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国论
1、同学们,高一时我们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在谈到六国灭亡的原因时,贾谊指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英雄所见略同,“弊在赂秦”是苏洵提出的“六国破灭”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是否科学?有给我们当代人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洵的史论名篇《六国论》。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3、徐乾学《古文渊鉴正集》卷四十七:“称悉情势,步步深入,归到大意,如千钧一发,壁垒皆新。杨慎曰:六国纵约,特欲摈秦而已,曾不能出一师,以为秦患,故秦得以闭关避敌,养其全力者十五年,故能制胜而无弊。诸侯所以摈之,适所以成其王业耳。故老泉曰封谋臣,礼贤才,以并力西向,则臣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何景明曰: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宋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臣(高)士奇曰:赂秦必亡,理也。然韩、魏与秦逼,齐、楚、燕、赵莫为之援,势不得不效地以自免,韩、魏亡而四国亦随之。小苏《六国论》尝及此意,茅坤谓两篇宜合看,良然。”
4、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5、后一段,作者以设问设答的方式指出六国要想自存,只有实行仁义,这样不但可存,甚至可王。可惜的是,六国之君不能施行此道,这是令人感慨不已的。后一段虽短,确是本文主旨所在,作者无论强调天意助秦,还是指责六国欲秦所为,都是从这个主旨出发的;作者否定包括二苏在内的后人偏颇之言,也是以此为立论根据的。
6、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7、nù;D项,“景”应读jǐnɡ。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阿拉丁神灯
8、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9、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10、在论证方法上,作者的安排也是很巧妙的。他的本意是要说明六国破灭之因在于他们力量弱小却又欲为秦所为,但在上面两段中却大谈六国本性,丝毫未提及上述论点,这是否离题,顾左右而言它呢?不是的!
1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天数、命运)
12、所亡:所丢失的土地(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
13、从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14、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联系旧知,引起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
16、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7、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8、率(shuài)赂(lù)秦耶暴(pù)霜露
19、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20、《过秦论》与《六国论》的评论点都明确,但两文所放的位置不同。《过秦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后。卒章显志。《六国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篇首,开门见山。《过秦论》在前面述评的基础上,收束作结,发人深思,令人回味;《六国论》开篇点旨,一目了然,鲜明突出,引人入胜。
二、六国论原文
1、北宋宝元三年(1040年),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研读学问已成,仲兄苏涣从开封士曹移任阆州通判。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2、(2)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的作用: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3、(提问)苏洵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5、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7、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8、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9、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
10、秦国变法一百年才去打六国,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下手?因为秦国要在一百年内积攒国力。无论是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还是重农抑商、统一全国标准,全都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生产力发达了,才有余力去训练军队,才能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才有统一六国的军事实力。
11、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2、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13、第八单元2六国论教案
14、(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15、举例论证:齐、燕、赵
16、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
17、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18、古时的秦部落为商纣之臣商盖氏,被成王征伐后迁至邾吾以御戎狄,立国条件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狄,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19、《六国论》(苏洵)践离朗诵▶
20、赏析课文,突破难点
三、六国论翻译
1、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
2、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3、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4、(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调控课堂的速度,并应在教室适时走动,来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热情。对于疑难问题,教师集中点拨、讲解。)
6、苏辙的文章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7、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8、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9、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10、②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
1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12、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3、《六国论》属于议论文体。《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4、诸侯赂秦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15、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16、举例论证:韩、魏、楚
17、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1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19、况且,他也并非不知道纵约之不可保,只不过靠其来沽名钓誉、谋取财富罢了。这样就会使人觉得六国合纵之不可靠,苏秦为人之不可信。接着,作者又以秦国谋士张仪的言行来证明:张仪认为父母手足之间尚要争钱财、耍手段,更何况六国之间呢?
20、六国: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六国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四、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1、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2、《六国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批判六国赂秦之失策,警告北宋统治者,必须结束对辽和西夏纳款输银的苟全屈辱方针,用战争来保卫国家的完整、独立,以免重蹈六国败亡的覆辙。作者以论古为手段,以砭今为目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败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作者托古讽今的良苦用心在文章后和盘端出。
3、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
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5、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6、(三国因贿赂秦国土地而终导致亡国之祸)
7、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苏洵所说的“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8、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9、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10、掌握文言一词多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的识别方法,学会翻译浅近文言文。
11、B.《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1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作名)
13、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15、探究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16、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17、系统而深刻的总结分析解读秦国统一六国的经验教训。“灭六国非秦也。六国也。”
18、B.固不在战矣(固:本来)
19、楚汉争战的祸乱,老百姓都差不多了,豪杰应当(也)所剩无几了,而代国的丞相陈豨经过赵国的时候,跟随的车辆有上千乘,萧何曹参当政,也没有禁止过。到文帝、景帝、武帝的时候,法令极其严密,但是吴王刘濞、淮南王、梁王、魏其侯、武安侯之类的人,都争相招致宾客。是不是以秦朝的祸乱为警戒,认为功名富贵不能完全约束天下的士人,因而稍稍放宽对他们的限制,使得有人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被选拔出(而不留在民间成为隐患)呢?
