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71岁的左宗棠纳了17岁的章怡。新婚夜,章怡见左宗棠挑开红盖头,慌忙擦拭眼角,强撑笑容:“老爷,我为您宽衣。”左宗棠深深地叹了口气:“我无法拒绝你的到来,但我念的永远是妻子周诒端。”周诒yí端是左宗棠的结发妻子,夫妻俩聚少离多,左宗棠却记了她一辈子。两人成婚时,左宗棠还不是封疆大吏,而是性格孤傲的贫困书生,周诒端是妥妥的白富美。左宗棠因父亲和周诒端父亲是老朋友,从小被定了娃娃亲。按说左宗棠是男方,应该主动去女家多联络感情,但他一心读书,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导致婚前两人都没见过。那时,左宗棠一心考取功名,他14岁参加县试拔得头筹,后来府试获第2名。正要信心满满拿下秀才时,母亲去世,他放弃考试守孝3年,没想到三年后父亲又离世,不仅6年没能参加考试,20岁的他成了被亲戚嘲笑的‘大龄剩男’。(清朝沿袭了明宋时的法定婚龄:男16,女14)左宗棠当时家境没落,周家富甲一方,他心想自己除了几箱子书,什么都给不了人家,就没打算提亲。但他二哥坐不住了,父母遗言都希望左宗棠早日解决终身大事,所以他去了周府。那个年代的规矩,父母定的婚约不能改。周诒端深明大义,知道左宗棠在守孝,一直等他。她父亲早亡,家里母亲做主,但周母不希望女儿嫁到贫困的地方,可左家是清白的好人家,就想了个主意。提出左宗棠入赘周家,做上门女婿。赘婿在古代是件抬不起头的事,左宗棠心气儿高,不想答应。但架不住兄弟搬出父母遗言,左宗棠为人至孝,沉默良久后才同意。就这样,两人很快完婚。婚后的左宗棠住在周家不自在,提出租房,周母也通情达理,给他一处离家不远的园子租住。周诒端体谅丈夫随他一起。左宗棠安顿好后,开始准备会试。但他老家亲戚看左宗棠成了富人的女婿,开始眼红。当时,左宗棠第1次会试刚出家门,就被穷苦亲戚堵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自己不容易。左宗棠听得感动,把路费都给他了。周诒端知道后,把心爱的首饰卖出去,又凑了一份路费,让他安心赶路,自己会料理好家里。左宗棠听了动容,夫妻告别后,左宗棠去往京城考试。不久后结果出来,左宗棠落榜。他不甘心,回家继续备考到深夜,周诒端一直在旁伺候笔墨,这样一来二去,共考了三次,结果三次都落榜,又引来亲戚的嘲讽。左宗棠年近30岁还一事无成,心情也日益烦躁。周诒端在旁边温声安慰:“夫君的学问很好,无须丧气,咱们能安居在这里与山水相伴,很幸福。”妻子的鼓励,令左宗棠大受感动。当整个世界都在嘲笑他,突然有个人给予温暖,无异于生命中的救赎。左宗棠不再考了,他一边耕田,一边教农民读书,这也成了夫妻难得的相聚时光。后来左宗棠入仕,和妻子聚少离多。而周诒端料理家事,教导孩子,让左宗棠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干事业。娶个贤妻旺三代,左宗棠后代人才辈出,少不了周诒端的教育。但是1870年,58岁的她积劳成疾去世。那时左宗棠远在甘肃作战,收到家中来信后,这个铁血男人破天荒地仰天痛哭。他颤巍巍地提起笔,含泪给儿子回信:在妻子墓旁留个位置给自己,将来合葬。并且立下规矩,今后不再娶妻。但慈禧却十分‘热心肠’。1881年,慈禧指着17岁的章怡给他说:“爱卿收复新疆,劳苦功高,赐你个小妾。”左宗棠一怔,这名小妾不是一般人。她本是山西知府的女儿,后来秀女落选,慈禧看她灵巧机灵,就选在身边伺候。慈禧把贴身丫头赐给左宗棠,自是司马昭之心。两人心照不宣,左宗棠只能应承下来。新婚夜,章怡感到未来渺茫,不由得委屈落泪。见左宗棠挑开红盖头,慌忙擦干眼角,强撑笑容:“老爷,我为您宽衣。”左宗棠深深地叹气:“我无法拒绝你的到来,但我念的永远是妻子周诒端。对外你是妾,对内当我孙女吧,等过几年,给你寻个好人家。”章怡听了感激涕零。