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
1、王阳明心学具体内容
(1)、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是和朱熹完全相反的,朱熹的认识论,是断定人原本是一无所知的,内心一开始是空的,人要成长,增加认识,就要将外界的东西搬进内心,没有的东西要一个个搬进来,终使得自己成为圣人,这个“搬进来”就相当于是无中生有,这多难啊,这办法可能会让人望而生畏。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进行了实验,亲自去“格”竹子的原理,格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格出什么东西。王阳明的思想是,人自己本身就具备了所有东西,只要去伪存真,只要通过实践激活,只要把不好的移出去,留下好的,留下良知,那终就能成为圣人,这样一来,通往圣人的道路听起来就容易多了。
(2)、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3)、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4)、《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5)、 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6)、把"理"说清楚以后,我们人心去服从它,这样心中之贼就破了。陆九渊开始反对,而后明朝的王阳明也反对,所以王阳明顺着陆象山的心学走下来的。
(7)、在这个背景下,就好理解了。王阳明的知行合首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就是行,不知不行,不行不知。这里的“知”就相当于是刚才说的上天为你设置好的东西,它是一种潜在的存在,比如“甜”的味觉、“酸”的味觉等等,都给你准备好了,但是倘若你一辈子没有吃过甜的东西,你就不会知道什么叫甜,尽管你有甜这个味觉,这个吃的过程就相当于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这件事。所以王阳明的知、行是不可能分离的,知和行看上去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但是两者不可分割,分割了就没有意义了。这和马克思主义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出真知有点相似,但本质上他们不是在一个维度说事。王阳明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才强调行动、强调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
(8)、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到底在说什么?笔者从上大学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思想迄今20年了,其实当初也是没有搞清楚王阳明在说什么?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9)、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10)、“心即理”认为的是“理”在心中,不用外求,心学家首先是在心里认为这个知识有必要去追寻,然后才去追寻。
(11)、我们前面讲过的禅宗,其实让中国人再度地相信孟子,就是心学的追溯可以捡起来了,因为禅宗就是心学,用佛教的语言讲的心学。禅宗的核心观念是"悟","悟"不是获得知识,"悟"的活动不是认知活动,悟是心的事情,悟了就是即心即佛,自己的本心生起看到自己的佛性,这叫悟。
(12)、 薛侃这回如堕云里雾里,更不知王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13)、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
(14)、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
(15)、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16)、 王阳明笑了:“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
(17)、他被称为儒家后一个圣人,与孔子、孟子、朱熹等人并列。
(18)、再比如说,你如果说王阳明不会骑电动车,他肯定不答应,王阳明会说骑电动车的技术深藏在他的内心,他会驾驶,只是驾驶的技术有待通过实践来激活。王阳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没有的驾驶技术从外界学过来,而是把已有的驾驶技术激活,通过实践来激活,通过“行”来激活。比如,人可以通过实践去激活驾驶技术,猪就不可能会驾驶,因为猪的心里没有预先设置这项技术,所以猪不可能会骑电动车。
(19)、人生的目标与本性相随,就能够快乐和自由,也能够容易走向成功。否则压力过重,适得其反。知其命随其性,才能活出一个的人生。万物本一体,世界在我心,心中充满情理,行为体现良知,才能明白事理。
(20)、如果用我们平常定义各种概念的方法来定义“良知”,还真难说得清楚。王阳明的方法是,随时随地捡现在的例子给弟子们讲解。
2、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
(1)、首先是心即理:首先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究极规律,这个思想其实是源自于道家,道家认为世界的究极规律是“道”,而程朱理学就践行了“拿来主义”,直接剽窃了道家的这个思想,但他还是很机智的修改了一下,将“道”改成“理”。那说回来,那根据程朱理学的说法从哪里可以获得“理”呢?很简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可以,小如一花一草,大如日月星辰,只要认真,都能从中参透出“理”,也就是理学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王守仁少年时就相信这一套说法,去“格竹子”,认认真真格了七天结果一无所获反而病倒了,至此之后王守仁对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这是导致心学脱离程朱理学,另辟蹊径的一大原因,“格物致知”的失败,导致王守仁认为其实我们自己的心就是“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中之理与天道原本就是一体,因此也不需要去“格物”了,不需要假托外在事物去获得“理”,而只需要读懂自己的内心就能获得“理”。王守仁这种纯粹的唯心论其实就是借鉴了佛家的思想,中国佛教的禅宗就有“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这一说法,很明显和心学的思想是一样的,连表述方式都如出一辙。
(2)、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3)、 王阳明举例说,自己和朱宸濠对战时处于劣势,他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他说了四次,那人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4)、王阳明曾经也追求这个天理追求格物致知,但是他后来产生了不同意见,觉得这个天理不妥,真正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内心的投射反应,也就是心外无物,而这个心也代表着人的良知,而致良知就是要把这个良知反映在实践中。
(5)、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6)、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7)、 王阳明主张“事上练”,自己要认识一个事件,唯有去干了,才能够知道,即“事上练”。
(8)、“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9)、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诸如此类,生动地概括了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思想。如果我们将其中“万化根源总在心”一句改为“万化根源在良知”,也许更能揭示阳明心学的本质特色吧!
