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子洞摆神像歇后语
1、耗子出洞歇后语
(1)、 这行人专为铺店在墙上写尺丈大字,以作宣传。他们所用的工具及书写技巧和书法家不尽相同,有独到之处。
(2)、太阳糕又称太阳鸡糕,以江米蒸成,顶插江米面捏成的五彩金鸡。农历二月初一为中和节,祭祀太阳星君,供品就是太阳糕。太阳糕得名有一个传说,“太阳糕”原为“小鸡糕”,是打上小鸡红戳的一种极普通的糕点。“袁记斋”送糕进宫那天,恰逢二月初一“太阳节”。老佛爷(慈禧太后)一瞧糕上的小鸡戳记,就乐了。小鸡打鸣,太阳东升,吉祥呀!遂将糕命名为太阳糕。自此,京城百姓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均要吃“太阳糕”,以求吉祥。
(3)、 清代,旗人衣食无忧,游手好闲,养鸟的很多,做鸟笼子生意兴隆。民国后,旗人生计艰窘,这行也就衰落了。
(4)、 皮匠用铁锤敲打铁拐子叮当作响来替代吆喝。后来有专修皮鞋的,身背木箱,走街串巷,吆喝:“修理皮鞋!”
(5)、虎无伤人意,人有害虎心。强调人与动物之间,不能和谐相处的主要责任在人。
(6)、 粗瓷是与细瓷相对而言的,是用普通的粘土原料,经过粉碎和淘洗,多采用较低温度烧成的釉料,以一般的工艺操作烧制而成的低档瓷器。瓷质较粗,呈青色或灰色,透明性差,大多只有简单的装饰,有些碗的底心还有砂圈。粗瓷器皿常见的有坛、壶、盘、碗、鱼缸一类日用器物。粗瓷不精美,价格低廉,多为下层百姓人家使用。
(7)、 旧时没有压路机,修路时,路基也常由大力工夯实。
(8)、鬼眉溜眼、贼眉溜眼:心怀鬼胎,猥琐狡诈。《方言与俗语研究》134:“鬼眉六眼”
(9)、测字先生在集市或城门洞、路边摆张方桌,放上纸墨笔砚,算命的主顾可以自己报上一个字,或者抽取测字先生事先写好的字签,测字先生再把字拆分或是加减笔画,重新组合,从中推断人的命运吉凶。
(10)、清代北京表演单杠技艺称为“盘杠子”,演出形式类似今日体操运动。此术源自棚匠功夫,搭架天棚为高空作业,精练杠上身手以备失足自救。后发展为民间走会的玩意,旧时黑塔寺艺人、缸瓦市万代长清杠会、地安门乐善友杠子、香山幼童杠子为著名杠会,常为皇宫召入作为“内廷供奉”,姿势花样有钓鱼、前坎、后坎、骗马、拿大顶等百余种。光绪年间天桥“八大怪”之一“田瘸子”即为盘杠艺人,除白猿偷桃、鹞子翻身、倒挂金钟等高难动作,还能以食指、中指支撑在杠上倒立。
(11)、清代兰陵忧患生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曾提到:“小品炮羊肉,名家大半近花巢。日斜可惜门犹闭,专备游人作夜消。”
(12)、老北京卜卦算命的一般找离家不远的地方或离朝会较近的地方搭一个卦棚子给人算命。他们也能批八字,但收费较低。
(13)、鸡笼里睡觉——睁眼尽窟窿(比喻没有一处好地方)
(14)、寻常人家总会养三五只鸡,想要变卖,去专门的市集(市场)显然麻烦,还要花车费,也不划算。走街串巷收鸡的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挑着鸡笼,零散地收购,然后再卖给饭庄或者市场里面的坐商,从中牟利。
(15)、 家畜及野兽的皮张,在完成生皮初加工后,必须经过鞣制才洁白、柔软、美观,才能用于制造各种毛皮商品。这种加工鞣制在北方称为熟皮,南方称硝皮。其过程主要有浸泡脱脂、配制硝液、下缸硝制、晒干铲皮等。硝液用明矾、盐、水配制,鞣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脏物。
(16)、 小磨香油用水代法加工制成,利用油料中非油物质对水的亲和力不同,以及油与水的比重不同,经轧、压、捶、荡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将油脂与蛋白质分离。整套工序中以兑浆搅油为关键,也是区分是否是小磨香油的主要依据。小磨香油色泽棕红,口感滑利,香味浓郁。
(17)、看漏了:发现了漏洞、缺陷、愚昧,产生轻蔑之意。