20、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五、六国论注释
1、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
2、苏轼的文章肆意,明白畅达,又不乏严谨的结构特征。
3、其实、祖父、至于、智力、不行、故事
4、以诵读为切入点,体会文章的节奏、情致,整体把握经典文言文。
5、①对比论证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论证,说明北宋王朝如果赂敌,实在是下策的做法。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鲜明。
6、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学生自读,力争读出情韵。
9、浦起龙《古文眉铨》卷六十三:“赂字篇眼,紧粘后祸,为鉴警时也。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以地赂,以金增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10、了解历史事实,认识文体类型
11、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2、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13、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
14、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15、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6、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一十三:“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
17、朗读法、讨论法、点评法
18、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19、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0、(提问)作为一篇典范的史论文章,本文是按照什么论证思路,运用哪些论证手法,展开论证的?
六、六国论
1、六国论燕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释义: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原句: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译文: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2、良将犹(副词,还)在
3、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
4、(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5、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6、合作探究分为4个小组竞赛,大约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具体任务包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重点实词虚词释义;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翻译课文;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体现出了团队精神。
7、判:决定,确定(高下立判)
8、请4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9、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10、本文主要运用了三种论证方法:
1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12、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
13、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4、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15、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16、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17、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8、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19、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20、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2、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3、北宋建国之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军人乱政的历史,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国有,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后一百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时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损伤了国力。带来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想通过分析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来劝告当朝统治者。
4、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名作状)
6、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7、与:结交亲附(失其所与,不知)
8、五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五国破灭非赂秦,齐国贿赂方式不同,苏洵通过《六国论》暗指宋朝皇帝不要以土地换和平,在苏洵论证的第一种国家当中,它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愿意不遗余力去贿赂秦国的,要么是选择单独抗秦,要么是联合抗秦。可是到了战国中后期的时候,秦国已经彻底的完成了商鞅变法,它的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在这种情况之下,山东六国同样不能够保持没有任何猜忌的联盟关系。
9、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10、我认为:这是古代先王所不能免除的。国家中有奸猾之徒,就好像鸟兽中有猛禽猛兽,昆虫有(带)毒螯(的虫子)一样。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他们各自安于自己的处境,就能够使他们为自己所用了,把他们全部铲除干净,就不是正确的方法。我考查世事的变迁,知道六国之所以能长久存在而秦国之所以迅速灭亡,就是由此造成的,不能够不加以省察啊。
1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2、秦始皇起先要驱逐客卿,因为李斯的言论而作罢;吞并天下之后,就认为客卿没有用处了。于是凭借法制而不凭借人治,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治理(好),认为官吏不一定要有才能,选择能够遵守自己的法令(的人)就行了。因而毁坏名城,诛杀豪杰,(使得)民众中优秀杰出的人流散回归到田亩之中。先前那些被四公子吕不韦之流的人所供养的人,他们都回到哪里呢?不知道他们是(甘愿)面黄肌瘦地老死在普通百姓之间呢,还是会放弃耕种长声叹息来等待时机呢?(显然是后者)秦朝的动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的时期,然而假如秦始皇知道担忧这四类人,使他们各有各的职守的话,秦国灭亡不至于像这样迅速。把上百万的虎狼放纵到山林中而使他们饱受饥渴,不知道他们将要吃人,世人都认为秦始皇明智,我不相信。
13、明确本文论证层次及论证手法
14、教学难点: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1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6、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17、出示战国地图,北宋地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介绍战国风云及北宋国情,教师补充。
18、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自学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
19、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0、明确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对指导学生写评论练习,也会大有帮助的。
1、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2、第一段中,作者在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后,又提出了哪两个分论点?有什么作用?
3、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4、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作者从六国本性、六国谋士、秦国谋士言行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李桢认为六国本性与秦国无异,也是“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弱肉而强食”如果他们得逞,未必不是又增加一个暴秦。
5、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6、熟读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7、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六国论原文【147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