(10)、什么是“致良知”?这个思想也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刚才说了,人的内心无所不有,有好的,那也有坏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王阳明强调,人的内心是有规律的,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良知,哪怕是罪大恶极的罪犯。比如当年他在庐陵当县令的时候,抓到了一个大盗,王阳明审问他,大盗说:“要杀要剐随便!”王阳明说:“今天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可以脱。”王阳明又说:“天气这么热,你干脆把内裤也脱了?”大盗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
(11)、正如程颢所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按照中国的哲学,整个宇宙是趋向于生命的,无机物的存在准备好有机物存在的条件,植物是生长在土壤里的,无机物为有机物的存在准备好条件,有机物又发生什么,植物为动物的存在准备好条件。
(12)、他的学说在日本、东南亚都有广泛的影响,无数杰出人物是他的信徒。
(13)、朱熹讲人生修养的第一步是格物,就是穷尽事物的道理,然后有机会明白天理。王阳明一度是受了朱熹这条道路的吸引了,但心没安顿好,问题还是没解决。
(14)、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15)、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6)、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另辟蹊径,许多人把王阳明归于唯心主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王阳明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但同时,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与生俱来植入人心,人为什么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17)、让我们感到不可理解的是,王阳明心学的果实在日本开花结果了。如果没有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传播,被日本人许多人接受的话,明治维新是不可能成功的,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准备就是王阳明心学。
(18)、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9)、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
(20)、王守仁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诞生于此。故居内各大建筑按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瑞云楼、后罩屋。
3、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道理
(1)、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到底在说什么?笔者从上大学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思想迄今20年了,其实当初也是没有搞清楚王阳明在说什么?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 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陆象山曾经与朱熹曾进行过多次辩论,辩论的范围涉及理学的所有核心问题,辩论的影响也涉及当时多个学派。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实际上是朱陆之辨的一个成果。
(4)、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
(5)、但是道家的学说是不足以给我们这个民族奠定社会生活的精神基础和社会秩序的根据。所以说魏晋玄学表明中国文化生命的衰落,后来获得一次拯救的希望,就是隋唐佛学。
(6)、正是这样的处境,让王阳明的学说具有很强的“适配性”,因为要让他能在这种极度的不公下还能保持淡泊平静,依然能够存有进取之心。
(7)、在王阳明的设想中,每个人只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唤起本初的良知,那么人人皆可为圣,社会大治也就能够实现了。
(8)、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9)、那么,既然心是宇宙万物之立法者,人应该追求怎样的精神修养呢?阳明提出了“致良知”之说,从而把“心学”推向系统完备的理论阶段。《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云:“良知者,心之本体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又云:“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业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这就是“良知”的巨大作用,如果找到了自己的良知,治国齐家平天下,全都可以了。那么,良知到底是什么呢?虽然阳明说得玄妙,但我们也可从《传习录》中总结出主要的方面。比如,孝悌礼智信是基本的良知,而其他更多的方面则需要人们努力寻找。
(10)、脱离人心的天理那叫僵死的教条。这就是两者的区分所在,这个区分关键的。
(11)、法治是什么?预先防范不可抑制他人的维权的手段。今天中国大的问题是人与人的基本性能在一个民族那里应当存在,这个基本性能来自于一个民族的伦理精神,那么这个伦理精神来自哪里呢?来自王阳明讲的我们的良知。
(12)、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13)、一个人活得成不成功,也许可以用财富的多寡和事业的大小来衡量,但是一个人活得幸不幸福,却很难用外部指标去判定,只能由每个人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句通俗的话说,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在这一点上,生活中好的例子就是婚姻。一个人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由外人通过“有房有车”(或“无房无车”)去判断通常并不靠谱儿,只有当事人自己的感觉才算数。
(14)、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15)、良知和其他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一样,需要不断通过“行”、通过实践激活。良知深藏内心,被各种意念诱惑,美色、金钱、名利、权位等等,稍不留神就会偏离良知的方向,所以王阳明有句名言,叫“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王阳明强调,要不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内心不好的东西剔除出去,“存天理、去人欲”,留下良知,这个过程就叫致良知。“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的过程就是成为圣人的过程。所以王阳明强调人人都要在事上磨练、在实践中体味真知,发现良知,这个事上磨、事上练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是“去人欲”的过程,因为良知是有规律的,所以人人都可以通过实践、通过事上磨、事上练来强大内心,来致良知,以良知左右自己的行动。比如,王阳明没有参与嘉靖“大礼仪之争”,但是他和弟子、手下说起过这个事,王阳明说,嘉靖皇帝认自己的亲爹是亲爹,符合良知,符合良知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反对的。(夜灯唯许月华侵)
