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语录教师精辟112条

陶行知先生的教师观

1、陶行知对于教师说的话

(1)、我对学习的理解是:学习是教师享受职业快乐的需要。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必定十分的枯燥。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当我们真正地用心去学习,去感悟,就会觉得教育工作的每一天都是令人惬意的。

(2)、  会当书记:包括写小楷,管卷宗,写社交信,做会议记录等。(在国语课和社交活动时及集体活动中学习。)

(3)、“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陶行知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良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4)、今日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所期待的教育之差距在哪里?

(5)、  会说国语:包括会话,讲解,演说等。(在国语课、演说会、讨论会、早会、晚会、一切集会与人接谈时,随时留心细听,学习善国语的先生同学的发音、语调。如需要时,可请善国语者进行集体指导,或个别指导。)

(6)、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罢《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觉得获益匪浅。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觉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越是钦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动于他人格的伟岸。

(7)、陶行知的名字“行知”在行走中知道教育的真谛,“知行合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读他的著作,为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为他的爱国情怀所敬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道路中,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8)、陶行知先生曾经为自己设计了一枚独特的印章,为"行知行"三字的合体,据吴树琴先生口述,陶先生念做干(gan),意为凡事必要先做起来才好。可见"教学做"的"做"在陶行知思想中的重要地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落在"教学做合一"之上。陶行知先生经常拿这几个字送人,勉励大家要"在劳力上劳心",在"做"上下功夫,尤其与吴树琴经常谈起晓庄的岁月,在一次心情激动之时,用毛笔郑重写下"教学做合一",作为二人的座右铭,这也是他们美好爱情的见证。该手迹是当年陶先生应吴树琴请求,欣然题写的。手迹中"吴合小姐",即吴树琴。二十世纪50年代晓庄师范复校筹建陶行知纪念馆,吴树琴把这幅珍贵的手迹捐赠给南京晓庄师范,现由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纪念馆永久珍藏。

(9)、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要学习所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做为一个新教师,更要向陶爷爷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10)、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1)、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语文是为了“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学习具有生活的内容,运用符合生活的方法”。那么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以后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密切联系,使得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变得生活化。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现代成分,使书中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的直接生活沟通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乐意去做。这样使得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个字词不再是无生命的东西了,学生就急于跟它们交朋友,急于去了解它们,认识它们。课堂也不再会成为束缚他们的笼子了,而跟他们的生活贴近了。在这种课中,学生始终是愉快的,他们学习的热情也始终是高涨的。学生也就真的把书读活了,把书读出“味”来了。

(12)、在育才办学经费为紧张的时候,陶行知先生还将自己仅有的大衣当掉,为育才的师生买来稻草作为垫子,为育才的学生换来一天的伙食。

(13)、他一生都在重视:读书与用书,特别不希望大家变成书呆子,只会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他重视人的主体性,无论是学生学的主体性还是老师教的主体性,他能充分地将之开掘出来(参见《读书与用书》),但是现在很多同学还在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甚至很多人的传统文化学习仅仅限于读诵经典,不知道找工具书来理解经典,更不知道将经典用在生活中,本来圣贤教人是为了让人都成为圣贤的,结果都成了剩下的闲人,为什么剩下来?因为没有能力。古代文人可以带兵打仗,像辛弃疾、王阳明,都是很优秀的将帅,而武者也要有相应的武德以及人文素养,比如傅青主,既是武术高手,又是中医名家,还是书法高手。

(14)、教师要适时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找寻陶行知先生提供的教学新思路与教学新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不过,每个班级的情况不同,教师要结合本班级的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人才。

(15)、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实践教学理论是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新创设氛围确立为改革核心,并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作为教育宗旨,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挑战和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课堂的有效性应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依据、中心,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其年龄特征、个性特点、思维特点、学习状况以及生活经验等来安排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活动,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余地和思考空间,加强学生的自身探索.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纸片折一个等腰三角形,并以中轴将其对折,根据其三条边以及折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尽可能多地写出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总结出等腰三角形具有两底角相等;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中线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等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

