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有名的一句话
1、金刚经重要的一句
(1)、虽然对修行能起到不同的作用,但是在境界提高了以后,它就成为了“非法”,就要想办法舍弃掉它对自心的影响。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在世间的如来,只不过是如来的方便示现,并非真的如来。所以才说他“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既然没有来到,哪里有什么去哪里呢?
(4)、“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是破除我们的“我执”,如果拿“苦集灭道”四谛来说的话,这“四相”或曰“四见”就是根本的集谛。所以要获得解脱,要证得涅槃,就要进入道谛,就要修道,而所修的道归根结底,就是要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种见。这句话又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对应起来了,还是要我们放下执著和妄想,才能见到自己真如的佛性。
(5)、摆脱这些,就是把这些法都视如梦幻泡影,视如朝露,闪电,一切都是瞬间,一切皆为梦幻,当然事实上凡人是无法理解的,那就先作如是观,也就是先这么看,虽然不理解,没能顿悟,但先这么看。
(6)、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7)、众生往还六道,随业逐流,遗失了本心,反被六尘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种种虚妄之念,这种种心皆不是真实不变的心性,只是一时假名为心而已。这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无非皆由六尘缘影而生,念念相续,事过则灭,这种种无常虚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8)、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9)、人世间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个人,要想跳出相的束缚,就只有远离诸相。远离诸相的办法,不是远离红尘,不是与世隔绝,而是让心,从各种事物中,跳出来。
(10)、一个人无论怎样去积累福德,他始终无法达成菩提正果,只能得到福报。但是,如果如果一个人能按照《金刚经》去修行,甚至为他人解说,一个结果是获得福报的速度,要超过专门去积累福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能显露出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通俗点说,就是可以修成菩提果位。这是积累福德所望尘莫及的。
(11)、因为我们见到的这些,都是会变化的,一刻都不会停止的变化,这一刻,我们刚要去把握他,他就已经不再了,就如我们站在大河前面,我们所看到的景象看似一样,其实,每一刻,每一秒中,面前的河水早已不再是你刚刚看到的样子。
(12)、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惠能大师虽不识多少字,没有什么文化,但自幼酷爱佛法,尤其喜欢读《金刚经》,无论做什么,砍柴还是挑水,都随身带着此经,边读边悟。终因悟透其中的名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成佛,接禅宗法卷,成为禅宗六祖。
(1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14)、从理论上讲,这两首偈语在境界上区别不大。况且,这两首偈语,神秀在先,慧能在后。但是从禅宗“无”的本意上讲,慧能则更胜一筹。因为在禅宗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达摩西来一字无”。意思就是一切皆无、皆空。
(15)、因为开始知道现在的自己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中的一个演员,人生当中的所有发生,都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华丽剧集,所以,你尽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走向,自己创造现在到底想怎么演。
(16)、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7)、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8)、凡有所相,指一切的现象,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皆是虚妄不实的,因为这些,并不是那个实相,而是虚妄之相,也就是空的。
(19)、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金刚经里面的名句
(1)、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2)、遇到什么爽到爆炸的,告诉自己说,这也只是一场戏。
(3)、为了让众弟子更进一步的理解如何去修行,佛陀又告诉弟子们,有一种布施比这种布施所获得的利益要更大。这种布施就是“法布施”。
(4)、梦幻泡影,这就是你对我说的,有关你的悟得。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6)、《金刚经》是一部佛门用来修持的经书,此经是通过世尊(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阐述了修行的人,应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佛法,并要用一种“空”的心态,去对待任何事物,才能达到修行的目的。
(7)、写给贾坤老师和金刚经: 感恩机缘, 认识贾坤老师, 跟着老师学习了很多。 学会了认真听, 学会了慢说话, 学会了妙正念, 学会了你我他。 似乎是上天垂怜, 又似乎是巧合机缘, 跟着老师, 慢慢靠近经典。 一部金刚经, 一群金刚人, 在老师的引领下, 彼此肩并肩,心相连。 聆听经典,聆听古远, 受持读诵,乃至书写, 一切慢慢呈现。 你问我,留下些什么? 无有留下。 敬请缕缕春风, 吹遍海角天涯。
