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
1、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
(1)、又如:“有一天,他得到阳光,得到雨水,开了花了,用整个生命开朵花,蓬蓬勃勃向着生活。”(杨朔《三千里江山》)作者将“他”舒畅的心情和精神状态比作“开了花”,十分形象生动。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3)、水仙花很漂亮,就像一位站在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4)、“什么是理想呢?理想就是挂在墙上的美女,而实现理想的过程就是把墙上的美女变成坑上的老婆!”
(5)、(例3)下列句子中含有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6)、类比:本质相同,外在形式不同。——同质或同类
(7)、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使之栩栩如生,让人倍感亲切。例如:“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8)、对比论证即将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9)、比喻是比较书面的用语,而打比方则更倾向于口头用语。打比方和比喻的例句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10)、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就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11)、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1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即物有了人的行为动作。
(13)、比喻是把人物或者其他物品比喻成另一种物品;打比方是有举例子的意思。打比方在说明文中是一种可以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的说明方法。
(14)、这句中的“祖国”和“母亲”是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中间省略比喻词,构成复指关系的暗喻;“长江、黄河”和“您的女儿”也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中间有比喻词“是”。也是暗喻;
(15)、比喻是打比方,把两个有相似点的事物,用“像”“是”等比喻词(有的也可以不用比喻词)连接起来;拟人是作仿照,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用适合于写人的词语来写事物,不需要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16)、另外,比喻和拟人都是建筑在想象之上的,因此比喻和拟人有一种心理学上的联系,有时候比喻和拟人可交融在一起。例如:“祖国啊,母亲,长江、黄河是您的女儿!”
(17)、 第二句是拿“象”与“鲸”在体型大小上进行对比,这两者本身之间并不存在相似关系,而是借人们熟悉的象作为参照,来凸显鲸的体型更大。
(18)、 第一句中把“蚕的身躯”比成“加工厂”,两个事物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这样写是为了让人比较容易理解蚕的身躯的作用。
(19)、晚霞的形状也变幻多端,有的像开满映山红的大山,有的像腾飞的老鹰,还有的像盘旋在空中的巨龙。
(20)、“当心中有了恶念,就像是清澈的湖水里泛起了污秽。这污秽之源到底是湖水本身,还是外部的杂质呢?”这是辩论赛中的类比。用湖水(B)类比心灵(A),因为湖水中的污秽来自外部,以此证明心中的恶念也来自外部。
2、打比方和举例子的区别
(1)、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先正面介绍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表现:“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又指出“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伟大,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鱼我所欲也》中将人们对待“一箪食、一豆羹”与对待“万钟”的态度进行对比,能救命却因不义而不屑,只是锦上添花却趋之若鹜,如何取舍自然就明了。重心在对比而不在陈述事实,所以它们都是对比论证而非举例论证。
(2)、对比论证:这种方法能增强论证的鲜明性,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3)、人们常爱用昙花一现来比喻那些稍纵即逝的稀有的东西。
(4)、(例2)下列句子没有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5)、阅读说明文时,在把握说明对象和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要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
(6)、A.如果答成拟人,是这样理解的:把收割机下田发出突突突的机械声响,看成是一个大汉在吼,把物(收割机)拟写成人,因此是拟人。
(7)、文章写得漂亮,是因为他善用修辞,例如比喻、拟人等。
(8)、首先是方式不同。比喻论证是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进行论证,而类比论证则是运用同类特征来类比推演进行论证的。
(9)、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10)、拿一个化学式来打比方,比如氯化纳,是一种稳定而必要的化合物。
(11)、这两个人写的诗真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想象丰富,比喻奇妙,一个是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12)、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1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比喻可以运用于辅助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这五种基本表达方式,强化表达效果。
(14)、运用比拟表现讨厌的事物,可以使之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厌恶感。例如:“这种‘钦差大臣’则是满天飞,几乎到处都有。”(《农村调查》序言)这个例子中的“满天飞”是将人比作物,明显地带有厌恶之情。
(15)、 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奇妙的“加工厂”。(打比方)
(16)、没错,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但要注意的是,通常在讲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时叫“打比方”,在其他情况下(如:记叙文、散文中)叫“比喻句”。
(17)、(夏衍《野草》)野草本来是一种无知无觉的植物,作者却赋予它人的秉性:“带着斗志而来、坚韧”;赋予它以人的思想感情:“不会悲观”、“傲然”;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叹气、嗤笑”。这样,野草就成了有人的秉性和思想行为特征的事物了,亦即被人格化了。
(18)、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
(19)、 比喻: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20)、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语言。如: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3、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修辞手法
(1)、因此,重点强调下拟物与比喻的这个重大的不同点:拟物重在“拟”,就是说不仅把描述的主体比方为一种物,还要就着这种物的性状展开描摹,这样的描摹方式,不妨干脆叫做“拟写”。
