了当时的宰相韩琦,起初韩琦也待若上宾,后来韩琦主事枢密院,典天下兵马,见军务废弛,军队毫无战斗力,便有了整治之心,但是韩琦又生性胆小,怕引起军队哗变,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正在这时,洵便写了《上韩枢密书》,在文中提出了从严治军,不惜杀鸡儆猴,以正军纪。韩琦认为苏洵好杀戮,没有仁慈之心,自此就疏远了他,不给他一官半职。苏洵《上欧阳内翰书》,在里面抨击朝廷办事效率低,什么事都一拖再拖,对这种做法很是不满。以此充分揭露了北宋王朝因循守旧的官僚作风,像这样敢于直言的人在腐朽的封建官僚主义的压迫与打击下,仕途是充满着荆棘与坎坷的,不出所料,后给了个九品的芝麻小官——文安县主簿。

17、巢谷为人的卓异之处,表明巢谷是一个急难之时可以托付的义士。然后文章引用高恭事赵襄子的历史典故来说明巢谷对于朋友的古道热肠,不因时势而变迁的豪侠性格。

18、苏辙对于前辈学人,亦尊韩、欧,政治思想,亦近于欧。但韩、欧辟佛道,而苏辙不然。苏辙的文章,与父兄并称当代大家。与父兄相比,虽有所不及,但亦自有特点。

19、作者通过对巢谷这个人的描写也从侧面对于那些趋炎附势、落井下石者进行了批判。文章叙述生动感人,不用粉妆玉琢,自然平实,而于简洁文字中蕴含了厚重的知音友情。

20、不少历史上的名人志士都途经过新州,并有史料可佐。在宋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上书右丞的王安中,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在新兴古志中有记载,贬至象州途中经过新州。

二、巢谷传文言文答案

1、笑过之后,两人便攀谈起来。虽然语言不通,但山民又是叹息,又是挥手,苏轼仿佛听懂了他的意思。山民好像是说苏轼本是一位贵人,如今却凤落草窠不如鸡了。临别前,山民把卖柴换来的一块木棉布赠送给苏轼,说今年海风寒冷,让他做件衣服御寒。苏轼珍视山民的这份情谊,特地写了一首诗来记载这次奇遇。这位不知名的黎族山民与苏轼之间的动人故事,便永远保存在了《和陶拟古九首》之九这首诗中。

2、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3、“养老靠自己”,会不会变成人性考验?

4、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效果发挥,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5、第二段,金石之交,缓急可托。先写巢谷漫游西方边疆,结交当地秀杰为好友。接写巢谷与韩存宝二人结为“金石之交”。

6、作者与巢谷是同乡,小时候就认识他,了解他的志向节操,是个可以托付危急之事的人。在作者贬官遇难时,士大夫都避忌和作者交往,往日的亲友没有再互相联络。只有巢谷慷慨激昂,徒步拜访作者。所以作者写此传的用意是知巢谷之贤,扬巢谷之名,斥世俗之风。《巢谷传》作者苏辙,这篇人物传记写一位忠于友情的笃诚君子巢谷。首写巢谷弃文习武,已使人觉谷与众不同;次写谷与熙河名将韩存宝的金石之交,韩因罪“自料必死”,托巢谷以后事,谷“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后写巢谷与苏辙兄弟的交谊。当他们青云直上时,“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而在他们远谪岭南时,谷却自眉州“步行”相访,结果死于途中。

7、巢谷向来有力气,于是就把以前学的东西丢开,积聚弓箭,学习骑马射箭。经过好长时间,终于武艺有所成就了,但武举却没有考中。巢谷听说西方边境一带多有勇猛矫健的人,骑马射箭击剑等各种武功都是天下厉害的,所以就离开家乡,到秦凤、泾原一带游历。

8、(储蓄险产品测评)5年时间,打造自己的小金库,选这款产品挺合适

9、苏轼能得到这些人的厚爱,总的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苏轼确有可爱之处,拥有巨大的人格魅力,让人不得不倾心折服,尊敬有加;另一方面,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善待苏轼,也是本于他们心中的善意。

10、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11、苏辙劝了半晌,劝不动,看着这书生挥袖离去,背影如老树,轻咳如枝丫低摇。

12、《巢谷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辙于元所创作的一篇人物传记。文章讲述了巢谷一生中的三件事情,一是改应进士考试为应武举;二是完成朋友的托付;三是不远看望苏轼兄弟。由这几件事看出巢谷的性格特点。

13、那些年里,不正经的书生常带着苏轼苏辙玩,有时候书生看着他们俩,也会嘿嘿笑,说你们比我机灵,以后肯定名垂千古。

14、经典保险话术拆解:为什么你买的重疾险保额低、保费贵?