(8)、重要的是,你在台上演着戏,与此同时,你也在台下看着戏,如此一来,所有一切,就都是有意识的了。
(9)、一月时间匆匆而过,感恩贾老师的发愿,感恩各位伙伴的陪伴。对金刚经这部经典越来越亲近,也在心中留下了天南地北的小伙伴们彼此的温暖支持、倾情分享、开心陪伴,分别时刻,心中恋恋不舍!——李君
(10)、无所住,是学佛的一种境界,可以说整个金刚经都在告诉我们,要做到无所住,才能生出真心来,无所住也就是不执著的意思,做任何事,都不要住在某个事物上。
(11)、“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说法如筏喻者(将法比喻为渡河的木筏),因为法不可说,凡有所说,皆如帮助他人渡河的木筏,筏仅仅是渡人之工具,人如果已经渡河(超度),木筏就应当舍弃,若人不舍即为痴人。“法”都应当舍弃,何况不是佛门所说的“法”。不但妄想、烦恼不能执着,就连佛法都不能执着,一执着就错了,又把自性障碍住了。所以,觉悟终靠的是什么?不是靠读很多书,也不需要认字,也不需要去打坐参禅(这都是阶段性的方法工具而已),其实都不需要,而是靠的一念放下,这才是关键,起决定性作用的。只要一念放下,就就能一念觉悟,看明白了,都是假的,假的不要,真心就现前,那就是佛性。
(12)、佛陀在后也给出了方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其实也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将自己的一切想法,当做是梦幻泡影。一旦起了执著妄念,就要把它灭掉。
(13)、“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是破除我们的“法执”,万法皆空,不可得的东西,执着也不对,说也不可以。(非法)也不是有法,也不是空法,「非法」就是空,非非法就是有。「非非」,负负得正就是《有》。也不是空法,也不是有法,就是统统不是。也不离空法,也不离有法。「非法」,就是莫着一个“空“,不能执着一个空法,叫作「非法」「非非法」,也不着一个“有"。所有就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对应起来了,无住生心,生的是清净心。
(14)、在这几句中“有为法”所说的法。是指物质世界中的一切现象,一切存在。
(15)、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包容与接纳,不去评判他人,不评判自己。还有贾老师说的"不用去期待什么会发生"
(16)、本篇文章,小编就其中《金刚经》有名的四句话简单解析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若有不足之处,也望大家多多指正。
(17)、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必挂怀。未来的尚未到来,无法预知。即使是现在,如果你思想中充满各种心念,只会让自己增加烦恼。因此要想跳出烦恼,这三心都不要有。
(1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9)、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2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3、金刚经有名的一句话视频
(1)、“般若”是范文音译,指的是“智慧”。“波罗蜜多”意思是到达彼岸。“经”指学佛成佛的道路。若能修持此经,必要悟透此中佛理,明心见性,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到达解脱的彼岸,从而开悟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2)、第二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正因为六祖慧能讲“无”,直接指出修行的真正要旨,才有“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无”的美赞。(这里的曹溪,指的就是六祖慧能)
(4)、我们发现,这些佛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与我们的“心”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5)、《金刚经》中的经典佛句很多,只要一个人,真正去修行,他才能真正明白这些佛句所蕴含的义理。俗话说“一通百通”,即使你真正明白了其中一句,那么,随着你不断地深入,会发现,所有的佛句,都是围绕人的如来自性来阐述的。只要将缠缚在如来自性上的各种“心”戒除,它自己就会显露出来。
(6)、对于所做的福报功德,不应因贪求而升起执取之心。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并不需要。
(7)、这次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活动前期我做完一个小手术,疼痛与担心让我晩上无法入睡,睡不着时我就听金钢经,看群友们的分享,极大地缓解了自己的焦虑情绪。贾老师设计的围炉夜话和花样读经会有趣。感恩老师的带领指导,感恩两位班长的辛苦付出,感恩同修们的陪伴督促,我们下期再会。
(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宗嘉节自《金刚经》)
(9)、佛陀在于众弟子讲法的时候,用的是古代的梵语。他所讲过的话,全部都是在他涅槃以后所结集出来的。也就是说,当时只有古代梵文,并没有译成汉文。直到佛教在印度遭受大面积破坏、甚至快要遭到灭亡时,那些比丘们为了躲避灾难,才将佛陀的法,传到世界各地。
(10)、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1)、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2)、只要是有意识,就会承认并且知道自己是为自己百分之百负责的,没办法踢皮球也没办法当甩手掌柜。
