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简介及作品简介
1、巴金简介及作品简介100字
(1)、蕙的灵柩停在庙中已经一年多,她的丈夫忙着续弦,根本没想到要让她入土为安。在觉新与觉民的“威胁”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涂的父亲又将儿子枚推入火坑,枚才十七岁,就有了肺病的迹象,父亲周伯涛不愿承认儿子有病,却忙着给他娶了冯家的小姐为妻,两人感情不错,但妻子脾气很大,枚夹在她与长辈间受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
(2)、巴金在少年时代就喜欢斯托姆的小说,学习世界语时曾背诵过世界语译本,外出旅行时常带着斯托姆的书,“有空就拿出来念几段,我还可以背出一些”。在抗战期间,他翻译了这些作品,并表明:“我不会写斯托姆的文章,不过我喜欢他的文笔。”
(3)、《家》(“激流三部曲”之长篇小说,又名《激流》)
(4)、巴金自己有没有翻译过“Mia Frateto”,终于有了确定的答案。特别地,巴金的中译文发表的时间虽然晚于杨令德的译文,但其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比的,将来的《巴金全集》修订版就可以收入这篇巴金翻译的《我的弟弟》了。
(5)、外面是熊熊的火,大炮与来福枪的杂声,恐怖的狂呼,大哭以及痛苦的呻吟。(巴金)
(6)、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作品对于当今的我们仍然有意义,与矛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7)、友情中,做温暖的知己;爱情中,做温柔的丈夫;尘世里,做善良的凡人。
(8)、《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平明
(9)、1928年12月,归国回到上海,是年翻译的《托尔斯泰论》载于《东方杂志》,署名巴金。
(10)、巴金的第一篇世界语作品“En La Malluma Nokto”,在 他1993年3月13日复许善述的信中说是“随意写出来的,不曾有底稿”(刊于《巴金与世界语》)。巴金这里所说“底稿”,指作品的初形态。那么,“Mia Frateto”有没有“底稿”呢?答案也在巴金的这封信中:
(11)、《灭亡》《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
(12)、 ––⟪家⟫开篇的大雪
(1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巴金便是这样的人,这个冬天让我们走进这位十一月出生的作家。
(14)、该刊为综合性文艺杂志,旨在“贮集兴趣材料,调济人生的苦闷;用美术的印刷,有组织的编辑,供给大众一本酒余茶后自头至尾篇篇有兴味的刊物……要在1934年的出版界里,建筑条新的途径,本着光明的宗旨,灌输社会一种新的生活”(家麒《发刊》,第一卷第一期)。主要刊登小说、诗歌、漫画、体育消息、戏剧评论等,其撰稿人队伍可谓实力不俗,郭沫若、巴金、张资平、叶灵凤、林微音、王独清、徐仲年等人都有作品发表,女演员艾霞的诗作也曾见载于该刊……
(15)、1927年初去了法国,在那里广泛地涉猎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及无政府主义活动家的著述,开始从事翻译和创作活动。在法国蒂埃里堡,巴金感觉“有苦闷无处发泄,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就进行了小说创作”,1928年底,巴金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创作。
(16)、这本书是巴金基于当时泉州社会现实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凄楚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学教师在泉州和他的女学生郑佩容相爱着,但遭到女方父亲的强烈反对,他俩逃到厦门鼓浪屿。但是他们的爱情终难为封建礼教所容,在短暂的幸福时光过后,郑佩容在母亲的电促下返回泉州,从此音信杳渺,终在父母所包办的婚姻中郁郁而终。
(17)、文学译著《薇娜》《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骷髅的跳舞》《丹东之死》《草原故事》《秋天里的春天》《过客之花》《门槛》《叛逆者之歇》《夜未央》《迟开的蔷薇》《父与子》《处女地》《快乐王子》《笑》《六人》《红花》《癞蛤蟆与玫瑰花》《木木》
(18)、《爱情三部曲》是198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之主要包括《雾》《雨》《电》。