15、《巢谷传》作于元符二年(1099年)。当时苏轼与作者被朝廷贬官,巢谷徒步到达循州看望作者,然后又下海南看望苏轼,结果于途中病故。这篇文章即是巢谷死后作者为他写的传记。

16、保险是个好东西,要是买错了,还不如不买。

17、服尚素玄。——班固《东都赋》

18、这些满布着古人足迹的陆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通往县外各个方向的古陆路都已改变了原貌。”新兴县档案局局长练小杰介绍,其中大部分已经被改造成现代公路,正东方向往恩平、开平方向的一段成为了省道113线的一部分。

19、这封信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写信人的身份也很快被人察觉,乃是一山野书生。

20、我无法劝留住他,看他袋子里没有多少钱,尽管当时我也贫困,匮缺资财,也只好勉强给以资助,把他打发走。他乘船走到新会,被少数民族当差役的人偷了钱袋行装,逃跑到新州I被抓获。巢谷跟到新州,就生病死了。我听到消息,失声痛哭,后悔他不听我的话。不过,也惊异他正因为没听我的话,才实现了自己的志向。

三、巢谷传阅读答案

1、另外,总保费都已经超过赔的钱了,这都能卖出去。销售功底令人赞叹。

2、他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第二段相当精彩: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3、虽然深知巢谷的贤德,又怎么才能把他的贤才品德展现出来给世人看呢?听说巢谷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一带的军队里,所以特地为他写了这篇传记。等以后交给他。巢谷原先名叫“佛”,直到在循州相见之后,才改名叫“谷”。

4、巢谷与苏轼是同乡,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又是好朋友。苏轼、苏辙兄弟在朝做官时,巢谷在家乡做事,彼此没有太多来往。绍圣初年,苏轼、苏辙被朝廷贬官,亲朋好友害怕牵连,纷纷避而远之,巢谷得知后,“慨然自眉山诵言徒步访两苏”,“闻者皆笑其狂”。后来,巢谷果真开始履行自己的诺言。他先是徒步到达梅州,看望了苏辙,然后他不顾苏辙的劝阻,又以73岁高龄和一身病体南下海南,欲见苏轼,结果行程未半,便病死在途中。巢谷在苏氏兄弟处于困境时不忘旧情,可谓品德高尚,他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也值得颂扬

5、作为广州与岭南“南道”交通枢纽的新州,在通往县外主要陆路的分布上,有着纵横交错的路线,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个方向。

6、建中靖国元年,苏轼遇赦北归。此时的政治局势尚不明朗,苏轼想在常州一带找个安身之处,就请钱世雄帮助在常州租赁了一所房屋。身为一介平民的钱世雄经多方设法,在常州向一孙姓人家借到了一所房屋。

7、据古志记载,新兴县城有多条通往县外主要陆路,东南西北等各个走向均有所分布,其中天露山段的古陆路恰是正南陆路其中的一段。由于古时候的水陆交通都很发达,新兴县也就是新州素有“八州通衢”之地之称,史上也曾有不少名人志士经由新兴去往徐闻、南海等地。

8、这期间,以前结识的为官的人们都避讳同我们兄弟二人交往,平素的亲朋好友也不再与我们有任何联系。而巢谷却从眉山老家愤激地表示,要徒步来慰问我们兄弟二人。听到他的话的人,都讥笑他有点儿发疯了。元符二年春正月,巢谷从梅州给我送来书信说:“我不远,步行来看望您,自己也不曾奢想可以性命保全。如今我已到了梅州,要不了几天就肯定能见面了。这样,我就是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9、苏轼在润州、真州与故人盘桓了多日,身体不适,坐船前往常州。苏轼在舟中的卧榻上,把完稿于海南的《易传》、《书传》和《论语说》三部书稿托付给钱世雄,请他好好保藏,暂不示人,三十年后再公开。说只有到那时,人们才能看懂其中深意。

10、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11、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12、西游记真的是一本少有的适合任意年龄读者的书

13、综观三苏父子,一生都怀才不遇,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终究未能实现,这样也好,有了文学史上又一座不朽的丰碑。如果他们坠入政治的深渊,一切都会变的,没有苏洵、子由被打压,没有贬谪,没有苏轼与黄州的际遇,我想我们是没有福气读到他们那么多的好文章的,《衡论》、《六国论》、《赤壁赋》、《后赤壁赋》、《江城子》、《诗传》、《论语拾遗》都是旷世少有的大作。

14、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他在《历代论引》中说:“予少而力学,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他虽自称“其学出于孟子”,而实则“遍观乎百家”。在《历代论》中多论古今得失成败,又撰有《古史》,用意亦在于此。

15、一年之后,朝廷下令将苏轼一家逐出驿馆,他们不得不在桄榔林中自建茅屋安身,张中又亲自前来帮着挖泥运土,完全不顾自己身为当地长官的身份。过了一年,张中照顾苏轼的事受到追究,被贬为雷州监司。苏轼对张中恋恋不舍,作诗为他送行。张中也对苏轼依依惜别。他四月就接到了调令,一直拖延到十一月才离开儋州。

16、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高成就的代表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嘉祐年间“进士”。其文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苏轼生性放荡不羁,人性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高成就的代表。

17、想必大家在高中时都学过他的《六国论》。

18、科普两个概念,影响到你看病时医保报多少钱

19、卖这个保险的人,除了为自己业绩,你卖它有什么意义呢?