(16)、罗丹说:“恶是枯干”。我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17)、(pinpong库控制硬件)之Arduinouno-智能节能灯

(18)、“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纵,爱里要有严,尊重里要有教育。当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教师要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让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正确前进的路。由此我认为,我们现代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不仅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成为学生心灵的慰藉者,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19)、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就是要造就创造型的、真善美的优秀人才。同当时的许多知识精英一样,陶行知信奉教育救国。从这个高度看教育,他意识到,“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创造教育,就是“创造真善美的人,要创造出值得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创造教育的尝试,不乏前人,但新时代有新的创造,所以他宣布:“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创造型人才后浪推前浪,创造永无止境。

(20)、这时,陶行知说:“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要换个方法了。”只见他轻轻放开老母鸡,捋捋老母鸡的羽毛,摸摸它的头,老母鸡慢慢安静下来了,开始四处瞅望,突然发现前面有米粒,便冲上去,一下就把米吃光了。

2、陶行知先生语录教师

(1)、重视教育的“社会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康健的”生活。

(2)、他们“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

(3)、  会唱歌:包括独唱,合唱等。(在唱歌课、参加合唱团中学习。)  

(4)、  会查字典:包括中文字典和外文字典等。(在小学四年级以上,在国语课、外语课,课前准备工作中学习。)

(5)、教育孩子做孝敬长辈的人,让孩子持有一颗感恩的心。

(6)、在学校,现在让我觉得快乐的事,是看到那一张张幸福可爱的笑脸,很远就能听到“老师,美术老师好,美术老师啥时候再给我们上课”。这是很渺小的一件事,也是很伟大的一件事。就是陶行知经典语录里的“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散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的呼吸。”

(7)、"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就必须要善于利用时间,做一个严谨笃学的人,像海绵吸水那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通过刻苦钻研和积极实践,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新的姿态与新的风貌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心”的准备。请学生说说自己想要观察蜗牛的什么?准备怎样去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9)、早在1921年,陶行知先生在金陵大学暑期的一场演讲会上提出了"活的教育"这一命题,后来经过一系列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化和完善,形成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精髓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民主事业中做出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10)、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创造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使他们将来凭借创造力从事创造工作。教育不能培育夸夸其谈的口头革命家。因此,教、学、做不能分离,动脑必须与动手相结合。“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能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他又进一层指出:“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他不以为孔孟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而更注重教育实际,他否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明确提出要实现“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劳力与劳力相辅相成。这样,教育才有活力,才有前途,才是人民的教育。

(11)、“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再思索

(12)、思想与行动结合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

(13)、必须要学、要用,固步自封是行不通的。即使一篇课文、一道例题教了多少年了,再教仍然要备课,观念在变,理念在更新,教学同一个内容,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悟。

(14)、……杜威博士的有创造力的学生却是陶行知,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积极,为工人和贫苦人民办夜校和各种中心。

(15)、  会打字:(学毕高中英文,请专家指教。)

(16)、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即主体教育。创造的行动,源于创造的思维,教育必须给学生以思想自由。传统教育严重的弊端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消灭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必须从这个阴影中突围。学生要“自主、自立、自动”,教学要“自新、常新、全新”,“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教师要给学生几把钥匙,“使他们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的前人曾有“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的思想,主要对教而言。陶行知对它作了创造性、拓展性的发挥,强调了学的方面,是认识论上的一大进步。

(17)、现任教育者,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以其无名无利也;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而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

(18)、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做了很多大事,如兴办晓庄、育才等学校,作为国民外交使节访问28国、参加世界教育大会等壮举。同时,在书信集里,我们也常常能够看到他对小事的关注。1940年,他给育才学校马侣贤的信中专门讨论垫被用散草带的问题:“昨晚在北泉睡了一晚,旅馆都用稻草做垫,实在省得多。他们用的是散草,不是扎成的草垫,所以软得很。你前天告诉我要轧棉花做垫被,这是不必需。望停止做垫被,统以散稻草替代。每人省三院,五百人便能省一千五百元。”

(19)、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教育,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教学做合一”。1927年,他在《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一文中明确指出,“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