(16)、良知是天理之昭然明觉,良知就是天理。天理也就是仁义礼智,忠孝悌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
(17)、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所以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
(18)、 启示: 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同样是一座大山,旅游的人就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认为是恶的。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
(19)、王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现实残酷,世界险恶,读懂了阳明心学,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
(20)、然而,“致良知”几个字听上去平淡无奇,真要实践却是要付出大的代价。
4、王阳明心学的含义
(1)、王阳明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员、学者,后来心学流派一分为但“阴阳心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因为竟然还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阴阳心学”上。但“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
(2)、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3)、 王阳明说,“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4)、 真正的内心强大必须在做事上磨练,才能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我们磨练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所以王阳明是不会同意那些一味强调虚静的理论和做法的。
(5)、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
(6)、所谓“行”只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后
(7)、明朝的官方指导思想是朱熹解释的儒家思想,朱熹的思想也是要成为圣人,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走,王阳明和朱熹的冲突在哪里呢?关键是在“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人的内心原本是空的,什么也没有,必须要通过“格”物来达到认知的目的,不断把空空如也的内心填满,这有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味道。
(8)、是说,“天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在王阳明的设想中,每个人只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唤起本初的良知,那么人人皆可为圣,社会大治也就能够实现了。
(9)、 贵州龙场是王阳明人生道路的低谷,同时也是他的人生转折点,在抵达龙场的道路上。王阳明一路上避开追杀,先是经历了政界的黑喑,再是认清了人性的险恶,总算到了龙场,而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又使他生不如死,一同来的手下多得病而死,王阳明也多次差点送命。
(10)、 王阳明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
(11)、如何认识“知行合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说的“知行合一”其实是两码事,在认识论上,马克思的知、行这两种东西看上去是可以割裂的,比如,我们常常说知道了要去做,不做的话,知道了也没有用,比如说实践出真知,又比如“知而不行,非真知”。但在王阳明这里,不可能有“知而不行”一说。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也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的,首先,上天在造人的时候,就把我们的内心世界设置好了、充满了,理论上讲,我什么都能知道,万事具备,生下来就具备了知道一切的可能,直待用“实践”这个密码去激活它,若是没有通过实践去激活,那也等于没有,那只是寂静地深藏内心,因为不被感知就谈不上什么知不知。
(12)、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
(13)、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14)、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这就是王阳明的世界观:天地万物无善无恶,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
(15)、 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6)、"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当你听到鸟兽的哀鸣你不忍了,这时候你的心就和鸟兽为一体了。"鸟兽犹有知觉者者也",那么草木呢?"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草木无端地被毁坏我们也悯恤了。"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
(17)、王阳明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立即察觉到传播心学世界观的机会来了,于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18)、我们刚才讲,我们的心是无限心,它的内容是喜怒哀乐,是生命情感。假如我们这个心中有贼,就是我们的生命情感偏离了它的本真状态,用脱离情感的理能纠正吗?纠正不了的。这个道理其实的简单。
(19)、他曾经认真学习朱熹的理学,但发现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做到太过困难,于是他改弦易张,力求突破,终于在贵州的龙场悟道。他意识到:每一个人其实都具有“本心”,“本心”决定了人可以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因此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
(20)、王阳明心学,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个学术专题,但今天我不想讲专题,我想谈谈王阳明心学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为什么要呢?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中,我们有许多的感受,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5、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内容