左宗棠宽慰她几句后,便去了书房。章怡在府上受人尊敬,她也对左宗棠十分敬重。事实上,左宗棠说的再过几年,是感觉时日无多,不想耽误小姑娘。这位晚清的‘硬骨头’,虽拥有一身战功,却也默默承受一身伤病。3年后,74岁的左宗棠病逝与周诒端合葬。他儿子听从父亲遗言,给章怡找了年纪相仿的男子,两人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从左宗棠身上我们看到何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猛虎和蔷薇是相反的事物,就如同左宗棠的两面性。一面以猛虎之力抵抗晚清的逆流,一面为妻子展现出似水柔情。更难能可贵的是,临终前还为小妾安排余生。左公一生,不愧为立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
2、岳阳左宗棠后人左宗棠为上门女婿,所出子女应随女方姓周,这是封建礼教严格要求的,其实后人看历史,也不会嫌弃的。
3、上海左宗棠后人左宗棠与妻子周诒端,结婚多年,连生3女,就是无子。周诒端急坏了,她多次劝丈夫纳妾。不料,左宗棠却黑着脸,不管妻子好说歹说,就是不纳妾。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不足为奇,但对左宗棠来说,纳妾确实有点不厚道,毕竟他是靠老婆逆袭的“金龟婿”。没有娶周诒端的时候,左宗棠只是一个穷书生,不仅穷得叮当响,还欠下200多两银子的借款。除了出嫁的姐姐,家里只有二哥左宗植和他相依为命,20岁了,都没一个姑娘肯嫁。幸好,左宗棠有娃娃亲!他爹左观澜去世前给他定了门亲事。那姑娘是左观澜同窗好友周系舆的女儿周诒端。周家是当地望族,周诒端不仅是个富家千金,品贤貌端,且深通诗书,是个大诗人。因为周家没有儿子,加上左宗棠父母双亡,家里也穷,所以就做了上门女婿。按理说,左宗棠娶的是一个有钱又漂亮、博学又贤惠的老婆,从“草根男”升级为“金龟婿”,应该很高兴。但这桩婚姻还是令左宗棠有些难堪,因为古代男子做上门女婿,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即便周家人从不把左宗棠当外人看,他们夫妻感情也很好,但对于胸怀大志、自比武侯的左宗棠,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耻 辱。左宗棠曾感叹:“余居妇家,耻不能自食。”他的心里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而不是依附在妻子娘家人。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宗棠开始了他的进京赶考之路。这一天,左宗棠拿着妻子陪嫁的100多两银子匆匆赴考场。进京时,他顺路去了趟大姐家,却发现大姐一家无米下锅,外甥们一个个饿得哇哇大哭。看到此景,左宗棠于心不 忍,立刻掏出准备赶考的银子,放到大姐的手中。回到家后,他做好了被夫人臭骂一顿的准备了。不料,夫人不但不责怪,又想办法重新帮他准备了赴考银子。但他的赶考之路还是有些艰辛,此后6年,左宗棠花去了家中大量钱财,3次进京赶考全都落榜了。还好周诒端善解人意,丝毫不埋怨他,反而作诗来慰勉他:“清时贤俊无遗逸,此日溪山好退藏。树艺养蚕皆远略,由来王道重农桑。”左宗棠大为感动,最 终在自己的努力下,成长为晚清的肱股之臣,成了封疆大使。此时的他,事业有成,夫妻恩爱,但是生活总有点遗憾。他们结婚多年,周诒端连生3个女儿,就是没有男丁。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过”。此时的周诒端,已30几了,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每每想到这,周诒端都十分自责。