(20)、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示课件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想究其原因是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道德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正义的化身,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在孩子们面前透着一脸的霸气,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

3、陶行知的教师观是什么

(1)、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2)、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3)、“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你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儿子不可。”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意思是说,行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行动,行动又是实践过程,如果抛开行动,那么一切思想创作,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4)、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比如,恋爱要有恋爱的教育,工作要有工作的教育,幸福的生活要有幸福的教育……依照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来说: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每个教学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知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所以在《育才二十三项常能》里,大家会发现陶行知先生给育才中学的中学生们规定了很多具体需要学习的技能,让大家在技能的学习中开发生活能力,但是能力教育与心性教育并不相互矛盾,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不大重视生活能力的教育,很多孩子30岁了还不会应对进退,朱熹讲,8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很多家长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多数家庭又都有保姆,就舍不得让孩子做事,结果长大以后往往连自己的房间都不会打扫,不懂得与人与事交接时候的分寸感。

(5)、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语文是为了“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学习具有生活的内容,运用符合生活的方法”。那么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以后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密切联系,使得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变得生活化。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现代成分,使书中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的直接生活沟通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乐意去做。这样使得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个字词不再是无生命的东西了,学生就急于跟它们交朋友,急于去了解它们,认识它们。课堂也不再会成为束缚他们的笼子了,而跟他们的生活贴近了。在这种课中,学生始终是愉快的,他们学习的热情也始终是高涨的。学生也就真的把书读活了,把书读出“味”来了。

(6)、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教师就应该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此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让课堂所学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如:学了“10的认识”后,回家练习数数游戏,可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说家里的电话号码;让他们记录一星期的气温等。一切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都可以让孩子去数一数。让孩子在数数的过程中理解基数含义。家长与孩子一起数数、算算中不就对他进行了数学启蒙了吗?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7)、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教师是的,不允许他人质疑,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缺乏一定的参与感,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8)、  会烧饭菜:包括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味以上。并会做泡菜、咸菜、糖果、果子酱、腊肉等。(在聚餐、野餐、助厨时学习。)

(9)、传统教学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知不觉的将教、学、做分离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使我们呕心沥血备课,千叮咛万嘱咐,可谓煞费苦心,可到头来发现学生对我们的讲课毫不感兴趣。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加深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10)、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中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11)、   这是我们伟大的“至圣”,万世先师——孔子留下的教育理念,现在依旧是我们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应该秉承的理念。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劣点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赞美,让学生愿意学,并且能够学好。

(12)、少年时期,叶良骏被父亲送入上海市行知中学住读。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在那里,叶良骏开始接触到陶行知教育理念和精神,度过了6年中学时光。

(13)、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步施教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那么教学也会缺少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师只爱一部分学生,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这种爱是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师应当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爱。教师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爱教师,才能教育产生效果。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怎样实践爱的教育呢?

(14)、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造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的要求,我觉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15)、仅以《陶行知全集》第9卷中陶行知先生与友人、家人的几封书信为例,与大家分享所读出的先生之奉献、求真和务实的精神。

(16)、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少的经费办理好的教育。

(17)、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

(18)、要有健康的身体——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19)、第教学做合一我们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呢?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发展的理论,其实与陶先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建构主义学者也认为,“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现实、有趣、开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数学教材和学习内容才是学生“做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本课设计成“招考营业员”、“我是小顾客”、“物物交换”、“用物兑币”等几项活动,在招考营业员”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在“我是小顾客”活动中,通过付币、找币巩固了不同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互化。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怎样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20)、反思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应该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

4、陶行知先生的教学观是什么

(1)、回想两年以前,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认为教学成绩高就是优秀教师,怎样才能教出好成绩,就是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清楚、讲明白。于是在课堂上我不遗余力细致入微地讲着,学生静静地听着,发现学生有问题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又讲一遍,自认为讲得够清楚够明白了,这会儿学生总该学会了。可是每当期中、期末考试,学生的成绩却觉得不很理想。问题出在哪呢?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做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很迷茫,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知怎样才能改进和提高。