20、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4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

四、巢谷传翻译

1、《巢谷传》从结构上看,这篇传记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弃文学武。首句依一般传记惯例,写被传者姓名、字、父名,籍贯、职业等。“眉山农家”四字不可忽视,“眉山”,指出传主巢谷与作者是同乡。“农家”指巢谷的出身寒微,并非官宦人家或豪门贵族。

2、第二种,不看合同条款,无脑买买买,用的时候发现销售许诺和条款约定不符。

3、苏辙的记叙杂文为人所称者,有《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等。其中《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以“造语奇特”见称。

4、顿了顿,他又长叹口气,说未能渡海见苏东坡,平生一憾也。

5、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6、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7、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8、字面理解,就是城墙在水面以上的部分还有六尺,也就是说水快淹没城墙了。

9、政治这个东西,谁也说不清楚,他可以造就管仲、商鞅这样的奇才,也可使黄皓、秦桧之流得势,想不到像王安石、司马光这样的一代文人,居然也如此庸俗,心胸也如此狭小,小到连不同的意见也容不下?可悲,可叹!千古文人好是远离政治的掩映,才可以脱离政治的俗气,那些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的,我想在文学上他是没有多大不朽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落榜前的《枫桥夜泊》千古流传,可是他高中后的诗作为什么没有一首广为流传呢?政治的俗气压住了文学的纯真。

10、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11、创造被动收入为什么重要?

12、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然受到如此的迫害,但是苏轼依然以很乐观的态度面对着生活。从《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东坡肉的发明都能够体现这一点。

13、苏辙:……还有我呢哥。

14、有鱼肉等,只有瓜果、蔬菜等的饭食。所谓的“千益”是指素菜有千种对人体的益处。

15、白白浪费钱不说,还营造一种“家庭风险已经覆盖”的错觉,等到明白过来,真正需要的保险却已经买不上了。

16、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17、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18、后来苏轼还是跟着去了,毕竟十来岁的书生对付野猪未必能行,对付他还是没问题的。

19、唐及唐以前,新州是广州与岭南“南道”交通的枢纽。宋太宗时期的《太平寰宇记》称新州为“西南道尤好之郡”。

20、文章讲述的这几件事情都表现了巢谷为人的卓异之处,表明巢谷是一个急难之时可以托付的义士。然后文章引用高恭事赵襄子的历史典故来说明巢谷对于朋友的古道热肠,不因时势而变迁的豪侠性格。

五、巢谷传原文及翻译

1、钱世雄晚年自号冰华老人,杨时在《冰华先生文集序》中称其以结交苏轼而“取重于世,亦以是得罪于权要,废之终身,卒以穷死”(《杨龟山先生集》卷25)。他与苏轼的友情,让他付出了终身不得重用的沉重代价,但他也因此得到时人的敬重,并将永远得到热爱苏轼的后人的尊敬。

2、原文:出自北宋苏辙《栾城集》

3、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七日,方子容接到朝廷将苏轼贬往海南昌化军的诰命,他忧心忡忡地亲自前往苏轼家去通报。琼州在海南岛,必须乘船过海,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危险重重。

4、书生说,中进士光宗耀祖,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我想做我喜欢的事了。

5、苏辙致力勤的文章,在于政论和史论,史论之文,尤所尽心;但他写得更为自由随便的文章,还是书信杂文。例如十九岁时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说自己初到京师,“非有求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而所愿者,只是“一睹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初生之犊,年少气豪,既不同于韩愈《上宰相书》那样卑躬屈节,也不像李白《上韩荆州书》那样纵横使气。当文人仕途广于唐代的宋代,这样的文章是有时代特点的。

6、英文:sourcematerialofliteratureandart

7、路上还是出了意外,有小贼偷了书生的包裹,书生发现的时候已近破晓,他大骂一声,追着小贼留下的踪迹,一路疾驰。

8、苏辙还有一篇《东轩记》,造语虽不甚奇,却是写得更加“如其为人”的文章。这篇“记”也是写得颇有特色。作“东轩”以为“宴休之所”,却不得一日“安于其中”,而日日忙于“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此情此景,是和历来文人雅士作轩亭以自适者大异其趣的。文章后还说:希望有那么一天,“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宦情淡薄,文章亦自澹泊。这样的笔墨,也是“如其为人”的。

9、苏轼一生,除了上文中的朋友,尚有许多的乡野村夫、贩夫走卒、僧道歌妓,这些朋友都算是苏轼的布衣之交。他们当中,首先必须提到的,是苏轼在贬谪落难之时所结交的朋友。一方面,苏轼在这些人身上,得到了在落魄生活中基础的温情,使得苏轼在困难时不至于对人生丧失信心,也不至于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

10、素不相能sùbùxiāngnéng

11、很久以后,朝廷大赦天下,书生才在刀头舔血的江湖生涯里走出来,回到眉山老家。

12、陈慥为人豪爽,又饱学禅理。无奈老婆柳氏是个出名的悍妇、妒妇,有时客人到家,柳氏的骂声常不绝于耳,以至陈慥对她颇有几分畏惧。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巢谷传文言文答案【92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