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将高谥号【119句文案】

一、历代武将谥号高的人

1、清代,杨遇春、向荣、马玉昆、塔齐布、邓绍良、李续宾、张国梁、张勋

2、徐达——徐武宁王,谥号“武宁”,是明朝谥号高的武官。

3、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童贯率兵平叛方腊时,韩世忠也在童贯手下任职,而且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韩世忠因为表现勇猛,还被战友亲切地称为“万人敌”,想想三国时被称为万人敌的关羽、张飞,大家也应该隐约能猜出韩世忠的本领到底有多强了。

4、那有什么奇怪的,什么叫演义,演义就是别人编的,不是史记.演义里改了很多人,特别是诸葛亮,其实诸葛亮除了在内政和军事方面还可以,别的没有突出的地方,特别是谋略方面,什么,都没他什么事,结果别人的功绩都给了他了.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全是周瑜的功劳,火烧博望坡是刘备干的,至于空城记其实是黄盖干过这事....

5、猛以刚果曰威强义执己曰威

6、按《明会典》,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7、《谥法解》对“文”的解释很多,有“经天纬地”、“道德博闻”、“慈惠爱民”、“勤学好问”、“与贤同升”等27项。福垊认为“经天纬地”那是形容陛下的,其他貌似不全面,倒是这个“与贤同升”合适。

8、唐代宗李豫评价郭子仪:“卿秉德资忠,懿文经武,内凝庶绩,外定群凶。为社稷之元勋,实台陛之良辅。爰升太尉,以冠百寮,六府益明,九鼎增重。”

9、高官不争,淡泊名利,功成要身退。

10、或许不少人认为诸葛亮是蜀汉丞相,算不上名将,但是诸葛亮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他的谥号忠武堪称是历代武将的高谥号;而且三国时期蜀汉有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三人配享武庙,诸葛亮位居十哲地位还在关张之上,三人之中诸葛亮更有资格占据三国四大名将的后一个名额。

11、这里讲到的‘忠武’二字被视为高的荣誉,个人感觉这个跟汉丞相诸葛亮被谥‘忠武侯’或有关系也未尝可知;需要说明的是谥法历代也略有不同。每个字的高下也不好比较。引《逸周书·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12、"文成"谥号又次于"文贞"。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死后得到了"文成"的谥号。因此,他的家乡被称为"文成县"。清朝时期的名将阿桂,在81岁高龄病逝时,得到了"文成"的谥号。

13、面对“胡强南劲”的形势,汉文帝继续采取了与匈奴联姻的政策,同时还实行了“募民实边”的策略。在边地建立城邑,把内地百姓迁徙到边地,闲暇之余对他们进行训练,让他们一边种田,一边提防匈奴的侵犯大汉边境。还对那些积极抵抗匈奴的人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提高了他们抵御匈奴的积极性。汉文帝在位24年,却把大汉带进繁荣昌盛的时代,与后来的汉景帝统称为“文景之治”。

14、按道理来讲,“功高震主”是历朝通病,随之而来的便是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皇帝猜忌功臣而大开杀戒,即使不杀,也要想方设法夺兵权,让功臣们弃官归里。

15、郭登:字元登,明朝靖边大将,武定侯郭英孙也。卒赠侯,谥忠武。

16、郭子仪说,卢杞的面相生得十分丑陋,若是叫你们看见,有不懂事的讥笑轻视于他,不仅使他难堪,显得我们无礼,很可能给郭家引来巨大灾祸。

17、明代: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四人;

18、尉迟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死后唐高宗谥其忠武。

19、清朝时期,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不得不授以"文"字谥号。左宗棠三次进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终生没有考中进士,照说是得不到"文"字谥号,更别说"文襄"了。好在慈禧太后看在左宗棠劳苦功高的份上,赐予他同进士出身,这才有机会获得"文襄"谥号。

20、文震孟,明代进士,明崇祯初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卒年六十三。至明安宗朱由嵩1644年在南京称帝,追谥“文肃”。

