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1、论语全篇翻译及原文
(1)、(译文)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2)、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4)、(译文)孔于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探讨,听到正义不能去做,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5)、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视邙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6)、(注释)①燕居:闲居,古代士大夫退朝而居叫燕居。②申申如也:仪态舒展的样子。如,形容词词尾,义同“然”。③夭夭如也:和乐喜悦 的样子。
(7)、(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8)、(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9)、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10)、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1)、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12)、(注释)(1)不以绀緅饰:绀,音gàn,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緅,音zōu,黑中透红,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2)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红紫色。(3)袗絺绤:袗绤,音zhěn,单衣。絺,音chī,细葛布。绤,音xì,粗葛布。这里是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5)缁衣:黑色的衣服。(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7)麑:音ní,小鹿,白色。(8)短右袂:袂,音mè,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9)寝衣:睡衣。(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11)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12)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13)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14)不以吊:不用于丧事。(15)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13)、(注释)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
(14)、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5)、字词解释:而:表转折,却。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16)、字词解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人、男子汉,夺;改变
(17)、(译文)子游说:“事奉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18)、(注释)①祝鮀(tuó);卫国大夫,字子鱼。据《左传》记载,他很有口才。②佞:口才。③宋朝:指宋国的公子朝,以美貌著称。《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定公十四年都有他因美貌而惹祸的记载。
(19)、(译文)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20)、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2、高中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1)、(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而不给富人添富。”
(2)、(译文)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
(3)、8•8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译文)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憎恶穷困,就会出乱子。对于不仁德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5)、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6)、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7)、(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8)、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9)、分析文义 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句子划分停顿: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课文探究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3)、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14)、(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5)、8•7曾子曰:“士(1)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6)、(注释)①南容: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适,字子容。②兄之子: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先于孔子去世,所以孔子替他女儿主婚。
(17)、(译文)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
(18)、(注释)(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人认为他为直率。(2)醯:音xī,即醋。
(19)、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20)、(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高的了。”
3、七上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2)、(译文)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3)、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4)、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5)、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6)、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7)、(注释)①我老彭:“我”在此处表示亲切。老彭,商朝的贤大夫。
(8)、(注释)(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9)、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10)、(4)黻冕:音fúmiǎn。古代大夫以上官职的人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古代大夫以上官职的人戴的帽子叫冕,后来只有帝王的帽子叫冕,冕在本章指祭祀时戴的礼帽。
(1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13)、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5)、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⑥逾(yú):越过,超过。 ⑦矩(jú):规矩,规范。
(16)、(注释)①原思:孔子的学生,姓原,名宪,字子思。②宰:指大夫的家宰,出当于回家。这时孔子人概是在做司寇,所以可以有家宰。③九百:这里量词省略了,到底是斗还是斛,已不可考。①邻里乡党:古代地方居民单位名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17)、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於我哉!”
(18)、(注释)(1)疾:恨、憎恨。(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19)、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20)、(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4、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1)、(注释)①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总起来说,是指有知识,有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论语》中的“士”则多指读书人,即知识分子。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爱活动,仁德者好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4)、(注释)①适:可。②莫:不可。③比:紧靠,为邻。
(5)、(译文)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6)、(注释) (1)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第15章。
(7)、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省;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10)、(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11)、(注释)(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5)裁:裁剪,节制。
(12)、注释: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②殆(dà i),有害。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14)、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5)、(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16)、(注释)(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2)弥:更加,越发。(3)钻:钻研。(4)瞻:音zhān,视、看。(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17)、(注释)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
(18)、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逾:越过、超过,矩:规范、规范
(19)、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20)、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5、大学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1)、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3)、(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4)、(注释)①盖:大概。②作:创作。③识(zhi):记。
(5)、(译文) 孔子说:”如果他在父亲去世三年以后,他仍然没有改变父亲为他选择的道路(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就算得上是有孝心的人了。“
(6)、(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7)、(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4)与:在一起的意思。(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8)、(译文)原思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作俸禄,原思觉得太多,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把多余的送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0)、(注释)①《韶》:舜时的乐曲名。②美、善:美指声音,即艺术形式方面;善指思想内容方面。③《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11)、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2)、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3)、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14)、(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15)、(注释)(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16)、(注释)①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②征:证明。③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④文献:与今天的“文献”一词只指历史事件有所不同。“文”相当于今天“文献”的概念,“献”即“贤”,指通晓历史的贤才。
(17)、(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18)、(译文)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19)、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20)、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高中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100句(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