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赞美琴声
1、《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4、(12)琴声穿过门外洒满铜绿的门环,穿过布满渔火的江堤,闯过布满萤光的芦苇群,绕进客栈旁的巷弄,滑进郊外的胡同,徘徊寒风凛冽的村口,在清幽的帘外,悠悠荡荡
5、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司马相如《凤求凰》
6、送康祭酒赴轮台曹唐灞水桥边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轮台。
7、《桃花源记》中,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注)①襄阳:孟浩然的故乡,后孟浩然隐居于鹿门山。②讽:背诵。
9、...A.开头两句写秋天月夜的美景,句中妙用“吹”“动”两个动词,以动衬静,更突出了秋夜的静谧。
10、《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们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1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3、所以屈受尘埃欺。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14、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白居易《船夜援琴》
15、①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17、接下来,读有韵味。在停顿的基础上,音韵美是古文朗读具有独特的美。这需要联系文本本身的特色,比如在教授《司马光》一文中,我们抓住读音的平仄来感受文本。“足跌没水中”,这5个字中,“跌”是入声字,“没”“水”都是“上声字”,这两类声调都属于短而急促,那么我们从音韵中能感受到事情的紧急与危险;在《伯牙鼓琴》中,“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我们则敏锐地察觉到语气词对感情表达的妙处。在读“乎”时,有意地延长读音,感受到对伯牙鼓琴的赞美,这是声断气连的读法让古文充满音韵美。
18、师:那后一句为什么主语没有了?
19、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懂自己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生: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生:知音!)
20、本诗尾联“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中,“楼兰”是汉时西域国名,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这句诗是写战士们清楚地理解了“将军意”,不消除边关的战乱就不会返回家乡。这是使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抒发出战士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表现出边关战士的豪迈英勇和极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琴声好听用什么古诗赞美
1、(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2、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
3、余音绕梁: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4、山人没来今已久。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7、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8、在昆山市新城域小学黄小倩老师的《伯牙鼓琴》课堂教学上,伯牙与钟子期千古传唱的知音形象一定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体悟伯牙与钟子期相知相惜的知音形象时,黄老师创设了情境。
9、《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0、“鼓”是什么意思?(弹。)
11、《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3、《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4、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1《杨氏之子》
16、①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17、未发现古文中有这样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翻译成古文。古文中的“表扬”一般用“褒”,“鼓励”一般用“激”,“形成怨气”一般用“积怨”。这句话用古文说可以是:于人需多激多褒,宜褒即褒,不(fou)失望生,乃积怨。
18、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9、"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20、释义: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三、形容琴音优美的诗句
1、B.“风透过盔甲缝隙刺入肌骨,是视觉描写”说法错误。“风射”的意思是“风劲吹”,“犀文甲”是指犀牛皮制的铠甲。“风射犀文甲缝开”是指风透过盔甲缝隙刺入肌骨。寒
2、*“黄河·函谷关·老子”征文大赛,楹联人写征文会更精炼,大家一起来吧!8月10日截稿
3、《夜闻邻家治》年代:宋作者:陆游二顷春芜不耕,半生名宦竟何成?归来每羡农家乐,下风传打稻声。《峡东山》年代:宋作者:陆游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
4、①鼓:弹。②志:心志,情志。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④善哉:好啊。⑤巍巍:高大样子。⑥若:像。⑦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⑧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⑨破琴:把琴摔破。⑩复:再,又。
5、“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潇湘神》
6、《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精品学习资料:(上下滑动查看)
8、结合文体特色,句有回味
9、shànzāihūgǔqínshāngshānghūruòliúshuǐ
10、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11、《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3、中华楹联报各个版面投稿须知:
14、造句:爱情和情歌一样,高境界是余音袅袅。
15、《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6、《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7、《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9、然后根据游仙诗的特点,结合本诗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20、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四、古代赞美琴声的诗句
1、读音:(yōuyáng)
2、C.“是说牛看到它的同类,吃到了鲜美的绿草,就兴奋高兴地鸣叫”错。这两句写的不是牛,而是牧童。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
3、余音缭绕: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4、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7、1B.①本诗尾联直抒胸臆,清楚地领会了将军的意思,不消除边关的战乱不会返回家乡。②王昌龄诗的后两句借景抒情,战斗中,大漠风沙磨穿了身上金属盔甲,但是不打败外族侵略是不回家乡的。③两首诗都写出了边关将士们的豪壮的英雄本色,体现出保家卫国的英雄情怀。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单一的题型造成了大量的压力。这类题型的大量产生,深深束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了学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一线教师会将课堂教学过程为教学评价进行服务,将大量的时间贡献给背默训练,重难点字词句的理解,与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那么,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及素养是否得以实现,文言文在学生心目中的趣味性与好感度是否得以存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10、生:精卫就是女娃,女娃就是精卫。