二、古代武将高谥号

1、岳飞和韩世忠,两人是南宋抗金出名,战功卓著的双子将星,韩世忠宋孝宗时追谥忠武,宋理宗时在韩侂胄的尽力争取之下才改岳飞谥号为忠武。

2、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

3、这样一来,谥号不仅具有特定的涵义,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

4、对于文臣和武将而言,“文正”、“武忠”可以算得上恩荣的谥号了。要了解这其中的具体含义,就要参考先秦时期的一部文献——《谥法解》。

5、李续宾:李续宾是湖南人,贡生出身,是曾国藩部下。李续宾作战英勇,敢打硬仗在九江之战中,塔齐布羞愤而死后,李续宾继续苦战一年半,终于将九江攻克。1858年11月,在三里河之战中,李续宾孤军深入,陷入太平军的重兵包围,战死沙场,年仅40岁。李续宾7年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战”。为了表彰李续宾的功劳,清廷赐予“忠武”谥号。

6、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正——是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想得到一个谥号。而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7、因为魏征常常直言纳谏,所说所谏又颇有道理,所以很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器重。每当李世民对魏征直言纳谏产生怨愤之意时,都是长孙皇后从中劝说,安抚李世民的情绪。李世民自己也知道魏征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忠臣,因此他死后赐予他“文贞”的谥号,以示褒奖。

8、郭子仪的高爵位为汾阳王。

9、200年白马之战中张辽协助关羽大破袁绍,“数有战功,迁裨将军。”201年单枪匹马劝降昌豨;202年黎阳之战有功升为行中坚将军;206年平定东莱诸县再次升为荡寇将军;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张辽阵斩乌桓单于蹋顿。

10、向荣一开始是杨遇春的手下,后来参加了鸦片战争,在围剿太平天国的时候扬名立万,做了湖北提督以后,建立了江南大营,后来他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摧毁了,而向荣也因为愤怒生病了,后来去世了,朝廷给他追封谥号“忠武”。

11、张柔:字德刚,汉人,开国将领,灭宋功臣,赠推忠宣力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谥武康。延祐五年,加封汝南王,谥忠武。

12、文官死后的高谥号是“文正”,那么武将死后又是什么呢?虽说历史上大多数的朝代都是比较重文轻武的,武将大都比文官低一等,但毕竟历朝历代的江山还是要靠文官眼中那些所谓的粗鄙之人流血牺牲打下来的。

13、提示:点击上方"米胖堂"↑免费订阅本刊

14、司马光——司马文正公,谥号为“文正”。

15、郭子仪辞官后在家养老,安享晚年。

16、秉德不回日孝协时肇享曰孝

17、中国历史上一个扭转乾坤的“武状元”。

18、谥号从周朝开始的,天子以外,诸侯、大臣也都有谥号。

19、狄青在和西夏作战中,披头散发,带铜面具,所向披靡,杀得强悍的西夏军心惊胆战,后来又平定让朝廷伤破头的喜欢林中作战的侬智高,战功赫赫。狄青智勇双全,为人谨慎,在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士兵,都有很高的威信。

20、文武臣得通谥者以“忠武”美,其次为“忠献”,“忠肃”,“忠敏”。岳飞,初谥“武穆”,后来改“忠武”这是通谥中的高级别。

三、武将谥号中高的谥号

1、萧嶦(憺):字僧达,南朝梁太祖萧顺之第十一子,封始兴郡王,史称始兴忠武王。册曰:夫忠为令德,武谓止戈,谥曰忠武。

2、215年张辽迎来了其生涯中辉煌的一战逍遥津之战,此战张辽先以800步卒突袭孙权中军大营,在孙权撤退时又果断出击并差点活捉孙权,此战也是张辽的巅峰之战,战后曹操升其为征东将军;曹丕登基后张辽升为前将军,外姓大将中就属张辽级别高。

3、臣属的谥号要简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选之字,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明清两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武官的谥号“武”字为第一字,等级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依次与“武”搭配的字是穆、刚、德、烈、恭、壮。。

4、文――正(“文正”是第一谥),贞(唐只有“贞”无“正”,宋为避仁宗赵祯圣讳,始改为“正”字。元以后又恢复“贞”字,次第仅次于“正”),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

