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简介活了多少岁114句(老子简介)

老子简介

1、老子简介哪里人

(1)、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2)、韩非子《解老》,《喻老》两篇。《文子》《鹖冠子》等皆为先秦著作。《淮南子•严道训》《老子想尔注》等皆为魏晋之前著作。《老子想尔注》久已散佚,清末敦煌莫高窟所藏的有《老子道德经》的残本。

(3)、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

(4)、   游区的重点以太清宫景区、明道宫景区和老子天下第一园景区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同时,发掘商周大墓等历史遗址、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陈抟故园、武平封侯处等遗迹,展示老子故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展示古代战场波澜壮阔的场景,展示三国曹氏纵横驰骋、争夺天下的雄心。

(5)、《道德经》中阐述“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用“道”来描述宇宙的变化,“道”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所以道就是自然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比如天象的四季更替。

(6)、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魏晋玄学家。王弼的《老子注》也分为81章,但没有章题,现在的传本也是在古本基础上经后人加工调整过的版本。从版本来看,王弼本与河上公本区别不大,王弼本的字数多于河上公本,

(7)、现在道家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由道家宝典《道德经》而来,道就是自然客观规律,《道德经》就是一部用“道”来解释万物演化的规律的道家哲学典籍。

(8)、老子传奇 道德经 第一集 老子简介商容收徒

(9)、关于帛书《老子》与《道德经》相比,具有极为超越的先进性是否信据不足,也就是是否为孤证的问题,以下三点可供参考:

(10)、《老子》相传为春秋时期老聃所著。通行本《老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共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共四十四章。《老子》传世的版本极多。

(11)、        《老子甲本》的文字介于篆隶之间,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的“邦”字之讳,因此学者普遍认为抄写年代应在刘邦在位之前,即秦末汉初之际,也可能更为久远。《老子乙本》的文字是隶书,避“邦”字讳,但并不避“盈”“恒”字讳,因此应抄于刘邦在位时期(《维基百科全书》)。以此为据可以说明,帛书《老子》甲乙本本身成书均早于其下葬年代,而它们母本产生的年代应更为早远。

(12)、和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庄子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3)、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1月接受捐赠的一批从海外回归

(14)、唐开元二十六年,易州龙兴观御注道德经幢简称御注本,开元本,开元碑本,御本,易州本,易玄本。其底本为河上公本。

(15)、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有写在整幅帛和半幅帛上的,字体有篆、隶之分。篆书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即前196年左右,隶书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约二十八种,计十二万字,破损严重。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的珍贵依据。

(16)、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出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这些帛书于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据考证,马王堆汉墓群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以及妻子、儿子的墓地,其中3号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两种抄本,被研究者称为甲本和乙本。甲本不避讳“邦字,其抄写年代应在刘邦称帝(前206年)之前;乙本避讳“邦”字而不避汉惠帝刘盈(前194-187年)之讳, 其抄写年代应是刘邦在位之时( 前206- 194 年)。尽管帛书《老子》也存在当时一般抄本难免的文字上的错误,比起晚于帛书本并且历经辗转传抄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应该说帛书《老子》较多地保留了《老子》的原貌。

(17)、并非孤证:甲乙本帛书《老子》虽然是同时出土的,但无论是字体、誊抄形式、还是誊抄年代都明显有所不同,它们之间虽有不同,但思想、内容、主题是属于同一体系的,与《道德经》有极为重大的区别,它们被同时收藏于同一书匣内,至少说明在下葬年代已非孤证,只是可能墓主也难以取舍它们与原著《老子》的血亲关系。

(18)、   道家的思想境界是天人合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为客观自然规律;认为一切事物均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在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大道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正如《道德经》中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只有融入自然,才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和谐和安宁,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19)、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有写在整幅帛和半幅帛上的,字体有篆、隶之分。篆书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即前196年左右,隶书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约二十八种,计十二万字,破损严重。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的珍贵依据。

(20)、河南省春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书画培训中心主任:王涛

2、老子简介活了多少岁

(1)、汉延熹八年,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并建老子祠。自汉桓帝以来,唐宋金元清等历朝代典籍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竭的记载。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在鹿邑大兴土木,扩建老子祠成老君庙,后下诏改老君庙为太清宫。唐高祖年间,太清宫“宫阙如帝者居”。有宫殿真宗赵恒率百官亲临太清宫,发国帑重修太清、洞霄二宫,“庙貌比唐时有加”。太清宫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流连驻足的好地方。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大量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党和国家、、张爱萍、、、国务院总理也先后游览了这块圣地。

(2)、唐玄宗御注《道德经》,易州龙兴观于大唐景龙二年即公元708年所立《道德经》碑。简称景龙碑本,景龙本,碑本,易州本。此碑正面刻道经,阴面刻德经。严可均谓:“世间真旧本,必有景龙碑本为。”