(2)、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3)、陶行知先生还反对限制儿童的嘴、时间和空间的做法。也许我们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但陶先生反对的这些问题现在仍然存在,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五六十人的大班额、三十五分钟的有限时间、单元课时的限制、需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等等,这些是不是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呢?课堂上并不是每个想说的就能有机会说,因为回答问题的机会总是有限的;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答,因为课堂总是有侧重点的;并不是每个孩子的时间都能解放,因为每个人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等同的。作为一名老师来说,总是尽自己的大努力解放每个孩子的嘴、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创造力。我们庆幸我们学校实施适度教育研究,把学习的乐趣还给了学生。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生活体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做人的道理,人生的学习,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我想,陶先生地下有知,应该能够感知到今天教育的变化吧。

(4)、我校重视老师的学习,多次组织老师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我们从中确实受益匪浅。近些年,在学校大的学习氛围下,我阅读了不少的教育著作和刊物,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注重情感的投入,注重过程和方法的研究,这坚定了我不做“教书匠”,要做一名有思想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的信心。

(5)、“爱满天下”作为陶行知为著名的至理名言,也体现了个人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交织互动。

(6)、陶行知先生正是怀着对教育事业不懈的执着与满腔的热爱,在他从事教育事业的三十多年中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生动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众多教育思想中,“生活即教育”可以说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7)、19岁的时候在金陵大学文学系就读,就激励同学们同心同德,一起努力。20岁就开始研究王阳明,对王阳明佩服,信仰知行合取名陶知行,因此黄炎培说,当时行知号知行。他一生也实践好了王阳明所重视的立志与勤奋。23岁,陶知行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被时任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的黄炎培称为“秀绝金陵第一声”,才华横溢。

(8)、原因是什么?我想,学生冲撞了老师而本身没什么大不了,老师也没受到什么身体上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老师简单地说声“没关系”,是很容易的,也似乎能体现这个老师的“宽宏大量”。关键是,这件事对学生的影响如何。

(9)、让我们做一个每天都快乐生活、认真工作、爱学生的人,做一个儿童乐园里的顽童。

(10)、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边学边做,细细体会,定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

(11)、陶行知是万世师表,关于教育他留下许多至理名言,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

(12)、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边学边做,细细体会必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

(13)、陶行知的“三大原理”是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什么叫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我们所教育的内容就来自生活,他提出教育要围绕生活、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思想叫做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或者叫起源论。

(14)、投稿邮箱:1340863327@qq.com

(15)、教育孩子做勇敢的人。歌德说过:“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做一个勇敢的人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我们要教会孩子在错误面前,勇于承认,积累经验;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并且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把握做事的具体步骤,终体验成功的快乐。

(16)、  会急救:包括医治小毛病,救溺,救触电,救中煤毒等。(请卫生室及校外医工指导,在分配卫生工作及旅行、急救中学习。)

(17)、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我感觉受益匪浅。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通过教育“救国,造过,建国”;他积极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教育家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和激励人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

(18)、教育类的书籍,对我印象深就是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假期骨干教师培训时,我读了《陶行知教育理论》一书,我坦言自己以前对陶行知先生其说知之甚少,对“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不配在中国做教师。”的说法曾经表示过不屑,从教二十年了,自认为对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不辞劳苦,不也做的好好的吗?可是读了《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给我点亮了一盏心灯。当通过一段段短小、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他所创立的经典教育理论时,不仅被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所折服,深感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19)、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其说是学对人就是教。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20)、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陶行知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良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5、陶行知先生的教师观是什么

(1)、回到“心”的思考:交流总结观察的方法、收获和疑问,形成一只“我的蜗牛”。

(2)、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书呆子”。

(3)、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4)、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5)、  “企业精神资本与心经济”理论由著名学者朱根伍在全球提出,企业不但需要资金、土地、厂房、机器、设备、技术等物质资本投资,更需要团结、创新、诚信、奉献等精神资本投资,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向人们心中的精神动力引导的心经济转型,实现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企业精神资本与心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更是一种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每一个人在更高的境界经营人生。无论是企业员工、管理人士,还是高校师生、政府官员,每天都将在这里找到更多的知识、财富和快乐!

