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涉
1、边学狐狸叫边大声喊大楚兴,陈胜旺。这个声音大家都听见了,第二天大家对陈胜的态度更加显得尊敬了。
2、《史记》记载,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设为颍川郡。这时,原属于楚国的陈县,即今淮阳,也被秦国占领,划入颍川郡。韩国丞相年轻的儿子张良,因为在韩国土地上无法存身,为了报仇离开韩国,矢志抗秦,到了陈县,并遇到大力士沧海君,在陈县及其周边进行反秦宣传鼓动,阳城人在这个时候普遍有了反秦思想。
3、大坟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那时候,全中国人口不过二千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大坟和别的劳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且不概幼儿和妇女。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道。
4、死国:为国事而死。
5、陈胜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后,在城东设立点将台,分五路兵马,向各地进攻,特别是向秦朝都城咸阳,点燃起了全国反秦的怒火。几个月后,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项梁、项羽、刘邦、张良也都奋起反秦,并走到了一起。楚国复国,韩国也复国。
6、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地位。其次是发动起义。
7、张良自刺杀秦始皇未遂后,经淮阳一带逃向下邳,一直隐名埋姓在下邳。遇上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黄石公略》。也就是在这里,与因为杀害秦兵的项梁的叔叔项伯结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陈胜起义后,也一直在这里。《鸿门宴》里说“项伯与张良有旧”,项伯救张良,就是这个原因。
8、陈涉者,阳城县人也。,吴广者,阳夏人也。首先交代了人物基本信息以后,司马迁接下来就写到:陈涉少时与人躬耕,休息的时候,陈涉和那些人闲聊,他说了一句让大家觉得十分可笑的话:“苟富贵勿相忘!”(将来如果富贵了,不能忘记对方。)
9、若:代词,你,指陈胜。
10、陈涉在之后,不断的体现出了自己自私的一面,将假借他命令杀死吴广的田臧厚赏,这种排除异己乱行赏罚的手段,使得陈涉逐渐丧失了一个领导者该有的。而且陈涉完全听不进去忠良的意见,后众叛亲离,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杀害!
11、❁文/白帝/古史今谈/原创出品
12、陈胜(?—前208)字涉,陈胜又叫陈涉,所以有的地方把陈胜吴广起义叫陈涉起义。说明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中,陈胜的作用占较大的部分。
13、这几个人虽然都很痛恨秦朝,但都是天各一方,并没有举起反秦的大旗。是陈胜的奋起,他们才趁势扬起反秦大旗。
14、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
15、由此也可以证明,阳城就是今天商水的阳城,而不是登封市东南的阳城,更不是其它地方的阳城。
16、比:等到。陈,秦时县名,今河南淮阳。
17、辩数:反复解说。
18、藉第令毋斩:即使能免于斩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
19、现在看陈涉的名言“苟富贵,勿相忘”,更像是讽刺,富贵后的陈涉容不下故人的几句闲言碎语,同富贵更是无从谈起;我们常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解读为陈涉的反抗精神,但如果这种反抗是指反抗暴政,那么我们大概误会了陈涉,他的本意可能只是说,凭什么只有你可以施加暴政,有朝一日我也要滥杀无辜;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天下苦秦久矣”“等死,死国可矣”之类的话,虽合乎情理,但在野心家嘴里喊出,就更像是煽动乌合之众的激情演讲,魅惑力十足。
20、秦统治后期,由于长时间进行大工程建设,民力已疲,尤其是秦二世即位后仍然没有认识到问题,反而变本加厉地征发民力,秦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秦衰亡之兆已初步显现。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首先发难的竟然是出身低微的陈涉(即陈胜)、吴广等人。司马迁因陈涉首先发难,故将其列入世家行列,《史记》的世家除孔子、陈涉之外,皆为诸侯,其他的著名人物即便如商鞅、白起也只能入列传,孔子思想影响力很大,汉武帝尊崇儒术,司马迁将将孔子列为世家以示尊崇当然可以理解。然而陈涉出身低微,对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没有孔子那样的影响力,竟入世家,可知其大有过人之处。
二、陈涉世家注音版
1、柱国:指蔡赐。
