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王阳明四句教62句(王阳明四句教)

王阳明四句教

1、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A.

(1)、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

(2)、“四句教”中良知的概念来自《孟子》,何谓良知,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柯《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致知则来自《大学》,《大学》的开篇就写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王阳明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良知”是先验的,是人人生而有之的,内在地包含了“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具有一层经验心理学的色彩。在心理学上,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心理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它以不确定的形式沉淀在人的大脑中,代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和激活。王阳明的良知同样是人普遍具备的,如果被物欲或其他事物遮蔽时,良知就未能唤醒,如果人心知善知恶,未被遮蔽,把乌云拨开,明心见性,良知就会被激活。从中可以看出,良知符合集体无意识的特征。

(3)、    讲到这个心性的本体,提到王阳明,再讲到中国文化禅宗所标榜的明心见性。刚才提过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都是人性的问题,可见人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可是现在中国文化却把这个东西丢掉了,这样能和现在科学接轨吗?中国要恢复这个文化,才可以跟西方新的科学文化接轨。西方新兴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没有前生后世?生命以什么为本?又从何而来?研究自性的问题,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学,自己有个本体,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性问题。至于心性产生行为的善恶,这就讲不完了,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就是讲人要怎么把自己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高的目的,很可惜现在被忽视了。

(4)、「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純覺,用英文說,叫PUREMIND。純覺遺身,王陽明、朱熹沒有證到。王陽明和朱熹為什麼沒有證到呢?談王陽明的部份我已經出書了,在《分析命詞與綜合命詞》一書中有〈王陽明的悟道〉一文,他的境界只是二果羅漢,還沒有到純覺遺身,因此王陽明的一些哲學道理,並不通達。

(5)、       「有善有惡意之動」,說法也不通達。我們從幾重來做理解。有善有惡是我們意識開始動了,我們承認;那請問王陽明:這個「意」哪裡來的?這個思考很重要。人的存在是整體的(AsaWhole)存在的,我們身心的存在既然是整體的存在,你的有善有惡又是哪裡來的?你不可能離開身心整體的存在,再加上外在的來起用一個有善有惡意之動,一定是從無善無惡心之體那裡來的,對不對?既然有善有惡,那就本來有善有惡了,為什麼又來個意之動呢?也就是說從沒有無善無惡,結果來個有善有惡意之動,這樣表達不通也。但佛法的解釋就通了,這個意識是從第七識(末那識)那邊來的,第七識就是自己抓自己,善的也好、惡的也好,都是自己抓自己,自己抓種子識,然後第六識抓第七識,第七識就是情執,是我們意識的意根。所以惠明將軍遇到六祖的時候,他要六祖接引他,六祖就講你無善無惡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是什麼?惠明將軍一聽,就悟了。

(6)、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7)、心学讲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陆九渊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8)、《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9)、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10)、    因此你发现,学习心学,若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只是照葫芦画瓢去把王阳明所有说过的话,拿来照搬教条,一句一句参习,那么你肯定是云里雾里,完全没有一个坐标的,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该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11)、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12)、    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性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13)、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4)、次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里有两重意思,需要辨明。意的第一重含义,是真心的显现妙用,所谓感而遂通。《中庸》讲天下至诚,《大学》讲诚意。意的第二重含义,是私心妄念。在佛教,则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15)、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这一下整个庙子轰动了,当时那里也有好几百人啊!等于是一个学院一样。这个偈子传到师父那里,五祖走过来看到了,笑一笑不讲话,拿鞋把墙上他的偈子擦掉了。

(16)、禅宗在中国初唐,从唐太宗这个阶段起,到中国伟大的女皇帝武则天时代,开始兴盛起来。小说、历史写武则天怎么怎么坏,我常常说你不要把她看得那么坏,这个做了皇帝的女人是了不起的一个人。你去看武则天的坟墓,她的墓前没有碑文的,一个空白的石头摆在那里。她的意思是,我的一生好与坏、是与非,给后人去研究吧!这是了不起的一个女性,你们女同学应该好好研究。

(17)、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止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18)、我当年公开批评他时,那是很严重很危险的,因为当时蒋介石委员长,他提倡的是王学,他是校长,我是教官,我上课公开讲王阳明不对,讲他没有彻底悟道,但我讲出了理由:

