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莲说拓展阅读
1、写法相似/结构相似
2、答案: 上个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都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指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3、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4、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红楼梦》学社副社长。主要从事古代小说及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5、从学生的仿句、仿段写作训练结果看,他们的确已经既感受到了作者的表达个性,也提升了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而且还根据表达需要变化句式进行了表达。
6、明确:名、灵、青、丁、经、形、亭。
7、说为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爱莲说》,《捕蛇者说》。以议论为主,相当于现在的杂文。说本意是用话来表达意思,引申为介绍,言论,主张,责备,也是文体的一种。议论文体,主要是指依靠摆事实、讲道理或是逻辑论证等“议论”手段表述作者某种思想见解的文章。他不像记叙文体那样专门叙述、刻划具体的人、事、物的具体特征或发展变化过程,而是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或普遍规律。拓展资料说 释义:
8、国不在大,技高成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场上争,场下叙友情。可以破纪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方雄狮怒,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奥运。
9、明确:主题上,两文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一文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陋室铭》一文流露的则是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立意上,两文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爱莲说》一文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室铭》一文则采用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用“不陋”来突出“德馨”。表达上,都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爱莲说》一文对“莲”进行人格化的描写,《陋室铭》一文则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的高雅风度,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10、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12、理性之爱的展开方式——重读周敦颐的《爱莲说》
13、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爱莲说中作者从莲花自身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与其它花木的比较表达了对莲花的喜爱,同时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出淤泥而不染”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在乱世中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高,高洁品质。"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解释莲花特点的同时也使作者对自己评价,不依附权贵,独立自主,不可亵渎。在与牡丹,菊花的比较中,肯定了牡丹与菊,但以正衬的手法表现了莲的君子气质。作者自身也未得到太多的理解与认可,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即是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可以改变的人生追求。
14、课堂上经常进行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审美意识自然会增强,审美能力自然会提升,写作散文时选择恰当的意象表现自己情感的创造力也会有所提高。
15、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诗人。
16、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17、引出事物、描述事物、寄寓志意。
18、为你推送好玩的语文知识
1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二、《爱莲说》读书笔记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3、共同特点都是围绕托物言志的写法。
4、清濯清涟而不妖(形容词,清澈)
5、注重审美: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使审美情趣变得高雅起来
6、结合对联讲述作者与策知县的故事
7、周敦颐性情朴实,胸怀洒脱,有“山林之志”。但他历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郴州知府、广东转运判官等官职。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后人评价“政事精绝”,宦业“过人”,“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己微薄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黄庭坚盛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8、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9、感知语言:在对课文语言的整体把握中感知语言的节奏
10、《爱莲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供稿:初一年级语文备课组
12、竹子性随和不择环境,山野路旁庭院庙堂,搬迁移栽随遇而安。竹子刚直高风亮节,心态宽广谦逊无私心,潇洒处世宁折不屈的品格,常被看作是不同流俗的傲气高雅象征。
13、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获得文化滋养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做才可以既不荒废自己的田,又能萌发民族文化的种子呢?有的方式就是在教学中渗透文化。
14、刘禹锡不攀附权势,不折腰富贵,面对知府的刁难,依然洁身自守,他有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美好品格。
15、“噫”是一个叹词,表示感慨,引领下文对不同爱花人的品评。这三句话在朗读时语气应如何把握?(明确后齐读这三句)
16、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17、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8、这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经过点拨,学生自然会明白不可以改变顺序的原因:其课文更多地表达的是对世人竞名逐利的世态人情的批判,含有伤心、失望和警示的意味,改文更注重对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的表现,含有知音难遇的伤感;其课文直指社会弊端,改文则只是在抒发个人情感。这样教学,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就一目了然地表现在了课文语句的顺序安排上,文章的写作意图也便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了学生眼前。
19、刘禹锡仕途坎坷,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苏州,辗转奔波历尽艰辛,但他每到一个地方就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正,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前面我们说过“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
三、爱莲说 阅读题
1、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2、导入:
3、这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学生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教师点拨,会明白作者之所以不运用整饬的句式,是因为不同句式的表达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深意:其“我”不是写其他人的陋室,“我”只是在突出“我”的陋室;其刘禹锡在情操高洁、独善其身的陈述背后,隐藏着他讽刺现实和愤怒不平的情感需求。除此之外,这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学生还会明白写作意图决定着句式的选择。
4、结尾的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6、明确:衬托。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7、又如,教学《陋室铭》,我还设计了这样两个探究活动:
8、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10、(用比喻,将菊花比作隐逸者,莲花比作君子,牡丹比作富贵者,寄托志向。)
11、这是周敦颐的《爱莲说》,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值得人们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不要受到周围坏人的影响。
12、梅花傲而不俗清丽淡雅,花期为冬末春首开放芳香袭人。其花姿芳容愈寒愈媚,遇冰雪寒袭更添飘然风仪,其梅特征为一身傲骨的高洁志士。
13、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14、解释文中加粗的词。(5分)
1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本文约6200字,阅读大约需要18分钟)
17、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这名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18、出自宋朝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20、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看见的视觉感受。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使花香仿佛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四、爱莲说阅读答案
1、答案: “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2、香远益清(形容词,清幽)
3、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4、君子是怎么样的人?作者将莲比作君子,意在说明什么?
