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郊的游子吟的译文
1、不过,中了进士无法一定有官可做,只能说是有了候选资格。到了50岁那年,才获得了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基层的岗位。
2、几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开花了,几十年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光。其实那种感觉,我们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了。在那个人均寿命比较低的时代里,孟郊这个年纪考中进士是什么情况呢?就类似今天的我们3岁开始读幼儿园,然后小学、中学,18岁开始考大学,坚持了几十年,到了60岁终于考上了大学。真的太不容易了!
3、古怨别唐五代•孟郊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4、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5、Sownstitchbystitchbeforeheleaves,
6、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7、胡婷婷唱古文:孟郊·游子吟
8、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推荐,任职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9、"游子吟"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10、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11、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12、这首诗歌颂了普通而伟大的慈母之爱。在母子即将分别的痛苦时刻,没有语言,也没有眼泪,诗人捕捉的只是一个极普通的缝衣“镜头”。“手中线”和“身上衣”是两件极平常的事,“密密”是动作,“意恐”是心理活动。通过这些描写构成了一个缝补衣服的场面。
13、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14、▲点上方绿色小喇叭即可免费收听♬
15、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6、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多,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17、孟郊的《游子吟》属于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18、“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
19、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20、一针一线寄深情,这是母亲对儿子的深厚真挚的感情,是一片爱的纯情。后两句用“谁言”提起反问语气,形象的比喻、悬殊的对比使全诗的诗意得到了升华。
二、孟郊《游子吟》赏析
1、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2、唐诗故事:王昌龄《出塞》
3、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4、译文尚不成熟,欢迎指正!
5、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6、这是一首乐府体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全诗淳朴素淡、情真意切,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尤其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佳句。
7、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8、游子吟孟郊〔唐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简析:《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9、✦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吟:诗体名称。
10、唐代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11、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12、Dreadingthedelaysthatwillkeephimlatefromhome.
13、Fromthethreadsamother’shandsweaves,
14、内容:《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15、临行前忙着缝得针脚细密,心里担心着儿子不知何时能回来。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游子吟》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孟郊。其全文诗词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原诗:
17、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18、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19、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所作。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20、Withfearoftoolatereturning.
三、孟郊古诗《游子吟》原文及赏析
1、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2、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3、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4、“寸草心”的“心”译为“gratitude”,即感激之情,比直译为“heart”更好理解。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孟郊五十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孟郊可谓仕途失意,四十六岁才中进士,前半生都在科举考试中度过。五十岁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这个时候他便将母亲接来他那里住,孟郊十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裴氏含辛茹苦将他养大,并且是母亲殷殷期盼下孟郊才没放弃自己的科举之路
7、专为外语教师量身定做的平台
8、SongoftheEmigrator(VersionA)
9、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几十年的辛苦,如春天阳光般温暖了自己几十年的母爱,哪是自己一朝的照顾所能报答的。
10、Afraidoftoolatehomecoming.
11、官虽小,但总算可以吃公粮了。几十年前途迷茫、暗无天日的生活应该可以正式结束了,自己终于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不用四处飘零了。到任后不久,孟郊决定把老母亲接到溧阳来生活。
12、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3、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14、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15、Forfearhisreturnbedelayed.
16、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1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孩子明天就要远行,母亲为孩子制作新衣,母亲担心孩子受冷将衣服缝得厚厚的,并盼望孩子能平安地早些回来。
18、《游子吟》写在溧阳。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19、唐诗故事: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孟郊:游子吟(陈铎、康震、鲍比达)
四、游子吟孟郊解释
1、见到老母亲那一刻,孟郊百感交集,往事浮现。
2、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呢?
3、次联,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
4、《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5、原文:《游子吟》(作者)孟郊(朝代)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6、孟郊·游子吟(学习强国)
7、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8、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9、爱上古诗:孟郊·游子吟
10、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
11、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12、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满意吗?朋友!
13、Makesclothesforthebodyofherwaywardboy;
14、写作特色:本首诗为五言古诗,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后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直抒胸臆,歌颂伟大母爱,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15、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16、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17、诗歌主旨:诗歌通过临行前缝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18、Firmlysewingbeforeparting,
19、本人参考网上一些译者的译文,经过长时间的揣摩,悟出了一个翻译框架,做到了内容、形式贴近原作,简练且押韵。翻译时,不拘泥原作用词的硬译,例如:
20、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五、游子 孟郊译文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吟:诗体名称。
2、那时候人生的道路主要是两条,一条就是做农民,一条就是考科举做官。如果有得选,很显然做官是更好的。孟郊也努力去学习、考科举。那个时候,想考中进士,比现在考清华北大要难得多。而且考中了进士,不一定有官可做。对比之下,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要容易很多,而且通过之后,至少有一份糊口的职位。
3、《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4、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
5、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6、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7、《游子吟》是孟郊50岁在溧阳任江南溧阳尉时所作。孟郊生于751年,50岁是贞元十七年,也就是801年。
8、《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所表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作者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把儿女比作小草,把母爱比作春天阳光。小草在阳光里成长,却永远无法报答阳光的恩情。做儿女的区区孝心又如何报答母爱于万一呢?这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也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小草与阳光的悬比,儿女与母亲的形象比喻,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使得这两句成为千百年来歌颂母爱的代表之作。
10、《游子吟》写在溧阳。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11、《游子吟》的诗句意思是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12、《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孟郊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1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5、✦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16、Couldrepaythewarmsunshineinspring?
17、Suchkindnessasyounggrassreceives
18、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19、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20、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孟郊《游子吟》赏析【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