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代表著作是什么精辟100条

苏格拉底的代表著作

1、苏格拉底出自哪本书

(1)、   为何一个城邦需要一只像他那样到处叮咬的牛虻呢?

(2)、与此相应,人也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逐利者、好胜者、爱智者,其中爱智者就是哲学家。

(3)、(2)代表作:《大教学论》(1632年),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4)、   那就是用提问的方式挑战人们的成见,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没有知识,有的只是盲目无根据的偶得信念。

(5)、涉及人数多的事情叫做“大局”,而有理想的人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大局”。

(6)、不过,如果我们能发现他的踪迹,加上一些眼力和胆识,我们就可以觅到现代的苏格拉底了。

(7)、(6)参阅ErikOstenfeld:《理念、质料与灵魂》,海牙:MartinusNijhoff,1982年,第一章。

(8)、(23)见《高尔吉亚篇》454d:苏:如果有人问,“高尔吉亚,是否存在错误信念与正确信念这样的东西,”我猜想你会回答“是”。//高:当然。//苏:那么,是否也有假知识与真知识之分呢?//高:不会有的。

(9)、无论是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科学生,甚或普通大众,都能从中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10)、也许,当自命的道德护卫者悲叹“人心堕落、世风日下”之时,新的一代在被“牛虻”叮咬后正从伪价值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准备回到永恒价值的家园故里。

(11)、他以磨镜片维持生计,而整个身心却被这样的一些问题所占据: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结构和本性是什么?什么力量使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的理智和情感是如何运作的?所有这些都基于什么理由和原因?

(12)、我们之前说到,在约公元前450年,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可以说到了一个拐点。此前的早期哲学家属于“宇宙论时期”,关注的是外在于人类自身和意识的“自然”。而到了这一时期,面对对世界本质似乎永无休止的争论,哲学家开始怀疑人类究竟有没有能力认识真理和善,思考的对象转向了人类理性和社会道德。此时兴起的智者派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上均持怀疑主义,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的真理和善,人类当然也不可能认识它们。

(13)、★《索多玛120天》|人生永远比电影更残忍

(14)、说到这儿,欧提德莫斯不得不承认:说实话我对自己的回答已经丧失了信心,整个事情已经与我之前认为的完全相反。

(15)、 现在该让我们看看十八世纪生活在哥尼斯堡的那位著名的小矮人伊曼努尔·康德了。

(16)、他利用接生术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从蒙眛状态中唤醒。我也经常说,我没有智慧,我只是借古圣先贤的智慧唤醒无数家长的智慧,引导家长找到唤醒孩子智慧的钥匙。

(17)、★陈来: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

(18)、作者常常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相互勾连、对比阐述,以开放讨论的方式,而非单纯罗列观点,呈现出流动而非静止的哲学史全貌,引导读者对哲学主题、思想张力进行深入思考。

(19)、任何对理想主义的本来意义有所理解的人,都会知道,代表理想主义的是第二种说法,决不是第一种。

(20)、素痴 |刘威志 | 刘勇强|孙玉文| 杨逢彬

2、苏格拉底的代表著作是什么

(1)、当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生命成长的体验,这种亲身的体验以及知识的得来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这样也就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起来,孩子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慧。

(2)、当然,这一程式只是一个“标准的诘问法”(standardelenchus),大多数对话尤其在第4步不能满足这一程式,而即使提出了“A乃是对B的知识”这样的结论,对手也难以真正明了这里所谓“知识”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知识。因而,柏拉图早期对话的典型结局是一种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茫然(aporia),因而是否定性的而非建设性的,以致我们只能在苏格拉底那里发现一种对知识的要求而不能发现他十分肯定的立场。这样,苏格拉底往往是从其否定性的开端走向一个更有力的否定性(或挫伤性的〔frustrating〕)结果,其寻求道德的确实水准的努力至少在表面上给人一种怀疑主义的印象。在此,他所宣称的“无知”就不仅是他个人的虚怀若谷,而是对整个人类的“无知”的断言。“智慧(sophia)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philosophia,亦即哲学)这类词倒是很适合于人。”(20)因而,苏格拉底所给出的信息就不是要人们采取某种学说来作为行为的指引,而是要人们采取一种特定的态度,以自身理智的谦恭去发现如何生活的准则。在此,苏格拉底实践中的神学倾向是清楚的,而迈耶尔(HeinrichMaier)将柏拉图《申辩篇》29d~e中的一段话称作“苏格拉底的福音”(21)也就显得贴切了。

