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都有哪些精辟95条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及解释

1、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及解释翻译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理解。

(2)、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十二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阐述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⑥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

(4)、习,甲骨文(羽,翅膀)(口,像鸟窝状),表示在鸟窝里振翅。造字本义: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有的甲骨文在鸟巢中加点写成“日”状。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的鸟巢状“日”写成“白”。俗体楷书省去正体楷书的一个“习”和“日”,字形极大简化后,本义线索消失。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

(5)、(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6)、译文: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

(7)、(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重要。 

(8)、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9)、文字言简意赅。“温故而知新”“博学笃志”等已经成为成语并被广泛使用。

(10)、(3)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2)、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立,甲骨文像一个人站在地上,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地面。

(14)、解释:早上在听闻圣人之道后,晚上就可以死去。形容对某种信仰以及真理的追求。

(15)、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       __,__          __。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6)、(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7)、注释: 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1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9)、三省吾身(古义:泛指多   今义:表示确数)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都有哪些

(1)、                                              。

(2)、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吃点饭,喝点水,头垫着弯曲的手臂睡觉,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乐”字体现了安贫乐道的思想,即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即使是粗茶淡饭也可欣然下咽,体现了人们对富足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5)、(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A.第②章讲的是个人修养问题,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故A项不正确。

(7)、(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阅读下列两则语录,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9)、(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11)、9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哉: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巷:颜回的住处

(13)、(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14)、对《论语》十则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

(15)、(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

(16)、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17)、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2)孔子,名     ,字      ,春秋时期    国人,春秋末期的    家、      家、      家,      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19)、(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20)、学而时习之(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

3、论语十二章解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可以凭借

(3)、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出处):《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7)、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8)、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肱,厷,臂上也。从又,从古文厶。厶,古文厷,象形。肱,厷或从肉。

(9)、(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10)、论(lún)语   不亦说(yuè)乎  愠(yùn)  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

(11)、(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2)、(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13)、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啊。”

(14)、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6)、解释:遇到事情要谨慎,要戒掉恐惧。就是说,当你遇到事情时,就应该要谨慎来应对,要分析,要谋划,才能够成功。

(17)、(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18)、(11)子夏的学习方法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9)、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20)、与“人不知而不温”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4、《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

(1)、(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2)、《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分)

(3)、“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意思对即可)

(4)、                    饭疏食饮水……于我如浮云

(5)、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

(6)、第六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译文:                            

(8)、(出自):《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9)、(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省,甲骨文(“生”的省略,即“性”,本心、欲望)(目,观察),表示观察自己的本性。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加强“生”的字形。有的金文加“心”(本性),强调对本性的观察。

(11)、(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3)、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14)、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15)、人不知而不愠                        

(16)、(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17)、(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9)、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2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及解释是什么

(1)、(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

(2)、(答案)示例:《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多格言警句,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及学习方法态度等。

(3)、        修身做人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4)孔子认为读书与求学的态度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6)、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7)、         ,          ,                 ,                。

(8)、(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9)、初一|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10)、24子在川上曰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13)、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4)、班上的张长林同学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15)、(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都有哪些精辟9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