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精辟75条

伍尔夫

1、伍尔夫 一个人的房间

(1)、“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

(2)、接下来伍尔夫又说到了劳伦斯。那个她同时代的作家。那个写了《儿子和情人》,写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家。那个曾经被英国政府禁止甚而抛弃的男人。她在1932年的日记中说她是怎样带着常有的挫折感去读劳伦斯的作品。她说她觉得她与劳伦斯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想走自己的路,因而忍受着同样的压力。所以她在读着劳伦斯的时候没有逃避,她希望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种从另一个世界中摆脱出来的声音。但是劳伦斯的沉闷与闭塞又让她失望和沮丧。因为劳伦斯到底是一个矿工的儿子,他永远不能像普鲁斯特那样真正地发出天籁一般的声音。然而,阅读劳伦斯终究让她获得了一种能够深入解读这个男人的机会。于是,在劳伦斯去世一年之后,她便写出了那篇对这个作家满怀热情又入木三分的文章。她看到了他的灵魂的深处,那是因为她能从她心中的一个很深的地方去了解这个奇特的男人。

(3)、早读伍尔夫的文字是在1986年的海边。那是我至今不能忘怀的一种阅读,以及阅读所给我带来的欢乐。在蓝色的夏季。北戴河海滨那个小小的有着很多人的阅览室。记得我曾怎样走进去,怎样在书架上取下了那本不知道哪个年代的《外国文艺》,然后就第一次读到了伍尔夫,并看到了那些文字背后的那个女人。曾经怎样的惊喜。她为我带来了什么?那时候我甚至还没有开始写小说,我正在一种莫名的欲望和冲突中挣扎。我立刻便被伍尔夫那诱人的理论攫住了。我当时也并不知道这个女人会那么美。我当然不是因为她美而迷上她的,而是因为她在文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优雅和力量。还有她告诉了我,小说原来还有另一种写法。那种我不曾见过,而又无比亲和的一种方式。于是我执著地把那本书借到我和我的家人在海边暂住的6号别墅。那一次我们在那里住了很久。因为很久便有了机会慢慢地读伍尔夫。记得我当时还认真地记了很多笔记。她的那所有令我震动的词语。还有关于她的“意识流”。

(4)、孤独,无助,绝望,抑郁,加上哥哥的性侵……她悲痛欲绝,曾尝试跳窗自杀,万幸被友人救回一条命。

(5)、有评论家在伍尔夫的作品里读到了「强大智慧与惊人脆弱的结合」,对照伍尔夫的个人经历就知道这绝非偶然。《一间自己的房间》是一部公认的女性主义作品,温柔而鲜明地点出了那道横亘在女性与「表达/书写」之间的障碍,尤其是那句广为传颂的名句:

(6)、性侵的阴影,让幼小的伍尔夫时不时“走神”,这是一种防御灾难的方式,仿佛不幸发生时,“我”不在我的身体里,而在别处。

(7)、文学不是某个人的私人地界;文学乃是一块公共领域。

(8)、13岁,伍尔夫的母亲不幸去世,温和的父亲变得暴躁,开始拿孩子撒气。

(9)、奥兰多是一名俊美风流的男性,曾侍奉女王,睡了7天7夜之后变成女性,并怀孕生子。

(10)、前夫担心伍尔夫没人照顾会发疯,主动为她牵线搭桥。

(11)、伍尔夫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了。

(12)、1882年,伍尔夫出身于英国伦敦的文艺世家,年纪轻轻就接受了优渥的教育,但早早失去母亲(1895年5月)和父亲(1904年2月),使她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期间,她两次精神崩溃,并试图跳窗自杀,死亡和疾病让她的内心时常处于不安之中,对世界充满了消极的情绪。

(13)、伍尔夫说,她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体验,图书馆里,伏案阅读,头昏脑涨,抬眼望窗外,竟是这样一幅优美的田园生活的画卷:几只驴子在叫,几个女人在水槽边闲聊,小马驹在田野里奔跑……我们手中的书本,其实正是这类生活的真实写照。阅读,有时候不仅仅是书本上的。

(14)、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夫结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她的第一部小说《TheVoyageOut》在1915年出版。