(18)、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本是乞讨的艺人们向买卖人家索要施舍的吉祥话。他们一般手持“合扇”(一副牛胯骨)打击节奏,念着自己即兴编的词。一般的数来宝基本句式为上六下上句六字为三下句七字为四二二二三。上下句的末一个字要合辙押韵,并且同一声调。两句一组,可以一组一辙,也可以连续几个、十几个句组一辙。唱句中还可以插入一些独白。
(19)、有关元宵节吃元宵这一风俗的记载,早见于宋朝。元宵寓团圆之意,兼之绵软香甜、滑爽润喉,因而几乎人人喜食,渐渐地也就不限于元宵节食用了。
(20)、 这种羽扇主要是由东三省、蒙古等处运来的雕翎做成的。清朝曾风行过一百年左右,到了光绪中叶就不流行了。
2、耗子洞里面什么样子的
(1)、除上述几个地方外,北海太液池五龙亭前、中海之水云榭前,慈云寺外均可乘坐冰床。清代得硕亭在《草珠一串》中曾写道“一番风雪一番凉,徒步行人渐履霜。诗思不须驴子背,沿河处处有冰床。”民国初年,居住在河沿附近的居民,也多制作冰床。
(2)、两眼一摸黑:不识路、不识字、没门路,什么也找不着。
(3)、唱坤书的女子为主角,另备琴师一人至数人不等。而开此馆的专为卖茶,其台面则由唱坤书的成班人租赁。唱坤书的以天桥地方为早,挂八角鼓的笼子为招牌。每日开场时,锣鼓齐鸣,谓之“发四喜”,引人进入。每演一段“打钱”一回(索钱谓之“打钱”)。顾客除却付固定茶资外,还需给唱坤书的钱,权当票资。顾客还可以点曲,名为“戳活”,有固定价钱。戳活一次即算认识该角,需经常捧场,所以唱坤书的,往往仆从如云,出门也阔绰。唱坤书的虽名曰“卖脸不卖身”,然常年身栖歌舞场,鲜有出淤泥而不染者。
(4)、 等而下之,车比较破旧、驾辕牲口多是老马或者小驴驹,此类车呼为“趟子车”,人乘坐,其脚费也比较低廉。此外,没有装卸砂石等重活,赶车的多是老弱者。每年春节期间,白云观、大钟寺等处开放,专拉逛庙会的游人,每位车资二角钱不等,收入也很可观。还有雇用车把式替自己赶车的,双方按收入三七或四六分成。
(5)、苏造肉原是清宫廷中的一道菜肴,选用红白相间的五花肉,切成方子,做法与红焖肉略同,不同之处是多用酒,香料重,软烂汤多。后来传入民间,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了。
(6)、做得赖:做事情厉害,不好招惹。也有生性不好的意思。
(7)、京东有人专门饲养小白鼠,训练小白鼠爬梯子、爬滚桶、推磨和高空表演等。耍耗子的进城串巷不吆喝,靠吹喇叭吸引主顾。他们一般不在街头演出,而是在人家的院内表演,每次表演大约索要二三十个铜钱。耍耗子精彩的是高空表演和井中汲水。高空表演即走钢丝,井中汲水称为“李三娘打水”。“李三娘”(小耗子)汲水时,先以牙齿叼下系有长绳的小吊桶,而后坠入井(小布口袋)口,从置于木箱中的水罐里汲水,以前爪交替倒绳儿,直至将吊桶提出井口为止。
(8)、撇浮油:类似于捞油水,为别人办事不正当谋得私利。
(9)、寿星老儿练琵琶 老生常谈(弹);老调重弹
(10)、原本耍坛子的艺人只是在各乡会上表演,不是赚钱的行当。后来迫于生计才在庙会和天桥撂地演出。
(11)、清代民间画家所绘《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就有“打莲湘”,文字说明为:“此中国打连湘之图也。”
(12)、 驮轿,又称骡驮轿,是在原有轿子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大约出现于清康乾年间。《光绪顺天府志•食货志二•舟车之属》记载:“骡轿,按云:不用人舁,前后驾两骡行之,行远路者或乘此。”即驮轿用于远途旅行,轿子前后各有一头骡子,将轿驾起。通常为二人驾驭,一个徒步,一个骑驴紧跟其后。此轿比一般轿大,可容二人,但实际只供一人乘坐。轿内备有寝具,可随意躺卧,便于长途旅行。一般可日行百里,一日租银五六元。
(13)、 除了作为进城的交通工具以外,人们也骑着毛驴逛庙会。到了旧历年,京城庙会开了以后,各大庙会都会有人雇来一头小毛驴骑着逛庙会,这也算得上是旧时庙会的一景。
(14)、 修理钟表匠手提一个提包,装着放大镜、小钳子、小镊子、小锤子等工具,走街串巷吆喝着:“修理钟表哟!”