(19)、忽然她又站住了。她想她不能够就这样地死去,她至少应该再见他一面,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他,他也许还有挽救的办法。她觉得他的接吻还在她的唇上燃烧,他的面颜还在她的眼前荡漾。她太爱他了,她不能够失掉他。在生活中她所得到的就只有他的爱。难道这一点她也没有权利享受?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还活着,她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在她的脑子里盘旋。同时在她的眼前又模糊地现出了一幅乐园的图画,许多跟她同年纪的有钱人家的少女在那里嬉戏,笑谈,享乐。她知道这不是幻象,在那个无穷大的世界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幸福的女子,到处都有这样的乐园,然而现在她却不得不在这里断送她的年轻的生命。就在这个时候也没有一个人为她流一滴同情的眼泪,或者给她送来一两句安慰的话。她死了,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公馆并不是什么损失,人们很快地就忘记了她,好像她不曾存在过一般。“我的生存就是这样地孤寂吗?”她想着,她的心里充满着无处倾诉的哀怨。泪珠又一次迷糊了她的眼睛。她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支持了,便坐下去,坐在地上。耳边仿佛有人接连地叫“鸣凤”,她知道这是他的声音,便止了泪注意地听。周围是那样地静寂,一切人间的声音都死灭了。她静静地倾听着,她希望再听见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她完全明白了。他是不能够到她这里来的。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个人。他是属于另一个环境的。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事业。她不能够拉住他,她不能够妨碍他,她不能够把他永远拉在她的身边。她应该放弃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牲他的一切来救她。她应该去了,在他的生活里她应该永久地去了。她这样想着,就定下了后的决心。她又感到一阵心痛。她紧紧地按住了胸膛。她依旧坐在那里,她用留恋的眼光看着黑暗中的一切。她还在想。她所想的只是他一个人。她想着,脸上时时浮出凄凉的微笑,但是眼睛里还有泪珠。
(20)、《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平明
2、巴金简介及作品介绍
(1)、1954年9月15日—29日,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936年10月初,与鲁迅、郭沫若等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形成。
(3)、俄国文学史家德·斯·米尔斯基认为《文学写照》和《日记摘抄》比三部自传“更有说服力地表明,其作者是一位伟大作家”;同时,他认为书中关于托尔斯泰的回忆录,是“关于伟人托尔斯泰有价值的文字”。
(4)、斯托姆(1817—1888),德国诗意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斯托姆的创作始于搜集整理家乡的民歌、格言、传说和童话。早期创作以田园牧歌式的抒情诗为主,184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马尔特和她的钟》。主要作品有《蜂湖》《白马骑士》等。
(5)、1993年,巴金90岁诞辰时,四川省作家协会打算以巴金的名字设立基金会和文学奖,巴金又是坚决不同意。巴金专门致函四川省作家协会,再次表述自己的意见:“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
(6)、就创作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往往将生活写进作品中,体味人生百态。在巴金的小说世界里,家即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构成社会生活的细胞。巴金从家庭生活为切入点,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和发展变化。
(7)、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
(8)、其它中长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死去的太阳》《海底梦》《春天里的秋天》《沙丁》《萌芽》《新生》《利娜》《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