(3)、主营: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艺术表演场馆服务,文化娱乐经纪人服务等。

(4)、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鹿邑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鹿邑县,县名沿用至今。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宋初著名学者、道家修士陈抟,均诞生在这里。老子所著《道德经》,被公认为世界上古老的哲学经典,是除《圣经》之外发行量大的著作。太清宫、老君台等纪念老子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2001年老君台、太清宫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鹿邑先后承办了“老子邮票式”,举办了“老子学术研讨会”,组织发掘了隐山文化遗址,建成了老子纪念塔,启动了老子故里旅游开发,为鹿邑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鹿邑县境内有关老子的名胜古迹众多。太清宫是老子生地留下的重要的纪念建筑。现存有太极殿一座,唐柏三株及历代碑刻十数通。其中“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碑文是玄宗对道德经的释文,为文物之珍品。太清宫北一里许的洞霄宫是纪念李母的建筑群,存有正殿及部分殿宇,宋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的先天太后之赞碑就位在这里。鹿邑县城内的老君台是唐代明道宫院的一部分,老子年轻时曾在此讲学,老君台又为传说中的老子得道成仙之地,故又名为升仙台,台高数丈,古柏森森,历千年而不毁。此外,鹿邑县境内还有隐阳山,赖乡沟、“万教之祖”牌坊、孔子问礼处、九龙井、望月井、武平城、陈抟庵等名胜古迹。太清宫建于东汉,初名老子庙,唐朝时改名为太清宫,是历朝历代祭祀老子的地方。道教成立后,尊老子为教主,太清宫又成了道教祖庭,成了道教徒心目中的圣地。唐朝创始人李渊尊老子为始祖,太清宫又成了唐皇家庙,从而大加扩建,古书说,唐时太清宫就象长安皇宫一样宏伟壮阔。此时老子的地位真是天下第一了。唐玄宗在老子生地立“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此碑为老子出生地历史上今存众多碑刻中早有价值的碑刻之一。洞霄宫,俗称后宫,初名李母庙,唐时改为先天太后庙,后改名为洞霄宫,是历朝历代祭祀李母的地方。宋真宗赵恒来祭拜后御笔御书并篆额立下“先天太后之赞”的“三御碑”,就在洞霄宫东南侧,该碑已立千年,但仍然完好,据专家讲,为目前中国保存的大的四块宋碑之一。此外还有金、元、明、清碑刻10余通。1997年,考古专家在太清宫发掘出一处含龙山文化遗址、西周墓葬、东周夯土基址和大型马坑、唐宋建筑基址、碑刻及明清建筑的大型文物古迹群。该遗址时代早,跨度大,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北京和河南省的10余名考古专家指挥近百名民工还对太清宫前、后宫周围3300多平方米的地面进行了挖掘,发掘出了清晰的唐、宋、金、元太清宫遗址及大量的祭祀器皿。随后,60余位来自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所及全国知名的考古专家和老学专家云集鹿邑,研究这次挖掘成果,一致认定,发现的大量祭祀器具证明历代祭老在太清宫、祭李母在后宫,同历代文献记载完全吻合,而那次考古挖掘,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从而载入史册,震惊海内外。

(6)、        甲乙本皆不存的,参照长沙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老子甲本》和《老子乙本》及各本《道德经》取用;

(7)、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关于的老子出生地有多种说法,包括河南鹿邑说、安徽涡阳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云:“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之史,就是王室的图书管理员,可能会兼职做点编撰史书的工作。那么,老子很可能就是在周灵王时期进入周王室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8)、    这六句包罗万象,天地之间一切的本源都在其中,要探求的治世真理也在其中,只要把这句话体悟透彻,就可以应对世间万变,救度众生。

(9)、时间先进性:考古发现已证明,帛书《老子》的下葬时间约在距今2170年以前,这个时间比目前所知古老的《道德经》(河上公版)约早50年,而且考古也已证明,帛书甲乙本《老子》的誊抄时间都比下葬时间更早,而誊抄时间还和母本的生成时间有所差距,大致估算,帛书甲本《老子》出现在《道德经》之前至少100年;

(10)、另一座纪念老子的建筑为老君台,座落在鹿邑县城东门之内。该台始建的年代不详。但鹿邑县志上有“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前”的记载,证明老君台至少在唐朝天宝之前已经存在。这是一座平地而起的圆柱形建筑,是座周围略带棱角的高台。基部直径约三十米,高约十米,全由灰砖砌成。顶端面积约七百余平方米。周边有城垛,颇像长城上的一座圆形城堡。台子的南面紧接着一座巨大的直角三角形式的台阶。台阶宽约三米,由青石筑成,共三十二级。拾级而上,面临“山门”,“山门”上悬有一匾,铸有“无我无物”四字。该愿于抗日战争时毁于日军之手,现在愿上改书“老君台”三字。进入“山门”,则是三间正殿,殿内正中供着高约三米的老子铜像一尊。殿门外的两侧墙上,分别嵌着镌有“犹龙遗迹”和“道德真源”楷书的石方。殿前东南角也有一根高约半米、直径约二十五公分的“赶山鞭”。正殿左右各有配殿一间,分别供奉王灵官和赵公明的立像,面目凶狞,栩栩如生。殿后有小房两间。整个台面,青砖铺地,并有松柏十三棵,琉瓦苍松,掩映成趣。台下紧靠台阶的平地上建有宫殿式的“享殿”俗称“掩棚”五间,可惜于1958年毁于火灾。“享殿”西面有一侧门,门旁对联为:“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上联写景,因为侧门外面原来是二百多亩地的大水塘,绿水荡漾,白鹭飞翔;下联写事,是老子骑青牛、驾紫气、冉冉而下的神话传说。“享殿”南行至大门是一条长约二百多米的笔直的砖路,宽约四米,路旁则是花园。大门以南临大街路北,有一砖建的碑坊,高八米,四柱三门,正门上方镌有“众妙之门”的匾额。两侧砖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地古永传曲仁里”,下联为“天高近接太清宫”。附近并有高约一米余的石碑两块,分别铸有“老子故里”及“孔子问礼处”。碑坊面临直通东西城门的大街。现在鹿邑县城四周的城墙,早已不复存在,而老君台的一些文物,包括老子的铜像、“赶山鞭”、砖牌坊和镌有“老子故里”的石碑等等,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惨遭“红卫兵”彻底破毁,已荡然无存了。但是台子本身和台上的庙宇还保存完好,台上的千年松柏也有幸健在,现在依然苍郁葱茏,枝叶扶疏,可供游人观赏凭吊。

(11)、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魏晋玄学家。王弼的《老子注》也分为81章,但没有章题,现在的传本也是在古本基础上经后人加工调整过的版本。从版本来看,王弼本与河上公本区别不大,王弼本的字数多于河上公本,