(15)、那么她就会早早死去——啊,她不会写下一个字……她就活在你与我的身上,活在今晚没能出席的每一个女孩身上。因为她们需要刷盘子,照顾孩子睡觉。

(16)、那晚之后,哥哥主动翻修新房,给妹妹们安排单独的房间,方便他实施性侵。

(17)、布卢姆斯伯里|( betweenEustonRoadandHolborn,London,英国)布卢姆斯伯里是伦敦的“文化地标”,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酷不列颠”。1905年,伍尔夫跟随姐姐瓦奈萨搬到布卢姆斯伯里的戈登广场46号,在这里与哥哥索比在剑桥大学的朋友办沙龙——“星期四夜晚”和“星期五俱乐部”。这两个沙龙的常客包括后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诗人T.S.艾略特、画家邓肯·格兰特、文学批评家德斯蒙德·麦卡锡等等,可谓群星荟萃,称之“布卢姆斯伯里团体”。2015年BBC播出三集迷你剧LifeinSquares,让上世纪上半叶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又重回人们的视野。胡适曾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译为“百花里”,直取“花开”之意,暗指这里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今天的布卢姆斯伯里,仍然拥有数量排名全英第一的博物馆以及密布的学术机构、出版社。

(18)、婚后,伦纳德惊讶地发现:伍尔夫不愿同床,不愿同房,不愿生育。

(19)、接下来我想说的,就是伍尔夫对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学所采取的那种辩证也是宽容的立场。也许是因为她身处其中,但更重要的是她的那种平和的心态,和她的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对本时代文学的关切与支持。所以她不满意那些对现代文学总是苛责批评、心怀不满的评论家们。当然她并不否认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英国文学不够伟大。她反复说,这是个支离破碎的时代,这个时代很荒芜,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姓名能够鹤立鸡群,也没有一位老师傅的工场,可以使年轻人在那儿当学徒而引以为荣。那么文学就更是如此。在有着司各特、华兹华斯、拜伦、奥斯汀、济慈以及雪莱的那个天才时代之后,英国文学所余的似乎就只有几节诗,几页书,这一章那一篇,这部小说的开端和那部小说的结尾,堪与任何时代或任何作家的佳作媲美了。是的,伍尔夫承认这一点,承认这种带着某种悲观主义色彩的现实。

(20)、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出生于伦敦的伍尔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Virginia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片刻的存在》(Momensof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Bell)曾遭受其后母儿子(无血缘关系)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LeslieStephen,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2、伍尔夫

(1)、但感情先一步弥漫,在她尚不健全的内心,种下恐惧的种子。

(2)、伍尔夫喜欢蒙田的随笔,曾为他写了长长的读书评论。她欣赏蒙田的恬淡,欣赏蒙田的享受生活,欣赏蒙田的人生哲学。她曾用蒙田的话告诫过不少读者:“我只是讲述一些事情给你们听罢了,并不想指导你们。”

(3)、日记里的伍尔夫依然才华横溢,但也“明明白白地令人生厌”,所以在她去世后,这些内容被小心翼翼地淡化,服膺于讨人喜欢的伍尔夫神话中。

(4)、她的父亲是知名作家,曾有过一次婚姻,母亲是知名模特,也有过一次婚姻。

(5)、蜕变后的三毛,活得热气腾腾,又无限淡然,不管流浪的生活里有多残酷,在她笔下却是一派天真烂漫。即使荷西离去以后,她无比感伤落寞,却依然尽力用释然的笔触带给读者感动。

(6)、三毛说:“看得顺眼的,千万富翁也嫁;看不顺眼的,亿万富翁也嫁。”

(7)、而眼前的灯塔僵硬笔直地屹立着,不过是光秃秃的岩礁上的一座荒凉的孤塔罢了。

(8)、他的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功,查尔士不远千里追随他,认为他是当代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重视勇气、真实、毅力,也要求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9)、作者: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译者: 黄梅 / 刘炳善出版年: 2015-6

(10)、从阅读中认识世界,从阅读中体会生活,这是伍尔夫给读者重要的忠告了。伍尔夫给读者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阅读传记,就好像某天傍晚,我们无意间走到一座屋子前,只见屋里亮着灯,窗帘还未拉上,屋子里的每一层楼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这里正在上演人生戏剧中的某一个片断:仆人们正在聊天;绅士们正在用餐;一个姑娘准备去参加晚会,正在打扮;一个老太婆正在窗前打毛线……我们会好奇地问:这些人是谁?他们是怎样的一些人?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干过什么事,或者,有过怎样的经历和想法?