(19)、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插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20)、这个还不说,我先问它的根源。你们的学识文化,大概还不知道,我说请问“无善无恶性之体”,我们人性本来无善无恶。无善无恶是本来都没有嘛,对不对?一切都没有了嘛,为什么说是“有善有恶意之动”?请问这一动的意是不是体上来的,有体才有用嘛;意动如果是由体上来的,意动就有善恶,可见体的本身有善恶啊。这以逻辑来讲四个字:“自语相违”。自己的语言,讲出来的自相矛盾了,违背了。等于说“不好不坏”。不好就是坏嘛,不坏就是好嘛,这等于没有讲嘛。所以怎么可以讲不好不坏呢?在逻辑来讲,这一句话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我常常骂同学们有时讲话不合逻辑,我问你这两天好不好?老师啊,这里气候……我说你先答复我,我问你这两天好不好,你说好不好就是了,啰嗦什么!

2、心学王阳明四句教

(1)、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2)、这句话出自《传习录》,反映的是唯心主义思想。重点想要表达“存在即被感知”的思想,也即意识决定物质。花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当看见花时就感觉到了花,那么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那么花就不存在。

(3)、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做人做事,“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去恶”,坏的事情不干。“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学生曾子作的《大学》里的词。这个问题就大了,《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转变了外物的功能,这个叫格物。我对七十岁的人说“你好年轻”,大家就笑,其实我讲的是真话,你们只有七十岁,太可贵了,我想回到七十是做不到了,所以我看你们都是年轻人。我们推翻清朝到现在只有九十七年,还差三年才一百年。九十七年以前,我们受的教育,这些书都要会背的。那个时候把自然科学翻译叫“格致之学”,就是根据《大学》这个格物来的。“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王阳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这个名词上先做一个解说。

(4)、他的良知体验美学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体验。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头,发现先人衣决飘飘,面对蝇营狗苟生活着的人们,早已微笑的将我们宿命的留在艰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种自在清明的圣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这假日,我才能去触摸内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显然对我而言,比朱熹的要亲和受用的多了。

(5)、       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不成立的。王陽明是位聖人,但用其並不完整通達的哲學思想,治理國家社會,那是很危險的。倘若在學術上、思想上,也就是在人的存在的經驗上,一種學問,一種思想、一種觀念,在人的存在上,不成立。拿來治理社會,那個社會一定會出問題。

(6)、    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你们诸位问到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绪、思想,尤其做老板的,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动不动认为自己资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这个心理要赶快改掉,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智慧,此心要平静,没有杂念妄想,没有情绪。但是人的思想、情绪、感觉随时会发生,忧闷、痛苦、烦恼、自卑、傲慢各种情绪,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思想、感觉,这是高也是基本的修养,无论做一个普通人,或者做一个,都需要这个修养。

(7)、因此,所谓的“心之体是中”,即是强调不能有任何的先验之见和偏见,才是致良知的态度。要把我在面对一个事物之前,全部的态度,先验、前见、偏见统统放掉,只以一颗赤裸裸的中正之心,来直接面对事情本身,还原事物原有的状态,才能够成为善。任何事物在成为你真正的对象之前,一切的言说都是多余的。我们甚至可以说,王阳明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即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在事物变化的过程当中,把握事物的真实状态,就是致良知。致良知一定和时间空间相关,和当前状态相关,和对象有关,和情景有关。这也就是“义”,“义者,宜也”,也正是此意。以正为义,义必显正,是天下的公理。”良知就是未发之中“,未发之中经由你主体的现场表达和体现呈现出来的过程,就叫做”中“、”义“,这就是致良知,这就是真理的体现。所以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只是在面对事情的真实状况,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我们赋予的不同的价值名称,本质是同一的。

(8)、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9)、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10)、    关于人性,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这很难说,很难下定论。我个人认为,人之初也好,人之后天也好,性善性恶从来都不是的,人的本性都具有或善或恶的两面性,有的人善多些,有的人恶多些,遇到问题是为善还是为恶,全在个人的意念之间,有时甚至就是一念之差。

(11)、    明朝中期,历史上写王阳明归越国。我们江苏这里是吴国,隔一条马路过去,那一边就是浙江越国了。王阳明回到浙江,全国很多学者都跟着过来。他晚年讨论四句教,有个学生批评老师,另一个学生赞成,两个人分成两派辩论。王阳明听到了就说,你们两个都对,我讲的也对,我这四句偈对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较低的人,就必须走为善去恶这一条路线。这个辩论我们暂时不讲。