(9)、2014年《现代中文学刊》第五期刊发的李存光《1933年绥远归绥刊发的一篇巴金佚文——世界语散文〈我的小弟弟〉》(下文简称“李文”)一文,对巴金两篇世界语作品的翻译作了较详尽的介绍。文中说到:现存《巴金全集》的“En La Malluma Nokto”中 译 文《在黑暗中》,是他请北京师范大学周溪流翻译的;巴金自己的译文《在黑夜里》,则是他在1931年2月10日出版的《学生杂志》第十八卷第二号“学生世界语栏”找到的。“李文”还介绍,至今发现“En La Malluma Nokto”“已 有五种中文译文,译者分别为曾筠、小奇、巴金、周溪流、许善述”;“Mia Frateto”“则有两种中文译文,译者为杨令德、顾钟锦”。
(10)、巴金1922年就曾翻译过迦尓洵的《信号》,他说:“三十年后(即五十年代初)我以同样激动的心情第二次翻译它。我爱它超过爱自己的作品。我在那里找到自己的思想。它是我的老师,我译出的作品都是我的老师,我翻译首先是为学习。”“那么翻译《信号》就是学习人道主义吧。我这一生很难摆脱迦尔洵的影响,我经常想起他写小说写到一半忽然埋头痛哭的事,我也常常在写作中和人物一同哭笑。”
(11)、巴金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也花费了许多心血。在广元的日子里,她给巴金和两个姐姐、两个哥哥亲手装订了小白纸本,差不多每天都亲自给孩子们手抄一首娟秀的小字的词。晚上,巴金在桐油灯前的方桌旁靠着母亲读写和背诵小本上的词,后来他深情回忆说:“这是我们幼年时代音乐。”
(12)、1986年10月,巴金连续用三封信“申明”他的意见。巴金在信中写道:“我想谈谈故居的事,一直没有工夫写出来。我的意思就是:不要重建我的故居,不要花国家的钱搞我的纪念。”“关于故居的事就这样说定了。不修旧宅,不花国家的钱搞这样的纪念,印几本《选集》就够了。”
(13)、散文集:《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摘》《生之忏愧》《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无题》《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再思录》《随想录》
(14)、《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文生
(15)、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6)、外面是熊熊的火,炮声和枪声,恐怖的呼叫,哭喊以及痛苦的呻吟。(宗廉)
(17)、《我们》写于1931年“一八事变”十天后的9月29日深夜,是较早出现的一篇抗战小说,描写了一个13岁的孩子由于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恐惧,恳求哥哥杀死他的故事。巴金作于同一时间的新诗《我说这是后一次的流泪了》与《我们》刊于同期,则是一首较早的抗战诗,至今还有人在纪念抗战胜利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
(18)、《草原故事》是高尔基的早期作品,色彩浓艳,笔触醒目,极具民间风格,令人过目不忘,收入了高尔基的11个短篇。所选篇目均为高尔基的早期创作阶段(1892~1899)的作品,表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的显著特点。高尔基认为,时代要求文艺创作的使命是唤醒和推动人们追求光明和理想,其作品表现出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
(19)、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
(20)、“En La Malluma Nokto”和“Mia Frateto”,是巴金用世界语创作的两篇文学作品。前一篇是短剧,初刊1928年10月—12月《绿光》杂志第五卷第十—、十二期合刊,现存《巴金全集》第十八卷,中译文存第十九卷“附录”;后一篇是小说,初刊1933年7月《绿光》杂志新一号,未存《巴金全集》,中译文为全集遗漏。
3、巴金简介及作品集
(1)、 钱并不会给我增加什么。使我能够活得更好的还是理想。钱跟冬天的雪一样,积起来慢、花起来快。
(2)、周如水在家乡有个没有爱情的丑妻,是他十七岁时父母为他娶的,为此他拒绝了几次可能的幸福。陈真告诉张若兰真相,鼓励她主动向周表白并帮助他摆脱家庭束缚。周如水此时接到父亲来信,说其母病想见他,并要求他回去当官,软弱的周如水拒绝了张若兰的爱情,但也没有勇气回家。一年后,周如水又回到这个旅馆,此时他才接到家信得知家中妻子早于两年前病死,但张若兰早已离去,只剩下他在海边独自悔恨。
(3)、《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开明
(4)、在父亲的衙门里,小巴金的生活带着许多奇幻的色彩。他从小跟父亲走过川北广元不少的高山大川,看见过好些不寻常的景物。仆人轿夫之类的下人几十个,来自四面八方,相识的、不相识的都和平地生活着。因为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一旦触怒主人就不知道第二天会怎样生活下去。这些都引起了小巴金对他们的同情,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童年的一部份,深深受到仆人们的热爱。他还常在马房里、轿夫的床上、烟灯旁,看瘦弱的老轿夫抽大烟,叙述他青年时代的故事;和“下人”们围在一起烤火,席地而坐,听叙述剑仙侠客的故事。就这样,一度时期小巴金梦想长大以后做一个侠客,没有家庭,一个人一把剑飘泊四方,劫富济贫……