(12)、老子传奇 道德经 第一集 老子简介商容收徒

(13)、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14)、是目前所知年代早的版本。1993年出土于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简本《老子》甲、乙,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见年代早的《老子》传抄本。它的绝大多数文句与今本《老子》相近或相同。竹简内容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社会。简本《老子》分见于今本《老子》三一章。现存2046字。不分德经,道经。

(15)、  “老子”,“孔子”两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圣人;一位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一位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丘);两位圣人的教育影响了中国二千五百年之久。

(16)、但多在虚词上。从注释来看,河上公的注释以修身炼气为本,王弼的注释以谈玄说虚为主,前者被道教人士推崇,后者为士大夫喜好。现在的通行本是以王弼本为底本的。

(17)、        甲本存而乙本失,或乙本存而甲本失的,取存为用;

(18)、写道:“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乐毅是战国后期的军事家,按理《老子河上公章句》应该出于秦汉以前,但后人认为这本书写于汉朝。《老子河上公章句》把《老子》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并在每章的前面冠以章题,它是现存早的《老子》注本。后来各家注本大都按照这种分章框架。

(19)、鹿邑还是大姓——李姓的发源地,是全球李姓华人寻根问祖的胜地。天下李姓,根在鹿邑。老子是李姓子孙的先祖,据《李氏祖脉源流》记载李渊、李世民认老子为先祖。目前,李姓在全国人口中约占汉族人口的9%,已达9500万人,加上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李姓已超过一亿人。鹿邑作为李姓的发源地,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成立了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近年来撰写了《李姓起源鹿邑》、《老子与李姓》等论文,在全国多次获奖;拍摄了电视剧《李氏春秋》,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播放,并向海外发行;举办了海峡两岸李氏宗亲恳亲会。

(20)、   公元前,536年初春,影响中国历史长达2500年之久的两位伟大圣人;一个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个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在鲁国的曲阜不期而遇了。

3、老子简介50字

(1)、    中国依“儒”“释”“道”文化为主导,他们是互补推进:

(2)、易州龙兴观于大唐景龙二年所立《道德经》碑,简称景龙碑本、景龙本、碑本、易州本。此碑正面(阳面)刻道经,阴面刻德经。严可均谓:“世间真旧本,必以景龙碑本为。”除了景龙碑本外,唐开元廿六年易州龙兴观御注道德经幢,简称御本,御本开创了异本合刊的先河。

(3)、根据光绪版《鹿邑县志》的记载,太清宫初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初名老子庙。植帝刘志曾派中常侍左馆、管霸先后两次来此监督修建,把老子庙改名为老子祠,并钦命陈相边韶撰文镌立老子祠碑。这是纪念老子的早期建筑,是太清宫的前身。老子的真正“发迹”,始于唐朝。因为唐高祖(李渊)姓李,于是这位大唐帝国的开国之君,就追认老子为其“始祖”,从此老子就阔起来了。李渊之后,老子屡告升迁,唐高宗李治带头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继由女皇武则天氏加封老子的母亲为“先天太后”。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更追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圆天皇大帝”。这样,当年的老子祠一下子就变成了唐王朝皇帝的家祠—“太庙”,于是大兴土木,隆重扩建。在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唐玄宗正式钦封这一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为太清宫。一个人死后能因其姓氏而致如此之贵者,恐怕除了老子以外是不太多的了。

(4)、   老子(李耳)在隐山,向本元大师求学治世大道;后来又到鲁国太乙山向高人求学大道之学。师父首先向老子讲述六句蕴藏深刻之道:

(5)、    公元前,497年,两位中华圣哲在沛地再次相会,儒家依“学而优则仕”“以政为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高尚的治国之道;倡导做人要像君子一样,坦荡正直,无私;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仁爱”礼仪,归结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实际上都是要求我们要入世作为,不能平庸的过活一生的入世文化。

(6)、到了宋王朝的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宋真宗赵恒又继续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并亲范鹿邑县太清官朝拜,还御书“先天太后之赞碑”镌立于“后宫”。到了宋徽宗赵佶时,曾下诏重修太清宫,大致恢复了旧观。不幸在北宋末年因“靖康之乱”复遭破坏。金、元两代又获重修。太清宫的真正厄运发生于十四世纪的六十年代。那时,韩林儿要在鹿色的近邻亳州称帝,自号“小明王”,并要大盖宫殿,但又苦无现成的建筑材料,随“勒令”把太清宫中较大的建筑拆掉,把材料运往亳州去了。后来在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和清朝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先后修缮了两次。但在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又遭到部分破毁。此后再也没有重修的记载。咸丰之后,内忧外患,战火连年,偌大的一个建筑群,只好任其荒芜了。在我写这篇文字之前,曾经作了一次实地调查,发现“前宫”仅存“太极殿”一座,殿旁的两棵汉柏却依然苍劲无恙。那根“赶山鞭”也仍然坚实如初。“后宫”的正殿和东西配房尚存。尤为可喜的是看到当年赵恒书写的“先天太后之赞碑”,仍旧巍然屹立,并重新包上了碑楼。因为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了。

(7)、当他来到老子的住处,一见老子便说:我经常听人称赞你是大智慧的人,所以特来拜访。但是我见到的和听到的却不一样。走进你的住处,好像进入鼠洞,满地丢弃的菜蔬,一片杂乱,你根本不懂得调理生活环境,枉费我迢迢来此,而你竟然是这么糟的人,老子听了毫无反应。

(8)、《老子》古本,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古本。与北大简本相比,郭店本和马王堆本虽然年代较早,但郭店本的内容仅为传世本的五分之二。马王堆本虽是全本,但残破较甚,在甲、乙两本可互为补充的情况下,仍有不少残缺的文句。北大简本《老子》经拼缀后共有完整简218枚,保存近5300字(含重文),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阙文仅占全书篇幅的百分之一。其中还保存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上经”相当于传世本《德经》,“下经”相当于传世本《道经》。北大简本《老子》每章之前均有分章符号,其章节划分与传世本有所不同,为探讨古本《老子》分章问题提供了为齐备的资料。