5、四年七月,贼犯东坝,遣副将傅振邦等协剿,贼退高淳,进复其城。贼乘江宁大营空虚,大举来扑,率诸军拒之,擒伪丞相谭应桂,俘斩三千馀。总兵叶长春、吴全美以水师克下关水栅炮台,殪伪燕王秦日纲,进扼三山,营江路上游。贼聚太平府,与江宁相应。张国梁连克贼垒,乘胜复太平,歼贼首韦得真等。江宁贼出营於上方桥,三路来扑,又扑七桥甕,分击败之,三战殪贼二万馀。八月,毁上方桥贼垒,进逼雨花台,捣其巢,追奔至城下。贼复由观音门出趋栖霞,令总兵德安追击,败之於高资汛,又与余万清合击於夹江,擒斩殆尽。万清亦屡败贼於镇江。

6、仅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这个谥号几乎是对一个文臣高的评价:才华无双德行端正,可谓是文人楷模。也正因为此,这个谥号帝王轻易不给,若是给了,便是社稷之臣。

7、项荣原是杨宇春的部下。鸦片战争前,杨宇春因病去世,而项戎率领军队参加了鸦片战争,但没有获胜。他的事业是镇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建立江南军营,这给太平军造成了巨大损失。虽然他未能镇压太平天国,但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回报;邓少良、张国良是项戎的部下,是太平天国的大麻烦。至于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马玉坤、塔吉布、李旭斌,马玉坤率军在朝鲜抗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塔吉布是曾国藩亲自带出来的著名将领。他协助曾国藩建立了湖南军队。在他的指挥下,他是湖南军队精锐的一支队伍,带领军队收复了岳州、武昌、湘潭等重要地区;李旭斌是湘军创始人罗泽南的弟子。他经常在湖南军队的进攻中充当先驱者,并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但终在1858年被太平军围困

8、周遇吉:明朝抗清名将,抵御李自成,防守宁武关。福王时,赠太保,谥忠武,列祀旌忠祠

9、《谥法解》对“正”的解释也不少,有“内外宾服”、“大虑克就”、“清白守洁”、“守道不移”等19项。福垊认为“内外宾服”那是形容圣上的,其他的也不太合适,而这个“清白守洁”似乎合适。

10、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

11、正: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诚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讵诐曰正;主极克端曰正;万几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12、六年春,贼踞仓头,为往来要道,余万清、张国梁迭击不退,邓绍良至,令统前敌诸军,屡战不利。贼日增多,蔓延炭渚、桥头,改以张国梁为总统,国梁力战,连破桥头、下蜀街、三汊河、张杨村诸垒,贼始窜走,复合镇江贼入瓜洲,将军托明阿军溃,江北大震。荣令绍良援扬州,偕德兴阿复其城。国梁援六合,进克江浦、浦口,江北稍定。四月,宁国告陷,苏、浙戒严,令绍良驰御之。江长贵亦退守黄池,而镇江军事复急。国梁进攻小丹阳未下,吉尔杭阿战殁於烟墩山,镇江京岘山营垒皆失,荣令余万清代领其军。明安泰扼小丹阳,福兴、张国梁率兵防剿,以固苏、常门户。国梁破贼於丹徒镇,进扼马陵,而贼已陷溧水,由高资、下蜀街趋江宁,分屯太平、神策门外。

13、司马师:谥曰忠武,魏大将军,加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及卒魏帝诏曰谥曰武公,司马昭上表让,曰:「臣亡父不敢受丞相相国九命之礼,亡兄不敢受相国之位,诚以太祖常所阶历也。今谥与二祖同,必所祗惧。昔萧何、张良、霍光咸有匡佐之功,何谥文终,良谥文成,光谥宣成。。必以文武为谥,请依何等就加。」诏许之,谥曰忠武,由此忠武在当时并不是高的荣誉啊,史载曹操曾言,愿得一‘文’字。