(5)、《夜未央》是波兰人廖•抗夫创作的三幕剧,以1905年的俄国某大城市为背景,表现从事秘密活动的革命者反抗沙皇专制的生活。主人公桦西里在秘密印刷所工作期间与联络员安娥产生爱情,被情感与义务的矛盾、现实压迫与行动乏力的焦虑所困扰,离开印刷所希望寻找别一种使命。面对印刷所被破坏和新的镇压升级,革命者筹划刺杀巡抚,桦西里承担了刺杀任务,终在安娥的配合下牺牲个人完成使命。不仅忠实地写出了俄国虚无主义者的精神面貌,重要的是写出了青年一代感情与义务之斗争,爱与死之角逐,为信仰献出一切的殉道精神。
(6)、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7)、《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
(8)、《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香港三联
(9)、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等,四川成都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巴金早年受五四文学思潮洗礼,追求民主、平等,追求光明、正义,毕其终生从事文学创作。其作品大多以进步的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暴露旧制度、旧道德的罪恶,歌颂反抗和光明,艺术风格明朗、炽热、流畅。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寒夜》《憩园》《随想录》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
(10)、《癞虾蟆和玫瑰花》被认为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朵玫瑰逃过了癞虾蟆的捕食,被姐姐摘下献给早夭的弟弟的故事。这朵玫瑰虽然在凋谢前被摘了下来,但它却觉得这是充满意义的,因为它的采摘,凝聚着姐姐对弟弟深沉的爱意。
(11)、到这里,巴金的世界语作品“Mia Frateto”,按发表时间的先后,已有杨令德、巴金、宗廉、汤泽恩和顾钟锦五种中译本。而“En La Malluma Nokto”虽也有五种中译本,但曾筠、小奇的中译文未曾见到,也因“二君译文原作字句多有未合”,巴金才自己决定重译的。
(12)、《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中篇小说)19新中国
(13)、《信号》讲述了谢明和邻人瓦西里的故事。邻人为了反抗和宣泄不满,撬了火车车轨,而谢明发现后为了及时补救,用鲜血染红布料来警示即将前来的火车。在小说的后,谢明躺在血泊之中,而瓦西里接过了红旗,避免了灾难的发生,自陈罪行。同《红花》一样,《信号》中的主人公也完成了自我牺牲,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
(14)、1921年,参加编辑《半月》刊,组织“均社”,参加些革命性的社会活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翻译俄国作家迦尔洵的小说《信号》,这是他第一篇译作。
(15)、《文汇读书周报》第1764号第三版“书人茶话”
(16)、此处顺便提及,汤的译文后有“本文以一二八战争为背景。译文有失真之处,由译者负责”的“注”,应有误。另外,小说《我们》初收于短篇小说集《光明》,后又收入烽火小丛书之一《控诉》(烽火社1937年版)。《光明》小说集现存《巴金全集》第九卷,《控诉》现存第十二卷,但两卷均全文收入了《我们》,“全集篇目索引”也重复列目,将来修订《巴金全集》时应予改正。
(17)、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觉新给觉慧与淑英的信中,他写到各房的情况。四房五房继续着荒诞的生活,几个堂弟依然顽劣成性。三房与他们住得很近,保持着亲密关系。他自己娶了翠环并将她当作妻子看待,至于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
(18)、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作家、诗人,政论家。1868生于俄国下诺夫哥罗德。曾先后五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主要作品有散文诗《海燕》,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戏剧《小市民》《敌人》等。
(19)、人们一提起溥仪,谁都知道,他是我国清代时的末代皇帝!可是,一提到李道河,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当今文坛泰斗巴金的父亲。当然,就更不知道他是清代广元一个知名的末代县令!