(15)、 老北京的铁匠,也称为“小炉匠”。一种是肩挑或者推着小车,沿街串巷,为住户修理铁活、打烟筒等;一种是在铁铺打铁。民间小铁匠铺一般是师傅带帮工、学徒干活。师傅掌锏、看火候、成型、沾火,徒弟抡油锤、敲镇子、添煤、拉风箱,叮叮当当,一年四季,不分严寒酷暑,铁匠总是汗流浃背,辛苦,体质弱者,扛不下来铁匠的活。老字号“王麻子”剪刀,始于清顺治年间,是靠铁匠们的精心打造而树立老北京名牌。
(16)、卖卤煮火烧的从肉市趸来猪下水等收拾干净,用过煮烂,放上葱姜大料等提味,快熟的时候放上炸豆腐、火烧。出售时卖主用筷子从锅中夹出猪大肠等,每样少许切成小片,再将火烧切成六瓣,放在碗内,舀上汤,浇上佐料。做得好的卤煮火烧:汤肥而不腻,猪小肠等烂而不糟,火烧也煮得透。
(17)、住九:新婚后第九天老丈人接新娘回家住一段时间。
(18)、 打猎分群体打猎和个体打猎。群体打猎又称“打围”,有一定的分工和分配方式。打猎队伍一般分为“跟脚印”、“赶山”和“守堂口”。
(19)、编辑:红木行情 来源:红木指南 侵权请告知
(20)、锅炉瓷:吹风锅台烧成块儿的灰渣瓷核。前两字连读。
3、耗子洞有多深
(1)、 摆画像摊的画匠虽从事绘画艺术,但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家。他们主要以工整、写实的风格进行绘画,一类称描容,即为故去的人画遗像;另一类就是画狐仙及其他仙人、反映忠孝节义的故事画等,以镇宅、求仙、祈福之用。有在纸上画,然后嵌入玻璃框中;也有直接在玻璃上反画,玻璃正放后呈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光影效果。
(2)、响器泛指锣鼓家伙,也特指行商(即游商)用来发声以代替吆喝、招徕顾客的器具,也叫“市乐”。行业不同,响器及其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人们一听便知什么行当的商贩来了,既方便也极具广告效应,更是旧时大街小巷特有的悠扬乐章。
(3)、牛角上挂稻草——轻巧(比喻说得十分简单,容易)
(4)、吃爆肚时需要加上酱油、醋、葱花、香菜、芝麻酱、辣椒油等调配好的佐料。
(5)、当有食客来的时候,小贩用小碗盛上切好的江米藕,表面放上金糕和青梅,淋上玫瑰苜蓿桂花汁,美味十足。
(6)、 旧时专门有人把各种破纸、废纸等收集起来,将其泡水后贴在墙上晾干,然后经过几道工序制成质量较次的纸。这种纸当时叫豆纸,一般是穷苦人家用作卫生纸,实际很不卫生。
(7)、在没有保险配备的情况下,当初表演耍狮子的都是擅长攀高的棚匠。
(8)、图中妇女留长鬓发。长鬓发示意风尘中人,为旧时写照。
(9)、 修理钟表匠手提一个提包,装着放大镜、小钳子、小镊子、小锤子等工具,走街串巷吆喝着:“修理钟表哟!”