(3)、如前所述,苏格拉底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著作,而是用他自己的一生实践了对真知和至善的执着追求。在后的申辩中,他说,自己就像雅典城的牛虻,“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宁可得罪所有人,宁可被自己挚爱的城邦处死,他绝不能违背神谕,停止哲学思考和讨论。

(4)、   这样,要使这头巨兽在该动的时候动起来,就需要有一只专事叮咬的牛虻来唤醒它。

(5)、当智者派到处以诡辩宣扬a和非a都同样可能正确时,苏格拉底似乎就是挽救这个混乱时代的定海神针。他和智者派一样关注认识论和伦理学,一样对持怀疑态度,但他在哲学立场上恰恰站在智者的对立面。他坚定地告诉我们,世上有普遍的真理和道德规范,人类理性可以认识它们。他的一生,就是追求真理和实践美德的典范。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整个人生,就是一部鲜活展开的哲学教科书。

(6)、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颗心灵感召另一颗心灵,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力量,是人类集体心灵神秘参与的智慧活动。

(7)、这本《世界哲学简史》与作者的《哲学导论》相互配合,“史”“论”结合,完整地呈现出美国大学哲学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8)、(2)代表作:《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

(9)、(2)代表作:《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士中学》

(10)、苏格拉底的第三处伟大是:认为知识即美德。此处,苏格拉底将知识与道德伦理联系起来,认为恶行来自于缺乏知识,善行来自于拥有知识。我很认同,写到此处不禁想起《管子·牧民》中所写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同苏格拉底的认识相比就显得很肤浅,并且很容易驳倒。管子的话就是在说仓廪实、衣食足之后才能顾及礼节荣辱,那么就是说礼节荣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这种说法是肤浅错误的,因为不朽精神世界的事物有其自身的法则,是不以表面流变的物质世界的情况而转移的。可以说仓廪衣食与礼节荣辱之间不具备直接的关系,并且管子的话很危险,因为他给了人在仓廪衣食不足之际不择手段的正当理由。

(11)、但是,苏格拉底还有一种方法,也呈现为他的哲学之中,尤其是在柏拉图后期的某些对话中。苏格拉底在此很少再作为戏剧角色出现,而更多作为“纯粹的哲学家”出现。(在这里,“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的问题确实很重要,令人沮丧的是没有答案。)在过去的这个世纪,许多关于苏格拉底的评述主要关注的是苏格拉底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而且也向来被描述“反讽”—因为他总是宣称不知道,事实上,他比谁都知道。或者,可以更好地称之为反诘法,即形成困惑(或窘境)的方法。通常,苏格拉底以寻求“定义”开始,可随后他又无形地拒斥了所给出的任何定义。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所谓的“定义”,并不是单纯的词典定义,仅仅关涉词语(比如“正义”、“德性”或“勇敢”)的用法。他是在探寻事物本身(正义、德性或勇敢)的纯粹形式。因此,他的方法似乎表明,在所有不适当的定义被抛弃之际,在这个“辩证”过程(或充满活力的谈话)中保留下来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定义。反过来,这个真正的定义会把我们指向理念本身(正义、德性或勇敢)。因此,苏格拉底似乎相信,理念本身在人类日常经验之外。

(12)、这些理念定义了德性,并规定了人灵魂的价值。更令人惊讶的是,苏格拉底坚持认为,灵魂甚至在人出生之时就认识到了这些理念。但是,这些理念绝不只是“在我们之中”。它们属于理念世界,只能为哲学家领会。为什么根本上只有哲学家适合统治,而无知者必须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统治,原因就在这里。

(13)、④教师观: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就是智慧。智慧并非知识,但却离不开知识。

(15)、(4)由p、q这样命题的不成立而提出真正定义的可能性,其一般的情形是“A是对B的知识”(如“勇敢乃是有关可怕与不可怕的事物的知识”〔《普罗塔哥拉篇》360d〕)。