(20)、其是收在《沉默集》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
4、巴金简介及作品简介20字
(1)、而他也能投身时代浪潮,随着时间的发展写出不同风格的著作,从而紧紧抓住时代精神屹立不倒,相比较很多在民国时出名几年、十几年就消散的作家,他的作品常青长驻,也许就像他所言:“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那般,将自己投身于写作之中,从而换来了大众对他的喜爱和“人民作家”称号的认可。他的一生,是用写作来展现时代给予的馈赠,再让时间把它流传下去,影响乃至教育后人。
(2)、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d政府的黑暗、腐败。
(3)、回复“古诗3”(获得高中必背古诗文言文文档)
(4)、其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
(5)、薛伟平 xuewp@whb.cn 金久超 jinjc@whb.cn
(6)、《寒夜》是巴金1944年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7)、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沦落》《发的故事》《长生塔》《小人小事》《还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与玉姬》《李大海》
(8)、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2003年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2013年11月25与观众见面。《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
(9)、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0)、表现巴金是有革命精神的人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1)、《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人文
(12)、其描写40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
(13)、《爱情三部曲》是198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之主要包括《雾》《雨》《电》,表现巴金是感情丰富的人
(14)、三房的克明在女儿跑后有所悔悟。两个弟弟却想卖掉公馆分家,儿子又不争气,克明在郁闷中丢下怀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头翠环敬佩觉新为人,三太太决定将她给觉新。四太太王氏为了利益将六少爷觉世过继给陈姨太(她刻薄到自己的丫头倩儿死了也只是让“下人”抬走,对觉新买棺材大为不满),克定克安大胆地将小旦请到公馆里唱戏,还在外面“包养”。四小姐淑贞受不住克定与沈氏的争吵及沈氏对其仇恨跳井身亡,沈氏万分痛苦,决定带着春兰与袁成离开。
(15)、如《爱情三部曲》,1)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如《电》里“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
(16)、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17)、金给《金城》的稿件,为何选“Mia Frateto”的中译文?笔者的猜测是:1934年2月间,巴金从北京回到上海,刚创刊的《金城》向他约稿,巴金答应了写稿。笔者注意到,《金城》“发刊词”第一句“在这风雨飘摇国难紧张期内”,说的是当时国内反日抗日的形势,这也许是巴金决定翻译“Mia Frateto”的一个原因。3月到北京,为兑现“承诺”,巴金在百忙中于4月27日译完即寄回上海。
(18)、 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给自己争回来。
(19)、《春》写了一个女孩如何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它无疑给了许多年轻人以叛逆的勇气,巴金因此也成了许多想要叛离家庭的年轻人的“咨询对象”,在众多的咨询者中,有一个女孩寄给他一张照片并约他见面谈谈。一见面,这个女孩就谈起自己守旧的父亲,并表示想脱离家庭。巴金诚恳地劝说女孩不要冲动,认为年轻人羽翼未丰前不宜轻易地踏入复杂的社会。此后,这个女孩遇到麻烦时,常常找他倾诉。她就是萧珊,后来成为巴金的妻子。
(20)、柏克曼在书中揭示了一个残酷阴暗的监狱世界,深刻证明了人类在遭受压迫时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气,作为一篇人生重要片段的回忆录,亚历山大·柏克曼运用了大量的记忆闪回,在有限的篇幅里将自己对革命的热情、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性的追索淋漓尽致的加以展现。
5、巴金的作品简介