(13)、这期印象深是“菩萨不应有所住而行布施”。围炉夜话时柳老师分享给喜鹊带吃食和“不住相布施”这个话题,让我很大触动。我经常凭喜好有分别做事,虽然自己也知道不好,就是我行我素,还美名其曰“爱憎分明”。夜话后几天,好些亲戚来家,不起分别心沟通,居然前所未有的和谐和有趣。其中一位表姐吃饭时对我做的菜诸多挑剔,我居然心平气和,在他们回乡下后还主动跟进她病情,告知用药注意处。这些行为在这期听经活动之前我肯定是不会去做的。顶多就是敷衍式给点钱问候一下,大多数时候是冷漠当不知。老师说金刚坐让人会慢慢变得柔软,还真是如此。这期还有一个很大的触动,觉察到自己的世故,总挂嘴边“保持初心”,实际也是老油条一枚。谢谢坤坤“金刚怒目”,我才看到自己这一面。参加了两次老师组织的听经活动,大感受是尊重、宽容、幽默的交流气氛。一期一会,伙伴们下期再会!——晚上蓝天白云
(14)、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1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梦中,一切皆只是念头形成的‘相’,可说是‘名字相’,不是实物,称之为“无”;但是不能说没有这个梦,也不能说没有一切相,称之为“有”,也就是‘相有体无’。心的念头和心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就叫做“不一不二”,也是:“色(相)即是空(心),空即是色“。
(16)、慧能明白了什么呢?用慧能的一句话说,就是“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才是真正修行的基础。也与佛陀所说修行就是修行,是极度契合的。
(17)、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8)、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9)、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0)、我总不会说:还没结婚的赶快结婚!不会这样子。
4、金刚经著名的话
(1)、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感谢老师组织的活动。分离一直是我的功课,一段时间以来,难以和很多过去的人,事和情绪告别。身心都很痛苦。这一期活动,听经,读经,抄经,感觉自己的身心都有比较大的触动。收获了更多的平静和力量。期待下一期继续。——微笑
(3)、所以佛家说:谁也不知道自己前世是否经过累世修行,所以这世仍要好好修行,没准自己也已经走到门前而不自知呢?
(4)、其实,整部《金刚经》,都是在围绕着“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个问题来讲的。世尊讲空性,并不是目的,只是揭露了宇宙人生的本质,让我们看清事实真相,辅助我们“降伏其心”,放下内心的妄想、分别与执着,恢复我们清净觉悟的本性。
(5)、遇到什么不爽的,告诉自己说,这只是一场戏。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以说是《金刚经》为经典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一切人为的造作,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像梦幻泡影一般虚妄,像朝露般短暂。像闪电般一闪即灭,我们应该透过这些表相的东西,去看到事物的本质。佛只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不实的,就好比做梦一样,梦中的境界我们感觉都很真实。当时感觉真真切切,但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你自己的意识化现。同样,这个世界和人生,也都是通过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化现出来的一场春秋大梦,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客观真实的存在。就不能说无,也不能说无,佛说“应作如是观”,就是让我们不要执着两端,有和无都不不能执着,无常、无我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那我们修学佛法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那就是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那样就是真正觉悟的人了。
(7)、仍是佛家说法:唐宋时代能够开悟的高僧,多是累世修行的结果。
(8)、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9)、“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10)、此段偈语原文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
(1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2)、虽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其能受持、读诵。
(13)、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14)、从现代物理学可知,物质向下分解终是能量。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实际是“能量态”。所谓的物质是能量在震荡(能量“弦”在振动)。人的眼睛被骗了。物质世界是一种幻影。
(15)、众生与佛的大区别,就是众生都活在自心“创造”的世界中。由此引出的一切因缘,也是根据人看到事物时的心态来合成的。缘来人则来,缘散人则散。要想离一切相,就要知晓佛的状态。就要让自己,保持无为。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7)、到了将来,你就会真正认识到这一步。才会真正发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18)、在《金刚经》中,有一句话玄奥,很多人诵读多少年都弄不明白,觉得这句话“玄之又玄”。但是有人听到这句话就能开悟。《金刚经》中的这句话,从表面上又看不出它的特殊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20)、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