(11)、但她的作品和起伏不定的一生,留给后人诸多启示。

(12)、瓦内萨•贝尔,《为Ω工作室布料而设计(DesignforOmegaWorkshopsFabric)》,1913年

(13)、但是,希冀多年的灯塔之行还是实现了;与此同时,莉丽的画作也得以完成。这勿宁说是反映了伍尔夫对人类的良好愿望。她有意安排拉姆齐先生带领子女们到达了灯塔,而且,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人物自身性格的转变、成熟。而这,都是通过对生活两方面性质的认识完成的。

(14)、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是基于两篇讲稿。一九二八年十月二十日和二十六日,伍尔夫自伦敦两次来剑桥大学,分别在纽纳姆女子学院手戈廷女子学院,就女性与小说一题发表演讲。此后,一九二九年三月,她将两次演讲合为一文,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而此时,她的小说《奥兰多》出版,为自己造成了一座小楼,并在这里,将《女性与小说》大加修改和扩充。

(15)、电影的后,伍尔夫平静地走入水中,波光粼粼,一切如常。她选择死亡作为挣脱折磨的方式,而在庸碌的人间世中,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达洛维夫人”,如同站在即将断裂的树枝上的飞鸟。

(16)、如果我们之间在这一点上能取得一致意见,我才觉得自己有权利提出一些看法或建议,因为你们决不会允许它们去束缚你们自己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才是一个读者所拥有的重要的品质。因为,说到底,对于书能制定出什么规律呢?滑铁卢之战是在哪天打的——这件事能够肯定。但是,《哈姆雷特》这个戏是不是比《李尔王》更好呢?谁也说不了。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只能自己给自己拿主意。要是把那些身穿厚皮袍、大礼服的专家们请进我们的图书馆,让他们告诉我们读什么书、对于我们所读的书估定出什么样的价值,那就把自由精神摧毁了,而自由精神才是书籍圣殿里的生命气息。在其他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受常规和惯例的束缚——只有在这里我们没有常规惯例可循。

(17)、我说我和你的感觉差不多。《呼啸山庄》更使我震动。然后女儿追问,为什么?是的,为什么?当我要回答这个为什么的时候,我却突然茫然了。但是倏然之间我又不再迷茫。因为我蓦地就想到了伍尔夫,就像心头亮过了一道闪电。那是我曾读过很多遍的《〈简爱〉与〈呼啸山庄〉》。于是我对女儿说,你等等。然后我就从书架上找出了伍尔夫的那本《论小说与小说家》,并开始如获至宝地在灯下为女儿读伍尔夫为勃朗特姐妹所做的那篇精彩的评论。她是那么深邃地了解着她们,我知道对女儿来说,那就是所有的答案。

(18)、《伍尔夫读书笔记》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集《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故称为“读书笔记”。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简·奥斯丁、《简·爱》与《呼啸山庄》、现代文学随笔等文学评论性文章。

(19)、对她这种精神疾患照顾有加的是她的姐姐,所以她对姐姐由衷的依赖。这种恋姐情节,就如恋母情节一样,与生俱来,十分浓烈。姐姐结婚前,她一直和姐姐同住,姐姐凡妮莎结婚后,伍尔夫不得不搬出了戈登广场。但她选择住进了离姐姐很近的菲茨罗伊广场。如此近的距离,说明了伍尔夫从心理上对姐姐的依赖。

(20)、伍尔夫的意思是说,阅读作品的时候,应该怀有极大的宽容心,认真体会作家的创作意图,感受人物及故事的命运展开,把握那独到的文字运用的匠心;阅读之后的评判,应该是严而又严。当然,这种严厉则应是言之有物、以理服人的。

3、伍尔夫为什么自尽

(1)、之所以把这样两个美丽的女子放一起对比写作,是因为她们拥有共同的爱好阅读写作,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残酷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子嗣,且后都采取了自我结束生命的方式告别世界。

(2)、得益于出身,伍尔夫不必沾染工厂的粉尘,也无须下地劳作,她在青春时就接触到英国优越的知识分子,大谈艺术和审美的边界。阶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伍尔夫,令她傲慢,也令她更加大胆。她敢于乔装打扮成阿比西尼亚的门达克斯王子,愚弄大英帝国的国家机器,也敢于身着奇装异服,大胆地谈论性与爱。他和朋友们聚集起的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Group)成为那个年代大胆的知识团体,也受文化界的争议。

