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注释图片精辟122条

论语十二章注释

1、高中论语十二章注释

(1)、字词解释:饭:吃饭,名词作动词水:冷水,肱:胳膊,于:对于。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4)、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5)、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6)、大意: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多学、多思、多问)

(7)、(译)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8)、①[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9)、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0)、率尔而对/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分析文义 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课文探究

(13)、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14)、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           。

(15)、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16)、《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9)、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论语十二章注释图片

(1)、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2)、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3)、(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4)、文中孔子赞同曾晳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9)、(译)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0)、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11)、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2)、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13)、范文来了!|2021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汇总:范文、素材……

(14)、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5)、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16)、孔于说:“各位小同学,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17)、②[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语末,表示感叹。

(18)、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19)、兴观群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3、论语十二章注释抄写图片

(1)、(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2)、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3)、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字词解释:焉:于此,在其中,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9)、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④。”(《述而》)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1)、子日:“贤哉,回也!一第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就是仁。一旦所有的人都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全天下就尽归于仁了。对仁的追求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1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14)、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15)、大意: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7)、分析文义 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18)、子在川上①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19)、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20)、★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明是非、董荣辱、辨善恶;

4、论语十二章注释手写

(1)、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

(2)、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3)、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4)、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

(5)、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bì)。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6)、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注释“言其志气昏惰,教无所施也”,就是说宰予治学的态度懒惰、懈怠,已经无法再教育了。朱熹又注道“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宰予能言善辩,但做不到言出必行,所以孔子由于宰予的原因,改变了轻信人的问题,也是对宰予的严重警告。

(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10)、子曰:“三军①可夺②帅也,匹夫③不可夺志也。”(《子罕》)

(1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2)、   好的文学作品和科学定理一定具有普遍性,能够接受事物发展的本质。一部经典,流传的越久,彩球,有可能在今后更长的时间内传承下去,继续发挥它的价值。就如同常青树,总是会长出新的叶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5)、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7)、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18)、(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9)、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面不会有所畏惧。

(20)、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5、高二论语十二章注释

(1)、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汉。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3)、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7)、方:见方,纵横。如:连词,表选择,或者;足:使……富足。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其:那。以:把。后边省宾语“之”。俟:等待。

(8)、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0)、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体现孔子治国理念的句子是                   ,                  。其中,“来”是对外政策,“安”是对内措施。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3)、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           ,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4)、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课文探究

(15)、大意: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16)、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19)、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2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子曰:“三军①可夺②帅也,匹夫③不可夺志也。”(《子罕》)

(2)、“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4)、(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④。”(《述而》)

(6)、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7)、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注释:好:喜欢,爱好。   乐lè:以……为乐趣。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0)、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1)、“昼寝”,对于昼寝的解释自古就有很多种,第一种认为是白天睡觉,也就是昼寝二字;第二种认为是宰我白天留在寝室内,故孔子批评他;第三种认为画的繁体字畫误传为昼的繁体字晝,昼寝应该是宰我在寝室的墙上画画做装饰;第四种则认为昼是画字,划分的意思,寝则是休息的意思,“昼寝”就是自己调整时间用于休息。

(12)、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13)、字词解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人、男子汉,夺;改变

(14)、对于宰我在《论语》中基本都是以反面角色出场,不仅是本章宰予昼寝,还有井有仁焉、既往不咎等都是与孔子唱反调,历代学者持怀疑态度的很多。孔子在评价自己的学生时将宰我排在言语科之首,在子贡之前,以“于予与何诛”批评宰我确实比较可疑。有学者认为宰我后出仕齐国,助齐国国君排田氏,后被田氏所杀。田氏代齐后,齐国主流文化学者对宰我有一定的偏见,有可能宰我的相关内容是《齐论语》中独有的,《鲁论语》中并没有相关内容,汉代张禹整合过程中保留了《齐论语》中的相关内容。

(15)、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           ,           。

(16)、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17)、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diān)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18)、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以整数金额和零数中间。

(19)、⑥[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这些篇名都是从各篇第一章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20)、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他说的原话是:                   ,                      。

(1)、(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十二章注释图片精辟1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