(1)、致良知。简单说,就是找到良知,良知就是我们的心,就是我们心里的那个宇宙。作为普通人,我们内心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私心、欲望,要么贪财,要么好色,要么贪念名位,这些东西阻碍了我们与真正的内心的交流,就好比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打个比方,当你被人当街骂白痴,你会作何反应?有的人可能会想,操,大庭广众之下被这骂,老子不骂回去就太没面子了。看,这就是私心,为了面子。但是,真正的人心与天理,是不会有面子这回事的,那一定是无私无欲。所以我们致良知,怎么致?就是要拨得云开见日出,把我们的那些私心欲望都一点一点的去除掉,留下一颗赤子之心与世界一体,这样就能达到天人一体的境界。万事万物在我们心里,都能像明镜一样真真切切,通透明亮。
(2)、 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3)、孟子心学可以说是“仁心”本体论,但他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叫仁学。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又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到了陆九渊心学是理学之“心即理”派,是“心”本体论。阳明心学则是“良知”本体论。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主要有两层含义:第“良知”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统一主观与客观的认识主体。如他所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第“良知”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但主要是指道德心。如他所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良知只是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侧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恒,以事亲便是孝……以从兄便是弟……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这里所谓“是非”、“好恶”、“真诚”、“恻怛”也即孟子的“四端”之心,在根本上是一个“仁心”(道德心),这“仁心”便是“良知”,这“良知”便是“天理”。
(4)、又如王阳明送给门人的几首《咏良知》诗所表达的:“个个人心
(5)、新道统开好之后呢?再开新的学统,就是学问体系,再开新的政统,就是政治体系,这一步本来要做的,后来中途夭折了。
(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8)、如何认识“知行合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说的“知行合一”是两码事,在认识论上,马克思的知、行这两种东西看上去是可以割裂的,比如,常常说知道了要去做,不做的话,知道了也没有用,比如说实践出真知,又比如“知而不行,非真知”。在王阳明这里,不可能有“知而不行”一说。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的,首先,上天在造人的时候,就把我们的内心世界设置好了、充满了,理论上讲,我什么都知道,万事具备,具备了知的一切可能,直待用“实践”这个密码去激活它,若是没有通过实践去激活,那也等于没有,不被感知就谈不上什么知不知。
(9)、所以在今天重提阳明心学,其意义和价值在于要让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这个时代的病每个人都有一份,要去改变这个社会必须从自我的修为开始,而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的轻松写意、一蹴而就。
(10)、如何理解“心即理”?这是认识论的问题。就是说你的内心就已经有一个意念中的世界,具备成为完人的一切条件,具备认识世界的一切可能。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相信大多数人也是这个想法。但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山野的一颗花,你没有看到它的时候,它寂静地藏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心中本来就预先有这个花的样子,但是因为没有看到这颗花的实物,所以你不知道你心中有这珠花,但不妨碍这花在你内心的潜在。实物的花好比“密码”,要用“密码”去证明你内心里有这珠的花的存在,这个看花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行”的过程。王阳明并没有在本体论上否认这株花的客观存在,他只是从认识论上说,没有看到这株花,那这株花就还没有和我发生关系。
(11)、上一期文章我们介绍了王守仁传奇的一生,那么这一期文章我们会将重点放在王守仁所创立的一套哲学思想“心学”之上。毫不夸张地说,但凡一提起王守仁或者王阳明,捆绑在一起的并不是他立下的赫赫战功,而是“心学”这一套哲学思想,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流淌,心学是王守仁能带给现代人有价值的宝物。而心学也是目前历史研究中的热门显学,不少学者投身其中,所产出的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因此下面对“心学”的介绍只能说是浅尝一下皮毛,能描绘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让看官形成一些基础认知就足以。而心学本身又涉及到历史、宗教与哲学范畴,所以下面的难度也会相应提升,如果有兴趣的可以继续看下去哟!
(12)、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另辟蹊径,许多人把王阳明归于唯心主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王阳明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但同时,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已植入人心,人为什么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13)、 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14)、我们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竭力让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更为便捷、高效和舒适。作为人类文明的一员,我们对此当然乐观其成(并且乐享其成),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生活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
(15)、 “知行合一”,即“用心反应事实,才能够获得认知”,也就是说:人的认知没有性,即圣贤说的话也有可能是错的,人应该自由地思索,不受他的思想的影响。
(16)、 薛侃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17)、喜欢提知行合你能简单通俗的把王阳明的心学讲明白?那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一下吧!