(3)、三毛叹了口气:“要是你的话,只要够吃饭的钱就够了。”

(4)、泰特现代美术馆|(Bankside,LondonSE19TG,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是世界上大的当代美术馆。1999年,该馆以“布卢姆斯伯里的艺术”为题,举办了这个团体的大型展览会,主要涉及绘画和装饰作品。这次展览对于“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令光芒被妹妹伍尔夫所遮盖的姐姐瓦奈萨站上了英国后印象主义时期中心人物的位置。

(5)、第一次精神病发作前后,伍尔夫结婚了,可婚后不久,她就发现丈夫是个同性恋者。

(6)、伍尔夫在这篇1925年的文章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到一个外国的文学领域中去漫游与我们到国外旅游极其相似。于是,这便成为她看待美国文学的一个巧妙的视角。接下来,她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以一个旅游者的心态,开始对惠特曼、对霍桑、对德莱塞、对安德森和刘易士他们这些新大陆上的名士风流们品头论足、说三道四。她看待他们就像是看待美国广袤大地上的那一处处粗糙、荒蛮而又美丽的风景。而她对新生的美国文学的评价,便也是这样边走边看边感觉。她对他们的思索,就如同她的意识流小说,不停地从她的大脑坠落到文字中,散乱着,但却闪光。

(7)、所以伍尔夫才堪称知识分子。她所具有的知识分子的特征之就是她内心的平静。不是说她的作品中没有激情和热烈,而是说她的能够接受平静并肯于平静就证明了她所拥有的那种深邃的力量。一个知识分子的力量。

(8)、然后便是伍尔夫欣赏的普鲁斯特,也是她说得多的作家。她读他的《追忆逝水年华》。她便禁不住地总是要谈论他。足见《追忆逝水年华》对她的震撼。她欣赏他。那是因为她和他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养尊处优,他们都高贵优雅,他们都脆弱敏感,并且他们都被某种疾病侵袭着。于是她对他便有了一种深刻的亲和力,那是一种生命的相通、气质的相近。所以伍尔夫在谈论普鲁斯特的时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在谈论她自己。

(9)、弗吉尼亚对他的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她明确地宣布伦纳德是自己生命中隐藏的核心,是她创造力的源泉。她说,没有伦纳德,她可能早就开枪自杀了。

(10)、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译者: 王家湘 出版年: 2015-3

(11)、她认为,在阅读普鲁斯特的作品时所遇到的困难,大部分来自一种内涵丰富的转弯抹角的表达方法。那么普鲁斯特又是怎样表达的呢?于是伍尔夫便为我们找到了一个例子。那是在她看来典型的那一种,那大概也是只有她和普鲁斯特才懂的一种方式,一种他们共同的追求。

(12)、她是有名的现代作家之文学团体「布鲁姆斯伯里」的关键成员,20世纪英国文学的先锋,撰写了《达洛维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与《奥兰多》(1928)这些今天仍然广为人读、备受研究、不断改变成影视剧的伟大作品,还留下了意识流非虚构作品的杰作《一间自己的房间》(1929)。

(13)、皇家歌剧院|(BowStreet,CoventGarden,LondonWC2E9DD,英国)皇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曾演出英国女作曲家埃塞尔·史密斯的歌剧作品《船难掠夺者》。埃塞尔是上世纪初英国音乐史上重要的女作曲家,也是英国少数有名的歌剧作曲家。她曾在七旬之龄对小她许多的伍尔夫有过一段暗恋,伍尔夫对此“半是高兴,半是防御”,称这段关系是“奇怪的不自然的友谊”……但埃塞尔对伍尔夫的追求并非没有回报,话唠的伍尔夫给埃塞尔写过的书信是130封!