(10)、造句:他的一番莫名其妙的话语令我费解。
(11)、初转人:由佛教轮回思想引申而来,前世是动物,头一次转变为人。指某人做事欠考虑,说话粗鲁,过于情绪化,顾前不顾后,缺乏教养。介于人和动物之间。贬义词。
(12)、抓彩卖糖的小贩将高丽纸裁成许多小条,用矾水在上面写上糖的块数,少一块,多的是三块或五块,然后放在一起。游戏时叫儿童随意抽取一张,放入小水罐中浸湿,即现出白道儿,按照上面白道儿数给糖。
(13)、诌书引戏。书指说书(评书),也可包括小说故事。潜指不能与事实完全相符。
(14)、 明清时期多次从江苏苏州一带调裱画好手到北京,所以老北京裱画行招牌上有“苏裱”二字。
(15)、老百姓家或小商户经小器作坊“请”得神龛供神像或祖宗牌位,一般为纸制或木制,内置神码儿。有灶王龛,龛前有两个立柱,上贴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人们将灶王码儿连同纸制灶王龛、草料等焚烧,并需年前“请”个新的,以备除夕夜“接神”用。
(16)、屋尘:屋内顶棚上、墙上悬挂的蜘蛛网之类的絮状物。
(17)、羊粪蛋当子弹——不是好仔(子)(比喻不是好东西)
(18)、变戏法的一般在庙会上演出,四周都是围观的人,不容易作假,全靠技艺熟练和手脚麻利。较之其它艺人,变戏法的艺人更处在被人歧视的地位,没有人请他们到家中演出,在人们的意识中,他们是手脚不干净的人。
(19)、 清代《燕台竹枝词》中曾写道:“硬黄如纸脆还轻,炉火匀时不托成,深夜谁家和面起?冲风唤卖一声声。”
(20)、怎:读zhua(爪)。如怎呀,读为:爪呀。
4、耗子洞摆神像歇后语答案及解释
(1)、 琉璃瓦表面光润如镜,是中国帝王之家的专属用品。元朝时,朝廷为修造宫殿,在城郊海王村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更名为“琉璃厂”。后琉璃窑移至京西琉璃局,这行在北京的人数便很少了。其制作过程复杂,有十字诀:抠、铲、捏、画、烧、装、挂、配、看、返,並需经过绘画、雕塑、用色、火候等几十种工序。
(2)、将将大年下吃一顿饺子,拍㞘 (du)八月十五又一顿。
(3)、苏造肉原是清宫廷中的一道菜肴,选用红白相间的五花肉,切成方子,做法与红焖肉略同,不同之处是多用酒,香料重,软烂汤多。后来传入民间,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了。
(4)、少欠: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如养鸡下蛋,喂猪上膘。
(5)、爷爷:三声四声连读,指父亲的父亲;一声连读指神灵。
(6)、胡墼:也可称为胡基、胡期、胡其,或土墼。我国北方地区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两汉时期由西域传入开始使用,所以叫胡墼。
(7)、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8)、三分钱买下,二分钱卖-----不图赚钱图吆喝。
(9)、小鸡站在门坎上——里外叼食(比喻里外倒腾)
(10)、香瓜在北京也称为甜瓜,种类很多。香瓜的个比较整齐,一般都是论个不论斤卖。摊贩把香瓜码好,供客人挑选。客人买好了以后,用刀划开皮,生的管换。吆喝声是:“苹果青咧脆香瓜咧!”