她几次三番地催促丈夫,赶快纳新人延续香火,但丈夫都无动于衷。毕竟,这么好的周诒端无处可挑,怎能让她和其他女子分享丈夫呢。最 终,周诒端让父亲帮忙说服了左宗棠,让周诒端的侍女张氏,作为他的小妾。但张氏过门后,也没为左宗棠生儿子,而是先生下了一个女儿。或许是老天感念周诒端的宅心仁厚,周诒端竟然先张氏一步,生下了长子左孝威,此后张氏又生下了三个儿子。娶老婆这件事上,左宗棠是幸运的!妻子周诒端不仅贤惠,善解人意,而且在事业上还助他一臂之力。左宗棠落榜后,开始致力于舆地之学,绘制清代国家地图。这个工作工程浩繁。他在考查全国山水的分布,疆域的沿革,城池的兴废,攻守的形势,然后绘制成地图。这时候,能诗会画的妻子周诒端就帮了他大忙,他们夫妻搭档,一个画草图,一个绘制,先画中国全图,然后再画出各省分图。夫妇俩不仅绘制地图,还共同抄录了《畿辅通志》、《西域图志》和各省通志。这些看似无用的“闲事”,使左宗棠终 生受益,为他顺利南征北战打了夯实的基础。周诒端是典型“旺夫”,不仅旺事业,也旺子女。在孩子的教育上,她付出了全部心血,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传承了左家和周家的良好家风,左宗棠的后代都很优 秀。周诒端为左家操劳一生,与左宗棠聚少离多,于1870年病逝于长沙,享年59岁。此时,远在西北的左宗棠,得知噩耗后仰天痛哭,但军 情紧急,他无法返乡。他含泪写信,要儿子在妻子的坟墓旁留一个空位给自己,以待将来合葬。他给妻子写好墓志铭:“珍禽双飞失其俪,绕树悲鸣凄以厉。”意思是说,凤凰原本是一体的鸟,凰失去了凤,围绕着树发出凄凉、哀痛欲绝的叫声,久久不愿离去。这般深情而悲凄的文字,百年后读之仍催人泪下。@阿罗读书天下的女人,大凡结婚生子,很多都因为“柴米油盐”之故变得俗不可耐。但周诒端如此超 凡脱俗。丈夫三番五次落榜,耗泄了家里大多钱财,孩子几个等着嗷嗷待哺,家里没有多少余粮的情况下,还能耐心鼓励丈夫专心做学问。还能气定心闲、旁若无物地和丈夫绘制地图、抄录图志。这需要多大的气量、多高的远见、多超然的心态?换成别的女子,恐怕早就卷铺盖走人了。所以,她被称为“闺中圣人”实至名归。有妻如此,左宗棠不成就大业也难啊!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4、左宗棠后人祭祖左宗棠收复新疆功不可没!后人会永远记住这位先人的他的贤妻良母故事让人泪目[玫瑰][赞][赞][赞][鼓掌][鼓掌]#左宗棠简介后人#
5、后人评价左宗棠左宗棠有四子四女,子孙后代个个成才,而且都非常孝顺,他又是怎么教育儿女的呢?第一,左宗棠对待子女们的态度都是一视同仁的,虽然对每人的才具和缺点不免有所偏爱或批评。他对子女,特别是儿子们是很严格的。第二,他一再告戒儿子们不要做官,做官是自寻烦恼。第三,他让孩子们一定要多读书,但是读书固然重要,但读书是为“明理”,并不是为做官。学位与品行相比,品行更重要,学位在其次。1、长子:左孝威。1846年出生,那时左宗棠已是人到中年,35岁才拥有这个儿子,比长女孝瑜小13岁。自然是疼爱非常,可惜,后来左宗棠却老来丧子。左宗棠对孝威的死伤心至极。左孝威是个有志青年,在左公夫妇的教育下高中举人,他对军事感兴趣,喜爱研读兵法。他很孝顺父母,母亲因四女儿的死受打击而肝病发作,病势危重,他想起古代“割股疗亲”,于是偷偷从臂上割下一块肉和药煮了给母亲吃。同治十年,宗棠很想念他,叫他来甘肃陪他,可惜的是,他在随父远征新疆时,因水土不服而染风寒,无法随军。军队只好派人把他送回家医治,因其病情太严重,不久就去世了,年仅27岁,左宗棠白发人送黑发人,身心受到重创。2、次子:左孝宽。好在次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左宗棠的次子左孝宽出生了,左孝宽深耕于医学领域,医术高明如华佗在世,是老百姓口里的好郎中。