(14)、“湖畔派”也好“竟陵派”也好,文艺圈子也不比暴力圈子的“嵩山派”之流高明,爱用地方命名,中外皆然。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Group),就是活跃在布卢姆茨伯里这个伦敦黄金区域的一个不怎么正式的小文艺圈子,存续在20世纪上半叶,现在看来群体里有名的就是女作家伍尔夫了。

(15)、我将从这两方面出发,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回答问题。

(16)、“北美高材生”张一得自杀:爸爸,既然你替我活着,我就不用活了

(17)、伍尔夫受不了乡间宁静的生活,她要回到震撼的大都市去,在每天都充满光怪陆离的伦敦,伍尔夫坚持描绘现代人内心的惶惑无定,当身处巴黎的“迷惘一代”渲染着享乐与疲惫,伍尔夫已经开始大胆描绘人们心底的暗流,与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划清界限。

(18)、荷西,就是她四处流浪时可以依靠的橄榄树;荷西的爱,就是她创作的灵感源泉;荷西的臂膀,就是她可以无忧无虑漂泊的后盾。

(19)、然后让我们跟随着那本《论小说与小说家》,跟随着伍尔夫的眼睛,去解读历史中的那些不朽的小说和小说家们。她读了那么多,又写了那么多。而不论她写谁,都会在行云流水的文字中,闪烁出智慧的光芒,透露出深刻的思索。

(20)、而这些思想和言论就像病菌一样毒害了普通大众。

4、伍尔夫认为女人是没有国界的

(1)、02 “灯塔”表达了伍尔夫对世界存在本质的看法,反映了她在一战后困顿中的良好愿望,这既是她对世界本体的确认,也是对书中人物自我求证的肯定伍尔夫也借灯塔表达了她对世界存在本质的看法,即:灯塔也是生活本身的代表,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这也是伍尔夫对生活的一贯看法。书中描绘的莉丽的画作就是对伍尔夫这一看法的直接反映:“这画的外表,应该美丽而光彩,轻盈而纤细,一种色彩和另一种色彩互相融合,宛如蝴蝶翅膀上的颜色;然而,在这外表之外,应该是用钢筋钳合起来的扎实结构。”生活,就该忠于现实,又不放弃理想。伍尔夫小说的主人公总是在与生活作斗争,总是在对生活的思考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2)、《伍尔夫读书随笔》主要选自她的《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三部重要散文集,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随笔”。

(3)、拉姆齐先生理智、忠于现实却不能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拉姆齐夫人情感丰富,关心他人,“思想崇高”却“行动无效”。两人的统一是理智与情感、现实与理想的统而灯塔即是建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理想之光。

(4)、他接受了妻子的性冷淡,并一直帮助她印刷出版小说著作。在伍尔夫的一生中,精神病一直伴随着她。严重的一次持续了9个月,而她的丈夫一直都陪伴左右。

(5)、伦纳德再三期待下,伍尔夫拥抱了他,亲吻了他。可当双方尝试更进一步时,伍尔夫如遭雷劈。

(6)、小说面世后,伍尔夫被认为“离经叛道”,因为精神疾病频频发作,还被评价“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7)、三毛的一系列书,不仅带给我们一个浪漫神奇的新世界,还带给我们一个阳光大男孩荷西。《撒哈拉的故事》的文章就是她的爱情生活。看看许多充满爱的小对话——

(8)、“我要纵身向你扑去,我永不认输,也永不屈服。”

(9)、一封给伦纳德,她说“没有比我们共同度过的岁月,更幸福的时光”。

(10)、《达洛维夫人》的创作年份是1923~1925年,那时候,“布鲁姆斯伯里的王后”不安于乡下的佣人与助理。她像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囚鸟,歇斯底里,惴惴不安。她明白丈夫伦纳德的好心,可她意识到自我正随着伦敦渐行渐远。

(11)、总说理论是灰色的。灰色的意旨可想而知。理论当然如灰色般枯燥且乏味。男人做这样的思想者尚嫌疲惫,何况伍尔夫是个女人。而且她还不仅仅是个女人,她还是个漂亮的女人。她还不仅仅漂亮,她基本上还是富有的。一个富有的漂亮的女人为什么还要苦苦思索?

(12)、伍尔夫面的的困境,在今天依然存在,伍尔夫要挑战的世界,仍是我们所面对的铜墙铁壁。在一个和解成为正统话语的年代,追忆永不妥协有其意义,若和解只是对现实的粉饰,何妨大胆说不,追寻内心的主张。

(13)、千疮百孔的现实生活,削减了她的肉体,但没有夺走她的灵魂。

(14)、伦纳德以为“时间长了总会好的”,他诚挚的关注,毫无保留的信任,一定会让伍尔夫变得正常。

(15)、1922年,伍尔夫与薇塔相识,后来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在伍尔夫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说,这段感情给了她很多灵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伍尔夫精辟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