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霖后人(刘春霖作品)

1、刘春霖作品

寒门状元刘春霖,他绝不攀高枝、拒绝了和满清贵女的婚事。恩师做媒,女方都同意婚事,刘春霖却一再拒绝,他坚持门当户对的姻缘。刘春霖出身贫寒,在1904年高中状元,他的原配夫人病逝后,不少人家想和他结亲。他在家乡沧州和一名女子订了亲,二人门当户对。但刘春林的恩师杨士骧又来说亲了,杨士骧希望刘春林和裕庚的女儿裕容龄结合。裕庚是大清朝的外交使臣,其女裕容龄在外留学多年、还是慈禧太后的翻译女官。裕容龄深得太后的宠爱、被封为寿山郡主,状元配名女,因此二人也算相配。二人的婚事在社会上也被传的沸沸扬扬,人们都觉得会一拍即合。裕庚也同意把女儿嫁给他,裕容龄也知道刘春霖才华横溢、愿意出嫁,没想到刘春霖不同意。他的理由是,自己出身贫寒、配不上裕家女儿。老师杨士骧嫌他迂腐、多次去规劝他,但刘春霖坚持己见。最终,刘春霖还是娶了沧州的张氏女子,张氏女子听说了夫君之前的事,她很钦佩夫君的品性和节操,夫妻二人婚后美满和谐。刘春霖不怕被说是不识时务,他不想通过婚姻升官发财,他高尚的品行也被世人称赞。参考资料:《末科状元与裕容龄的婚事》 王德彰#历史开讲#

2、刘春霖后人

刘春霖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他的状元卷是目前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卷,手写字像印刷体。大清灭亡后他怎样了?刘春霖作为废除科举制度前的最后一位状元,幸运又无奈,寒窗苦读多年,终于考取状元,没多久大清灭亡了,晚年靠卖字为生。那么到了民国,刘春霖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呢?1872年,刘春霖出生在河北省的农村,父亲是衙门的差役,母亲则是官人家的仆人,因为家境贫寒,他小时候被送回老家由哥嫂抚养。8岁的他开始进入私塾读书,从小学习就很刻苦,私塾先生很看重他,并全身心的培养他。刘春霖深知家庭的不易,便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按明清时的规定,县府3年召集全县秀才考一次,成绩好的可以按月享受津贴,此制创于朱元璋时期。而到了清代时,廪生每年可领4.8两白银。1904年,刘春霖参加了清廷的殿试,主考大臣将入选的试卷按照他们几位考官商量出的名次呈给慈禧太后,由她定夺状元人选。当时放在最顶上的试卷是考官们内心中的头名,该试卷的署名为朱汝珍。当慈禧看到朱汝珍的名字,立马就想起了光绪宠爱的珍妃。即使珍妃早已被自己投井,但想看到“珍”这个字,心里还是有些膈应。而且,这位考生还是广东的,和怂恿光绪帝改革的维新派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为同乡。这让慈禧对朱汝珍的印象更不好了。于是,她拿开朱汝珍的试卷,一篇整齐小楷的试卷映入眼帘,虽然内容上比第一差一点,但是这手小楷写的着实漂亮。而且刘春霖的名字寓意很好,慈禧立刻圈定,点刘春霖为“一甲头名状元”,而朱汝珍则成为榜眼。就这样,刘春霖幸运的成为1904年的状元,但不幸的是,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刘春霖因此成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状元”。而刘春霖中状元后,便与沈钧儒、王揖唐等人一同被朝廷公费派到日本政法大学,去吸收先进的思想和制度。但当他们学成归来之时,大清朝已经走上末路,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刘春霖都没有公差,只能闲在家里。而袁世凯上位之后,刘春霖作为一个人才,早就被袁世凯盯上,他被任职为总统府秘书长。在人才短缺且看重声望的民国时期,刘春霖并未因为清朝的倒台而就此暗淡,反而因着自己的学识与能力成为民国时期的高官。但刘春霖入职没多久,袁世凯便退位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军阀混战后,刘春霖不愿参与其中,便辞去了所有职务,从此隐退北平。即使隐居,刘春霖依然关心国家前程。9·18事变日军占领东三省,而老蒋却命令东北军队不得反抗原地待命,这让刘春霖极其愤懑。后来,1934年,满洲国傀儡领导郑孝胥邀请颇有声望的刘春霖出面做教育部部长。但刘春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一提议,即使他一心想要光门耀祖,但绝不会为了这个利益去做汉奸。即使刘春霖的处境日益艰难,但他依旧保持清醒,不为日本人做事。这下惹恼了日本人,但当时他们忌惮刘春霖的人脉关系网,不敢对他直接下死手,只好变换另一种方式,强行收走他的房子。在日本人看来,把刘春霖逼到绝境的时候,他自然会低头。但刘春霖自始至终都未曾向日本人妥协,而是一直靠卖字支撑生活。日本人终于忍无可忍,当他们计划将刘春霖杀害时,被人泄露了消息,刘春霖也因此被保护起来。而后刘春霖回到老家,当时他已经患有心脏病,又经历各种劫难,因此他最终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刘春霖离世后,大家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仪式,自发来哀悼的人络绎不绝。他是晚清走过来的文人,虽经世变,但他初心不变,可惜生逢乱世,被各派利用,壮志难酬。他的一身傲骨和民族气节,深深影响了许多人,被赞为“中华脊梁”和“义士状元”。我们对刘春霖的敬佩是始于才华,敬于人品,忠于气节。他值得我们记住,也值得传颂后世。(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

