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原文及译文精辟150条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视频

1、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1)、“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2)、我们文化自信的理由就是,我们的祖先的智慧5000年就站在巅峰!道德经的智慧仰可观宇宙之变化,俯可察世事之浮沉。即使在民族暂处落后的年代,只要想到祖上曾有这样高的智慧,我们就不会自卑;即使身处低谷,只要凭着书中思想,我们也终究会东山再起。

(3)、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4)、天地之初无概念,人认识世界然后又创造世界。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6)、“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7)、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8)、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搞明白怎么活好、走好?

(9)、古人的娱乐项目相对少,所以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就有大块大块的时间去思考,而相对于我们时间是想当匮乏了。

(10)、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1)、(对应通行本第五十六章)注:晓得的人不经常说,整天说的人不晓得。堵住眼耳鼻舌身心,和光同尘,放下纷乱的烦恼,顿入平等玄觉。亲近也不可得,疏远也不可得;利益也不可得,违害也不可得;尊重也不可得,轻视也不得。(这才是)为难能可贵的。

(12)、讲老子与学识无关,人人都可以讲,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懂!姊妹流派。你不懂!兄弟流派。因此,讲老子不成在胡诌,自然不会挨骂,如若不信,你讲一讲孔子试试?

(13)、《道德经》的大魅力,在于能解决我们每个人实际问题,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尽收眼底。

(1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15)、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它们同一于主观认识客观。这个同一叫玄妙。

(18)、(对应通行本第五十七章)注:以规范治理国家,以无规律用兵,以无为治理天下治。我怎么知道呢?天下禁忌越多,而人民越叛乱的越厉害;人民先进的器具越多,国家就越容易混乱;人民的巧智越多,而奇怪事物就越兴盛;法令越是详明,盗贼就越多有。因此圣人说,我无所作而人民自觉富足,我无所为而人民自觉开化,我好清静而人民自己走上正道,我缺少欲望则民风自然纯补。

(19)、常言道: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不明才是道,道在于不清不明,道!永远都是无边无际的悟,因为道德经要倒着读才能领悟其精。

(20)、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2、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1)、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3)、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赚钱赚钱,好不容易逮到了闲暇的时间,也很少去做很深刻的思考。而且如今的请文化、范文化、娱乐化等等让我们觉得什么都需要快起来,不然就是后退。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5)、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7)、敚穆(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8)、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

(9)、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10)、大小之,多惕(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

(11)、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3)、译文:自然的规律,它不是和弯弓射箭所显示的道理一样吗?高了就要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圣人就可以从中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这难道不会出现贤能的人吗?

(14)、有时候想的太多也是一种负担。大时代主流的影响对个人的精神思想是一种冲击。如今的我们都太喜欢安逸了。

(15)、三言以为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16)、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17)、人总是要按照宇宙间天地的运行变化形成“道”的规律来作反向运动。反向来思考问题,在人的思想上形成逆向的思维方式来为人为事。这样反而复得而人生事业一定成功。

(18)、古之善为士者,必微溺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19)、(对应通行本第十六章)注:不着空有,至恒常道,守中道(不执两端分别),则笃定。宇宙万物周而复始地空运作。天道昭昭,小归于业果,终究归于大道。

(20)、(对应通行本第六十四章)注:事物,在稳定状态好掌握,在还未萌芽时容易引导。在脆弱时易判灭,在微弱时易散。在未发生时做准备,在没有混乱时治理。多人合抱的大树,从很小的种子生长成。九层高台,也是由一粒粒尘埃累积而成。登上千米的高山,从一小步开始。

3、老子道德经81章全文及译文

(1)、《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3)、(对应通行本第六十三章)注:善为而无为,善事而无事,五蕴浮云空过。(圣人)将成大事从小处做起,将成难事从易处做起,对待简单的像对待难的一样不敷衍,谨慎行事,因此没有难事。

(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5)、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6)、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7)、从实践到理论为一玄。从理论到实践为二玄。再上升为一般为三玄。这叫玄之又玄。这个循环叫<众妙之门>。

(8)、“道可道,道。名可名,名。”但后人居然都在做“可道”、“可名”,而且绞尽脑汁一定要与别的派系不一样,且能名声大噪才可善罢甘休。所以如果真要说《道德经》深奥,那也是后人故意把它解释的深奥的。看不懂《道德经》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吗?非也。

(9)、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2)、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13)、《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14)、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15)、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16)、(对应通行本第二十五章)注:有东西混然一体,先宇宙万物而生,寂寥独立地(运转)而不改,为天下万物之母。不知道它叫什么(世间名相不能描述),起个名字叫道(道字拆开二差别归一+自修行),我勉强(就像给生盲的人用触觉描述阳光的色彩一样)叫(它)做无边大,叫(它)无限久远,叫(它)终归处。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觉者大。四大中觉者占其觉者从心地悟道,地(一切束缚状态)取法于天(一切半自由态)、天(一切半自由态)取法于道(一切自由态)、道(一切自由态)本如是。