(11)、 裱画又称裱褙,是中国书画的一种装潢艺术。装裱的优劣直接影响书画作品的精美程度,因此装裱很久以来倍受重视,有“三分书画七分裱”一说。书画装裱的工艺十分繁杂,从调浆、托背、上墙、加条、裱绫、上轴、加签,要经数十道工序。此外,揭裱、挖补等技术,更人可为。因此,学习装裱很难,学徒三年零一季才能出师。如此磨练,裱褙行中也是能人辈出。早年间的秦长年、徐名扬、张子元、戴汇昌都是名动公卿的专家。近代艺术大师傅抱石,文玩鉴赏专家韩少慈、李孟东,也都是裱画铺里学徒出身。
(12)、五彩公鸡屙屎——滑稽事(花鸡屎)(比喻举动逗人发笑)
(13)、卖爆肚的时候,因顾客选择部位的不同,价格也会有所不同。爆肚的时候,在小铁锅内放一点水,掌握好火候,看羊肚在开锅里“挺身”,立刻用笊篱捞出,因水爆肚的部位不同,全凭火候掌握老嫩。且不可将各部位混合爆,否则该嫩的老了,该老的嫩了,无法食用。
(14)、羊群里跑个兔——数它小,数它精(比喻年龄虽小,办事却精灵)
(15)、凉粉是春夏之际的应时小吃,一般与扒糕一同卖。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用刮挠(一种刨凉粉的工具)沿着凝结的凉粉刨出条,佐以酱油、醋、蒜泥和胡萝卜丝、芝麻酱、辣椒油等,称为刮条;另一种叫漏条,像蛤蟆骨朵儿,一头圆一头尖。老北京从三月起便能听见小贩的叫卖声:“酸又辣啦哎,酸辣凉粉儿呀哎!”《故都食物百咏》有“粉有拨鱼与刮条,洁明历历水中漂。让君选择让君饱,只管酸辣不管消”之句,故不宜多吃。
(16)、扎落:(zhala扎拉)人待的地方,住宿。相当于扎脚、扎营、落脚。
(17)、褴落:疏于管理,物件破损、毁坏、丢失、失踪。
(18)、过去一些官宦大户人家的子孙,坐吃山空,后往往沦落到卖祖产度日。清代《都门竹枝词》曾写道“酒肉昏昏万事休,居楼园馆镇常游。可怜贫到无锥处,百物都归打鼓收。”专有一种打小鼓的人收这样人家变卖的贵重物品。他们一般打硬鼓,需要的本钱较大。或是一人,或是多人合伙。他们手拿小鼓,一手拿着藤子小棍当鼓槌,肩上搭着褡裢,装上钱和小戥子,边走边敲小鼓。
(19)、超说:瞎说,表示说话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超有时也念Shao(绍)。
(20)、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5、耗子钻洞歇后语
(1)、院戏:请戏班在自己院内演出,相当于普通话的堂会。
(2)、皮草:皮革制品。冬天卖皮革的商店夏天卖草席,所以也把皮革叫做皮草。
(3)、柯榴棍子打平地。处理问题用不一样的规则对待同样的人,有歧视。
(4)、羊群里的驴娃子——与众不同(比喻跟一般人不一样)
(5)、饽饽原是满语,意思是面馍。清兵入关后,饽饽的叫法也传了进来。饽饽类似北方的馒头,略有不同,饽饽的面和的比较硬,蒸熟之后,再放入炉中烤,外皮烤得又薄又脆,吃起来又香又劲道,是平民百姓喜爱的食物。饽饽的品种很多。硬面饽饽是其中的一种,因其水分少,可以放置几天不坏。卖硬面饽饽的小贩多在午饭后至傍晚时间出来叫卖,吆喝着:“硬面饽饽!”