2、三川郡太守李由,是李斯的长子,他得知消息,立即派人飞报丞相李斯,李斯立即向二世呈奏。正在咸阳宫取乐的二世一听,很不满,说:我听赵高说,只是蕲县闹了一些盗贼,丞相父子怎么说的和他们不一样呢?意欲如何?赵高听说后,立即向胡亥构陷李斯:沙丘的密谋,丞相是参与了的。方今陛下您已即位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却没有提高,显然他的意思是想割地封王也!丞相的大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楚地强盗陈胜等人,都是丞相故乡邻县的人,因此他们才敢公开横行。陈胜大军过三川时,李由只是守城而不出击。臣下曾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来往。”
3、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4、此生一秦也:这样做又制造出一个像秦一样的敌国来。
5、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6、农民起义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势。在农民革命洪流的推动下,一些贵族残余势力也纷纷收罗旧部,起兵反秦。当时各地反秦力量的著名首领有刘邦、项梁、项羽、英布、彭越等多人。
7、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大的一起农民战争,并且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灭亡。陈胜和吴广其实原本是被秦国征发的两个民夫吗,他们在前往服役的途中。
8、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征兵李斯家乡一带的去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按照秦朝的法律,征兵的年龄是十六岁至六十岁之间。陈胜的年龄史料上没有,但是,他能做上屯长,当在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熊启任淮阳郡守和张良在淮阳一带活动时,陈胜正值少年。陈胜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陈胜早有反秦意志,因为遇雨不能按期到达,要被杀头,于是,揭竿而起。
9、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10、陈涉(1923年— ),琼崖纵队老战士,1946年8月,一直参与地方群众抗日救国会工作的陈涉被调到了琼崖纵队司令部学习无线电,虽然战时的电台工作不是冲锋在第一战场,但却是保障战情汇报、部队之间配合战的重要基础。
11、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12、按照传统讲法,“瓮”、“绳”均为名词作状语,而“牖”、“枢”为名词作动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陈涉家里穷的拿破瓮做窗户
13、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
14、旦日:明天,第二天。
15、可惜陈胜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着急的自立为王。而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大降低了他的号召力,陈王这个名号不足以约束和制约归附他的英雄豪杰;导致了像张耳,陈余,武臣,周文等一系列人先后背弃了他。
16、鄱盗:黥布在陈胜起义前曾在鄱阳一带的长江中为盗,故称“鄱盗”。相收,指吕臣与黥布的军队互相联合。
17、陈胜虽然被车夫杀害,起义本身是失败了,但是,他要达到的目的却实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起义是成功了。
18、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
1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20、秦二世见起义军打到都城附近,十分惊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领几十万在骊山修墓的刑徒,迎击起义军。周文农民军虽然英勇作战,但因孤军深入,缺乏作战经验,在遭到秦军突然袭击时,打了败仗,被迫退出函谷关。
三、陈涉世家翻译
1、没有区别,陈涉和陈胜是同一个人。
2、陈涉从谋划起义,到称王立国,再到兵败被害,前后不过半年时间,但他点燃的反秦烈火烧红了大半个中国。“陈胜虽死,其所置遗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三年后,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杀入咸阳,推翻了暴秦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终取得了胜利。
3、陈涉,河南省平舆县阳城镇人。
4、旦暮至:早晚就要到。
5、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
6、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7、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派人修造长城,发兵三十万,征集了民夫几十万;为了开发南方,动员了军民三十万。他又用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
8、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