(12)、王阳明亲身实践学说,进行心理的自我磨练,他反感那些满嘴圣贤学说但却不加以实施的做法,用亲身经历为自己的理论主张做了形象鲜明的阐释。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教育讲究实践性,并不仅仅是玄妙的顿悟或自我反省,而是强调个体在真实的物理情境中,真切体会心理上的各种变化,在具体情境中磨练。王阳明知行合“四句教”并非源于对古圣先贤经典的抽象感悟,而是来自真实生活中自我的心灵历程,他用自身心理素质的成长历程,完成了对心理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构,充分体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实践原则。

(13)、他的学生得了眼病,忧心如焚,王阳明认为,这是贵目贱心。王阳明批评学生将外在的事物(物欲)当成内心的一切,遮蔽了心灵,忽视了心灵本真的状态。心理暗示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具有方法论的作用。

(14)、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15)、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董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做出了深刻的阐发。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16)、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为善为恶就在你的意念之间。

(17)、    一种是属于你从其他个体事物上吸收的性格

(18)、   「問渠那得清如許」──你為什麼這樣清純?

(19)、    明朝的大儒王阳明了,他同朱熹对中国文化影响都之大。不过他同朱熹的路线相反,是走陆象山这个学派的路线,而且佛道两家他都学过。王阳明也学过佛,学过道,打坐工夫很好。在他的传记里记载,当时有一个道人叫蔡蓬头,蓬头是外号。因为修道的人把名利巳经看得不值钱了,所以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没有关系。这人道行很高,王阳明曾经专门去山中的道观拜访他。蔡蓬头站在道观的山门外面,王阳明老远就跪下向他磕头。这个蔡蓬头居然拂袖而去,袖子一甩进山门去了,王阳明赶快站起来,跟他走进道观大殿。

(20)、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3、王阳明四句教出处

(1)、    第三句“知善知恶为良知”,这是第三个了,这个像是包子里有三个馅了,有青菜萝卜,还有牛肉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一动就是体上来的,可见体本来有善有恶,一动它就能分别啊。你另外加上这个良知,还有个知道,当我意动的时候,我们想一个事情善恶的时候,我们心里知道不知道?知道这一知,是不是本体来的?是啊!所以说,把它分成三个了。

(2)、惠能到了黄梅,五祖对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你凭什么做佛?惠能就讲:“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他答说人虽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是一样的。你去看《六祖坛经》,“獦獠”这两个字很有意思。英国人统治了香港一百年,香港人叫外国人“鬼佬”,其实就是“獦獠”两个字,指的是文化落后的野蛮人。听了他的回答,五祖就让他留下,但没有让他剃度。五祖让他舂米,做苦工,消磨他的业障,这是五祖的教育方法。这样过了一两年,同学们都在那里追寻明心见性这个问题,他在旁边当然也都听到了。

(3)、    心,意,良知,格物,这四类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它代指这个世间万物的每一个类别的特性,放到人身上,就是人的性格,心也好,意也好,良知也好,格物也好,都是性格,格物就是找出物的性格,特性。

(4)、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5)、    这四句话精妙,说玄乎一点,可以从这四句话当中看出,王阳明的文治武功已经进入化境,不然这四句话是讲不出来的,因为它几乎囊括整个心学的核心秘密,并且横看成岭侧成峰,而且它有一种运动性在里面,一种发展性在里面,整个句子是活的,不是死的,首先我们来看两种惯常解释:

(6)、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

(7)、至于心性产生行为的善恶,这就讲不完了,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就是讲人要怎么把自己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高的目的,很可惜现在被忽视了。今天因为时间很短,我只提这个问题告诉大家,希望你们回去能够找这些书看,做这方面的研究,中国文化很有希望复兴起来,谢谢。

(8)、       「大學之道」的「道」,就是《易經》所說的「道」。他卻解釋成「道者,路也」。錯得十萬八千里。「在明明德」,「德」不是講道德,而是講存在,也即是「德者得也」。所謂「在明明德」,是內聖。內聖是指瞭解存在現象的本身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徹底瞭解自己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9)、大学之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他用《大学》的“知”讲本体论,及思维意识起的作用。