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除了这些其他的不得而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的左孝宽的孙辈们都是著名的医生,有名的医学世家。左孝宽的孙子左景鉴,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是医学界的泰斗。他是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教授。曾担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华山医院副校长,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左景鉴的儿子左焕琮,左宗棠的四代孙,196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曾留学日本深造医学。他是教授、博士导师、主任医师,曾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所脑神经疾病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他写出了很多医学界有价值的论文及著作,获得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左焕琮为医学界名医,曾为蒋介石之孙蒋孝慈做过手术;于2017年病逝,享年72岁。左景鉴的女儿左焕琛(左宗棠四代孙)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任上海市副市长。担任过上海《影像医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另外在《美国临床解剖学》、《解剖学》、《中国临床解剖学》等杂志担任编委。3、三子:左孝勋。咸丰三年(1853年)出生,曾经任兵部主事,大概是个正六品官员。关于他的资料记载也很少。左孝勋的孙子左景清,生于191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编辑、作家。在国民d南京《华报》和《中国日报》担任总编辑、成都《d军日报》的主编,著有8部长篇小说《长夜》、《同是天涯沦落人》等。左孝勋另外一个孙子左景伊,生于1918年,是我国著名的腐蚀防护学专家。在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都担任过教授。4、四、左宗棠小儿子:左孝同。生于清文宗咸丰七年(1857年),他是左宗棠众子女中最厉害的一位。钦赐举人,纳资得道员属于正四品。1902年左孝同曾获得慈禧老弗爷的召见,此后至1907年,左孝同历任光禄寺卿(从三品)、宗人府府丞(正三品)、河南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按察使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左孝同54岁时,官至江苏提法使,兼署江苏布政使。清朝亡后,他隐居上海至去世,终年67岁。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能传其父之法。5、长女:左孝瑜。1833出生,她是长女,又是前辈和知己陶澍的儿媳妇,左宗棠对她自然不免有些偏爱,陶澍也是一个有志向的事业型的男人。他们共生育了五子二女。她著有诗集《小石屋诗草》。左孝瑜是位有才干的女强人,又很孝顺,对于家中事务“每有疑难,当机立断,内外整肃条理秩然。”左孝瑜62岁去世,诰封夫人晋封一品夫人。6、次女:左孝琪。