9、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个时候,陈胜合理的方案应该是缓称王;这个方案是由张耳和陈余提出来的,张耳和陈余认为,陈涉此时不应该称王,因为称王就等于告诉天下人,抗秦不是为了天下人的幸福,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号召力。此时应该乘胜西进,并且派人立故六国的后人为王,这样不仅为自己树植了党羽,也扩大了秦军的敌对面,然后伺机乘天下大乱时候,一举攻破函谷关,成就帝业。
10、陈胜称王之后,他早年的同伴来看望他说:“家俱真多啊!陈涉称王,居然住了这样大的房子?”这个来客在宫中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胜过去的逸闻。有人对陈胜说此人有损陈胜的威严,陈胜便杀死了来客。从此以后,陈胜的旧交都纷纷自动离去。
11、王王:前一个“王”字是名词,指武臣,后一个“王”字是动词,称王的意思。
1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13、而陈涉第一时间不考虑立各国的后人为王以笼络人心,反而立自己为王,这等于向天下暴露自己的私心也使六国故地人寒心;“得人者兴,失人者崩!”陈涉的这种做法自然导致他的路越走越窄。
14、前209年12月,章邯率军进攻陈地(今河南淮阳),上柱国蔡赐战死。章邯又进兵进攻陈地以西张贺部,陈胜亲自迎战,但仍然失败。腊月,陈胜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车夫庄贾杀害陈胜,随即投降秦军。
15、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16、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也是陈胜、吴广起义时喊出的口号,意思是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通过这个来号召广大的贫困农民。
18、陈涉出身雇农,胸怀大志,有政治远见,他要求人民从“苦秦”中解放出来;他聪明果断,具有组织群众、制定策略、指挥战争的卓越才干,是农民阶级的杰出领袖。吴广虽然刻画简略,但从他与谋起义、诱杀将尉等事迹中,也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勇敢和反抗精神。在他们身上,都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统治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文章也写到了起义军内部的不和及自相残杀,陈涉称王之后的贪图享受、信用奸邪、脱离群众,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9、上述人物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件或细节的记叙表现出来的,不难看出,《史记》在为一个个历史人物立传时,不仅记录其生平大端,而且注意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示与人物活动相关的背景、环境,从而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这正是《史记》文学性的主要体现。
20、文章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四、陈涉世家原文
1、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联合吴广率领戍卒发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起义,成为反抗暴秦起义的先驱;占据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为车夫庄贾所害,葬于芒砀山。
2、王:称王。凡,总共。
3、《陈涉世家》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4、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
5、陈胜早年穷困,出身为农家的雇工,胸有大志,曾因说“如果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的”而遭嘲笑,自叹:“唉,燕子、麻雀这些小鸟,怎能知道鸿雁的志向呢!”。陈胜起兵后,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蕲县攻克后,陈派葛婴率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
6、语文教材所收录的《陈涉世家》选段,仅仅是《史记·陈涉世家》全文的开头三段,写陈涉起义的背景和发动过程。虽然课本中只收录全文前三段(亦有教材收录前四段),但它几乎可称为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尤其文中的“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几句话,家喻户晓。
7、陈胜起义时并非农民。太史公的陈胜世家里说的很清楚,“陈胜少时,尝为人佣耕。”这就成了陈胜是农民的证据。其实,这个“尝”字,恰恰说明陈胜壮年以后,在去大泽乡的时候,已经不再为人佣耕了。他起义时乃至起义前的很长一个时期,已经不是农民了,否则就不会用“尝”字。这里有陈胜落魄时去田间打工挣钱的意思!另外,史记?陈涉列传中还有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太史公说陈胜字“涉”。字在当时,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身份标致,不是农民所能奢望的。当然,你可以说,陈胜的字,可以是等他发达了以后——当了陈王以后,后补起的。但可能性不大,因为:陈胜当了陈王以后,那帮一起佣耕的人跑来找他,嚷嚷:“吾欲见涉。”可见,这帮贫贱的朋友都是称陈胜的字的,说明他早就有字。