5、这样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会明白这一段文字连用5个“不”字描绘莲的美好形象,强调莲与一般花的不同,意在表现莲超凡脱俗的特质,进而表现作者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
6、①省略句。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
7、在学习方式上,注重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有范读、跟读、齐读、领读等,充分体现读的特色,并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问题的设计上,体现了小梯度。板书设计简要概括,对文章的重难点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8、在文言文中题目上有“说”字不少,如《马说》、《师说》、 等等。说是一种文体,特点是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9、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10、引导学生体味5个“不”字后,我们还要依据提升学习语言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语言训练。请看如下仿句、仿段语言训练:
11、②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12、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德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
13、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14、“出淤泥而不染”是说莲花从淤泥里出来却没有受到淤泥的污染,它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的环境却不同流合污,不随世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是说莲花经过清水的洗濯而且不显得妖艳,它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15、课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予(yú):我。
17、投稿邮箱:luntanzhongxue@1com
18、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落地生根,可谓任重而道远,我将在这条路上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学生成为发展的人,尽一份自己的微薄力量。
19、摘要:以教学《陋室铭》《爱莲说》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指出从语言起步,从语言入手,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开展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途径,具体可通过感知语言、品味语言、训练语言、锻造思维、注重审美、渗透文化来实现。
20、活动截止时间:2017年8月30日
五、爱莲说阅读及答案大全
1、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王维的《竹里馆》一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4、概而言之,理性之爱既是本质意义上的,也落实于文章的结构功能。不知我这样的解读是否有一些道理,欢迎读者诸君不吝指教。
5、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6、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托物言志)
7、染:沾染(污秽)。
8、(先以群花可爱、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写起。)
9、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10、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解的词句。
11、再如,教学《陋室铭》学生都知道骈文讲究句式整饬、音韵和谐,我们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2、提到2011年的解密游戏《凯瑟琳》,恐怕很多玩家印象深刻的是其恐怖、一夜情等艳丽大胆的风格。实际上抛开充满争议性的主题不说,《凯瑟琳》中3D推箱子的玩法其实颇受好评。
13、君子如莲,不沾染污秽;君子如莲,不攀附媚俗;君子如莲,正直虚心,心胸坦荡;君子如莲,独立高洁,庄重自持。
14、作者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2分)
15、聆听《泊秦淮》让我们感受着杜牧对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聆听《木兰诗》使我们再次看到了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巾帼英雄;聆听《竹里馆》我们走进了诗佛王维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16、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公布部分精彩留言,供读者交流。
17、作者是一个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君子。(2分)
18、而植物中的四君子,原本指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世人常用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花中四君子,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有的色淡香清;有的傲然不屈;有的坚韧不拔。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一起并称为“花中君子”。
19、作为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周敦颐的《爱莲说》依然被保留。上海师大教授詹丹注意到,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授本课时会从知人论世、托物言志的角度切入,容易被学生掌握,从而使教学设计流于浅显。如何在驾轻就熟的既有教学套路下寻求突破,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詹丹从“理性之爱”的本质意义上以及文本结构功能上,呈现《爱莲说》教学的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会对教师有一定启发
20、品味语言:帮助学生领会作者“这样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爱莲说》读书笔记【100句简单文案】