1834年出生,半岁时得了急惊风,却遇上了庸医,误服补剂,以至下身瘫痪,终身未嫁。很有才华,身残志坚,笔耕不辍,著有《猗兰室诗草》,收入近体诗79首。她最像母亲,周夫人去世后,他告知儿子,家中事都要跟二姐商量,要善待她,决不可让她烦恼。她去世时也才40岁,一直与病相终始,她的死去,宗棠异常悲痛,他想为她写一篇墓碣,但每次提笔都悲不自胜,一个字也写不出。7、三女:左孝琳。1837出生,嫁给了江南道监察御史黎吉云的儿子黎福昌。热爱文学,著有《琼华阁诗草》。8、四女:左孝瑸。出生于1838年。嫁给了湘潭周翼标(官至从九品),可惜的是周翼标因病去世。左孝瑸与他感情深厚,对于丈夫的去世痛心疾首,一直不能释怀,最终自杀殉夫,年仅33岁。生前著有《淡如斋遗诗》。左宗棠的后人谨遵左公的教诲,在学业和工作方面都很刻苦努力,他们很少经商从政,人才辈出,都是正能量人物,大多在医学上有着建树,在社会上留下清白和贡献,不辱门庭。
6、左宗棠后人抗日1899年,张之洞接连死了3位妻子,听说袁半仙相面很准,便布衣前往。谁知,袁半仙只看了他一眼,便惶恐跪拜说:“先生乃狗头龙骨,不缺福禄寿,却命里注定无妻!”张之洞大惊,忙问破解之法。张之洞是晚清时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被后人称为“四大中兴名臣”。他创办了大名鼎鼎的汉阳铁厂与自强学堂(现在的武汉大学)。张之洞虽然官运亨通,但是情场却坎坷曲折。张之洞出身是书香世家,18岁那年娶了贵州都匀府石煦的女儿。妻子石氏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是教养好,不仅知书达理,孝敬长辈,还与张之洞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艰难却幸福的一段时光。结婚不久,石氏便怀孕,为张之洞生下了一个儿子,之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儿,一家人很是幸福。可是,好景不长。张之洞因一份策论被慈禧太后青睐,走上了仕途,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张之洞在京城稳定后,接石氏与孩子来团聚。谁知,没多久,张之洞又被升为河南督学。消息传回家中,石氏高兴的开始准备大餐,准备犒劳张之洞。张之洞下朝之后,与同僚一起去了酒馆喝酒庆祝,宴席结束后,已经到了半夜。张之洞看到石氏委屈的坐在摆着美食的餐桌前,便伸开双手去拥抱石氏,以表歉意。谁知石氏却抱怨的说:“我在家中辛苦准备酒菜,你却在外面喝酒取乐。”本来,张之洞做了大官,开始飘飘然起来。在加上宴席上喝了不少的酒,听到石氏的抱怨后,非常扫兴的说:“朝中同僚庆祝我升迁,岂有不去之理?再说,我这样做也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家。过几天,我就要去河南任职了,你们孤儿寡母的,有什么事情,还得靠朋友帮忙。”石氏本来就满心委屈,又听说张之洞不带着她一起,更加不满的说:“你何必抛家弃子,难道我们不能跟你一起去河南吗?”张之洞不耐烦的解释道:“河南那边情况未知,孩子还小,路上颠簸,等我站稳脚跟,孩子再大点,再接你们一家团聚。”“另外,儿子已经5岁了,也该给他请一个启蒙老师了。”石氏听了丈夫的解释后,气已经消了大半,谁知,听到请启蒙老师,便又嘟囔着说:“你自己是探花,当启蒙老师,不比请其他人好,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还能一家团聚,多好。”张之洞一听,感觉石氏唠叨,不理解自己,一时间,气愤的对着石氏猛地踢了一脚,不料,石氏被踢倒后,一头装在桌角上,倒在地上不动弹了。张之洞更加生气了,又上前踢了一脚说:“别装了,这也不都是我的错!”