(9)、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10)、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东西偏殿各一间。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 老君台原名升仙台或拜仙台,原为明道宫的一部分,位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内东北隅,老君台后街路南。相传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生,因而得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台。

(11)、的西汉竹简。竹质墨迹,书体为隶书,完整简1600余枚。竹书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六艺”、“诸子”等六大门类。《老子》属于“诸子”类。

(12)、关于老子出生的年代,颇多争论。但根据考证,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571年。至于他出生的确实月日,还未见之于著录。不过本县乡亲却有一个自古流传下来的老风俗,那就是每逢阴历的二月十五日,必在太清宫和老君台同时举行大规模的朝拜老子的“庙会”,并且认定这一天就是老子的生日。这种一连四天的盛大纪念性庙会,因是千百年来一脉相袭,从来未间断过的民间活动,所以把阴历二月十五日视为老子的生日,看来是比较可靠的。这种庙会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的另一个原因,乃是由于本县地处华中平原,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又因黄河在此经常泛滥成灾,以致水、旱、蝗、疫,兵荒马乱,内忧外患,搞得乡亲们的生活极端困苦。在天高皇帝远,无依无靠和天灾人祸相继地摧残下,乡亲们把生存的希望,只有寄托于“老君爷的保佑”上了!所以越是战乱和灾荒的年代,纪念老君爷的香火越盛,亦云惨矣!但是近些年来,乡亲们对老子这种传统式的迷信和崇拜的习惯,却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安定了,教育普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发展起来了,人民的文化、科技和生活的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像当年那种向老子烧香求佑的事当然已经不复存在,即使是称老子为“老君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现在年轻的乡亲们多称他为“老君”或“李耳先生”,不再迷信他,不再把他视为能够保佑四方的神灵;而是对他表示衷心的尊敬,并把他看作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这确是一个可喜的转变。

(13)、  清宫遗迹、老君台1968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保护和建设力度,旅游资源品味得到极大提高。

(14)、《老子》王弼本,出自王弼《老子注》。王弼(226一249),山阳高平(今

(15)、王弼是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之他与何晏、夏侯玄等共同开创了玄学清谈风气。因当时是魏齐王正始年间。故被称为正始之音。王弼的主要著作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他注释的《周易》偏重于哲理。王弼本流传广,也知名。    河上公本

(16)、        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三号墓出土了2100多年前下葬的两部誊抄在帛上的《老子》,通称《老子甲本》《老子乙本》,统称帛书《老子》。

(17)、丨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莱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

(18)、汉成帝时(公元前32-前7年),成都人严君平著。《老子指归》十三卷,录有刘向以前的经文,仍属古本系。此书传至明代已失其半,藏书家胡震亨所得仅六卷,刻人《秘册函》丛书;清《四库全书》将此书纳入子部中,共有《德经》部分35篇;头一篇《说目》,类似全书的“凡例”。此书另一版本《道德真经指归》收入正统《道藏》中,共有七卷,《德经》部分比较完整。从《说目》可知,《老子指归》本《德经》在《道经》之前,与帛书类同全书分为7章,将通行本书第39和40章第57和58章第6和68章第78和79章都合并在一起。

(19)、时间先进性:考古发现已证明,帛书《老子》的下葬时间约在距今2170年以前,这个时间比目前所知古老的《道德经》(河上公版)约早50年,而且考古也已证明,帛书甲乙本《老子》的誊抄时间都比下葬时间更早,而誊抄时间还和母本的生成时间有所差距,大致估算,帛书甲本《老子》出现在《道德经》之前至少100年;

(20)、《破译》围绕着帛书《老子》与《道德经》存在着巨大不同这一焦点,取河上公的《老子道德经章句》、王弼的《道德经注》、唐玄宗的《道德真经》和严复的《老子点评》这四本有代表性的《道德经》,以点连线,明晰线索,逐字、逐句、逐段、逐章进行比较,以揭示2000年中《老子》演变成《道德经》的始末,从一个角度去打开为什么中华文明因为传承中的一步差错,而在封建社会中徘徊了2000年之久。同时,展现帛书《老子》对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和平发展、走弘扬中华文明之路的重大现实意义。

4、老子简介生平及作品

(1)、丨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莱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

(2)、受年代久远的影响,帛书出土时甲乙本均有部分残缺,在采用长沙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老子甲本》和《老子乙本》校勘成本报告所用的帛书《老子》时(见《道论》的第三部分《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合订校订本》),合订校订的原则如下:

(3)、《老子》河上公本,出自《老子河上公章句》。河上公又名河上丈人,皇甫谧在《高士传》说:“河上丈人,不知何国人,自隐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号河上丈人,亦称河上公。”另外,《史记•乐毅列传》

(4)、老子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官员。

(5)、《道经》的分合则不得而知。由此可知,早期文本并没有严格的分章格式。有人认为,从《韩非子》两篇解说也能看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是原初文本的体例。

(6)、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7)、关于帛书《老子》与《道德经》相比,具有极为超越的先进性是否信据不足,也就是是否为孤证的问题,以下三点可供参考:

(8)、北大汉简《老子》上下经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

(9)、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10)、来访者骂完转身就走。但当天,士成锜一直回想,心里觉得很奇怪,我对人人称为圣人的老子破口大骂,把他比成老鼠,他一句话也答不出来,我应有胜利之感才对,但为何心里反而失落,这是什么道理。