(6)、陶行知认为,劳力而不劳心,一切行动都是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学历入学不能认证与经验,劳心比劳力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上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

(7)、“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如何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8)、然后,陶行知先生怎样去施行这个教育目标呢?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当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生活教育。讲到这里,大家可能立即就明白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很能为我们的国学教育提供方法,国学教育怎样接地气?经典怎样生活化?生活怎样上升到传统文化当中的“学”与“道”?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概念即:“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9)、其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每个孩子受益!“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学法”,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从实际出发,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必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和近发展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10)、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11)、一晃两年过去了,在教学实践中慢慢历练成长起来的我,在经历了一系列教育思想的洗礼之后,已找到了当年失败的原因:重视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在不经意间成了陶行知所说的第二种先生——教学生的先生,尽管愿望是美好的,但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有去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没有对一个问题经历思考探究的体验,没有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做保障,那么学生得到的那点知识就如同盲人摸象、沙地建楼一样不全面、不深刻、不牢固,更谈不上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高,潜力的挖掘了,那么学生成绩不高就不足为奇了。

(12)、   男孩手握四颗糖,眼神里充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这光芒,一直延伸,照耀到很远很远的宇宙边缘。教育,这才是境界!

(13)、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神圣的,且不记回报,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时,就能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互促关系.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可以有多种途径,其中针对初中生的心理、智力特点来说,和蔼、幽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蔼可亲的态度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教师产生的畏惧、距离等情感,而幽默风趣的语言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快乐,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汽车的轮子都是圆的,为什么不会出现其他的形状呢?并加入一些幽默、贴近生活的语言,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具有积极意义.

(14)、第二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应该具有创造精神,锻炼身体,独立自强。 陶行知对勇于创造、独立自强的优秀品质进行倡导,对师生亲手种菜、盖校舍、建设礼堂给以鼓励,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创造上,陶行知认为对孩子改造环境与社会的精神与能力进行培养。他认为,需要做完整的人,而不是不完全的人。完整的人要求体魄强健。陶行知对在求学过程中被病魔得去生命的学生感到痛心,因此,对学生锻炼身体严格要求。陶行知要求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思想独立,对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1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被广大教育家奉为金玉良言,不无道理。

(16)、那么怎样找师资呢?怎样培育师资呢?当时处于战争时期,师资匮乏,有意思的是陶行知先生的朋友圈,都是高大上的各种专家,当然也有农夫,他请农夫教孩子们种田,请捉蛇人教孩子们捉蛇,请木匠教孩子们做木工,育才中学是在抗战时期在重庆众筹成立的,陶先生亲自选聘了当时聚在陪都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任教,如著名诗人艾青、音乐家贺绿汀、历史学家翦伯赞、戏剧家章泯、美术家陈烟桥、张望、舞蹈家戴爱莲等,他是当时能量级别超级强大的人,不仅亲自募集资金,而且把教育管理也做得好,他亲自创办的学校,总是把教育管理与教育本身紧密结合,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育才学校、社会大学,还在桂林开展过岩洞教育,实践出团体自足的教育模式;在育才设立了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自然等6个小组,他写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歌谣,算是那个时代的乐教了,虽然没有阳春白雪的曲调和文质彬彬的歌词,但是保管容易记住,适合当时的平民和乡民,比如《读书好》:

(17)、针对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成为书呆子的问题,教会我们全面发展的人要手脑并用、手脑皆强。只有手脑结合的人,才能不与生活、实践脱节。其次,学生应对自己学识能力深切了解,要多留心生活,关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18)、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拜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过程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紧紧地吸引着我,时而产生共鸣,时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重要的是学而内化之、学而思考如何运用伟人的思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另辟教学蹊径。

(19)、教师要遵循生活教育理念,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发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法。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生活与学习融会贯通。