(17)、中国古代的文人阶层虽然都在使用文言文,但是中国的朝代更迭频繁,对于相同的字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或者相近的意思。而大家都知道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尽管大家都似乎明白,但真正的含义已经被永久的封藏。

(18)、“道”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世界的本真(自然现象),自然的规律。

(19)、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20)、“上德”不是有意地表现出德性,是无意的行为,是自然而然德行表现,这才是真正的有品德。

4、老子道德经全文原文和译文

(1)、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长。

(2)、(对应通行本第四十一章)注:大根利器的人修道,一听就信、能勤勉于行道中。中根利器的人修道,好像听见又好像没听到(多闻不信记得少,修行更少)。小根听人说道,大笑而去,这些人不笑话,你说的就是不是道了(因为他们只对外道感兴趣)。

(3)、为此,天,地,人三者关糸引申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关系中,也同样要和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应该遵循自然而然法则,处理人类社会各种关系(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人与社会,事与社会等)。这就是道家思想哲学理论基础,就有了“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道家学说。02“道”的内涵《道德经》中哲学思想核心就是一个“道”字,其內涵解释就是“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具体说无为自然,无欲不争,无形自化,无动清静,无强柔弱。

(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5)、(对应通行本第四十六章)注:罪孽没有比纵私欲更严重,错误没有比有所得危险,一切祸患没有比不知足还大。要知道本来就具足,才是真正永恒的圆满无缺。

(6)、从已有的认识出发到又有新的认识又是一个飞跃。

(7)、道可道,道;名可名,名。       

(8)、(对应通行本第三十章)注:用行道的人,不用武力强迫他人。善果成时瓜熟蒂落,不宜用强。善果成时,不自骄、不自傲、不自执,此果非强取而得(觉者自觉、悟者自悟、证者自得、行道自利。度一切人得道,而觉海无增减。无所得、无所度)。这才是长远的好事。

(9)、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10)、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忧,和之至也。

(11)、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

(12)、这里无形的东西,可以是无形的宇宙能量等等(第十四章,三种基本的东西),也可以是智慧生命的想象力创造力。

(1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15)、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1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8)、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9)、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20)、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5、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第二章

(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

(3)、(对应通行本第四十章)注:物极必反是道在运行;柔弱有生机的逐渐强大,是道在起作用。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5)、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__兮,若无所归!

(6)、其实,跟风随大流,看似什么都快人一步,而实际已经真正含义上后退了许多。思想、精神是不能讲究快的,揠苗助长的思想不经历实践的检验,不要说狂风暴雨,就是个小风雨都经历不住——近年来的自杀案件屡见不鲜。

(7)、融和就是常,知道融和就叫明智。(消融差别)利益慧命是真吉祥(执着于寿命、分别取相是假吉祥);(心和柔软、广大无住是真强大,)心若使气、着形着相是假刚强;事物发展到假刚强、假壮大则难以进取,背道而亡。

(8)、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混沌不清楚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9)、(对应通行本第二章)注:天下都迷恋的事物,是恶的根源。都偏爱于好的,是不好的根源。有无相生,难易相对生成,长短相比而显现,高下相依而存,音声波动相互应和,时间前后相随。因此圣人皆以无为法而行,行不言之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演绎道却像还没有开始,所为甚大而无所着,成就一切而不占有(无所得)。因不占有(无所得),也就没有失去。

(10)、是以圣人之言曰:我亡事而民自富,我亡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11)、精神和形体合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12)、(对应通行本第四十四章)注:名相与本体哪个更应亲近?本命与外物哪个更重要?被物所累与自由自在哪个更有害?所有爱染深重终将别离,所有聚敛宝藏终将散失。因此知道本来具足才不会自取其辱,晓得归处、不滞外物,才能长久地安其心于无所住。

(13)、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亡为故亡败,亡执故亡失。

(14)、(对应通行本第三十二章)道不着于名相,本源虽无限小(如自由的能量无内外,无大小、无先后),却没有任何事物能将其束缚、降服。有人如果能守道,则能化万物,天地融合,天降智慧甘露,众生没人命令却安守本分。万物从生就有名相,名相虽然有,但本体平等清净无知其本体无生灭就不会真的死亡。就像道显现于天下,如百川(显相)于江海(水体隐相)(而百川有生灭而水体不生灭)。

(15)、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16)、(对应通行本第九章)注:装的过满而溢出,不如适可而止。汇聚成一群,必不能长期保持。满屋子的金玉,必不能长久守护,富贵而骄傲,自己引来祸患。功德圆满而不执着,才是天道。