(11)、帛书《老子》与传世约两千年的《道德经》看似同宗,文体、结构、章序、所述内容也貌似形同,出土近40年来,学界虽普遍发现了它们的字面差异,但只认为是版本的不同,虽多有指出,但未能从系统和根本上发现它们的天壤之别,未能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辨别真伪以正视听的文化问题,更是一个恢复中华文明迷失已久的实证科学体系、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核心价值、发掘中华文明的智慧成就、解决人类发展已遇到的重大困惑和日趋严重的进步危机和进化危机、提振中华文明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现代地位,去实现再次引领人类健康进步的重大文明问题。

(12)、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

(13)、当晚,他一夜失眠,隔天一早又去拜访老子,老子的表情和昨天一样,并无温怒之色,也无排斥他的表情。来访者坐在老子面前,问道:昨天我说了很多无礼的话,但是你一点儿也不生气。我自以为胜利了,可是心里却若有所失,这是什么道理。

(14)、北京大学收藏完整《老子》古本:即西汉竹书本

(15)、汉成帝时(公元前32-前7年),成都人严君平著。《老子指归》十三卷,录有刘向以前的经文,仍属古本系。此书传至明代已失其半,藏书家胡震亨所得仅六卷,刻人《秘册函》丛书;清《四库全书》将此书纳入子部中,共有《德经》部分35篇;头一篇《说目》,类似全书的“凡例”。此书另一版本《道德真经指归》收入正统《道藏》中,共有七卷,《德经》部分比较完整。从《说目》可知,《老子指归》本《德经》在《道经》之前,与帛书类同全书分为7章,将通行本书第39和40章第57和58章第6和68章第78和79章都合并在一起。

(16)、北大汉简《老子》上下经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

(17)、《老子》王弼本,出自王弼《老子注》。王弼(226一249),山阳高平(今

(18)、另一座纪念老子的建筑为老君台,座落在鹿邑县城东门之内。该台始建的年代不详。但鹿邑县志上有“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前”的记载,证明老君台至少在唐朝天宝之前已经存在。这是一座平地而起的圆柱形建筑,是座周围略带棱角的高台。基部直径约三十米,高约十米,全由灰砖砌成。顶端面积约七百余平方米。周边有城垛,颇像长城上的一座圆形城堡。台子的南面紧接着一座巨大的直角三角形式的台阶。台阶宽约三米,由青石筑成,共三十二级。拾级而上,面临“山门”,“山门”上悬有一匾,铸有“无我无物”四字。该愿于抗日战争时毁于日军之手,现在愿上改书“老君台”三字。进入“山门”,则是三间正殿,殿内正中供着高约三米的老子铜像一尊。殿门外的两侧墙上,分别嵌着镌有“犹龙遗迹”和“道德真源”楷书的石方。殿前东南角也有一根高约半米、直径约二十五公分的“赶山鞭”。正殿左右各有配殿一间,分别供奉王灵官和赵公明的立像,面目凶狞,栩栩如生。殿后有小房两间。整个台面,青砖铺地,并有松柏十三棵,琉瓦苍松,掩映成趣。台下紧靠台阶的平地上建有宫殿式的“享殿”俗称“掩棚”五间,可惜于1958年毁于火灾。“享殿”西面有一侧门,门旁对联为:“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上联写景,因为侧门外面原来是二百多亩地的大水塘,绿水荡漾,白鹭飞翔;下联写事,是老子骑青牛、驾紫气、冉冉而下的神话传说。“享殿”南行至大门是一条长约二百多米的笔直的砖路,宽约四米,路旁则是花园。大门以南临大街路北,有一砖建的碑坊,高八米,四柱三门,正门上方镌有“众妙之门”的匾额。两侧砖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地古永传曲仁里”,下联为“天高近接太清宫”。附近并有高约一米余的石碑两块,分别铸有“老子故里”及“孔子问礼处”。碑坊面临直通东西城门的大街。现在鹿邑县城四周的城墙,早已不复存在,而老君台的一些文物,包括老子的铜像、“赶山鞭”、砖牌坊和镌有“老子故里”的石碑等等,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惨遭“红卫兵”彻底破毁,已荡然无存了。但是台子本身和台上的庙宇还保存完好,台上的千年松柏也有幸健在,现在依然苍郁葱茏,枝叶扶疏,可供游人观赏凭吊。

(19)、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0)、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

5、老子简介ppt

(1)、   道家的思想境界是天人合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为客观自然规律;认为一切事物均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在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大道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正如《道德经》中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只有融入自然,才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和谐和安宁,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2)、《道德经》不仅是道教思想的宝典,而且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以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智慧,富有诗意语言,发天人宇宙精微之学,阐修身治国之理,倡人生真谛之奥,给人以无穷的思想启迪。