14、李世民不仅可以称之为太宗,也可以叫做唐文帝。只是后世的人习惯用庙号称呼唐朝的皇帝,因此我们才经常把李世民叫做唐太宗。但是,不管怎么称呼,李世民对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

15、薛禄:明朝将领,代兄从军,随燕王朱棣起兵,累擢至右都督。行军中呼曰「薛六」。既贵,乃更名「禄」。官至太保,赠鄞国公,谥忠武。

16、武宗庙号没有不好的意思。谥法成系统后,文臣,武将谥号分别以文,武两字开头,文一般后跟,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等字;武一般后跟,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字。还有一种就是文武大臣通用的曰通谥,以忠字开头,后跟文、武、定、烈、简、肃、毅、敬、等字。这里讲到的‘忠武’二字被视为高的荣誉,个人感觉这个跟汉丞相诸葛亮被谥‘忠武侯’或有关系也未尝可知;需要说明的是谥法历代也略有不同。每个字的高下也不好比较。引《逸周书·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17、北宋名臣司马光对“文正”之称推崇,他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经过司马光的宣扬,“文正”自此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也成了历代文人为官者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谥号。

18、11月18日,向荣抵广西柳州赴任,时广西天地会等反清武装势力遍及全省11个府中的8个府,多达30余支。向荣初到广西,面对遍地烽烟,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他带领兵勇,先后赴庆远府(今广西宜州)和横州(今广西横县)一带“攻剿流匪”。到达宜山、象州,连破贼于索潭墟、八旺、陶邓墟、犹山等处,叛乱形势稍微得到了缓和。

19、清代: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

20、王守仁――王文成伯,谥号“文成”。

四、文臣和武将的高谥号

1、塔本:开国将领,赠推诚定远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营国公,谥忠武。

2、“文”的意思很多,大致如: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慈惠爱民、愍民惠礼、赐民爵位、勤学好问、博闻多见、忠信接礼、能定典礼、经邦定誉、敏而好学、施而中礼、修德来远、刚柔相济、修治班制、德美才秀、万邦为宪、帝德运广、坚强不暴、徽柔懿恭、圣谟丕显、化成天下、纯穆不已、克嗣徽音、敬直慈惠、与贤同升、绍修圣绪、声教四讫……

3、例如西汉刘爽为帝昏庸,宦官专权,赋役繁重,致使汉朝政权由盛转衰,可是死后却谥以意为“行义悦民”的“元”字,即历史上的汉元帝。

4、南宋时候,韩世忠被宋孝宗追封为忠武。岳飞一开始被追封为武穆,后改为忠武。为武将高谥号。岳飞在平反昭雪之初,也就谥了个“武穆”,在谥号排名里,仅仅是武将的第三号。“忠武”,是韩琦曾孙韩侂胄给他“争取”的。韩侂胄树立岳飞这面大旗,也许与岳飞和韩家的渊源有那么一丁点儿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韩侂胄想借岳飞这面大旗进行政治动员,完成恢复中原的梦想。要是没有天大冤屈,死后马上谥个“忠武”,几乎不敢想象。谥到“忠武”,也就差不多把人变成了神。

5、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但其中的曹振镛的谥号,世人一直非议不休。不过汤斌是死后追认的。刘统勋是死后直接谥文正。曾国藩的功劳的确大,但当时清朝的情况,有个激励的意思在里面。至于李鸿藻的身份是帝师,从他之后,凡是帝师皆有谥文正的可能。在之后的谥文正的,则有点末世名器,不足为贵的意思了。

6、(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7、从韩世忠的战斗履历来看,韩世忠好像是一个“猛张飞”一样的猛将,但仔细研究他的战斗经历,你又会发现,韩世忠不仅仅是一根筋的光靠武勇,他还善于动脑筋,“黄天荡之战”中,要不是有宋奸给金人带路,韩世忠很有可能全歼来犯之敌,而“大仪镇之战”,虽然金兵退却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中国历代战争史》,却对这一战中,宋军所展示的战略推崇。