5、金刚经的金句
(1)、“有为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逃脱不了“成,住,坏,空”。如,一辆汽车露天放上2000年,也就烂没有了。即便是宇宙也会终灭亡。
(2)、一个人的心,倘若一直记挂什么东西,那么你将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佛菩萨的心,什么东西都不会记挂,所以他们才能超脱物外,洞彻事物的一切真相。要达到这个地步,就要让你的心空起来,什么都不记挂。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记住!见所有的相,统统放下,见所有的相,都知道那是陷阱,不要落入进去,不要掉进相的陷阱里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掉进去,不要落入观念,不要在相上建立观念,拼死命的执著,没有这种东西。
(5)、众所周知,佛陀讲法,要人真正做到的是去如实修行。那么,修行又是修什么呢?很多人可能知道这个答案,就是修心。上面提到的那些佛句,都与人的各种心有关。
(6)、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众生的执着、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7)、辛丑元宵•金刚经打卡 打卡完毕, 回头再看我的云空间, 一个月了, 说长,却短。 在时间的长河里, 流过太多美好的瞬间: 时而平缓,时而奔腾, 时而喧闹,时而安宁。 是时候,该道别了! 我收拾好行囊, 整整衣冠, 走出云空间。 抬眼望去: 点点星光,动人璀璨, 粼粼波光,清澈透亮。 谢谢你, 谢谢我, 谢谢他, 谢谢这段光阴。 相聚时,每分每秒, 离别时,道声珍重! 愿有缘再聚, 再彼此肩并肩, 一同流过, 流过那, 美好的时之光年。
(8)、“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用现代的话来表达勉强可以用“自然”一词来表示。圣贤之所以称之为圣贤,就是因为他们可以回归于“自然”,并在“自然”中有所成就。因此一切圣贤跟佛不一样,圣贤之间是有差别的,也就是程度不一样,因为圣贤还有所得,还有“自然”成就,因其成就不一样,而显现其差别。
(9)、如来只是一个名号,他的本性是慈悲。当他看到众生苦,慈悲众生,就要想办法普度众生。
(10)、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后天学到的一种概念。无论是微尘,还是世界,都是在娑婆世界中,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等到离开娑婆世界,就会发现它们的真相。
(11)、其“法”指一切现象,一切存在。即:“法界”。
(12)、五祖知道慧能才是他要找的禅宗衣钵传人,明地着不说,暗地里却与慧能解说《金刚经》。
(13)、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14)、河水会不停的流淌,会变成冰,变成气,一切事物皆如此,都在不断变化着,这些变化的,只是现象,而我们要见到的,则是与现象相对的真相,所以,如果可以见到诸相非相,那么也就见到了如来,那个事物真实本来的样子。
(15)、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6)、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
(17)、佛告诉我们,如来是不能用形象看到的,也不能用声音求得的,如果大家认为,如来有一个具体形象,或者可以求来,那就错了,这是世人不能解佛所说意,走了错路。
(18)、(梦者。妄想也。幻者。幻化也。泡者。如水上之泡。易生易灭也。影者。如身之影无所捉撮也。)
(19)、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20)、在《金刚经》中,比较著名的佛句,有很多。比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有所住,即为非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等等等,的多。
(1)、在早期的时候,有一部《佛说四十二章经》,专门翻译的佛陀所说的“语录”,其实就是四十二句佛句。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3)、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4)、在佛陀看来,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梦中、在虚幻中“演戏”。到了梦醒的时候,梦中的一切什么都不会存在。但是人还会继续吃苦。
(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6)、这是我第三次参加金刚经的活动。第一次的随心听,经文中的一些只言片语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和力量,比如不惊不怖不畏,给了当时那个面对变迁的我一种定力。第二次的抄写金刚经让我对它有了一种亲切感。在抄写中感觉到安宁和踏实。这一次的读金刚经,使我想要去探究。每一天我会听一两遍,读一品,会对吸引我的某句话去查询。老师说不求甚解地去听去读,但我总是忍不住。这次以后我在想要去请一本袖珍型的金刚经随身携带。虽然每天读经的时间很短,但很喜欢大声读经的那一刻。希望在随后的日子里在金刚经的读诵中领悟它的真谛。 这次活动带给我大的冲击却是发生在一次花样读经中的一个插曲。原本想做个安安静静的旁观者,却没想到成为了一个特殊身份的参与者。而这个事情发生后自己的反应和对这些反应的觉察让我了悟到自己在正念练习中的误区。真相,真我,如剥笋,只有把一层一层外壳除去,保持觉察,和身体建立链接,才能触及到那个真我。这需要练习,而不是仅仅在头脑里,思维里的一个意识。用自己的身体和心去感受生活,不要让大脑去帮自己生活。去觉察,去真实地练习,更贴近自己,更贴近世界,变得柔软,温暖,真实和有力量。这条路我走得有点缓慢迂回,但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加油! 后要感谢贾老师的引导伙伴们的陪伴!虽发言和分享的时候不多,但我一直都在!
