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下联的左右位置精辟63条

对联上下联的左右顺序

1、对联上下联的左右顺序怎么看

(1)、例上联:春回大地风光好(“好”是仄音);下联:喜庆新年事业兴(“兴”是平声)。

(2)、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个方法在观看对联的时候很难区分,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

(3)、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4)、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妥当。

(5)、对联,也叫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体裁之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对联,出自古代诗歌,又属于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化表现形式。对联有上、下联和横批,具体类别分门联、春联、堂联、寿联、婚联、丧联和开业联等。

(6)、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7)、在普通话中发出第一声、第二声的是阴平、阳平,统称平声。如“平、声”两个字,它们的平仄划分中“平”就是阳平,而“声”就是阴平,但是都是平声,所以这两个字如果出现在对联的结尾,那么一定是在对句,即下联。

(8)、从平仄上区分上下联,上联好有一个字为仄声,即是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则为平声,即是汉语中的一声、二声。

(9)、“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10)、分辨上下联,可以按对联内容的空间、范围和事件的大小分辨,上联为大,下联为小,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强调的是大、小顺序。

(11)、可以新,也可以古,也可以亦新亦古(既符合平水韵,又符合新韵),唯独就是不能半新半古,不伦不类。

(12)、补充:首先说一说什么是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由两个互相对偶的句子组成:上联(出句)和下联(对句)。其要求是既“对”又“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一致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互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13)、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14)、在时间、空间、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年”比“月”长,所以“年年过年年年好”是上联,“月月赏月月月圆”是下联。

(15)、民间传说贴春联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16)、所以贴对联不仅要分清上下联,还得注意横批方向。

(17)、这种尴尬与无奈的挽联悬挂顺序,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时的矛盾现象。大家都明白这个理儿,却都不想对此加以改动,于是许多名人的灵堂布置也依然是悼念文字的横幅从左到右书写,而挽联的悬挂顺序却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18)、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体裁,类似于格律诗,它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一般上联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后一个字为平声,这是分辨对联上下联的一大特点。'仄声'指三四声,“平声”指一二声。

(19)、如果上下联尾字同平或同仄,或者不懂平仄,怎么办呢?

(20)、再从平仄看,从对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这副对联的上联尾字“艳”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辉”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

2、对联上下联的左右位置

(1)、那么究竟应如何贴才比较妥当呢?大部分人家又是怎么贴的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初一和初二这两天走在街上我注意看了一下,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我发现,横批都是从左向右写的(未发现从右向左写的),而占比例大一些的还是两直联中,上联在左的为多数,而上联在右的虽不是多数但也不少。那么究竟该如何贴才比较合适的呢?

(2)、用平仄的方法来区分上下联:《联律通则》要求: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也就是后一个字为仄声(声调是上声、去声)的是上联,后一个字为平声(声调是阴平、阳平)的是下联。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庆”是仄声,“春”是平声。

(3)、民间还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

(4)、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5)、应该如何贴春联?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幅横联。大红春联表达了自己对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是用民间艺术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 

(6)、特别提醒朋友们,还有下面几种情况下需要将福字倒贴:

(7)、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8)、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拼音里有一声(啊ā)二声(á)三声(ǎ)四声(à),我们在区分春联的时候,看春联的后一个字,发音是三声或者四声的就是上联,一声二声的就是下联(极个别情况除外)。

(9)、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政策英明方向正;城乡富裕画图新。——因为只有“政策英明”这个“因”,才会有“城乡富裕”这个“果”。

(10)、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断定对联的上下联,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

(11)、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12)、从时间先后上区别上下联,是指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先办的事情为上联,后办的事情就为下联。强调的是先、后顺序。

(13)、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14)、例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劳动是因,丰收是果。

(15)、上下联之分: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16)、这还得先了解一下古人的书写习惯,古时候,人们的书写方式是从右至左,竖写;写横幅,也是从右至左,横写。所以,春联的张贴方法应该是当你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此时横批当然也是从右向左书写,横写的。但是,现在的书写方法改为从左至右,横写。所以,现在贴对联,先看平仄,再看横批。通过平仄判断上、下联之后,将上联贴在横批首字一方。如:横批为“风调雨顺”(左起),上联就应贴在左边。

(17)、在《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18)、必要时,还要根据横额来判断上下联。因为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在实例这一节,将进行具体分析。

(19)、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爱好文学,他每年都会命人写桃符。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20)、对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仄声:一般指三四声,平声:一般为一二声。

3、对联上下联在左还是右

(1)、提问中所说的春联左右,应该指的是春联的上下联。至于上下联怎么分,本人搜肠刮肚大致想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2)、例上联:小院栽花香四季(“季”是仄声);下联:大门结彩乐全家(“家”是平声)。

(3)、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下面我们再介绍几种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

(4)、至此我们不难明白,一个门口的三个联,即一个横联和两个直联构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要么都从左向右读(现代常用贴法),要么都从右向左读(传统贴法),这都行,可是若是一个门口的三个联中,横批从左向右读,两个直联又从右向左读(传统与现代的贴法混在一起的贴法),是不是不协调呢?应当是不妥当的。

(5)、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6)、古代读书和写字习惯,是从右朝左的顺序,从这个理解就是右边为上、左边为下。为此,对应到对联上、下联的区分左右来说,就是上联为右,下联为左。

(7)、看语言习惯。遵循常规说话区别上下,如江河奔流、湖海相连,不会说河江奔流、海湖相连。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8)、但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

(9)、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于大门两侧的桃木板。宋代王安石有“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

(10)、例上联:风送莺歌辞旧岁;下联: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11)、贴对联时,面对大门的位置,右手边贴上联,左手边贴下联。

(12)、(1)如果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其他灾难出现,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13)、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联上方的横幅、横批或者匾额名称上的汉字,古今的书写顺序却是不同的。因此,也就影响到了对联悬挂、张贴或者篆刻的顺序。

(14)、看内容因果。事情发生是上联,产生结果为下联。如“问观音为何倒坐,恨众生不肯回头”。

(15)、在新时代,是以右为尊。如开会主席台座次,领导为双数6人时,从左至右顺序为这时1号领导是靠右第三位;领导为单数7人时,从左至右顺序为这时1号领导是居中,二号领导是在1的左边。

(16)、其实对联的左联就是上联,右联是对联的下联,对联怎么分左右在于左联、右联的后一个字。对联有着严格的对仗要求,左联和右联是不能对调位置的,且须遵循仄起平落的要求,左联后一个字是仄声字,右联后一个字为平声字。

(17)、对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仄声:一般指三四声,平声:一般为一二声。

(18)、譬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就不可贴成“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因为“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才使得“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

(19)、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20)、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4、对联的上下联怎么区分左右

(1)、对联不会平白无故的乱写,每个字都是经过慎重决定的,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2)、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3)、为此,对应到对联上、下联的区分左右来说,就是上联为右,下联为左。这个区分办法,主要是遵循人们面对对联时的读、写习惯,与左右哪个为尊没有直接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对联上下联的左右位置精辟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