(17)、“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18)、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9)、真正的圣人或统治者应该以无为而治放弃束缚人们的巧智,这样就会使百姓受益百倍了。

(20)、 如果大家都放弃了一些利益和难得的物品,那么就不会有盗贼了。

(1)、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2)、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

(3)、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又产生于无形的东西。

(4)、无为之道不可道,没有文字语言可说之道,另一个神为频律之道。

(5)、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6)、反向循环运转,是道的运动,微弱的能量,是道的作用对象。

(7)、“反”其实就是一种“阴柔之术”,也是自然而然的处世智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得到别人的尊重哲理。强求反而不得人心。综上所述以上就是解读《道德经》中需要撑握的重要点,四个“字”及其含义。《道德经》全文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自然而然”,“道”,“德”,“反”这几条主线。只要深刻理解到这几个字的内涵,对通读《道德经》全文,一定会得到正确理解。

(8)、 真正的仁慈者都应该放弃礼仪,这样就会使百姓回到原始的孝慈时代。

(9)、无,无限大,无限远,无限反,无限小,无不在,无不有,无为无不为。无什么为什么。

(10)、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1)、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3)、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其解其纷,是谓玄同。

(14)、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15)、(全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①,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②,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16)、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17)、“下德”是刻意地表现出德性,有目的行为,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达到某种目的德行表现,这是假的有品德。04“反”向运动《道德经》高度概括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指出了事物无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道”自身运动的结果,这就是“反”向运动规律。

(18)、这能说看不懂吗?很容易理解。你把这句话背给街边拾荒的大爷大妈,他们也能够给你解释。只不过随着自己的学识的增长,有了更广博的见解、更深刻的思想。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20)、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1)、(对应通行本第五十五章)注:德行深厚的人,像刚出生的婴儿,毒虫毒蛇不蜇它,猛禽凶兽也不搏击它。紧固柔弱而拳头紧握,不知男女交合小阴茎自动勃起,是生机和精气充沛,整天哭嚎也不沙哑,是元气柔和之至的缘故。

(2)、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5)、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贞如愉。

(6)、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7)、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8)、凡人是有为之道,可说,可用,有名有字有声有色和人为之道。

(9)、道恒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10)、在没有纸发明的年代,书写的材料十分匮乏,所以讲究“言简而意丰”。这对于他人理解就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意丰就意味着你的理解可能已经偏离了初的含义。而且处在不同生活地位,不同职位,不同行业的人他们各有各的一套思想主流,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看就有不同的意思,而且都有道理。

(11)、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12)、宇宙万物生缘于有,有(有缘于爱取,爱取缘于受,受缘于触,触缘于六入,六入缘于名色,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生于无明。

(13)、(对应通行本第十五章)注:古时善修道的人,定不弱于玄妙通达,深邃的难描述,勉强形容为:谨慎(怕恶造因)如冬天踏着薄冰(过河)一样;畏惧(恶果成熟)不让邪魔有机可乘;尊重规律(顺从因果)知身为过客。(顺道而行)就像冰雪消融于水,就像本源一样淳朴,就像浊水一样(无分别心,融而为一)。谁又能够将浑浊的世间烦恼静定,(他)将智慧澄明;谁又能安于无住,为而无为,动而未动,(他)将生而无生。得此道的人没有办法言说。

(1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5)、“道”的引申很大,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之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变化规律、认识方法等等都在天地之道中。“人生之道”就是见素抱朴为人,复归婴儿养生,无为而治管理等等都在人生之道中。03“德”的表现《道德经》中的“德”和“道”的关系,反应“德”在“道”中的表现。

(16)、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7)、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18)、喜欢什么说什么,知道什么说什么,感兴趣就是!道德经无论如何解释都是你自己的真正所悟,引证名人名言、古籍经典、百度搜索……自己认为正确就行了。

(19)、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也摸不着,我们把它叫作“微”。这三者的形象难以区分开来,它原本就是混沌一体的。它的上面并不显得明亮,它的下面也不显得昏暗,它绵延不绝而又不可名状,又总要回到看不见物体的虚无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20)、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1)、“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3)、(对应通行本第六十六章)注:江海之所以为百川之王,因它处于百川下,所以能成为百川王。圣人被众人推到身前,是因其把自身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圣人被众人尊重,是因其言行尊敬重视众人。因此,圣人虽在上位,人民不觉得有负担,虽然被推到身前,人民不觉得受损害。所以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厌弃。因为圣心无私、与人无争,故无人能跟他争。

(4)、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5)、有亡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6)、“德”是“道的具体表现”“道”是“德”的实际内涵。“道”是无形的,抽象的,见不到摸不到的,而“德”的表现是外显的。“道”为体,“德”为用,两者是不可割开的。

(7)、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8)、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精神追求、精神标识——至此,国家明确了中国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强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真正担起“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责任

(10)、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原文及译文精辟1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