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原文白居易【123句文案】

一、长歌行原文

1、此诗共二十句,分为两个部分,以十句作为一个部分,前后思想贯通,展示作者理性与悟性相互作用的心象。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诗情跳荡,变化莫测,意脉妙结,自然浑成。

2、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3、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4、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5、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6、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

7、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

8、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9、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10、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11、所幸逢盛世,相伴有琪琪,

12、《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菜园中生长着绿色的葵菜,叶上的晨露待阳光一照就干了。春天的暖气向大地施布着恩泽,万物就可充满生机勃勃的光华。但时常叫我担心的秋天来得太快了,便要红花凋谢,绿叶枯萎。百条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何日能向西游呢?谁要是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的话,那么,到了老年只能后悔而悲哀了。/(一切河流流到东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呢?一个如果在少壮年华不抓紧时间,有所作为,等到年纪大了,一事无成,再悲伤也没有用了。

13、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14、▼狄菲菲(国家一级演员、配音导演)

15、为您诵读更多古籍经典。

16、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扩展资料: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

17、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18、古诗中提到的方位词有(东、西、南、北)。

19、华(huā):同“花”。

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二、长歌行原文白居易

1、声音是无形的,可作者运用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这样的画面,自然就引出了泠泠、嘤嘤的声音。真所谓是有声有色,至于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声,人们更是早从生活或者是文学当中就有所领略,移植到了这里,其中的历史感和穿透力让人倍感亲切,也就很容易接受了。作者这是厚积薄发,随意拈来,为我所用,功底也就可见一斑了。

2、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3、少年人如果不积极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4、由于信的主要内容全在于写景,而且写得鲜明生动,惟妙惟肖,所以流传当中人们就把这一部分节选出来,把它当作一篇独立的写景散文,成了我国古代写景散文当中的名篇了。

5、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6、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7、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释此诗说:“言荣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

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不得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读“cuī”

10、④”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11、这两句给人的感觉恰似金鼓齐鸣,铁骑突出,平静的水面刹那间呈现出另一派情景,迅急、汹涌、奔腾、激荡,如急箭离弦,万马狂奔,原来富春江也有这样急流险滩,让游客们领略到它柔和明净的风姿以外,以其奔腾湍急的波涛给人另一种壮美之感。

12、这首诗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13、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14、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15、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16、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17、后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营造了一种幽静、清疏的这种氛围,作为文章的了结,如空谷回音,余韵无穷。总之,全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景入情,复又回归,循环往复,令人沉醉,赞叹不已。

18、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19、(1)长歌行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0、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

三、长歌行原文及翻译

1、写一段关于珍惜时光的段落,字数不限。

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3、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4、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清泉、好鸟、知了、猿猴如同交响乐队中各种各样的乐器,音调是各异,自成天籁,交织成一部优美绝伦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心旷神怡。

6、吾乃孔乙己,穿越到西域,

7、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8、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9、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10、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11、《与朱元思书》从标题看这是一封写给朱元思的信,作者是南北朝时梁代的一位文学家吴均,朱元思是他的朋友。当时,吴均正在富春江一带行船游江,两岸风光是极其优美,他就想把行旅所见述说给朋友们听,让朋友和他共享这次旅游的乐趣。

12、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13、”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14、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同“花”读音同“花”。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

15、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

16、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17、当然还有很多有关珍惜时光、催人奋起的文章,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

18、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19、“阳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20、先看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这里写的是两岸的奇山有非凡的山势,在富春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放眼望去是一片青葱之色。舟行江上,两岸青山迎送,满眼挺秀奇崛,远近正侧,变化多端,因此这连绵的群山在吴均的视觉感受当中,并非只是静穆崇高,更有着奔放活跃的一面,所以作者神奇的想象力体现在这竞上和争高,两个词语的运用上面。

四、长歌行原文带拼音标准版

1、悄悄地吹个小牛皮,这些古文古诗词名篇我基本上都是可以背诵的,您肯定没有我那么多时间,也没有我那么大的兴趣。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有点儿文化的中国人,这些名篇您是应该熟悉,至少是要知道一下的。那么,就请您点个关注,然后每天抽一点儿时间,静静地用耳朵来感受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浪漫与美好吧!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4、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

5、长歌行两汉:佚名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6、这种把天和山互相映衬的写法真是大气包举,抒发了作者开阔的心境,舒展的情怀。怀着这样的心情作者乘兴游江赏玩风景,驾了一叶小舟,随意飘荡,自由解脱,自我陶醉。任意东西是随它自由飘荡的意思,正反映了作者不愿停留在固定景点上的那种放松心态。

7、老大:年老。(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此句话指到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8、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9、(作者)汉乐府(朝代)汉

10、吴均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员官吏,有人说他好学、有俊才,但是一生的仕途却并不如意,甚至惹得皇帝亲自免了他的官。官场上的不得意使他心灰意冷,再加上受到当时佛教道教的影响,他便有了隐居的想法,从而对大自然特别地热衷,常常寄情于山水。

11、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

12、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13、全诗使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反复)。

14、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15、⑨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16、马克笔跟水粉结合效果会很好,现在板绘效果也可以达到手绘水粉的状态,想要学习的话,可以到厚学网上看看相关的教学。

17、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18、(作者)乐府(朝代)汉

19、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20、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

五、长歌行原文

1、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2、《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不意遭大难,貌毁身残疾;

5、孩子们,快来和我们一起读诗吧!今天我们先来读《长歌行》,一起来探究如何珍惜时光。

6、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有好多首不知道你说的那首,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是感叹人生,不是思乡诗。

7、(作者):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8、富阳是在富春江的下游,处在杭州的西南,桐庐是在富春江的上游,所以自富阳至桐庐虽只一百许里,这个许字是约数,也就是一百多里的意思。但是这一百多里却集中了全江美的景致,所以目不暇接,令人流连忘返。对这些景致的概括作者用了八个字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异到普天之下都是独一无真是一个能吸引人的开头。

9、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

10、▼过传忠(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11、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

12、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13、接着笔锋一转,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箭就是甚于箭,指这个水流的速度比箭还要快,省略了个于,猛浪若奔是比喻这个浪花的形态,就像万马在奔腾一般。

14、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15、《长歌行》是根据夏达人气漫画作品《长歌行》改编,主角是李长歌阿史那隼,故事讲述了在唐代贞观年间,热血少女李长歌女扮男装,隐瞒身份,想为父母报仇终放下私怨,以苍生为念的故事。

16、长歌行(xing第二声)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18、提起珍惜时间、劝勉自己努力向上的诗歌,一定会想起这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20、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

六、长歌行原文

1、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2、徒:白白地。⑼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3、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4、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5、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

6、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7、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8、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

9、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10、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11、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12、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13、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

14、《长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15、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16、汉乐府诗《长歌行》原文如下:

17、接下来就具体描绘山水了,先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是写江水的深而且清澈,以至于水中的游鱼,江底的细石都能清晰可见,是难得遇到的一种景致,令人赞叹不已。

18、(陪你读诗)这个版块选出的都是部编版教材改革后,中小学新课标规定的必读必背古诗词,每天会由我们的梦梦老师来带着孩子们读诗!

19、将“小测试”的答案在文末的留言区留言。正确答案将在下一期文末公布。

20、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1、”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2、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3、(1)老师经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诗句“”来劝勉同学们要珍惜时光,要趁青春年少努力进取,否则会悔恨终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长歌行原文白居易【123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