(3)、河南省鹿邑县明道宫内的老君台,为鹿邑独有的一大景观。老君台,为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故初名“升仙台”“拜仙台”。始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经过历代的修葺,已有2000多年历史。台高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山门外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在老君台的下面,有一根白色的方柱,方柱四面分别用日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刻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方柱的创意来自梅川太郎,一个七十年前侵华日军的炮手。该碑立于1997年9月19日,是1938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所立,当年日军向老君台打13发炮弹均没爆炸。为向鹿邑人民表示忏悔,祝愿全人类和平,特立此谢罪和平碑。梅川太郎为什么要立这个方柱?七十年前在这里发生了什么?1938年的农历五月,豫东大地已经进入了初夏。初四这天上午9点多钟,侵华日军从安徽毫州向西进军,行至到鹿邑县城东边的营子寨村时,日军不了解城里的守备情况,就在离城墙三华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瞭望鹿邑县城,发现有两个高大的建筑。左边的是县城城墙的东南角楼——奎星楼,右边的是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老君台。日军指挥官误以为它们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命令架起迫击炮,先攻击这两个高大的目标。梅川太郎受命发炮,第一炮击中了左侧的那个奎星楼,就这一发炮弹就把整个奎星楼炸得粉碎,巨响之后是日军一阵欢呼声。梅川太郎开始掉转炮口,对准右侧那个更为高大的建筑,一炮打了出去,没有听到爆炸声,两炮打了出去,还是没有动静,一连打了十二发,一颗都没有爆炸。进军中国以来,梅川太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身边的日军个个感到纳闷。这时,指挥官气急败坏,一脚把梅川太郎踹倒在地,自己操起炮筒,对着老君台又发射了第十三发炮弹。炮弹发射出去后,大家都支愣着耳朵倾听来自远方的那一声巨响。结果又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指挥官惊呆了,整个队伍惊呆了!个个吓得呆若木鸡。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十二发,有一发打在了老君台的西侧。其中有两发炮弹穿透大殿山墙,一发卡在了大殿内西边的梁架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前的神龛上。当时大殿后边还有两间小殿,是老君炼丹房,房内存放了满满一屋子的黑色炸药,这些炮弹如果有一发爆炸,引起炸药爆炸,其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日军的同类炮弹在县城的其它地方很有威力,如东南城角的奎星楼、南城门的城楼,都遭到了日军彻底摧毁,唯有老君台岿然不动,不为所伤。此时日军见射向老君台的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甚为惊奇,回过神后看到老君台上没有任何反应,就误以为守卫这个抗战工事的国军部队闻风丧胆,已经望风而逃了,于是就集结部队,向鹿邑县城进发,并径直朝老君台扑去。当这队日军走进明道宫,爬上老君台,看到台上大殿里供奉着“太上老君”,得知这里是太上老君的升仙台时,整个日军队伍哗然,一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梅川太郎更是张大了嘴巴,一句话也说不来。继而全体日军便不约而同,齐刷刷地跪倒匍匐在大殿门前,磕头作揖,并口中念念有词,请求“老君爷”宽恕自己“向老君台开炮”的罪行,并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国。“日军炮击鹿邑老君台,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远近皆知,人皆称奇。在日军成立维持会和日伪县政府期间,日军派了一个班的兵力在老君台驻守护卫,这段时间里,鹿邑人可以参观、可以叩拜。日军侵华时炮击老君台“十三发炮弹”未响,绝非空穴来风,亦非神话传说,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一位日本老人来到中国后,特意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到老子故里“观光游览”。这位日本老人及其随从人员来到“老君台”之后,他便在随从人员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爬上“老君台”台顶,虔诚地跪在大殿里的老君像前,念念有词,拜了又拜。接下来,这位日本老人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当年用迫击炮轰击老君台的炮手,极其诚恳地向陪同他们的中方人员再三道歉,并向中方陪同及自己的随行人员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当年所发生的一切。此后的几年时间,梅川太郎成为了鹿邑县的常客,时不时来为老子上几柱香,叩几个头。1997年9月19日,梅川太郎后一次来到鹿邑,和他的战友把从日本空运来的白色方柱日式和平碑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前。并在老君像前长跪不起,虔诚谢罪,祈祷中日永无战争,全世界人民永久和平。据说立碑谢罪回国后不久,梅川太郎就死了。说起这段故事,还有一个插曲,就是梅川太郎打了十二发炮弹,他的指挥官打了一发炮弹,一共是十三发。可是在日军成立的维持会人员捡炮弹的时候只发现了十二发,参与这个工作的鹿邑人罗永年记得十分清楚,当看到梅川太郎在回忆录里写到是十三发时,罗永年感到很蹊跷,那一发炮弹到底哪去了?谜底终于在2002年被揭开,由于数日阴雨连绵,“老君台”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了,河南省文物局所属的古建筑施工队应邀对“老君台”进行修缮。他们在清理废墟的时候,从里面又发现了一枚锈迹斑斑的炮弹,原来这枚炮弹钻进了台体的泥土里,一藏就是六十多年。由于腐蚀严重,不便保管,便移交给县武装部引爆了,谁也没有想到,一枚七十年前的炮弹,爆炸威力依然强劲,至今仍留有引爆这枚炸弹的录像资料。这一发现,正应了梅川太郎所说的“十三发”之数。据《鹿邑县志》记载,当年守城官兵的弹药库就设在老君台上,如果十三发炮弹有一发爆炸,触发了弹药库,整个鹿邑东城就会被夷为平地、变成焦土,老百姓死伤就会十分惨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之道,为而不争。”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战争是“天下无道”的现象。但是老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就是说:慈愛,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正所谓“仁者”。

(4)、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关于的老子出生地有多种说法,包括河南鹿邑说、安徽涡阳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云:“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之史,就是王室的图书管理员,可能会兼职做点编撰史书的工作。那么,老子很可能就是在周灵王时期进入周王室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5)、2009年1月北京大学收藏。竹书本上有“孝景元年”字样,可推断此版本约成于西汉中期。共二百二十余枚,近五千三百字。是迄今为止保存完整的汉代古本。在竹书《老子》中,发现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每章前均有分章符号。此版本有断简,错字。

(6)、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7)、    在精细的帛上如此大规模工整地誊抄文章,在我国出土文物的历史中绝无仅有,其选抄的文章几乎都史有传载,且文字书写稳定,字形成熟,与简牍相比,帛书在当时的地位和价值应为文书之,其文献价值应为可信。

(8)、老子这时才开口说:真正体会人生真理的人平等看待一切生物,不管是牛、马、狗、猫或是老鼠,和人有多大差异,所以,不论你把我比成什么,我都不觉得是侮辱,因为生命之体是平等的。

(9)、        基本遵循《道德经》的81章分章结构,注明了帛书《老子》与《道德经》在第24章、第67章之后分章上的不同,个别章节还有分段的不同。

(10)、在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之中,《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在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地位与影响仅次于孔子,其声望是很高的。不幸的是后来有些人以迷信的观念解其著作,并对他的身世大加神化,编造了许多荒诞的传说,以致使许多人对他当年的政治见解和哲学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误解。近年来,乡亲秦维聪博士花了不少功夫,编著一册《李耳道德经补正》,对老子当年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做了一番科学的分析和开发。同时秦博士嘱我写一些有关老子在鹿邑故乡的传闻和遗迹,作为该书之“跋”,不揣固陋;谨述如次。