(16)、“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17)、根据康德,人之所以需要道德,正是因为他是在外在必然的他律的作用下去争取道德立法的自律的一种存在。如果他完全受制于外在的因果必然而没有自我立法的能力,他就与一般的自然物没有区别,因而也就谈不上道德责任和道德诉求。

(18)、据说,笛卡尔在二十出头做的一个梦,促使他做出以寻求真理为整个生命的目标的决定。

(19)、苏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70年那个政治民主、艺术繁荣的雅典,死于公元前399年那个衰败、抛弃理性的雅典。事物的对立面往往反映着其价值,苏格拉底的对立面是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善于语法、写作和公开辩说,他们的教学收取费用,他们的才能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不可或缺性,但他们的才能的实施导致了自身理念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

(20)、看来,要想做个现代的苏格拉底或任何时代的苏格拉底,你就得准备好终孤身一人背起十字架了。

3、苏格拉底写的书有哪些

(1)、但是其中有一点清楚,那就是,理想主义者要追求的目标不能是由时政或流俗所设定的,因为时政和流俗与“理想”概念相对立。

(2)、苏格拉底在和各色人等讨论,揭露他们的无知的过程中,自然是树敌无数,因为苏格拉底让很多自命不凡的人当众出丑,而那些围观的年轻人也很愿意用苏格拉底讨论问题的方式再去检验别人,让更多人出丑。苏格拉底认为自己遭到怨恨的原因在于他不断揭示人们的无知,而他把这样做的原因归结于自己多年前的一则神谕,也就是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加智慧,苏格拉底对此感到困惑,由此走上了考察别人是不是更智慧的道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终他虽然确认了神谕的正确,但是却在这个过程中得罪了很多人。这些被苏格拉底和效仿苏格拉底的年轻人揭下了智慧的面具的人,自然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这些积怨终在公元前399年爆发,引来了人们对苏格拉底的正式指控。

(3)、(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4)、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约公元前428—前348或347),对他老师的活动和教义进行了改写。柏拉图是个忠诚的学生,几乎可以算得上忠实的记录者和才华横溢的作家,这让我们(和苏格拉底的声誉)感到幸运。在他晚期的著作中,柏拉图开始融入自己的某些看法和观念。确实,我们所知道的苏格拉底有多少是苏格拉底,有多少实际上完全是柏拉图,直到今天仍是富有活力却莫衷一是的话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柏拉图的早期著作(以及历史学家色诺芬和其他作家不那么忠实的描述)中得到苏格拉底的原初形象,我们就能够想象哲学史上动人的情节必定是这样的:哲学出现在雅典广场(或市场)的街道上,就像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而不是沉闷乏味的哲学研讨会。现在,让我们把苏格拉底的政治立场和死亡置于时代背景,理解是什么原因使他的学生以及从古至今的许多思想家将他视为“哲学家”。

(5)、不同的只是,这些传统观念的承载者在笛卡尔那里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6)、苏格拉底以后,大概再也没有哪个哲学家把自己称为“牛虻”。

(7)、苏格拉底相信,通过辩证法的问答,就可以引导人们得出真理,这种对话的作用就像思想的助产士。从认识论上来讲,应该说他主要站在理性主义一边,认为人的内在理性,而不是外在生活是认识真理的基础。他提出了“灵魂”的概念,而他所谓的“灵魂”基本等同于理智、性格的能力和人格的结构。当然,苏格拉底也不否认有观察事实这个层面上的知识,但他将对特殊事物的观察与对一般和普遍概念的分析区分开来。至于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遍概念是实在的存在的理念论,虽然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出于苏格拉底之口,但一般认为是他的弟子柏拉图的代表思想。

(8)、①重视早教,是“寓学习于游戏”早的提倡者;

(9)、但康德不久就疏离了那种夸张的生活方式,隐退到他内在心灵的先验世界里继续他的伟大历险,建造他批判哲学的宏伟殿堂。

(10)、在哲学思想史上,他树立的照样是不朽的丰碑。

(11)、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12)、我认为,让孩子早一点了解和学习事物,让孩子多接触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让孩子多读经典作品等等,都是唤醒孩子心智的重要方法。