8、对照郭子仪的生平,他确实可以被称为“五福俱全”的“五福老人”——

9、木华黎:奴隶出身,战功赫赫,开国将领。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武。

10、安乐:身为一代名将,郭子仪战功赫赫,沙场上所向披靡,朝堂中万人敬仰,皇帝器重他,同僚尊重他,衣食无忧,前程无阻,郭子仪的安乐自然有目共睹。

11、还有一个人的谥号也是忠武,只不过世人不愿提及。大蒙古帝国忽必烈汗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基督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死后,大蒙古帝国中央汗廷的忽必烈汗追封南宋国右丞相、少保、信国公文天祥为大蒙古帝国中央汗廷大元帝国中书平章事、太保、卢陵郡公,谥:忠武。官职和爵位原本是要在文天祥肯降元给他的,谥号“忠武”则是忽必烈汗感文天祥报国无门遭遇并且矢志不移扶助南宋国幼主力图匡复南宋国的忠节,忽必烈汗给自己的敌人文天祥“忠武”这个高的谥号,可见他是何等的胸襟。由于大元帝国不是汉族建立的,对于忽必烈汗追封文天祥的这段史实,史学家们不愿提及,并且加以否认,一直坚持文天祥的谥号是明代宗在位第七年追谥“忠烈”。

12、这种奇耻大辱,连平常百姓都忍受不了,手握军权的郭子仪会采取什么手段报复呢?

13、由此可见,文正两字的解析,真是深得以清白高雅、礼义廉耻、勇担道义、圣心端正的文人为向往的标识,“文正”谥号比对其全面的认可和褒奖,

14、郭子仪――谥号“忠武”,郭子仪有再造大唐之功,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15、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曾祖父文崇远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其氏为“文”。

16、元朝得到文正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

17、如果是单谥为一个“桓”字的话,那么有:

18、温峤:谥曰忠武,峤字泰真,一作太真。东晋重臣,平定王敦、苏峻之乱;封始安郡公。及卒,追赠公侍中、大将军、持节、都督、刺史,公如故,赐钱百万,布千匹,谥曰忠武,祠以太牢。

19、这样一来,谥号不仅具有特定的涵义,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在众多的谥号之中,“文正”居于首位。

20、爱民好治曰戴典礼不愆曰戴

五、武人谥号排名

1、尊贤贵义日恭敬事供上日恭

2、精准识人,远见卓识避祸端

3、李鸿章所获得的“文忠”在所有谥号之中排行第可以说已经是很高的一个谥号了,获得这个谥号的人也并不多。再看左宗棠的“文襄”排名就要靠后多了,已经被排到了二十几位,和“文忠”的等级差太多。况且李鸿章是因为自己对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才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谥号,反观左宗棠,她的谥号是因为慈禧看他劳苦功高,才能够勉强有了这个谥号。获得一个谥号尚且十分勉强,就不难看出谥号的排名也是比较靠后的了。

4、在"文成"之后的谥号,就是"文忠"。"文忠"在谥号体系里排名第四。

5、向荣统带万余兵勇,在浔州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准备,于1851年(咸丰元年)2月18日,向荣攻大黄江,诱敌出战,率总兵李能臣、周凤岐合击,大破之,歼千数百人,赐号“霍钦巴图鲁”。水陆合攻牛排岭,捣其巢,又追击于新墟、紫金山,贼乃窜踞武宣东乡。

6、诸葛亮——忠武侯,应该是谥号“忠武”中知名度大的一个了。

7、781年,郭子仪近乎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浓缩着智慧、幸运与牺牲,平平安安寿终正寝。

8、通谥,以“忠”字开头,以"忠武"好,其次为忠献、忠肃、忠敏

9、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信、康、壮、恒、愍、烈、勇、僖。还有一种文武通用的谥法。

10、吕蒙偷袭荆州虽然成功,但是关羽留守荆州的兵力不足,东吴举倾国半数兵力而来占据优势,关羽又远在襄樊前线,所以吕蒙袭取荆州之役算不上是赫赫战功。

11、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

12、民族英雄文天祥对岳飞的评论

13、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称为上谥、美谥;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称为下谥,恶谥;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14、南北朝,柳世隆、萧嶦(憺)、段韶、元深、高昂、王劢、裴叔业、王世充

15、道光十三年(1833年),直隶总督琦善,鉴于境内各营将弁大多缺乏实战经验,奏准从陕甘选调有实战经验的员弁充实所属部队。琦善知道向荣有才能,遂于同年8月调任直隶督标前营游击。道光十八年(1838年),升提标中军参将。

16、这位英俊少年,在这场大唐武举科考中一路过关斩将,独占鳌头,夺得武科第一名!