(11)、本县纪念李耳较大的历史性建筑有两处:其一是上面谈到的太清宫,另一为老君台。

(12)、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物极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大的著作之一。

(13)、《老子》郭店楚简本,出自郭店楚墓的出土竹简。这些竹简于1993年在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据考古专家考证,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

(14)、    公元前,497年,两位中华圣哲在沛地再次相会,儒家依“学而优则仕”“以政为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高尚的治国之道;倡导做人要像君子一样,坦荡正直,无私;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仁爱”礼仪,归结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实际上都是要求我们要入世作为,不能平庸的过活一生的入世文化。

(15)、河南省鹿邑县明道宫内的老君台,为鹿邑独有的一大景观。老君台,为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故初名“升仙台”“拜仙台”。始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经过历代的修葺,已有2000多年历史。台高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山门外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在老君台的下面,有一根白色的方柱,方柱四面分别用日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刻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方柱的创意来自梅川太郎,一个七十年前侵华日军的炮手。该碑立于1997年9月19日,是1938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所立,当年日军向老君台打13发炮弹均没爆炸。为向鹿邑人民表示忏悔,祝愿全人类和平,特立此谢罪和平碑。梅川太郎为什么要立这个方柱?七十年前在这里发生了什么?1938年的农历五月,豫东大地已经进入了初夏。初四这天上午9点多钟,侵华日军从安徽毫州向西进军,行至到鹿邑县城东边的营子寨村时,日军不了解城里的守备情况,就在离城墙三华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瞭望鹿邑县城,发现有两个高大的建筑。左边的是县城城墙的东南角楼——奎星楼,右边的是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老君台。日军指挥官误以为它们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命令架起迫击炮,先攻击这两个高大的目标。梅川太郎受命发炮,第一炮击中了左侧的那个奎星楼,就这一发炮弹就把整个奎星楼炸得粉碎,巨响之后是日军一阵欢呼声。梅川太郎开始掉转炮口,对准右侧那个更为高大的建筑,一炮打了出去,没有听到爆炸声,两炮打了出去,还是没有动静,一连打了十二发,一颗都没有爆炸。进军中国以来,梅川太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身边的日军个个感到纳闷。这时,指挥官气急败坏,一脚把梅川太郎踹倒在地,自己操起炮筒,对着老君台又发射了第十三发炮弹。炮弹发射出去后,大家都支愣着耳朵倾听来自远方的那一声巨响。结果又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指挥官惊呆了,整个队伍惊呆了!个个吓得呆若木鸡。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十二发,有一发打在了老君台的西侧。其中有两发炮弹穿透大殿山墙,一发卡在了大殿内西边的梁架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前的神龛上。当时大殿后边还有两间小殿,是老君炼丹房,房内存放了满满一屋子的黑色炸药,这些炮弹如果有一发爆炸,引起炸药爆炸,其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日军的同类炮弹在县城的其它地方很有威力,如东南城角的奎星楼、南城门的城楼,都遭到了日军彻底摧毁,唯有老君台岿然不动,不为所伤。此时日军见射向老君台的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甚为惊奇,回过神后看到老君台上没有任何反应,就误以为守卫这个抗战工事的国军部队闻风丧胆,已经望风而逃了,于是就集结部队,向鹿邑县城进发,并径直朝老君台扑去。当这队日军走进明道宫,爬上老君台,看到台上大殿里供奉着“太上老君”,得知这里是太上老君的升仙台时,整个日军队伍哗然,一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梅川太郎更是张大了嘴巴,一句话也说不来。继而全体日军便不约而同,齐刷刷地跪倒匍匐在大殿门前,磕头作揖,并口中念念有词,请求“老君爷”宽恕自己“向老君台开炮”的罪行,并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国。“日军炮击鹿邑老君台,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远近皆知,人皆称奇。在日军成立维持会和日伪县政府期间,日军派了一个班的兵力在老君台驻守护卫,这段时间里,鹿邑人可以参观、可以叩拜。日军侵华时炮击老君台“十三发炮弹”未响,绝非空穴来风,亦非神话传说,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一位日本老人来到中国后,特意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到老子故里“观光游览”。这位日本老人及其随从人员来到“老君台”之后,他便在随从人员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爬上“老君台”台顶,虔诚地跪在大殿里的老君像前,念念有词,拜了又拜。接下来,这位日本老人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当年用迫击炮轰击老君台的炮手,极其诚恳地向陪同他们的中方人员再三道歉,并向中方陪同及自己的随行人员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当年所发生的一切。此后的几年时间,梅川太郎成为了鹿邑县的常客,时不时来为老子上几柱香,叩几个头。1997年9月19日,梅川太郎后一次来到鹿邑,和他的战友把从日本空运来的白色方柱日式和平碑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前。并在老君像前长跪不起,虔诚谢罪,祈祷中日永无战争,全世界人民永久和平。据说立碑谢罪回国后不久,梅川太郎就死了。说起这段故事,还有一个插曲,就是梅川太郎打了十二发炮弹,他的指挥官打了一发炮弹,一共是十三发。可是在日军成立的维持会人员捡炮弹的时候只发现了十二发,参与这个工作的鹿邑人罗永年记得十分清楚,当看到梅川太郎在回忆录里写到是十三发时,罗永年感到很蹊跷,那一发炮弹到底哪去了?谜底终于在2002年被揭开,由于数日阴雨连绵,“老君台”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了,河南省文物局所属的古建筑施工队应邀对“老君台”进行修缮。他们在清理废墟的时候,从里面又发现了一枚锈迹斑斑的炮弹,原来这枚炮弹钻进了台体的泥土里,一藏就是六十多年。由于腐蚀严重,不便保管,便移交给县武装部引爆了,谁也没有想到,一枚七十年前的炮弹,爆炸威力依然强劲,至今仍留有引爆这枚炸弹的录像资料。这一发现,正应了梅川太郎所说的“十三发”之数。据《鹿邑县志》记载,当年守城官兵的弹药库就设在老君台上,如果十三发炮弹有一发爆炸,触发了弹药库,整个鹿邑东城就会被夷为平地、变成焦土,老百姓死伤就会十分惨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之道,为而不争。”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战争是“天下无道”的现象。但是老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就是说:慈愛,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正所谓“仁者”。