谁知,说了半天,石氏却毫无动静,张之洞感觉不对,慌忙弯腰去扶起石氏,手朝鼻子一摸,石氏已没有了呼吸。张之洞自知在升迁的关键时刻闯了大祸,赶紧向老丈人负荆请罪,气的老丈人哭天抢地,要抓着他去报官。张之洞拉着一儿一女一起跪倒在老丈人面前,泪流满面,哽咽着说:“岳父,您的外孙与外孙女刚刚失去母亲,还要再让他们失去父亲吗?”张之洞的一席话,让老丈人止住了脚步,老丈人只能无助的坐在地上,不停的自己扇自己的脸,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丧女之痛。而岳母,紧紧的抱着两个孩子痛哭起来。就这样,岳父岳母为了外孙与外孙女,强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原谅了张之洞。石氏去世5年后,张之洞又娶了两任妻子,一任是湖北布政使唐树义的女儿唐氏,一任是好朋友王懿荣的妹妹王氏。可惜,两人都是生下子女后不久,因病去世。15年间,连续克死了3任妻子,张之洞被人私下称为"克妻命",再也没有人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1899年,张之洞被提升为湖广总督。赴任后,听当地人说袁半仙相面很准,于是,张之洞便换上布衣前往一试。谁知,张之洞到了袁半仙家中,袁半仙只看了他一眼,便惶恐跪拜说:“先生乃狗头龙骨,不缺福禄寿,但是,寻常的女子都压不住你您,您命里注定无妻!”张之洞大惊,还未开口,袁半仙接着问道:“先生,小人斗胆再有一问,您是否有过三次丧妻之痛?”张之洞听后不由得呆住了,对袁半仙佩服的五体投地,急忙询问破解之法:“大师,你说的太准了,我连续克死了3个妻子,现在都传我是克妻命,没人愿意再嫁给我了。大师,可有破解之法?”袁半仙直起身子,捋了捋胡子,掐指算后说:“有个办法,不过要委屈大人了。今后再娶女子,只要不给她正妻的名份,只纳妾,不娶妻,便可无忧相伴一生。”张之洞听后,至上谢礼。此后,纳了2个小妾,平平安安的陪伴到张之洞去世。在古代,正妻与妾的地位相差很大,妻子都是门当户对,可以有小脾气,可以与丈夫意见相左。但是,妾一般都是贫困人家为了生活,才不得已给人家做小,只要有口饭吃,逆来顺受,一切都听男人的。而张之洞身为封疆大吏,身边都是阿谀奉承之徒,自然而然的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当然也会包含妻子的意见,当不想接受之时,要不暴力,要不冷暴力,而作为妻子的女子,受不了丈夫这样,便会郁郁而终。袁半仙相的不是面,而是人心。#头条创作挑战赛##左宗棠简介后人#
7、湖大左宗棠后人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数一数二的传奇人物,单论大器晚成,无人能出其右。他以举人身份,49岁投笔从戎,创建楚军,50岁即获授浙江巡抚,52岁晋升闽浙总督,此后22年,出则为阃帅,入则为辅相,乃国之重臣。国之重臣收入必定不菲。雍正皇帝登基之初,订立了高薪养廉的制度,至晚清时期,总督和军机大臣每岁的养廉银高达白银2万两,以当今的货币折算,约400万元,数额很可观。左宗棠从小到大过惯了寒素的生活,自奉甚俭,养家之费仅区区二百两白银,至于求田问舍,置业生财,为子孙积攒造孽钱,更是他不屑为之的,那么他的大笔廉俸都用到哪儿去了?循着这个疑问,我们往下仔细探究,就不难发现左公的仁心之厚和义气之深。晚清时期,战乱频仍,公私匮乏,遇上大灾荒,老百姓势必挣扎在死亡线上。左宗棠身为封疆大吏,蒿目时艰,每以赈济灾民为急务和要务。同治八年(1869),湖南大水,他捐出廉俸1万两。同治十年(1871),他捐出廉俸1万两给家乡湘阴赈灾。光绪三年(1877),西北大旱,他捐出廉俸1万两,以工(发动民众凿井)代赈,救济有方。他回复陕西巡抚谭钟麟:“计开数万井,所费不过数万金。如经费难敷,弟当力任之,以成其美。”