3、刘春霖印章

因名字而成为状元的刘春霖状元身穿红袍,跨马游街的场景在好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展现,古代读书人中状元和现代高考差不多,甚至难度更高,状元自然是殿试成绩最出色的那个,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末代状元刘春霖。刘春霖是直隶肃宁人,当年由于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加恩科,刘春霖有幸参加,殿试成绩靠前,却不是众考官心中的头名,最终的名次需要慈禧钦定。奈何排在第一的人,名叫朱汝珍,还是广东人。虽然文章不错,奈何珍字让慈禧想起那个和自己对着干的珍妃,广东这个地方出了维新派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还出了反清的孙中山,于是无妄之灾,朱汝珍这个状元是当不了了。排在第二的就是刘春霖的试卷,春霖二字有“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加之刘春霖祖籍肃宁,对于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来说,肃宁二字可谓吉祥,于是乎刘春霖成为状元。因为名字,刘春霖和朱汝珍名次对调,第二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刘春霖成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状元。有时候不仅要有实力还需要运气,朱汝珍能被众考官评为第一,自然实力有,奈何最终决定权在慈禧手中,他的名字和籍贯全是慈禧的忌讳,幸而考官惜才,成为榜眼。刘春霖实力不错,又正中慈禧心中的祥瑞之意,被圈为状元,可见运气有时候也很重要。#玩的就是历史##打卡美好生话##刘春霖简介#