(10)、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11)、这一段话,如果仅仅从文字上见,与先儒说相近。《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则其生物不测。”朱子注: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不所以诚也。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朱子的注解,代表了宋代理学的观点。广征博引,洋洋大观,却完全和自己没有关联。因此,阳明认为理学的方法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甚至是将学人导向不仁不义,不可不辨。

(12)、阳明的“格物致知”是对儒家修身的方法论的一大贡献。上溯到孔子,有“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孟子有四端心性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阳明则是在如何“求其放心”的方法上,借助了静坐、“常惺惺”等禅宗的修持手段,使先圣原本运行于心而不现形于外的修身过程得以揭示出来。我们因此明了,阳明格物致知的内涵纯是儒道,而禅的意(语)境蜕化为致良知的方法和形式。

(13)、“四句教”主要借用了《大学》里的“心”“意”“知“物”四个范畴对其整个理论所作的概括。具体指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是无善无恶是至善的状态,是心的本体或本源,心的本体是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意念发动上有善有恶,有的发本体,是善念,有的不是发自本体,而是受到了外在的蒙蔽,是恶念。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依靠的正是本性的良知。人在心理上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探究事物的道理的过程需要经过事上的磨练,能够为善去恶,去除蒙蔽本心的各种灰尘,还原本心的晶莹洁净状态。

(14)、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以后,全庙的和尚们讲这个偈子真好,大家都在背诵,传到正在做劳动舂米的六祖那里,当时他还没有出家。他问一个童子,你们念什么那么闹热?他说你不知道,现在师父年纪大了,他要传法下来,叫大家写报告,这是大师兄写的,师父让大家照这样修行。六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墙上题下这首偈子:

(15)、    可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套在日本,却起了这样大的作用,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全世界文化思想;所以日本当年王学同佛学一样,都流行。

(16)、讲座开始,董教授介绍了“四句教”的重要性。四句教从提出开始,便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同时,四句教的表述,与我们熟悉的孟子、朱熹等人的“人性本善”理论的确存在差异。心学的分化,儒家的讨论,无不与四句教息息相关。

(17)、    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思想是怎么来的。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来看,认为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科学理论也快要走到尽头,走不下去了。现在研究脑的科学,正尝试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接轨,但还没有接上,所以这个问题很大。佛家提出了明心见性。道家提的是什么呢?修心炼性。儒家提的呢?存心养性。这都是心跟性的问题。

(18)、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作人做事,“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去恶”,坏的事情不干。“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学生曾子作的《大学》里的辞。这个问题就大了,《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转变了外物的功能,这个叫格物。我对七十岁的人说“你好年轻”,大家就笑,其实我讲的是真话,你们只有七十岁,太可贵了,我想回到七十是做不到了,所以我看你们都是年轻人。我们小的时候受的教育,这些书都要会背的。那个时候把自然科学翻译叫“格致之学”,就是根据《大学》这个格物来的。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王阳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这个名辞上先做一个解说。

(19)、而知行合一的前提是,格物致知,将一件事研究到,变成自己的知识。

(20)、心体即天即道,良知是心体,因此良知即天即道。经由这个转换,本来微妙难知的心体现在具有了一个儒家传统的形式,而阳明心学也顺利地从禅的意境回到了先儒关于心性和天理的传统思维上来。由此跳过浩如烟海的儒家文献义理而直接上承先儒的本旨,完成了对理学道问学方式的批判。此论以禅机阐发儒道的本原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指明即使是常人也可以通过格致而明圣人之理、行圣人之事(仁义礼智)。

4、王阳明四句教正确的是

(1)、有关这个知性,儒家王阳明的哲学讲“知行合一”。当年蒋介石先生,几十年前黄埔同学都受他的教育影响,都在研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日本人也在研究。明朝的王阳明由禅宗跳出来创立宗派,他是浙江人,影响东方文化思想几近五六百年,日本明治维新也受他的影响。蒋老头子当年的威风同一样,他是校长耶,那个威权多大啊!但是,我在军校讲课时,拼命批评王阳明,一概不管。

(2)、阳明针锋相对地指出:见得自己心体,就无时无处不见此天此道。"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什麽是“实见”?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什麽是“不假外求”?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以禅宗的方法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如《传习录》记载,汝中一日“忽见满街都是圣人”,还只是个初见自心的消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心学王阳明四句教62句(王阳明四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