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104句文案】

一、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

1、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2、不一样。第一个“异”指迁客骚人登楼览物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感情,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情,第二个“异”指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今:准备)增其旧制(古:规模今:制度)

4、古仁人之心指的是古仁人的思想,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人,大多是以我为中心,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只想到自己却永远想不到别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5、文学常识: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6、(6)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7、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迁客骚人因物而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10、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让人佩服。

1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答:与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突出古仁人旷达的胸襟,由写景抒情过渡到议论,引出主旨。

1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采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岳阳楼阴天时的气象的句子是“,”。

14、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语句简单而内蕴丰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有类似意思的表达,是“,”。

15、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6、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1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译: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19、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二、分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

1、第一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第二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目的是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lz如果想要岳阳楼记的全套复习资料,我有哦!

2、第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越明年(古:及,到;今:越过)

4、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5、《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7、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8、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9、(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10、18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1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12、皇祐四年(1052),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扩展资料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13、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4、这个的意思是说来自各地的文人雅士后都会来到这个地方通过这里去看周围的景物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情感没有一个是有例外的

15、若夫(fú,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像那)淫(过量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连月不开(天气放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曜(yào,光辉,日光),山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折断);薄(bó,迫近)暮冥冥(昏暗的样子),虎啸猿啼。登斯(这)楼也,则有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6、《岳阳楼记》里借鸟欢鱼跃来写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17、第二句就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说滕子京来岳阳主政才一年多,就取得了这么大政绩,这明显是表扬滕子京。范仲淹如此表扬被贬的滕子京,其实也是对朝廷贬滕子京表达不满。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和:1)和乐政通人和2)和煦春和景明

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2、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范仲淹也曾在《岳阳楼记》中描述过它的浩渺无垠,写道“,”。

3、为后文引出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铺垫。以此来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作对比,以引出主旨。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因为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5、政通人和,百废()兴。

6、《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退亦忧”指的是“”。

7、当时环境,不说城中百姓心中惶惶,连守军心中亦是难安。恰逢接连十几天天气阴沉,守军将士心情更难提振。如此这般,滕子京大摆筵席,提振守将之心,并对定川赴难的将士家人进行抚恤。因为他的这些安排,泾州军民之心才逐渐平稳。

8、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9、在李元昊谋反之后,滕子京被朝廷任命知泾州。当时,定川被叛军攻破,身在泾州的滕子京眼看城中军力不足,便临时招募数千农民扮作军士登上城楼以作威慑,并派遣英勇之士前往查探敌情。

10、《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1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13、渔:1)捕鱼的人,渔夫:渔歌互答2)捕鱼:临溪而渔

14、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

15、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6、岸()()兰,郁郁青青。

17、为:1)行为,表现:或异二者之为2)作为:全石以为底

18、空:.1)天空浊浪排空2)消散长烟一空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20、气象万千(古义:事态;今义:天气变化)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四、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来源:考点网整理:风之狂

4、第一个异 指 在不同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受,即悲、喜两种不同的心情

5、或: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2)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6、第一个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诗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第二个异指古仁人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7、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8、《岳阳楼记》里借花茂草盛来写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9、(10)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目的、作用?

10、第二个 指古仁人 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的影响,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一:1)一片:一碧万顷2)全:长烟一空3)整个:在洞庭一湖

12、居:1)处在居庙堂之高2)居住面山而居3)停留不可久居

13、A心乐之——代词,这(声音A而城居者未知之也——代词,这(件事)。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助词,的。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助词,的。D局促一室之内——助词,的。

1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的政治情怀,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褔。

16、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17、“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18、一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的是迁客骚人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而发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指的是古代仁人不同于前文所写的“迁客骚人”,他们为人超然物外,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1)“”;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是(2)“”;形容事物多种多样,景色壮观的是(3)“”;形容水势浩大的是(4)“”;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5)“”。

20、《岳阳楼记》中描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五、古仁人的览物之情是怎样的

1、至若(至于)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起、动),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栖止,停息),锦鳞(借代,代指鱼)游泳(或浮或沉。贴着水面叫游,潜入水里叫游);岸芷(zhǐ,香草的一种)汀(tīng,小洲,水边平地)兰,郁郁青青。而或(有时)长(大片)烟一(全)空(消散),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登斯楼也,则有心旷(开阔)神怡,宠(荣耀)辱偕(一起)忘,把酒临(面对)风,其喜洋洋者矣。

2、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

3、则有心旷神怡,()辱()忘。

4、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

5、(5)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6、②予观夫(那)巴陵胜状(好景色),在洞庭一(全)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广远)无际涯(边,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夕(在傍晚,名词做状语)阴,气象万千。此(这)则(就)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前人之述备(详尽,完备)矣。然则(虽然如此,那么……)北(向北,名词做状语)通巫峡,南(向南,名词做状语)极潇湘,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乎”译为“大概……吧”)

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异:不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异:不同于

8、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9、忧()畏讥,满目()然。

10、浩浩()(),横无际()。

11、(1)政通人和(2)百废具兴(3)气象万千(4)浩浩汤汤(5)心旷神怡

12、议论作用: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13、(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1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乎”是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15、日星隐(),山岳潜形。

16、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17、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奋发有为,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颇有政绩。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18、《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19、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20、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前文提到“迁客骚人”多因为洞庭湖的美景而聚集在此,后文提到的就是当“迁客骚人”聚集于此的时候,洞庭湖的景色出现的不同,也引发了“迁客骚人”不同的心情,所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下文“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做出了铺垫,也用一个疑问句引出了下文。

六、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

1、滕子京本来会被重罚,但在范仲淹的极力维护下,只官降一级。可后来,因御史的接连弹劾,于是,被贬谪到岳州为官。如此,才有了《岳阳楼记》的开篇所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朝()夕阴,气象万千。

3、一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的是迁客骚人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而发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指的是古代仁人不同于前文所写的“迁客骚人”,他们为人超然物外,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在朝庭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分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104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