此外,左宗棠还曾拿出廉俸2000两给安西贫民购买羊种,拿出廉俸6800两赈济皋兰牧民。当年,左公从西北写信给长子左孝威,字字见心见意:“自入关陇以来,首以赈抚为急。吾不欲令吾目中见一饿毙之人,吾耳中闻一饿毙之事。”建造公共设施,开办公益事业,费用浩繁,筹款不易,遇到资金短缺时,左宗棠总是慷慨解囊。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拿出廉俸1万两,在浙江严州收购茶、笋、废铁等物,以商代赈,在杭州卖出后,再用这笔钱办军工,开书局。说到开书局,左宗棠对于文化扶贫事业十分热心,行迹所至,在杭州、严州、福州、汉口、西安、迪化(今乌鲁木齐)都开设了书局,印刷蒙书、经书、史书、农书等,价格低廉,受惠者众,费用缺口都是左宗棠用自己的廉俸去填平。同治九年(1870),兰州兰山书院待建,他捐出廉俸1万两,每年还补足学生的膏火费2000多两。光绪四年(1878),兰州城墙要修补,他又拿出一大笔廉俸。同治十一年(1872)他还动用兵勇,在陕甘总督衙门右侧开凿挹清池,引来玉泉山泉水,可供数以千计的百姓汲饮清洁水源,所需费用数额不菲,用的也是左宗棠的廉俸。光绪七年(1881)冬,左宗棠离京赴湘,船过湘江时,风大浪激,航行甚险,经过考察后,他建议在北郊开挖碧浪湖旧址,形成江湾,以削弱水势,三年后,这项动议付诸实施,他慷慨捐出廉俸20000两,造福多多。左宗棠关心士卒疾苦,经常与他们同吃同住,一旦拖欠军饷,他就心急如焚。光绪七年(1881)冬,左棠棠履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商务大臣,翌年,他在扬州阅兵,见士兵辛苦,一时兴起,自掏腰包,犒赏每人两碗味道鲜美的鸡汤面。左宗棠对部下爱护有加。刘典是其经略西北时的得力助手,帮办军务,筹措粮饷,为左宗棠解除了西征的后顾之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功臣素以清廉著称,他病故兰州,身后萧条,左宗棠责无旁贷,从廉俸中拿出6000两,5000两用于丧葬,1000两给刘典的母亲建造牌坊。左宗棠参加过三次会试,名落孙山,对于寒士穷愁潦倒的苦况有过切身体会。同治七年(1868),左宗棠得悉长子左孝威会试不中,特寄廉俸1000两到京,嘱咐他将这笔钱分赠给同乡寒士,充作返程的川资。此后,这一义举,他还多次施之于外省寒士。在西北时,左宗棠戎马倥偬,军书傍午,仍对贫寒士子呵护备至。清末铁胆御史安维峻年少时家境贫寒,就读于兰山书院,品学兼优,很受左宗棠的赏识,每至岁暮,左宗棠就寄钱给他,多年不辍。安维峻两度会试落榜,左宗棠一直资助他到光绪六年(1880年),安维峻考中进士为止。左宗棠任军机大臣时,听说曾国藩次子曾纪鸿在京城贫病交加,立刻去看望他,资助医药费。故人之子病故后,他又支付各项费用,毫无吝啬。二十余年,左宗棠官高爵显,族人、亲戚、同乡攀附不绝,他们不远千里之路,不辞跋涉之苦,只求谋取一官半职。对于他们的请托,左宗棠从不首肯。但他仍拿出廉俸,打发路费,送他们回家。由于找他谋官谋职的人多,为此他花费了不少冤枉钱。长年累月,左宗棠将廉俸都用在他认定的“刀刃”上,家人生活清苦。左宗棠的子孙做官的少,好学的多,自始就杜绝了纨绔习气,个个都能自食其力。
8、新疆左宗棠后人1881年,71岁的左宗棠娶了17岁的章怡为妾。洞房花烛夜,章怡慌忙拭去眼角的泪,说“老爷,我来伺候你吧!”谁料,左宗棠摆摆手道:“我这把年纪还纳什么妾啊?你就给我当孙女吧!”那么这其中究竟又有些什么故事呢?作为中国晚清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左宗棠可谓是清朝廷一等一的得力干将。左宗棠的一生立下了许多丰功伟绩,最值得令人赞叹的便是成功收复新疆。1867年,阿古柏势力入侵新疆,而后不久,用心不轨的沙俄抢占了新疆的伊犁,新疆面临危机。