(1)、《马卡尔·楚德拉》,小说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拉达与左巴尔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左巴尔酷爱自由,除了独立不羁的自由生活外,没有什么值得他珍惜的东西。即使是他的心,只要对人有好处,“他也会亲手把它从胸膛里挖出来给你。”女主人公拉达美丽而骄傲,对于她来说,同自由相比,金钱如同不屑一顾的泥土。当爱情走入这两个草原骄子心中时,他们被对方深深吸引并努力抗拒感情的力量。当爱情终于成为各自独立人格的桎梏,他们选择了死亡。他们用爱情、生命和信仰诠释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诗篇。
(2)、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3)、《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开明
(4)、 张裕 zhangyu@whb.cn 舒也 xjz@whb.cn
(5)、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6)、1944年5月,在贵阳与萧珊(原名陈蕴珍,浙江宁波人)结婚。
(7)、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陈克家的第二个儿子,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在眼泪中病死在医院,觉新极其痛苦。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终,淑英在觉民等人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结尾,觉新等人收到她从上海的来信,信中倾吐了她获得自由后的幸福。
(8)、《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香港三联
(9)、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在一个旧式贵族家庭,曾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致力于描绘和建塑俄罗斯民族特有的人情风俗、伦理观念,以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的俄罗斯民族风骨。主要作品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
(10)、一九三一年,巴金仅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译完了该作品。巴金说:“如果叫我用这题材写一部小说,我一定不会像巴基那样写。然而我读着巴基的小说的时候,我的眼睛竟几次被泪水润湿了。这是感动的眼泪,这正如那个老卖艺人巴达查尔师傅所说,是灌溉心灵的春天的微雨。”学者、出版家陈原说,巴金的这个译本,让他在少年时代“一看就迷上了”,并且“眷恋了半个世纪”。
(11)、比对巴金的《我的弟弟》与已见的“Mia Frateto”中译文,人物、情节和结构等完全相同,特别是“弟弟”的年龄是11岁,这也是笔者“第一反应”是译自“Mia Frateto”的理由,但仅凭这些仍不足以确定。因为从理论上说,也可能“改写”自《我们》,朱银宇在“金文”的“编者附注”中也提到这一点。
(12)、他受过新思想熏陶的“新青年”,虽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子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使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导致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与梅相爱却奉父亲之命娶了瑞珏,婚后还算幸福,但梅后来的回归给他带来无限内疚与痛苦,而梅也因此不久病逝。办高老太爷的丧事时,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把即将临盆的瑞珏赶到郊外生产。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因习俗礼教无法见她后一面,在悲痛之下转而支持觉慧离开这个破碎的家。
(13)、“Mia Frateto”的中译文是否仅有以上两篇?2018年《点滴》第二期刊发的金传胜《巴金〈我的弟弟〉的中文本》(简称“金文”)竟然一下子刊布了三篇:署名“巴金”的《我的弟弟》,刊于1934年上海《金城》第一卷第四期;署名“宗廉译”的《我的弟弟》,刊于1935年上海新文学社编辑的《新文学》第二期;署名“汤泽恩译”(以目录所署的名字为准)的《我的小弟弟》,刊于1936年湖北省立蒲圻县民众教育馆编辑、发行的《民众先锋》第二卷第三期。
(14)、《家庭的戏剧》是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的一部分,《往事与随想》写于赫尔岑流亡欧洲期间,是他花了十五年以上时间写成的一部包含着日记、书信、散文、随笔、政论和杂感的长篇回忆录。作品从1848年法国革命的失败及其对作者信仰和信念上的沉重打击开始,追忆了在阴郁沉闷的时代氛围中发生在他自己家庭的“戏剧”。它生动地记录了俄罗斯和西欧社会思想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场景和作者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在书中作者把个人的生活事项和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一些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有人说,它“是时代的艺术性概括”。作者自己说这是“历史在偶然出现在它道路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反映”。作为一个“没有成功”的革命者和一个“遭遇背叛”的丈夫,赫尔岑用血和泪向读者叙述他家庭的悲剧,燃烧自己,也使别人燃烧。屠格涅夫见过这一部分的原稿,他后来对人们说:“这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巴金从青年时代便很喜欢这部书,他曾说:“赫尔岑是我的’老师‘,他的’回忆录’是我爱读的一部书。”