(16)、写道:“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乐毅是战国后期的军事家,按理《老子河上公章句》应该出于秦汉以前,但后人认为这本书写于汉朝。《老子河上公章句》把《老子》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并在每章的前面冠以章题,它是现存早的《老子》注本。后来各家注本大都按照这种分章框架。

(17)、        帛书《老子》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名讳,乙本避刘邦名讳但不避汉文帝刘恒名讳,说明乙本成书于刘邦在位时期,即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之间。而甲本应完成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至于前到什么时候,目前难以定论。

(18)、据县志记载,太清宫分“前宫”和“后宫”两大部分。两宫相距约半公里,当中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清静河,河上有座会仙桥。两宫占地约七百二十余亩,各种建筑六百余间。“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殿前有“御道”,直通“午门”。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和“清静阁”等。在“太极殿”内,供有老子巨大塑像。殿前的地面上立有高约一米半、直径约二十五公分的铁柱一根,俗称“赶山鞭”,这是因为老子曾担任过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或“柱下史”—类似国家图书馆长之类的官员,所以用这根铁柱作为纪念的标志。“后宫”为“寝宫”,正式名字叫“洞霄宫”,周围建筑略少于“前宫”。如此两宫相联,殿阁林立,松柏交翠,流水滨踪,整个建筑群可谓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十足地表现当年唐王朝时代中国国运兴隆的豪华气象。这座壮丽的太清宫建筑群,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当然也免不了要遭受战火的洗礼,可是老子的“官运”却并未因为人世间的改朝易代而告终结。

(19)、实为二书:《道德真经指归论》和《道德真经指归》。现皆仅存《论德篇》。《道德真经指归论》是阐发《老子》经文宏旨,不载经文。后者将严遵的阐释按《老子》章次内容割裂,分别附于各章的经文之后。

(20)、    在精细的帛上如此大规模工整地誊抄文章,在我国出土文物的历史中绝无仅有,其选抄的文章几乎都史有传载,且文字书写稳定,字形成熟,与简牍相比,帛书在当时的地位和价值应为文书之,其文献价值应为可信。

(1)、    帛书《老子》甲乙本中的《德》和《道》都是两篇独立的文章,这充分证明西汉颜遵在其《道德真经指归》中所述:“昔者老子之作《道德经》也,……演要伸类,著经两篇,……”,是当时对古《老子》认识。

(2)、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3)、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4)、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5)、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

(6)、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维护宇宙和谐、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行为原则,又有“尊道贵德”的道德规范;既有“常道与可道”的真理学说,又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怀,又有“柔弱不争”的修养准绳;既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气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之道;既有“归根复命,深根固蒂”的养生之道,又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价值取向;既有“爱民治国”的韬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全文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修道积德、处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从宇宙观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问题。

(7)、易州龙兴观于大唐景龙二年所立《道德经》碑,简称景龙碑本、景龙本、碑本、易州本。此碑正面(阳面)刻道经,阴面刻德经。严可均谓:“世间真旧本,必以景龙碑本为。”除了景龙碑本外,唐开元廿六年易州龙兴观御注道德经幢,简称御本,御本开创了异本合刊的先河。

(8)、     老聃长寿,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9)、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

(10)、   太清宫前后两宫相距一里,中间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清静河,取老子“清静无为”之意,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龙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这根铁柱是老子当时任“守藏史”时记录天子和群臣议事时依靠的柱子,故人们又称老子为“柱下史”。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亲临太清宫谒祭,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御书“先天太后之赞”碑一块,至今仍镌立于后宫。

(11)、关于《老子》的版本实在是太多了,举不胜举。除了上文提到的郭店竹简本、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西汉竹简本、唐代景龙碑本以及传世的四大体系即严遵《老子指归》、王弼本、河上公本和傅奕本之外,还有许多未提及的注本,诸如魏晋之前其它的文献资料,明清之际及民国时代的各家注本等等。《老子》版本种类繁多,其鉴定和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12)、在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之中,《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在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地位与影响仅次于孔子,其声望是很高的。不幸的是后来有些人以迷信的观念解其著作,并对他的身世大加神化,编造了许多荒诞的传说,以致使许多人对他当年的政治见解和哲学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误解。近年来,乡亲秦维聪博士花了不少功夫,编著一册《李耳道德经补正》,对老子当年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做了一番科学的分析和开发。同时秦博士嘱我写一些有关老子在鹿邑故乡的传闻和遗迹,作为该书之“跋”,不揣固陋;谨述如次。

(13)、        然而,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同时出现,说明当时可能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当时就只流传着这两个版本,但长沙国宰相或文史大臣无法判断孰优孰劣,故为当时之共认;另一种可能性是当时流行着不止这两种版本,但这两个版本比较而言是受认同的。

(14)、是目前所知年代早的版本。1993年出土于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简本《老子》甲、乙,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见年代早的《老子》传抄本。它的绝大多数文句与今本《老子》相近或相同。竹简内容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社会。简本《老子》分见于今本《老子》三一章。现存2046字。不分德经,道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老子简介活了多少岁114句(老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