(6)、(耗子给猫捋胡子)——溜须不要命(比喻拼命巴结)
(7)、把把铫子:生铁铸的按有把子的小锅。比炒瓢深一些,底下有腿。
(8)、满身沾油的老鼠往火里钻——哪还有它好过的(比喻日子很不好过或十分不好受)
(9)、 裱画又称裱褙,是中国书画的一种装潢艺术。装裱的优劣直接影响书画作品的精美程度,因此装裱很久以来倍受重视,有“三分书画七分裱”一说。书画装裱的工艺十分繁杂,从调浆、托背、上墙、加条、裱绫、上轴、加签,要经数十道工序。此外,揭裱、挖补等技术,更人可为。因此,学习装裱很难,学徒三年零一季才能出师。如此磨练,裱褙行中也是能人辈出。早年间的秦长年、徐名扬、张子元、戴汇昌都是名动公卿的专家。近代艺术大师傅抱石,文玩鉴赏专家韩少慈、李孟东,也都是裱画铺里学徒出身。
(10)、 旧时没有压路机,修路时,路基也常由大力工夯实。
(11)、图中的小贩用扁担挑着两个圆笼,表示食品不沾地,十分卫生。圆笼上放包成大小份量的糕干供卖主挑选。
(12)、珠又叫数珠、诵珠、咒珠,是中国佛教用于诵经念佛时的一种普及的法器。它由一定数目的珠子用丝线穿成圈形制成,制作材料除了金、银、赤铜、水精外,还包括木槵子、菩提子及莲花子。念珠的数目一般为一百零八个、五十四个、二十七个。
(13)、 用藤竹制作桌、椅、架、床等器,自光绪庚子工艺局特设藤竹器科后,才兴盛起来。
(14)、 “窝脖”是老北京特有的搬运工,他们不用车也不用挑和抬。只是用脖子和肩膀扛着物品运输。他们工作的时候,好像被人强按着脖子一样,所以称为“窝脖”。这类人多是从小练的硬功夫,搬运东西不会晃荡,平稳。他们都是为大户人家搬运一些体积不大,但是怕磕怕碰的东西。在老北京曾流行一种风俗,就是婚嫁的时候,嫁妆要由“窝脖”来运送,因为结婚时候不能有“破”这个事情,而稳当的“窝脖”成为了首选。“窝脖”多是谈好了价格后,自己扛着活去到目的地,点货交钱,很讲诚信。
(15)、荸荠即地梨或地栗,南方称马蹄,是冬春盛行的时令果品。老北京海淀镇一带多种植此物。常将个大紫黑发亮无破损者售于干果店;一些小贩专门售卖小个的,这类荸荠又称“小菜毛”,故吆喝:“小菜毛来!”除夕日叫卖荸荠,家家闻声必买,因荸荠谐音“毕齐”,恰合一家团聚的心愿。煮熟的荸荠称为荸荠果,专有卖荸荠果的小贩,担着浅沿木盆沿街叫卖,不时吆喝着:“荸荠果来,又好吃又好剥。”
(16)、昔日王府、富商等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马、骡等大牲口。大牲口所需的草料都是从乡下买来,再雇人铡碎的,称铡谷草。铡谷草一般在秋后,秸秆、茅草等经霜后便于保存,这时农民也刚好有些许空闲,便扛着铡刀进城找活,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17)、 除端午节吃粽子外,平时也有行街的小贩卖卖粽子。小贩挑着木桶,里面放着蒸熟的粽子,走街串巷叫卖。遇有买主,打开木桶,替主顾剥开粽叶,放在小碟里,加糖食用。
(18)、 老北京公厕极少,且都是男厕所,所以家家户户需备厕所以供使用,积存的粪便就由掏粪工来清除。
(19)、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货)
(20)、单繖绳:比较细的麻绳。更细的是豆繖绳、豆绳。
(1)、铁打的耕牛——动不得力(犁)(比喻不能用力。有时表示气力不足。有时表示无能为力或有力使不出)
(2)、罗睺:年龄每逢九的倍数前一年,如四十四之类,年运须谨慎。
(3)、旧时北京有柳货铺,专编制售卖用柳条或荆条编成的大小笸箩、簸箕、箩筐、水井柳罐等日用器物。笸箩分大小不等,四周高起一尺左右,长方形而中间向内收缩的叫做“亚腰儿笸箩”,用来筛米、面,或盛放米、面。簸箕为四方形,一面向外敞开,用薄木板作舌沿,其余三面高约三四寸。簸箕用来颠簸粮食,攘去不实颗粒、尘土和杂物。笸箩与簸箕都用白粗柳木条加“牛筋儿线”缝组而成。旧日城郊庙会,常有柳货买卖,也有挑着工具下乡修理笸箩、簸箕的。
(4)、 在木樨地和茂林居一带曾有制作豆纸的作坊。
(5)、老北京在二十年代盛行吹铁口琴。铁口琴类似妇女的发卡,大的长四寸,宽一寸;小的长二寸,宽半寸。两边铁条稍粗,中嵌一根极细扁形铁丝,一端连在铁条上,一端则不连,且有弯钩。吹奏的时候,口含铁口琴,用右手食指弹拨铁钩,可以发出极微弱的声音。后来国外的口琴传入,就无人吹奏了。