(15)、其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16)、回复“教资”(获得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7)、此时张若兰已经嫁给一个大学教授,周如水又爱上了另一个被称为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李佩珠。吴仁民对周冷嘲热讽,但自己很快也坠入情网。恋上他从前帮助过的女学生熊智君。但吴仁民很快发现熊智君的好友就是自己从前的恋人玉雯,她因为爱慕荣华富贵而抛弃过他,现在又因为孤独想与他重续旧好,吴仁民痛苦地拒绝了她。
(18)、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随想录》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19)、《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四川人民
(20)、《木木》写的是一条小狗和聋哑农奴的悲剧性命运。在专横的女地主的压迫下,哑奴心爱的姑娘被迫嫁给一个酒鬼,相依为命的小狗“木木”也被淹死,绝望中,他不辞而别……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说:“在艺术的领域中从来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对于专横暴虐的抗议。”作者的抒情笔调,感染了众多读者,英国作家加莱尔认为这是世界上感动人的故事。《木木》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瑰宝,它的影响超出了文学本身,据说一八八三年屠格涅夫去逝后,他的遗体运回俄国,俄国防止虐待动物会为了这篇小说曾派代表参加他的葬礼。
(1)、廖·抗夫(1881—1913):波兰作家,也是波兰社会d的一员。著有短篇小说《薇娜》、剧本《夜未央》等。二十五岁时廖·抗夫在柏林用德文写成剧本《夜未央》。该剧1907年底在巴黎公演,立即轰动,此后两年连演百余场。
(2)、《憩园》创作于一九四四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小说以一座易主的花园为中介,把享用祖宗遗产的两个家庭的离合悲欢联结到一起,并以作家黎先生这一人物作为故事叙述者,把众多的生活片断加以连缀,在展现公馆新主人姚国栋的家庭生活时,叙述了公馆旧主人——败家子杨梦痴人生堕落的经历。
(3)、《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上海新民书店
(4)、《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上海自由
(5)、中篇《憩园》:1)写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崩溃后,那些纨绔子弟的结局。其主题与《激流三部曲》仍有连续性,即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寄生生活对人的腐蚀,批判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思想。既有批判性,又充溢着人道主义的温情。《憩园》集中揭示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的堕落及人性的扭曲的过程。2)旧主人杨老三;新主人姚国栋;其子姚小虎。3)艺术特色:a.吸收了外国文学的某些构思方法,又借鉴了我国古典文学构设意境的美学追求,形成了有浓厚抒情气氛又带象征意味的结构形式。b.描写新旧两代主人和他们家庭的遭遇变迁,却采用哀怨婉约的文字和舒缓自如的笔调,别有一种诗的韵味。c.《憩园》由几个人物追述的历史片段组接而成,每种追述都有各自的道德评判,彼此辩驳并呈,形成复调的关系。e.《憩园》标志着巴金以往那种青春型的热情倾泻的创作风格,开始朝比较深蕴细腻的方向转变,到《寒夜》达到圆熟。
(6)、《春》(“激流三部曲”之长篇小说)19开明
(7)、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巴金全集》。起初,巴金不同意。编辑王仰晨几次来沪做说服工作,被王仰晨的热情和决心打动,一年后巴金终于同意了。
(8)、(《雾》、《雨》、《电》合订为《爱情三部曲》19
(9)、1960年4月,散文集《赞歌集》出版;同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
(10)、另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和《寒夜》(1946)。
(11)、《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文生
(12)、1935年3月,中篇小说《电》出版。1936年4月,《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出版。