(20)、“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1)、1939年,陶行知先生和吴树琴女生以简朴的方式结婚。朋友们送来贺礼,他仍然是捐给学校。在回复家栋同学的信中对此有详细交代:“前蒙寄来结合纪念品洋三元,无任铭感。不过事先已决定不收贺礼。故将该款交给育才学校,为小朋友捐购图书之用。兹将收据奉上,敬请查收为感。”朴实的话语,其背后是对教育无私的奉献。

(2)、近又一次读了《陶行知文集》,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通过反复体会,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不足之处,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确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下面简要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3)、宽容是一个美好的词,因而现在标榜宽容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究竟什么是宽容?怎样宽容?谁对谁宽容?许多人其实不甚了然。很多老师,在面对学生犯错的时候,以为只要是宽容,就是什么都可以谅解,什么都不要追究。宽容后就变成了一个垃圾筐,成了藏污纳垢的代名词。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连忙说“没关系”,学生当然会认为,做错事情无所谓,说一句“对不起”就一切都像没发生一样。甚至,我们还发现一些学生,在自己做错了事情后,不找自身的原因,而是动辄指责别人的“不宽容”“心胸狭隘”,好像错的不是他而是别人了。

(4)、“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激—情,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5)、24岁,由于卓越的学业和正直高尚的品德,金陵大学首任校长包文推荐并部分资助婚后的陶知行赴美求学。秋季,陶知行筹足旅费,负笈重洋,先到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市政,并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25岁,陶知行致函罗素,他认定自己终生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个民主国家。随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博士,师从孟禄,私淑杜威。

(6)、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7)、陶行知在正面阐述创造教育内涵的同时,还从反面驳斥了诸如自己的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自己的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自己的生活太困苦,不能创造等等片面的、不正确的思想,从而使他的创造教育理念有了更具说服力的逻辑结构。他强烈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这就是《创造宣言》的结束语。

(8)、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认为传统的传授方法有问题,要进行改革。他认为,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指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终身性的学习。

(9)、倘若我们宽容了,那么学生会觉得,即使做错了,对人对事并不需要负责任,大可一笑了之;即使造成了损失,也总有人为之买单,他人会不计较他,总以自己的年幼和无知为保护伞,那么,只会助长他的无所畏惧,没有任何约束而变得肆无忌惮。

(10)、陶行知先生重视从行而知,也就是重视实践,而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行”,道行之而成,在行的过程中,陶成见识,陶冶身心,陶铸品格。他对事物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私淑杜威,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不失去事物当有的根本,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有批判有继承。比如说,他对于国故的态度,当时有很多人号召整理国故,陶行知先生和胡适是好朋友,但是他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不一样,陶行知先生说:“整理国故如同清理银行账目,是有它的位置的。我们希望整理国故的先生们经过很缜密的工作之后,能够给我们一本报告,使我们知道国故银行有几多准备金,能发行多少钞票,哪些钞票是滥发的。不过他们要谨慎些,千万不可一踏进银行门,也去滥发钞票。如果这样,那这笔账更要糊涂了。总括一句:只有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才是真的文字知识。凡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都是伪的文字知识。伪的文字知识比没有准备金的钞票还要害人,还要不值钱。”这个很有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只顾发国故财,而要考虑国故的与时俱进,或者是经典的生活化应用,学以致用。(参见:《伪知识阶级》)

(11)、宽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呵护、理解、信任,诗意地表达就是“静待花开”。我坚决支持宽容学生,但是,一定要分清是非曲直,并跟进合适的教育。宽容错误决不是纵容学生犯错,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不是纵容与包庇,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管不问,否则,恶习一旦养成,想转变就很痛苦。在掌握了学生成长规律和懂得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所犯错误有认识,尤其是要采取一些合适的方式方法予以教育、帮助,促进学生很好地向上生长。有时需要及时诫勉,有时需要批评教育,有时应该由学生承担的责任,则应毫不犹豫地让他受到合理合情的惩罚。我们当然不否认教育就是“爱”,但是,也不能忘记,爱,有时也是一种能力。

(12)、教育孩子做勇敢的人。歌德说过:“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做一个勇敢的人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我们要教会孩子在错误面前,勇于承认,积累经验;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并且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把握做事的具体步骤,终体验成功的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陶行知先生语录教师精辟1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