(18)、然而,遗憾的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并没有向我们配套提供人生的意义,便捷、高效和舒适的生活也不等于幸福本身。这就是现代文明的“先天病症”,它导致的“临床表现”就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却日渐荒芜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们以一种永不餍足的姿态占有了越来越多的外物,却任由自己的心灵陷入一场日益严重的饥荒。其结果,就是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在疯狂地追求经济发展,却基本无视国民的幸福指数;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攫取物质财富,却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痛苦、迷惘和纠结,并且日甚一日地充满了挫折感、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
(19)、王阳明提出了很多理论,有“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到后还概括出了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说到底,还是以致良知为核心,不管是知行合一还是格物致知都是致良知的方法,而心外无物则是良知的一种体现。
(20)、他对《大学》的“致知在格物”一语,作了与朱熹很不相同的解释。他说:
(1)、据说很快要超过美国,这是很鼓舞人心的事情,这是积极的感受。那么也有消极的感受,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状况。我们这个民族经历过一部多灾多难的近代史,这个灾难恐怕还没有完全结束。
(2)、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资本强国,在GDP的排行上取代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3)、再比如说,你如果说王阳明不会骑电动车,他肯定不答应,王阳明会说骑电动车的技术深藏在他的内心,他会驾驶,只是驾驶的技术有待通过实践来激活。王阳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没有的驾驶技术从外界学过来,而是把已有的驾驶技术激活。比如,人可以通过实践去激活驾驶技术,猪就不可能会驾驶,因为上天没有给猪心里预先设置这项技术,所以猪不可能会骑电动车。
(4)、薛侃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5)、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认知是行为的开始,行为是认知的路径,这一见解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目的是实践”不谋而合。
(6)、蒋介石当年在日本军官学校留学,发现日本人几乎人手一册《传习录》,不由得慨叹:“中国和日本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
(7)、 启示: 禅宗说,人人都可以成佛。王阳明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王阳明认为,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不在于圣人有“良知”,普通人没有。而在于,圣人完完全全地“得到”了自己的良知,二普通人的良知,都被私欲和无明所遮蔽。
(8)、 有朋友问:“看书不能明如何?”读书读不明白,该怎么办?
(9)、阳明心理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史上的一所重要学派,是其思想的中心和本质,是其哲学、良知和良知的核心。文章以王阳明的王阳明研究理念为中心理论,对阳明的学术思想进行追溯,回归到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0)、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劳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杂草,而且他经常浇灌花朵,这怎么能说是没有培养善,没有铲除恶呢!
(11)、 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12)、那么"正事"的前提是正心,正心的前提是诚意,一个"诚"字。原来事物的道理我本心具备,何必到外面去求,这个悟很像禅宗的顿悟。在他之前的陆象山也是如此。这条路跟程朱理学的差别在哪里?都要破心中之贼。
(13)、人的思想意识体糸就是人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随着伦理道德良心的存在,并且每时每刻支配着人的“三观”意识,也就是知和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为一体,不可动摇。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可以看透一个的意识本质。
(14)、 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
(15)、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良知,假如用良知去为人处事,便能真正地遵照良知做人做事,就能存善除恶。“生而为人,应当善良”这一大道理看起来简单,但却难以真正做到,在良知以前便是知行合一。
(16)、要发愿做一个好人,一个有力量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17)、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正所谓“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传习录》)。而“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对此,王阳明说:“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传习录》)
(18)、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深刻的体会“心即理”,心与理关系是心学入门的基础。心就是心,理就是理。
(19)、每日一句|王阳明:天下尽反,我辈固当如此做
(20)、“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1)、阳明心学,核心在心。心是什么,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良知,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程序化的可操作的纲领,千人千面,因人而异。但这个良知人人确实都有,如何被发现并且被用于工作,生活和修行,是一个难题。
(2)、从为人处世的良知论,到知行合一。从心无外物,到内心强大的至高境界,这是的哲学体系。通过致良知,把自己限制在合乎情理的范围之内,不让自我意识成为自己的自私自利。
(3)、这就是中国心学,从孔子那里准备好了,孟子把它阐发出来,然后在那里不能被遇见,长时间不能被遇见,荀子的学说大兴天下。到了禅宗,心学的复兴是因为佛学中国化,有禅宗了。
(4)、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5)、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6)、知行合一(价值判断)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7)、我们不是要讲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吗?这就是意义所在。我们当然主张法治社会,但法治不是一个社会的精神基础,民众缺乏伦理精神,法治没用,因为法治不可能给一个民族树立它精神的支点。
(8)、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
(9)、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
(10)、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1)、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2)、 薛侃摇头道:“那这就是恶的了。”
(13)、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所以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精辟1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