4、刘春霖书法

1940年,王揖唐揣着6根金条,劝说刘春霖为日军卖命。刘春霖怒斥:”你这个没筋骨的东西。“亲友怕刘春霖遭日军报复,劝他外出避风头,刘春霖义正词严道:“我是中国人,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刘春霖是我国史上最后一位科举状元。由于家境贫寒,世代务农。他凭借奋发刻苦,有了傲人的成绩。刘春霖考上状元后,被任命为翰林修撰后,很快被派去日本学习。刘春霖学成回国一个月,原配夫人病逝,不少人上门说亲。他的老师,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杨士骧,打算把裕庚的女儿裕容龄介绍给他。这门亲事但凡能成,刘春霖可仕途无忧。但他不想高攀,婉拒道:“恩师对学生婚姻之事一片苦心,学生不胜感激。但与老贵胄高门如攀成龙,恐日后贻害格格终身。”这样一来,他就只能去一些部门担任咨议员。武昌起义后,刘春霖便成了前清遗老,他身份尴尬,干脆隐居。不过后来,他的特殊身份,反而让他成为各方势力争抢的香饽饽。已经56岁的刘春霖,知道他们看中的只是他的身份,因此打算不问国事,在家中安然终老。可60大寿那年,亲朋好友原本想为他大办一场,恰逢九一八事变,刘春霖为此忧心不已:“搞什么寿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年后,溥仪被扶持上位,想招揽一批前清遗老,这个任务就落在郑孝胥的身上。郑孝胥写信给刘春霖,许诺高官,并送上不少宫中的奇珍异宝。但刘春霖没有收下,也没回话,郑孝胥便拎着两包茶叶再次登门。郑孝胥:“您是老佛爷钦点的状元,康德帝对您厚爱倍加,你可不要辜负了他的厚望。”原本他很有信心,结果刘春霖却说:“如今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岂能随汝而毁我之誉。”随后将茶叶扔出门去直接送客。七七事变后,日军为了巩固地位,打算请一些有身份的人为自己撑场面,其中就包括刘春霖,日军想请他到教育署任职。刘春霖连皇上都拒绝,更别提日军。他干脆装病,闭门不出。1940年,内务署督办王揖唐登门游说,许诺刘春霖北平市市长的职位。二人曾是同科进士,也是留洋同学,所以他认为,仅凭这层关系也十拿九稳。那天,王揖唐揣着六根金条,进门就直奔主题。可是话刚说一半,68岁的刘春霖“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浑身颤抖着怒斥道:“你这个软筋骨的东西!”刘春霖气得,将桌上的茶水一掌甩在地上。王揖唐吓得连忙摆手:“当我没说。”赶紧告辞。次日,日军就将刘春霖家中的珍藏字画搜罗一空,并将刘春霖和家人赶出家门。但即使这样,刘春霖也毫不屈服。后来有记者将此事登报,引起了公愤,日军才同意让刘春霖回家,却还想趁机捞一把油水,让刘春霖花重金,将他们掠夺走的财物赎回。亲朋好友担心日军再来报复,便劝他外出躲避。刘春霖痛心疾首道:“躲,躲到哪里去?总不能躲出国去吧。我是中国人,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从此,刘春霖的铮铮傲骨被众人传颂,再也没有人敢上门拉拢,他终于可以安享晚年。1941年,刘春霖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70岁。不少人自发前来参加葬礼,吊唁者络绎不绝。不少知名人士送去挽联,其中有两块黑底金字的匾额格外显眼,上面分别写着:“义士状元”、“中华脊梁”。刘春霖德才兼备,却不恃才傲物,始终清楚自己的志向所在。虽然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在国家大义面前,能守住自己的底线,和他末代状元的清誉,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人气节的代表。只可惜刘春霖生不逢时,不然以他的才能,定可以一展抱负,造福百姓。不过,他的故事能被后世传颂,让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有所传承,这才是更可贵的。#人物#参考资料:《科举集萃之刘春霖》作者:月半