(13)、《可汗和他的儿子》,可汗和他的儿子同时喜欢一个俄罗斯女俘虏,这个俘虏是儿子阿尔加拿抢劫回来的,人们举行许多盛大的庆祝来欢迎他,赞美阿尔加拿的勇敢,半岛上所有的贵人全出来参加这些庆祝大典。儿子的勇敢受到可汗的嘉奖,并且在宴会上许诺儿子想要什么都可以给他,儿子提出把那个俄罗斯女子赐给他。可汗沉默很久后同意了。但是,宴会散后父子俩还是起了些争执,“我们彼此可怜可怜吧,父亲”,“我们杀了她”,后一致同意将女子从山上扔到海里去。在女子被扔下海后,可汗也跳海了,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可汗位子。
(14)、如果你喜欢本文,请推荐给他人或在(朋友圈)转发
(15)、就文学思想来看,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真与善。“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前期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自由追求的价值观,后期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
(16)、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
(17)、《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平明
(18)、巴金有没有翻译“Mia Frateto”,其本人未曾提及,“李文”也未提出这个问题,巴金研究文献则无现成答案。“金文”刊布的 三 种“Mia Frateto”中 文 本,笔者在见到“金文”前已读过。当时的第一反应,刊于《金城》的《我的弟弟》就是巴金自己翻译的中译文。“金文”“初步推断”是巴金的中译本,笔者在这里简要地给出自己的分析,再试以确认。
(19)、《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四川人民
(20)、《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起着巨大的作用。
(1)、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2)、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3)、巴金说:“我平常爱看一般人不看的书,因此我也爱译一般人不愿译的书。”《狱中记》应当属于此类。作者亚历山大·柏克曼是著名的安那其主义者,巴金早年曾与他有过交往,他的重要经历在这本《狱中记》中有详细的描述。翻译这样的书,对于巴金来说,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原因,而且,还能让他感受到一个纯洁的心灵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养成,能够感受到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的护持。巴金曾赞扬道:“14年的监狱生活都不能改变他的信仰,却反而使他写出叫远在英国的老加本特也惊叹赞扬的《人类心灵之记录》了。”《人类心灵之记录》便是这本《狱中记》。
(4)、《文学写照》展现大作家笔下的六位大作家形象。托尔斯泰“有超人的智慧”,契诃夫“聪明而谦虚”,柯罗连科“宁静而单纯”,柯秋宾斯基“在美与善的世界中感觉到自如”……在高尔基笔下,这些俄罗斯文学大师复活了。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有力地抓住人物的日常谈吐、生活细节,充分写出他们的内心和思想感情,是后世了解他们的*宝贵的材料。日本的俄国文学研究者昇曙梦曾说过:“高尔基的回忆的作品不但在艺术上有很大的价值,就把它们当做近代俄罗斯的文化史料看,也有很重大的意义。”
(5)、清代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五岁的小巴金随同父母亲离开成都,沿着古驿道坐轿、骑马、乘船,来到了广元县。这儿山明水秀,北望秦岭、南视剑门,是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诞生地。
(6)、《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香港齿轮编辑社
(7)、《普宁与巴布林》是屠格涅夫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小说中祖母的形象,专横,反复无常,不能容忍一点反对的意见,这跟作者母亲有许多相似之处。男孩和普宁的友谊,以及他们朗诵《罗西阿达》诗的事都是根据真事描写的。普宁就是屠格涅夫母亲的秘书、家奴费尔多·伊凡诺维奇·洛巴诺夫。屠格涅夫后来说,他是“第一个唤起我对于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兴趣的老师”。英国作家爱德华·加尔奈特认为,理想主义者普宁这个人物可以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擅长的绘像相比。巴布林,据作者自己说,也是“照活人摹写的”,这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中平民知识分子的全新形象;小说中的穆莎也是一位新型的女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巴金简介及作品介绍精辟1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