(6)、清末民初北京饮食行业有庄、馆之分。饭庄占地宽绰,建筑气派,装潢雅致,附设戏楼,顾客多为讲究排场的官宦人家。饭馆环境各异,突出菜色滋味,是中下层人士品尝味道的去处。著名的八家饭庄合称“八大堂”。饭馆则有“八大楼”,皆为山东人经营的鲁菜馆,民国时后起者有“八大春”。小饭馆颇具特色的号称“八大居”,饭庄有冷庄子、热庄子之分。冷庄子平日不卖散座,灶上不起火,无固定厨师。达官显贵遇有婚嫁、寿典、满月、拜师、吊丧等大事,在冷庄子预定酒席。热庄子承揽酒宴,也招待散座,并备办外送菜肴。
(7)、小车会的伴奏由管弦乐和打击乐组成,一般为唢呐、笛子、笙、二胡、大鼓、大铙和小镲等。
(8)、老北京庙会集市中常见到看相的算命先生,相面一行属于江湖中的“金”门,根据五官、体态、气色、掌纹来推断人的吉凶祸福。
(9)、 用麻、棕搓成的粗细有差的绳索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作用巨大,堪称上古先民的一大创造。拴结系物的细麻绳及纳鞋底、绱鞋帮的麻线,一般人家可以自己搓制。较粗的麻绳特别是脚行、搬运行、船行等使用的绳索,则必须到绳子铺去买。
(10)、提着灯笼拾粪 寻死(屎);找死(屎)
(11)、6磨道的驴子——听喝的;走不出圈套;打出来的
(12)、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农耕社会土地困住了人们的思维,出门是不得已的事。同时提醒外出时应作充分准备。
(13)、打划:计划、估算、盘算、想到、思谋、考虑。
(14)、鸡蛋里挑骨头——没碴打碴(比喻故意挑毛病)
(15)、小车会集舞蹈表演和演奏于一体,主要道具是一辆彩车,由竹木做成骨架,饰以彩绸,车围子上画车轮。表演时扮演年轻女性的演员站在车的排架中,身前盘着一双假腿。由于两侧车围遮挡双腿,看上去就像坐在车上一样。前面一人拉车,后面一人推车,三人协调一致。
(16)、年糕是北京春节的传统小吃。每到正月初家家都要吃年糕,取意“年年高”的吉祥话。年糕有黄、白两色。黄色象征黄金,多是方形的。白色象征白银,多是长条状的。北方的年糕一般是用黄米或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做而成。分为很多的类别,如豆年糕、枣年糕等,均有香甜粘糯的特点。
(17)、神码是用木板刻印的纸神像,一般都是用黄表纸做成的。有做寿用的神码,有中秋的月亮码,有除夕的全神码、财神码、灶王码等。人们买回家后分别贴在固定的位置。
(18)、 刀剪为居家生活必备。刀剪钝了,就要找磨刀的磨磨。操此业者以河北宝坻县人居多。其工具简单,一条长凳、一粗一细两块青石,再加上一个水罐、一把抢刀、一把刷子就可从业。他们扛长凳,串胡同,吆喝:“磨剪子来抢菜刀!”有的不吆喝而“呜嘟嘟”吹大喇叭;有的摇动几块铁片,发出“喀嚓嚓”的声音。逢年过节时,磨刀剪的生意比较兴隆,当然好是争取那些大饭庄、肉铺作常年主顾,不仅活多,工钱也相对丰厚。
(19)、 团扇,又名纨扇、罗扇,出现于折扇之前。团扇一般为圆型、椭圆型、桃型,也有方型。中置扇股,将团扇一分为二。扇面糊以绢、纸,绘有花鸟、仕女、山水、人物、楼台,也有在其上题诗作赋的。扇柄多用湘妃竹、观音竹,也有用洋漆、象牙的。团扇一般是少女、妇人使用,一扇在手,尽显文雅娴静、风流韵致。唐人杜牧《秋夕》诗有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天牛织女星”。团扇是营造诗中宫女寂寥心境的不可或缺的道具。
(20)、兔子过了十八道梁了经过多少事情了?意指很久很久以前。
(1)、 个体染工随身带着颜料箱及染锅等各种工具,走街串巷招揽生意,专染布匹、衣服、绸缎。吆喝着“染呐!绸缎来呦!”当时煮染,染后以长竹竿扬之即干。染布挑子也有带各式镂花皮板的,可以当场染各色花样。
(2)、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比喻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不自量力
(3)、讨吃的要元宝-----倘会儿。(倘若会呢?万一呢?)