8、计莫如毋西兵:好的计策莫过于不向西方(指秦国)出兵。
9、陈涉从小就不满生活的现状,渴求改变命运,向往富贵生活,愿意和朋友同甘共苦,年少时就表现了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有远见卓实,有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雄心大志,有不愿束手待毙,要奋起反抗的决心和叛逆的性格,有预见,有智谋,有洞察实局的能力。
10、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自己抱负的绝好时机,于是跟吴广商量,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他也估计到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有价值的,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作者着重表现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
12、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阳城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13、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14、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适(zhé),通“谪”,适戍,发配去守边。
15、秦朝末年陈涉、吴广起义,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谓妇孺皆知。通常的说法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贫民屯戍渔阳,陈涉、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那么,他们作为底层的贫民,为什么敢于揭竿而起?是他们情急之下的奋起,还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过去很少有人深究过。本人以考古为依据创作的历史小说《秦楚情仇》特别对此做了探究。他们的起义,本身是失败了,但是,却因为他的起义,大秦帝国覆灭,强大的汉朝建立。因此,可以说陈涉是推动社会大变迁的人物。
16、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
17、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
18、蕲:今安徽宿州南。
19、皆特起:都各自起兵反秦。特,单独。
20、忿恚(fèn huì)尉:使尉愤怒。
五、陈涉世家重点句子翻译
1、郦山徒:指发配在骊山服劳役的人。郦,今作“骊”。奴产子生,家人奴婢所生的儿子。
2、视日:占卜日子吉凶的官。
3、陈涉在《史记》中被列入世家,《陈涉世家》。世家一般记载诸侯的故事,而陈涉是秦末的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但司马迁把他列为世家,可见司马迁多陈涉的高度评价。这场起义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在秦朝的的苛政下,他首先发难,所以有之功。尽管终失败,但司马迁看中的是功业,对陈涉功劳的充分肯定。
4、还报:回去向陈胜汇报。
5、亡:逃跑;逃走。
6、❁古史今谈『帮您挖掘人性和智慧的自媒体』
7、秦始皇的丞相原来是吕不韦,在秦国建立了自己的庞大的政治集团,李斯刚到秦朝,就参加了这个集团。秦始皇帝亲政以后,因为吕不韦给秦始皇母亲找到一个“大阴茎人”嫪毐,闹得宫廷满城风雨,很快被诛杀。熊启做了丞相,因为反对秦始皇灭楚,被贬。李斯做了丞相。李斯虽然为丞相,因为是楚国人,又与吕不韦、熊启关系密切,秦始皇常常对他不放心。这时,赵高因为善于阿谀逢迎,很受秦始皇的宠信,符玺都由赵高掌管。
8、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于是二人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9、陈胜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杀。
10、陈胜作为起义领导者,很多决策都是由他来制定的。取得了一些胜利后,这时陈胜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开始狂妄,猜忌。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甚至连开始跟他出生入死的人都不放过。见此情形,他的得力助手开始纷纷自立为王,不再听从陈胜的指挥。
11、这个年轻人叫陈胜,字涉。他和他的好朋友吴广,掀起了秦末抗秦的第一杆大旗。此时的大秦帝国,少主登基,宦官奸佞当道,大秦帝国的统治风雨飘摇;天下怨声载道,犹如一个积蓄力量已久的火药桶;而陈涉,则点燃了这个导火索;天下豪杰纷纷响应,“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涉(《资治通鉴》第七卷)!”