(7)、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8)、“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通俗解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意思就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10)、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如同梦幻泡影般无常,又如早晨的露水和天空划过的闪电般短暂,虚妄不实,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观一切法无常,识得一切法无定法,故而要看破人生的空幻无常,活在当下,不生执念,珍惜眼下,随缘就安。
(11)、众生往还六道,随业逐流,遗失了本心,反被六尘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种种虚妄之念,这种种心皆不是真实不变的心性,只是一时假名为心而已。这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无非皆由六尘缘影而生,念念相续,事过则灭,这种种无常虚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12)、第一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3)、这世间一切的现象,都不是真实的,而是如梦如幻的,就好像水泡一样,瞬间就会破灭,也如影像一般,并不真实,其实简单一句概括就是,这世间是无常的。
(14)、在《金刚经》中,也有许多经典的“佛句”,被人们单独持诵,反复揣摩。很多人甚至听到其中的一句话而开悟。
(15)、涅槃并不是一个目标,它只是你的空。当你抛弃了一切你所累积的,当你不再聚藏,当你不再是一个吝啬者或是一个执着的人,那么那个空就会突然迸出来,它一直都在那里。
(16)、第一次参加读经活动,大的收获是真正“走进了”经文中,每天一品反复诵读直至熟悉顺畅,把曾经觉得虚无缥缈的经文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接触和感受。其次是群里各位小伙伴分享了很多有助于理解金刚经的信息,伴着真诚的交流和可爱的插科打诨,让我感受到被金刚智慧熏染出来的自在、顺遂、良善。虽然结束会有遗憾,但余音绕梁,亲近金刚经的旅程将由此展开。感恩群主!感恩班长!感恩各位小伙伴!感恩所有机缘!
(17)、《金刚经》这部经典,流传很广,在佛教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很多人都知道《金刚经》讲的空性,却不知道为什么讲空性。
(18)、“有为法”是因缘合和而生。既然是因缘的结合。缺少一个因素这事物就不存在了。如,汽车是有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如果把四个轮子取走。就失去了汽车的功能。那就不叫汽车了。
(19)、佛不可求,如来不可见,如来只是好像来过,并不是真的来过,也没有真的离开过,如来不在世间之外,也不在世间之内,同时又无处不在,处处皆是如来。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如来不可以色,以音声见到或求到。要想见如来,只有自己去悟。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一件事牵连着另外一件事,你走得越深,你就越接近原始的原因。一旦你来到了原始的原因,那个连锁就被打破了,超出它之外已经没有了。
(2)、佛教认为,“一念一轮回”,就是说人的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轮回,过去的是杂念,未来的是妄想,皆不可得,不可在心中长久执着。“法无定法”,人生是充满无常的,过去的、未来的,我们皆无法掌控,只能活好当下这一念。“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万事因缘和合,我们应懂得随顺因缘,莫强求、不执着。
(3)、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4)、“有为法”和“无为法”相对应,“无为法”指的是没有生灭变化而永久不变之物,这显然不属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不是永久不变的,都要经历“成住坏空”这样一个生灭变化过程,都是依照因缘而生的诸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是“有为法”。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第三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7)、佛说的“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实际是说,这个世界的现象是这样的,即“有”。但,物质世界的“本源”,“自性”。不是这样的。物质世界是一种镜像,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是“能量”。
(8)、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这句话和该经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相近。如果世人认为看到我的外表、听到我的声音,就认为是见到佛了,那就不是正法,也并没有真正见到如来。这里的“如来”指的不是影视剧中所说的“如来佛”,而指代至高的智慧,也指一切众生本具有的清净自性。
(10)、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11)、很多人说,这些佛句很难懂。其实对于真正修行的人来说,他有了修行的经验,所以对于佛陀说的话,他能明白一个大概。但是有些话,确实很难理解。
(12)、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金刚经里面的名句精辟1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