(4)、begreifen,wodieeigentlichePointe
(5)、鸡蛋里挑骨头——没碴打碴(比喻故意挑毛病)
(6)、纀絺,朴絺(chi):破布块,用来补衣服,打袼褙,作鞋底。
(7)、旧时卖馄饨的,多是挑着高形挑子,一边是炉子和铁锅;另一边上面是两个抽屉,装有馅、面和各种配料等,下面放个盛满水的水桶,在煮馄饨的过程中,不时需要添加凉水。他们的吆喝声为“馄饨,开锅!”
(8)、答:(词目)不明就里(拼音)bùmíngjiùlǐ(近义词)不知就里,不知内情,浑然不知,不明事理(基本解释)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
(9)、 卖烫面饺的吆喝为“好热呀!烫面饺儿来!”或“烫面的饺儿热呀!”
(10)、卖菜的小贩,推着架子车或挑担子,大清早到各大菜市场,如天桥、日坛、月坛,趸些时令蔬菜运到城里走街串巷叫卖。卖菜的讲究吆喝,细数菜品,声音清脆。卖菜的利薄,特别注重技巧,比如常走哪几条胡同,哪几家是常主顾,都喜欢什么菜,全记在心里。市面有什么菜,立刻送上门,不单能有个好价钱,也省却跑好多路、干吆喝。
(11)、 今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曾盛产石材,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调来大批石匠定居于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是该地的石匠节。
(12)、春节前夕,人们购置年货之时,卖神码儿及对联的小贩便下街售卖。此时,家家户户都要将家中布置一番。如门神贴于大门之上,对联贴于两侧的门框上,门楣则有挂钱,门前插有芝麻秸,窗户饰有剪纸等。
(13)、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
(14)、经由:管理、经营、负责、代管、督促、照看、嘉敬、客气、紧让。
(15)、没下颏:鬼。迷信者认为鬼没有下巴颏。骂人的话。
(16)、子母婆妇:母女嫁给父子,或者父女与母子成婚。
(17)、黄牛犁地——有劲慢慢使(比喻有计划地发挥作用)
(18)、 弹棉花这一古老的行当起源于海南岛琼崖州黎族部落。在元代以前,只有这一带出产棉花。黎族人在种植棉花的实践中,创造出一套采棉、轧花、去籽、弹花、纺线、织布的工艺手段。元代的黄道婆将这些技艺带回内地并有所改进。从明代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植棉,棉布逐渐普及。
(19)、接亲的:婚礼上在门口迎候新娘的女宾。一般由新郎的姨姨或者姑姑担任。
(20)、一桶开水烫在狗身上 遍体鳞(淋)伤
(1)、查栏系勾:查:查问,系:联系,勾栏:娱乐场所或戏院。打破砂锅问到底。烦他提问过于详细。一般只用于批评自己的孩子熟人时,对外人则太严厉,太不客气了。
(2)、胡扮遭、扮遭:假装、作样子、走过场。《忻州俗语志》:扮作。第6页。
(3)、鸡笼里睡觉——睁眼尽窟窿(比喻没有一处好地方)
(4)、腰子:贴身背心,分棉、夹、单三种,分别在冬、春秋、夏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耗子洞里面什么样子的精辟1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