11、读准确是第一步,读有停顿是帮助理解的桥梁。由于文言文中出现单音词、同体字、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虚词、语气词等等,甚至一词多义,使得学生在顺利读通句子、读懂句子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搭建桥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做到停顿到位,这样才能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2、因此,本诗的尾联和王诗的四句都写出了边关将士们不获取胜利就不返回家乡的决心,以及他们不惧牺牲、豪迈雄壮的英雄本色,表达出战争必胜、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崇高情怀。
13、2()“含笑凌倒景”,写自己骑着白鹿欣然含笑与和赤松子一起凌空而上,日月大地都留在身下成为倒影。“含笑”写出诗人游仙镜的快乐,“凌倒景”,凌空而上,超越现实人们生活的大地,日月大地都留在身下成为倒影,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想法。
14、首先读懂全诗的意思:本诗写自己以前游览游齐国首都济南的时候,曾经攀登上华不注峰,遇到了仙人赤松子,赤松子借给自己一头白鹿,自己骑着白鹿和赤松子一起遨游仙境的情景,符合游仙诗的内容界定。是有诗中写仙人借给自己一头白鹿骑,仙人自己乘坐两条青龙,骑白鹿驾青龙,凌空而上,日月大地都留在身下成为倒影,想象奇特。
1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16、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7、注释是帮助理解文言文的重要媒介,然而光靠注释的帮助学生不能得到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铺设渠道,搭起桥梁,引导学生学会一定理解词句含义的方法技巧,这样,不光让释义的方法充满乐趣,也启发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联系文本的语言环境,在以后独立阅读文言文中得到思维的锻炼。
18、C.第十一十二句,是说牛看到它的同类,吃到了鲜美的绿草,就兴奋高兴地鸣叫。
19、译文: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
20、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
五、古代赞美琴声的词语
1、译文:弦音轻重缓急高低快慢,任她随意地交错交换,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一粒粒坠入玉盘。
2、《陋室铭》中从正反面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班得瑞、林海和克莱德曼的都还OK的,还有一些,比如:穿越时空的思念,天之痕,雨的印记riverflowsinyou
4、此时,我们在反思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对文本的思想感情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是否让学生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资料的补充,情境的创设,朗读的表达,诸如此类的教法能让文言文的“阳春白雪”,韵味绵长。
5、生:大家听到的都一样。
6、巍:巍峨巍然岿巍巍巍高山
7、(11)琴声是心灵的复活,揪动着心进入冷凝的画面,在静寂中,银杏树高高的立在园地里无声的歌咏着秋,刺桐树黄黄的叶子早已写满秋意等待风来之后摘取。
8、四版:为综合副刊版。主要刊登各种专题、诗词、辞赋、古文、书画、摄影、诗歌、散文,征稿启事等。征稿启事和各种广告还可以根据需要和主办单位要求在任何版面刊登。四版投稿信箱:zhylb4b4@1com
9、《曹刿论战》中能体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1、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12、在这之后,黄老师又列举了书后拓展阅读中从《列子》(战国)、李白(唐代)、王安石(宋代)的诗词句,补充了明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内容,让经典的故事代代传唱,使这高山流水余音绕梁。此时,“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句,学生才能理解这背后知音难觅的悲痛心境。
13、“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两句如何表达怀人之情?请简要分析。
14、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夹杂着徐徐清风轻轻送入我的耳朵。那美妙的钢琴声似乎很远,遥不可用,又似乎很亲近,缭绕耳际。我止住了脚步,让这一串串灵动跳跃的音符轻轻滑过心田,快乐地舞动着。
15、造句:一首曲罢,众人还沉溺在美妙的琴音里,袅袅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16、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贺铸《木兰花·清琴再鼓求凰弄》
17、D.错在“所闻”上,全诗没有从牧童的听闻角度叙写,后四句虽提到“讴吟”“声”“音”,但主体仍是从所见与所感的角度描写其自然天真。
18、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妙啊”。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19、生:这琴声像奔腾不息的流水,滔滔不绝。
20、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大丈夫应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六、古文赞美琴声
1、学生尝试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而文言文本身值得教学吗?纵观三至六年级的文言文,有叙事的历史故事,也有神秘的神话故事,也有逻辑缜密的说理文……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看文字本身,充满了绵长的意蕴,读起来口留余香,更能汲取到中国古典文学所独有的音韵美。这些文章,题材繁多,撰写事件的,能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品质和高贵的情感;陈述事理的,能从中品读出重要的价值与观念,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可贵精神,继承了炎黄子孙的灿烂文化。综上所述,学生本身能在文本中汲取许多营养,但无奈被“文言文”的外衣牵绊,忽略了内在的价值。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文言文的内在价值,发现文言文独特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族文化。
3、B.作者游历襄阳,思念孟浩然,不禁感叹当地山水的灵秀之气,涵养了孟诗的独特气韵。
4、《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5、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6、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2《学弈》
10、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6《孟母三迁》
1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
12、读音:(ràoliángsānrì)
1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4、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过渡: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呢?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呢?这个故事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相传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而锺子期只是一个山村里的樵夫,以砍柴为生。他们俩相识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锺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伯牙为何会为子期之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品读一下课文。
16、教师过渡,板书课题。
17、倘若教师只追求对文本含义的解读,而忽视对文本传递的精神品质、文化内涵、情感价值,那么编者选文之用心则失之交臂,也使新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被割裂,学生也不能感受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精妙之处。因此,读文本,体深意,感受作为文言文其内在的深刻含义。
18、(2)骑白鹿驾青龙,俯瞰日月,诗人想象奇特。
19、《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1()结合注释②可知,“了知是赤松”运用了神仙典故,说自己遇到了一位白发童颜仙人,他就是著名的仙人赤松子,使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品味失去知音之“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琴声好听用什么古诗赞美【122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