5、刘春霖小楷

1904年,慈禧太后大办自己的70岁寿宴,为了给老太后的寿宴增添一些体面,于是朝廷特意开了恩科,慈禧太后亲自阅卷点状元。最后,一位叫做刘春霖的考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青眼,被点为了头名状元,金榜题名,好不风光。慈禧太后之所以选中刘春霖当状元,第一是因为刘春霖的文采确实出众,在众多的考生中能排上前三,二来是因为刘春霖的名字吉祥,慈禧太品了品他的名字,觉得这个名字就意味着久旱逢甘霖,挑选他当状元一定能带来好运气。就这样,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刘春霖成为了这个幸运儿。不过当时刘春霖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大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中了状元不久,刘春霖便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可是这编修做了不到一年,朝廷下旨,让他立刻到日本去求学,为什么要让状元郎去日本呢?因为此时此刻清政府已经风雨飘摇,百姓对于政府的统治已经大为不满,所以清政府不得不摆出一副要改革的架势。要改革,必然要在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地改,就必须要派人到国外去学习,派刘春霖这个状元去。第一,刘春霖当时虽然身负状元之名,可是在朝廷里没有担任很重要的官职,走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二来状元有着超乎寻常的地位,派刘春霖去显得清政府重视这件事情,于是刘春霖就这样带着国家使命出发了。回来之后,刘春霖作为一个从国外回来的人才,并没有受到清政府多大的重视,不过好歹也是状元,官职依然不会低,刘春霖就这样又安心做了几年官。结果辛亥革命突然爆发了,清政府就这么一夜之间没了,清政府的状元,地位当然也变得十分尴尬。刘春霖没有办法,只好隐居不出,开始在家练书法,毕竟是考过状元的人,才气不是假的,刘春霖的书法在当时以及现在都备受好评,往往能够卖出天价。但是刘春霖想要隐居,还有人想要他这个状元的名头,袁世凯上位之后,立马就派人来邀请刘春霖前往总统府担任内史这个职务,所谓内史,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荣誉秘书,没有什么实际的职权,但是能够给大总统充一个面子。刘春霖毕竟还有一腔抱负,于是便答应出来任职,在这期间倒也做了不少工作,可是在总统府待得越久,他心里就越不是滋味。要说刘春霖这个荣誉头衔,倒是比大总统这个职务还要稳定得多,这些年总统府的主人从袁世凯变成了徐世昌,最后又变成曹锟,连着换了这么几代上司,刘春霖依然岿然不动,还是当着自己的内史。这在外人眼中就算是风光无限了,可刘春霖却逐渐看透了这一个个总统内心的想法,什么总统不总统的,和那些军阀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群争权夺利之辈,让他们去治理国家比登天还难,让他们去搜刮百姓却比什么都容易。国家从辛亥革命开始,大家都盼着国家越来越好,可国家越来越乱,为什么?正是因为这些小人蝇营狗苟,只顾着自己眼下的那点利益。刘春霖依然有着文人风骨,觉得自己是在助纣为虐,他曾经无奈叹息道:“我不过是总统府的执戟郎官!”1928年,刘春霖实在忍受不了政府的腐败无能,干脆扔下一封辞职信便回家专心研究学问去了,刘春霖在官场上虽然一直平平无奇,但是在收藏方面却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在自己的书房内收藏了上万本古籍,还有上百枚印章,都是稀世珍宝。因为过去的一番经历,刘春霖已经对做官再提不起兴趣,只希望余生能够和这些书画为伴。可是1932年,麻烦再一次找上门,日本人占有了东三省,成立了伪满洲国,为了表明伪满洲国的正统性,日本人再一次想起了刘春霖这位状元,于是派人上门邀请他,让他到伪满洲国去做教育部长。刘春霖一听,怒不可遏,他指着日本人的鼻子怒斥道:“我虽不敢说是英雄豪杰,可也做不出卖国求荣的事情!”日本人碰了一鼻子灰,也非常恼火,从此记恨上了刘春霖。到了1937年,日本人占领了北平,再次派人找到刘春霖,希望他能够对日本妥协,出任北平市市长。日本人本以为北京已经掌控在日本人的手中,刘春霖不得不服软,但没想到刘春霖这次的态度更加坚决,在大街上便和日本人对骂起来。这下可彻底惹恼了日本人,于是日军派出了宪兵部队直接闯入了刘春霖的家中,将刘春霖从书房中拖出来毒打一顿,同时又把他半生以来收藏的书画印章全部洗劫一空,书房也砸的七零八落。刘春霖险些命丧当场,幸好最后他被送到医院,被医生抢救回来一命,可是他所有的积蓄全都到了日本人手中,日本人连一个瓦片都没有给他留下,后来全靠朋友接济,刘春霖才勉勉强强找到了住处。从那之后,刘春霖便在京郊居住,更加不问世事。但即便如此,刘春霖依然没有向侵略者妥协,对于自己曾经为清政府卖命、在军阀手下任职,刘春霖一直觉得愧疚,觉得自己办了糊涂事,所以后半生他一直引以为戒,保持着自己的傲骨。在刘春霖人生的最后一年,他捐出了自己的家财,在村子里办了一所小学,教授附近的贫苦孩子读书,同时又给自己的家乡编撰县志,可惜刘春霖所编的县志后来也遗失在战火之中。1944年,刘春霖突发心脏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2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刘春霖后人(刘春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