1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时,驾崩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境内。秦始皇在沙丘死后,李斯是不同意立胡亥为太子的,因为胡亥喜欢赵高,赵高想到胡亥做了皇帝,他可以独揽朝纲,所以,篡改秦始皇遗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蒙恬、蒙毅在始皇生前颇受重用,屡建奇功,在朝中也权高位尊,因此是赵高平生忌之人。就趁机除掉了蒙氏兄弟。除掉蒙氏兄弟后,赵高又让胡亥在咸阳杀掉了胡亥的12个兄弟,将10名公主碾死于杜邮。因为李斯清楚内幕,担心机密泄露,所以,赵高一直想杀掉李斯,秦二世也有杀李斯的意思。
13、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4、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
15、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6、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17、10贾生:指贾谊。以下文字引自贾谊的《过秦论》上篇。
18、公元前二零九年,秋,七月;
19、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源。
20、10下吏:交给执法官吏。
六、陈涉
1、陈涉起义前秦朝宫廷的内部斗争
2、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
3、陈涉率军占领陈郡以后,乃正式称王,定国号为“张楚”。这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由农民建立起来的政权。
4、仓头军:以青巾裹头的军队。
5、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6、唱:通“倡”,。
7、陈胜、吴广在密谋起义之时曾找人算卦,后来又在卜者暗示下演出了丹书和狐鸣两出骗局。这种为推翻一个政权而造舆论的骗术,在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关头屡见不鲜。当广大群众畏天命的意识很浓厚的时候,举事者想要“威众”,以种种骗术把自己表现成受命于天的超人是取巧、见效的手法。然而,陈胜、吴广自己并不迷信天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他们的真实思想。作者司马迁更在记叙陈胜、吴广行卜时,特意点破“卜者知其指意”,既“知其指意”,则“足下事皆成,有功”云云,至于“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参与密谋。《陈涉世家》在行文中使此类骗术昭然若揭,《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制造的斩蛇之类的神话也持保留态度,这都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的历史观。
8、10血食:享受祭祀。古时祭祀要宰杀牲畜作祭品,所以叫“血食”。
9、怜:爱戴。
10、陈涉要想发动起义,必须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戍卒中,作为一个屯长,当然是戍卒们中有影响力,号召力的一个领袖人物(当然也从侧面体现出陈涉有能力。)为下文陈涉吴广号召起义做铺垫
11、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宜:应当。
1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13、五反:指往返了五次。反,同“返”。
14、jiàngwèi将尉(将尉)古代统领屯戍士卒的武官。《史记·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司马贞索隐:“官也。《汉旧仪》‘大县二人,其尉将屯九百人’,故云将尉也。”
15、在吃饭的时候,有人就从鱼肚子当中夹出了布条,上面写着陈胜王,不仅使得大家对陈胜议论纷纷,当天晚上吴广偷偷跑到,附近的一个庙宇当中点起篝火学狐狸叫。
16、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7、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下文的“举大名”意思与此相同。
18、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农民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按照秦法规定,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
19、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
20、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1、秦朝为什么在楚国旧都淮阳一带征兵戍守渔阳?
2、二世是靠赵高搞阴谋上台的,执政还不满一年,高统治集团当中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戍卒屯驻的地点大泽乡距秦首都咸阳较远,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易于突破;而因遇雨失期,已被置于死地的九百戍卒,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
3、周章:即上文中的周文。
4、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件事了。以,通“已”,已经。
6、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
7、以数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
8、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李信攻楚,到达淮阳郡时,熊启起兵反秦,李信大败。秦始皇大怒,于公元前224年派大将王翦率兵60万攻楚,先攻打淮阳。在此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血战。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的黑夫和惊弟兄两个的士兵家书,描写了这一段战争历史:来时是冬天,现在天气暖和了,没有衣服换,让家里给他们寄钱或者寄衣服。
9、敖仓:秦代在敖山上筑仓储粮,所以叫敖仓,也叫敖庾。故地在今河南郑州西北氓山上。
10、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
11、路过了大泽乡此时天降暴雨、道路毁塌,队伍无法前进,眼看着就要延误工期,而秦国的法律严苛,如果误了工期,直接就会被判死刑,此时大家心中都十分着急,陈胜吴广两人就互相商议。
12、项燕: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陈涉世家注音版【132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