(2)、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3)、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4)、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提出观点)
(5)、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常见的来论证深奥抽象的道理,使道理形象化、具体化;这种论证方法,既能增添文采,又能使所论述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6)、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就像高大的山神,就像神秘的古堡,就像沮丧的巨人,就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7)、这一段中,出现的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大多数同学会写出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但惟独漏掉了一种说明方法——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就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8)、第二者的表达效果略有差别。虽然二者都具有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效果,但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阐明事理;比拟重在“拟”,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9)、比喻:本体N(名词)+比喻词+喻体N(名词)
(10)、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草破土而出。
(11)、2通俗的说,比喻就是打比方。通过打比方,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陌生的变为熟悉的,把深奥的变为浅显的。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12)、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3)、比喻侧重于“喻”,通常不展开描摹;拟物侧重于“拟”,不仅要比,更要拟写。
(14)、③拟写,要符合所拟之物的性状,也就是用所拟之物的形状来表现主体对象的某些特征。
(15)、比喻和拟人都是建筑在想象之上的,因此比喻和拟人有一种心理学上的联系,有时候比喻和拟人可交融在一起。例如:“祖国啊,母亲,长江、黄河是您的女儿!”这句中的“祖国”和“母亲”是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中间省略比喻词,构成复指关系的暗喻;“长江、黄河”和“您的女儿”也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中间有比喻词“是”。也是暗喻;“您的女儿”即“母亲的女儿”,这里又把“祖国”当成“母亲”来写了,这就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属于比喻和拟人兼用。
(16)、打比方说吧,你倒毙了,我再开枪打你,你不可能再死一次吧,你已经死了。
(17)、例如: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31课《太阳》中有这么一段: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18)、打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比喻简单的问题。
(19)、在第①句里,我们找不到喻体,所以①不是比喻句,但心掏空了,人就没法活了,可以看作用了夸张的手法;而第②句里,将“心”比作“空荡荡的房子”,喻体就有了,朋友离去的失落感就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出来。
(20)、比喻的基本形式是:A像B。A是本体,B是喻体。有了喻体B,可以更好地把握本体A。
4、打比方是什么意思
(1)、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这个例子中,“垂柳”和“芦苇”在诗人的眼中都是有情有意的,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抚摸、护卫”),也具有人的性格(“细心”),读来让人感到亲切。
(2)、在说明文中,“打比方”其实就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比喻”,为了更好的说明某物或某事,作者通常就会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对事物进行描写,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点。如:尼罗河弯曲绵延,如同一条翠绿大蟒穿行于无边的森林之中。这句话就利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尼罗河的弯曲和长的特点。
(3)、例句: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4)、比喻:本质不同、但有相似之处的事物。——非同质同类
(5)、(1)打比方: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
(6)、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7)、比喻: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8)、(2)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9)、在某些情况下,打比方又像是一种特殊的类比。用具体的B具备某种特征,证明抽象的A与具备某种特征。到底是打比方还是类比,端看究竟是服务于“解说”还是用于“推理”“论证”。
(10)、第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仍是两种事物,比拟中的甲事物和乙事物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11)、关于“比喻那些事儿”,我们还将继续讨论下列易混内容:
(12)、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
(13)、例把三姑娘比作云朵,就不再展开描写了,“可望不可即”“美丽”也不是随后的展开,而是喻体“云朵”之前的定语。
(14)、如果只有画线句,不再往下展开,那么把吴天宝比作非同类的马兰草,就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可是,文段并非就此打住,而是把吴天宝按照马兰草的性状展开描写,不过,很显然不是为了展现马兰草坚韧、顽强的生命力,而是借着马兰草般的性状描写突出吴天宝“蓬蓬勃勃地朝向着生活”的特点。
(15)、它是建立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之上的论证方法。即用相似的乙事物来比甲事物,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像、是、如等)。本体与喻体必须具有某种相似点,与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同,这里应该是道理上的相似的,而非外形上的相像。甲事物(本体)是主体,乙事物(喻体)是起辅助作用的。就像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一样,比喻词也是可以被省略的,但肯定能补充出来。
(16)、 通过今天我们对“比喻”、“比拟”、”类比“和”打比方“进行的对比辨析,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答题的过程中更加准确无误!
(17)、小学阶段,对说明文阅读常见的考题就是写出相关句子的说明方法。
(18)、(2)比喻:本体N(名词)+比喻词+喻体N(名词)。
(19)、我们举个通俗点的例子吧,我们熟悉的马来西亚籍华人歌手梁静茹,她在中国宣传时使用的是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中文名梁静茹,而她的马来西亚身份证上写的是Fish Leong。所以,就是同一个人么,呵呵,你明白了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打比方和举例子的区别79句(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