(13)、(1)对苏格拉底事迹的早记述见于他的同代人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以及其他几位较不重要的喜剧家的作品之中而这些对苏格拉底形象不利的描述主要是由于他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看法的不同所导致的故意歪曲或无意误解,但仍然具有相当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14)、②循序渐进:“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15)、何为正义?用《理想国》中满含道德感的话语来说,是:“用智慧来领导激情与欲望,实现各司其职的正义。”可见正义是各司其职,而各司其职的依据便是根据各自的禀赋。就像一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禀赋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参与社会的分工协作,而不应该迫于其他无关的压力干扰,如此正义的生活会使人感受到崇高的快乐。

(16)、   笛卡尔开创的理性主义传统的精神实质,是要将外在的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在人的理性活动中排除,从而在思考者自己的本真先验世界中挖掘内在必然。

(17)、(1)见A.E.Taylor:《苏格拉底》,波士顿:TheBeaconPress,1951年,18页。

(18)、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呵护好孩子明净的心灵,让他们见微知著、触类旁通、自觉自悟,在成长中收获自尊、自信,树立生命价值意识,当有一天,孩子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跃动的活力、一种难以遏制的生命激情与力量的时候,教育也就触及到了其真正的本质-----“唤醒”,这也正是心教育的精髓与智慧之所在!

(19)、苏格拉底表现得为含糊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的边界问题。苏格拉底声称有内在的声音,即“精灵”(daemon),使他不至于越界。a这个精灵再三告诉他,有很多事他还不知道,他无知,但是,只有知识能够拯救他的灵魂。尽管如此,德尔菲的神谕却告诉苏格拉底,他是世界上有智慧的人。这两种声音并置于前,你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智慧用冷酷的现实让你明白,你什么也不知道。相比之下,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同胞公民,尤其是那些没有受过教育却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民主分子,是十足的笨蛋。他还自作主张去他们知道这一点。比如,他通过询问“什么是德性?”“什么是知识?”和“什么是正义?”这样的问题,巧妙地表明哲学问题的困难以及他的民主分子同胞的愚蠢。

(20)、(11)见WernerJaeger:《Paideia:希腊人的文化理想》第二卷,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重印本,104页、161页、170页。

4、苏格拉底作品集

(1)、在书中,我们找不到我们习惯了的“崇高理想”的影子,也看不到持不同政见者对时政的激烈批评,有的倒是对“不道德的”男女性行为的不加批判的描写发挥。

(2)、近在学习《西方哲学史》,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描述了西方人思想的发展史。第二章名为: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读完后明显感受到苏格拉底的伟大,因此按耐不住要写一篇文章来记录下苏格拉底有哪些伟大。

(3)、③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推断、验证

(4)、智者学派善于辩论,他们的精神价值观是相对主义,即可体现为投机性十足、不相信世界有性的理念标准、十分务实的,也可以说他们的世界实则是混沌的、失序的、盲目的。

(5)、(1)德国,“教育科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

(6)、③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

(7)、(2)代表作:《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8)、如果我们不能揭开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如果我们不能潜入到人类灵魂的深处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们就永远找不到教育的力量。

(9)、(9)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苏格拉底从来就不关心自然哲学的研究;事实上,他的思想自述(《斐多篇》96a以下)以及阿里斯托芬的《云》都表明他曾对自然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设想苏格拉底大约在其壮年时期发生过重大的思想转型(conversion)。

(10)、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个雕刻家,母亲是个助产婆。父亲让他继承父业,据说他在雕刻上还颇有造诣。然而,对哲学的热爱让他放弃了雕塑。他一生中花了很大部分时间在大街上、市场上和体育场同各种阶层、行业、年龄的人讨论哲学——这也是当时雅典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闲逛闲聊中度过,工作基本都由奴隶完成,自由民工作被认为是不光荣的。在柏拉图的《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自述他这样做的原因来源于德尔斐的神庙中的神谕:世上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他说自己十分困惑:明明自己一无所知,而神又不可能撒谎,于是他只好到处探访被大家认为有智慧的人,来检验这条神谕。终,他发现所有这些人都并没有智慧,但他们却还自以为有智慧。后他得出结论说:神的意思是,唯有苏格拉底那样明白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毫无价值的人才是聪明的。