为了解决这个燃眉之急,清朝廷即刻派左宗棠带兵前往新疆平定不安的反动势力。多年来,左宗棠为了新疆呕心沥血,新疆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解决。1875年,慈禧太后下令封六十四岁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新疆事务。而后,左宗棠抬棺西进,决心与新疆问题决战到最后。1881年,左宗棠不负众望,成功收复新疆。奉太后指令,左宗棠不久后便返回了京城。左宗棠奉旨入宫,面对慈禧太后不断的赞赏和连连的奖赏,左宗棠的心中竟然感到了有些许的不安:“莫不是慈禧太后要让自己退居后线?”知晓慈禧太后一贯做事风格的左宗棠有些许疑惑,果然,慈禧太后随后便不由分说地强制性地给予了左宗棠一个赏赐,而这个赏赐便是开篇那位十七岁的章怡。章怡是西安知府的女儿,不仅相貌出众,而且知书达理,虽然只是太后身边的一个小丫鬟,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算得上是一个才女,慈禧太后也十分喜欢她。那么既然慈禧太后如此喜欢章怡,为何要将她嫁给已经古稀之年的左宗棠做妾室呢?那是因为虽然左宗棠为清朝立下了大功,但是毕竟政治上的事情终归是复杂的,慈禧太后并没有完全相信左宗棠的忠心。慈禧太后执意要将章怡嫁给左宗棠,一来是真正的给予左宗棠奖赏,二来则是为了安插眼线监视左宗棠的一举一动。再加上当时不怀好意的李莲英在慈禧太后身边的鼓吹,慈禧太后要将章怡嫁给左宗棠的信念便愈发坚定。李莲英是当时的大内总管,十分讨厌章怡,他觉得章怡总是会在慈禧太后的面前抢了他的风头。为了支走章怡,从而让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李莲英明里暗里告诉慈禧太后将章怡许配给左宗棠。正巧慈禧太后也不知如何赏赐左宗棠,在李莲英的好说歹说下,慈禧太后最终也认定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而此时的章怡年仅十七岁,还是一位妙龄女子,要让她嫁给一位已经“半截入土”的老头,发自内心来说,章怡当然是不愿意的。但是面对太后的旨意,章怡也只好假装欣喜答应。听到慈禧太后的这个要求,左宗棠反而是松了一口气。看着章怡小心翼翼的叩谢太后,左宗棠谢恩之后也便离去了。不久,章怡便带着嫁妆嫁入了左宗棠的府邸。洞房花烛夜,大家都沉浸在喜悦当中,只有这一对新人例外。左宗棠进入房间之后,刚好看见章怡擦去眼泪的一幕,面对如此尴尬的状况,左宗棠也无可奈何,叹了口气便坐了下来。章怡见状,给左宗棠倒了一杯热茶,随后,便听见左宗棠说:“从今天起,你就做我的孙女吧......”章怡听到左宗棠这么说,既吃惊又感动,连连磕头谢恩。“太后的旨意不能违抗,你还这么年轻,等我死了,我会让他们再把你嫁出去的......”章怡没有想到事情会有如此转变,只是哭着连连道谢。之后,章怡便一直以丫鬟的身份跟在左宗棠身边服侍。多年来,章怡细心地照料着左宗棠的日常起居,无微不至。在外人的眼里,左宗棠与他十七岁的小妾也是相处得十分融洽。1885年,左宗棠生病卧床不起,临危前,他将这件事情全部过程都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一定要给章怡找一位好人家。儿子听从父亲的话,替章怡找了一户好人家,最后,在左府的安排下,章怡风风光光地出嫁了。章怡从未忘记过左宗棠的恩情,左宗棠的每一年忌日她都会去看望他。作为清朝忠心耿耿的大臣,左宗棠的事业能力和品质道德都值得后人赞颂,他是民族英雄,也是不容置疑的正人君子。#历史开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岳阳左宗棠后人(浙江左宗棠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