17、塔齐布:清末镇压太平军将领,谥忠武。同治三年,江南平,加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昭忠祠。

18、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

19、所以文官死后有的待遇,武官也不能少。

20、安乐抚民曰康合民安乐日康

六、历代武将谥号高的人

1、郭子仪人情练达,深知君子易处,小人难防。

2、一类是表扬的,例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康”表示具有“温柔好乐”的品德,‘“平”表示具有“布纲治纪”的政绩。一类是批评的,例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杀戮无辜”。一类是同情的,例如:“愍”表示“在国遭忧”,“怀”表示“慈仁短折”。

3、狄青——狄武襄公,谥号为“武襄”,我们知道宋朝文官的地位比武官高,狄青一个武官,谥号第二字居然用到文官的,可见其在宋朝武官地位之高。

4、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谥号。

5、马玉昆:清末镇压太平军将领,赠太子太保,予二等轻车都尉,谥忠武。

6、纵观张辽一生,以军功而言,张辽堪称曹操麾下第一人,这也是曹操麾下众多大将中,唯独张辽一人入选武庙七十二将的原因所在。

7、附南宋名将,刘琦,谥武穆。吴阶,谥武安,追封涪王。杨存中,追封和王,谥武恭。李显忠,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襄。毕再遇,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孟珙,封太师、吉国公,谥忠襄。李纲,卒赠少师,谥忠定。刘光世,卒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张俊,追封循王。

8、即使是忠臣,谥号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乱加的,它不仅分文臣、武将,还需要遵循礼制来赐予谥号。而在宋之前,文官高的谥号就是“文贞”,因此这位大臣其实是得到了一个高的谥号,这个人就是魏征。曾经唐太宗这样评价他“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9、韩世忠在西夏时,因为屡立战功,以至于他的上级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此在给他报功时,给他打了不少折扣,这个上级的名字叫童贯,喜欢看《水浒传》,或者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应该对他都不陌生,他曾以宦官身执掌大宋军权20年,并长期和蔡京狼狈为奸。

10、中国历史长河中,富贵者众,长寿者无数,但“五福俱全”到如此地步,却无出郭令公之右者,这就是年画《天官图》只能画郭子仪的原因。

11、从年代,身份,地位,李继隆应该是综合第一将。如果从勇猛和战功的角度,李继隆和狄青并为第一。但是论统率军队和大将气度,曹玮是第一。

12、平定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任命郭子仪担任尚书令,郭子仪上表恳辞。

13、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谥号之外,称呼高官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例如岳武穆、昭明太子等等。

14、王猛:字景略,前秦丞相,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平定李俨、击破桓温、灭前燕,富国强兵,辅佐苻坚统一北方。谥忠武。

15、例如,北宋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面对北方强敌的环伺,积极采取筑城、屯兵等办法,使宋军与西夏的对抗中,没有吃亏。由于其卓越的军事指挥和国家治理能力,去世之后被皇帝赐谥号文正。

16、位高权重,却能忍人之所不能忍!

17、那么,这8名获得“忠武”谥号的人做过哪些功绩?

18、李晟:字良器,中唐名将,平息藩镇叛乱,中兴大唐,太尉,封西平郡王。及卒,赠太师,谥曰忠武。

19、霍彦威:字子重,五代时后梁名将霍存养子。后梁末帝时,任洺州刺史、邠宁节度使。后来归附后唐庄宗,赐名李绍真,累官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成三年冬,卒于理所,年五十七。册赠太师、晋国公,谥号忠武。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古代武将高谥号【119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