(11)、——希瑟拉·博克(SisselaBok),哈佛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12)、欧:那样做当然完全正确。但是我想你是在谈论欺骗或者虐待朋友。

(13)、这样的话,如果有人把嬉皮士或像麦多娜那样的勇于突破已有界限的性感歌星划入理想主义者的阵营,我们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

(14)、既然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角色,现在已大都由哲学界之外的人扮演,那么他们也许正混迹在“网络诗人”、“美女作家”、摇滚乐手、性感艳星、先锋画家、实验影人、或其他另类群体之中。

(15)、他在死刑到来之际拒绝以罚款赎罪的方式进行妥协,也谢绝人们的救援,因为他相信此时的逃生就等于对自己使命的背叛,而背叛了这个使命,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整个生命的意义。

(16)、苏格拉底的第一处伟大是:关注事物的定义。当苏格拉底同人沟通交流时,十分强调对被谈论事物的定义,正是在这不断试图定义事物的尝试中,把被描述的对象抽象成一个概念,从而达到进行有效辩论的目的。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思想的匠人,用逻辑作为刀斧,围绕原材料进行360度打磨,直至呈现出一个接近的,有说服力,有普适应用价值的概念。

(17)、④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8)、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所寻求的被定义项是事物(主要是某些抽象品质)的eidos,但这里的eidos并不如同柏拉图中期对话中的eidos那样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而是体现于其中的,这一点与前文所引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记述是吻合的。更恰当地说,这些早期对话几乎没有意识到“分离”的问题,亦即没有意识到eidos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所蕴含的困难。在此,作为“共相”的eidos指:(1)某一类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本身;(2)使这些行为成为它们自身的根据;(3)使我们可以给予这些行为以单一的称谓的根据(22);(4)使我们能够对于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做出准确断言的根据;(5)使我们在任何时刻、任何处境中都能够做出正当道德选择的根据。总之,eidos是我们的全部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对之的完整定义即构成知识。在此意义上说,定义是可真可假(用现代术语说即是含有真值的),而知识却是与真理(alētheia)等同的概念因此,定义是达到知识的手段或途径,也就是人们获得标准的手段或途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苏格拉底并不热衷于对自然属性的定义的探究,偶然提到某种自然属性不过是引入一个例子来推动讨论的顺利进行他真正要求获知的只是人类之aretē的定义,这一要求使他的哲学贡献丧失了许多本该属于逻辑学(特别是归纳逻辑)的内容,并更多地具有了目的论的含义。在他那里,eidos不仅是共相,而且也是(甚至主要是)生活的目的或目标(skopos)就此而言,定义不仅具有真值,而且还有好坏、优劣、善恶之分:一个定义越是接近对生活之目标的考察,那么它也就越好,从而也是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加以关注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苏格拉底的世界既不是质的世界,也不是量的世界,而是目的(功能)的世界,即人的世界,善的世界……”(27)在这一点上,人们当然可以对苏格拉底提出批评,因为他的知识本身已经道德化了,故而他在对话中的作用往往是诱导性的(seductive)而不是中立的而事实与价值的混淆亦成为他所难以避免的结果。

(19)、(25)参见柏拉图:《高尔吉亚篇》507d。

(20)、在康德看来,“天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中值得关注的东西的全部。

5、苏格拉底的主要代表作

(1)、   苏格拉底说,这是因为城邦就像一只身体庞大的动物,充满惰性且总是睡眼惺忪。

(2)、(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

(3)、这样,就算他真的是在大学哲学系任职,很多人也会认为它的德行有悖于他的职责。

(4)、当哲学的学术化变成过度的技术化时,它的直接的文化批判功能就基本丧失了。

(5)、 有人常常要我们认为,一个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实际上受益的人越多或越具整体性,这个目标就越具理想主义色彩。

(6)、这些事情似乎互不相干,但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同一个道理:以自己的原创思想为自己生活的后依据的人,不可能将同代人偶然接受的流行价值观念视作神圣,也不会承认任何思想领域之外的。

(7)、(1)法国18世界伟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8)、在审判现场,因为雅典民主制度“立即投票”的重要特点,不管是公民大会上的辩论还是法庭辩论,听众都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更没有时间进行广泛的商讨,而是要立刻做出决定,这也就导致人们往往会诉诸各种情感而非理性做出决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不出意料,苏格拉底被冲昏头脑的乌合之众的501名雅典人判处了死刑,但是苏格拉底其实是自愿求死,他能够如此平静地面对死亡,也正是因为他在践行自己的哲学理念——我们需要的是不断进行检审,而不是对那些我们并不知道的事情下判断,而死亡是好是坏正是这样一件我们并不确切知道的事情。对于那些判处他死刑的人,苏格拉底并没有愤怒,而是很平静地对他们说:想要避免死亡并不难,因为死亡是一个腿脚并不那么快的追逐者,但是想要避免恶行却很难,因为恶行比死亡腿脚快得多。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恶行追上;而死亡追上我们却要慢得多,要等到我们生命的后一刻。他要后一次告诫雅典的公民们,如果不保持警醒,我们随时都可能作恶,恶行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稍不留意,就会滑落其中。而作恶就是对我们灵魂的伤害,就是对真正的自我的伤害。

(9)、(22)参阅GerasimosX.Santas:《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哲学》,伦敦:Routledge&KeganPaul,1979年,106~107页。

(10)、例如,在《克力同》这篇对话中,苏格拉底慷慨激昂地与他的朋友争辩,并意欲说服克力同。哪怕是当他受到错误指控和不公判罚的情形下,他违背雅典法律逃狱是正当的吗?他似乎坚持认为,即使法律不公且对他不利,公民也有服从在地法律的义务。但是,在几年前,苏格拉底被僭主命令去逮捕(无辜的)同胞公民,他却拒不执行。

(11)、②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提出把“教育学”作为独立科学提出来。

(12)、(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I,987a30以下。

(13)、赵争 |王子今|刘紫云 | 陈泓超|石立善

(14)、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孩子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

(15)、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活了70岁,公元前399年被雅典城邦处以极刑而死。我们已经多次提到,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以后,随着希腊战胜古波斯帝国,雅典成为海上霸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和辉煌,古希腊文明在各个领域均走上了巅峰。苏格拉底成长于雅典文明的“黄金时代”,即希波战争至伯罗奔尼撒战争之间。这一时期,在伯里克利治下,雅典民主制得以发展,经济高度繁荣,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科学等诸多领域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了苏格拉底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似乎也非偶然。同样,当他在垂暮之年见证了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和衰落,这个城邦似乎也不再能包容他实践哲学的反思,终于以“腐化青年”的罪名将他处死。

(16)、(19)参阅GregoryVlastos:《苏格拉底的诘问法》,载《牛津古代哲学研究》Vol.JuliaAnnas编,牛津:ClarendonPress,1983年,39页。

(17)、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我们了解他主要通过他的两个学生:一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一是柏拉图。色诺芬对苏格拉底的主要记载见他的著作《回忆苏格拉底》,而柏拉图所著对话录中的很大部分众所周知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这两个人的著作分别多大程度上代表“真实的”苏格拉底。一般认为,色诺芬的记载具有较强历史价值,而关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还要更多地到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寻找。但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的思想,有多少真正代表苏格拉底,有多少代表柏拉图本人,又是另一个争论的焦点。一般认为,柏拉图早期作品更多反映苏格拉底的思想,晚期作品更多代表柏拉图本人。虽然学界对柏拉图作品的时间本身亦有争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对话录中,《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欧绪弗洛篇》等是了解苏格拉底重要和可靠的来源。

(18)、我们说过,苏格拉底认识论的目的指向伦理学。他关心的是人们如何过上善的生活,而他对真理的信念也包括相信可以找到指导人类道德生活的普遍理性原则。智者派举出不同文化中的许多不同习俗,以此证明关于正义和善的观念都是相对的。苏格拉底并不同意,他认为,每个人在具体特征上的差异(如外形、体力、智力等)并不能抹杀人之为人的普遍本质,不同社会道德规则的具体差异也不能否认正义和善的普遍概念。

(19)、(1)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教育学鼻祖,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20)、斯宾诺莎为了他的自然神论的哲学被赶出了犹太教会,并被他的父亲逐出家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格拉底的代表著作是什么精辟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